《不败军神》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不败军神- 第1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过因为他有前清的背景,又从来没有带过兵,所以在国防军中显得籍籍无名,很多学员都没有听说过他,就连吴畏都是听黄有为提起,才知道军校中藏龙卧虎,就连校长都是有真才实学的。
    看到王文林叫自己,吴畏把手里的地图交给一个学员,让他送到自己的办公室里去,然后快步走过去向王文林问好。
    王文林的身边站着一男一女两个身穿平民服色的人,看到吴畏过来,王文林给他介绍,这个穿了一件棉布长袍,带着两片圆圆镜片的眼镜,脸上还有一层浅浅的胡茬,显得憨厚老实的高个男人就是京华时报的总编楚白。
    楚白的样子完全看不出能够让张寒张瑟竹仓皇出京的样子,斯斯文文的一看就是个搞文化产业的人,如果摘了眼镜,依稀还可以看出年轻时的风采,倒是一个地道的老帅哥。
    他笑着向吴畏伸出手来,说道:“吴中校的大名,我是久仰了的。”
    吴畏和他握了握手,想起黄有为说过楚白也很喜欢看自己写的那部小说,心想总不成是来催更的。
    好在楚白虽然喜欢吴畏的小说,却不是他的n粉,知道王文林还等着给吴畏介绍自己的同伴,所以只是和吴畏握了握手,并没有多说话。
    等到王文林要介绍这个女人的时候,女人打断了他,向吴畏说道:“吴中校,我们又见面了。”
    吴畏笑了一下,终于确定了自己没有认错人,向女人说道:“是肖媛女士吧。”
    又向王文林说道:“我和肖女士在黄有为将军那里见过面。”
    说到这里,他的心中一动,黄有为和楚白是多年的好友,这个就不用说了。当初黄有为说过,肖媛是自己人,显然两人也很熟悉。
    上次黄有为和吴畏说起肖媛的时候,曾经说过肖媛因为要写一篇关于国防军的文章,所以可能会采访吴畏,但是后来吴畏就跑到了辽阳,学黄鹤一去不复返了,连千载白云都没留下。这次预约采访自然也就泡了汤,吴畏倒没想过两个人还有见面的机会。
    肖媛仍然和上次一样,一副很精明干练的打扮,刚才打断王文林介绍的时候也显得很强势。这个时代还没有“男女平等”的口号,最起码吴畏没有听说过,所以就连“休言女子非英物”的秋卫卿也只是觉得女人的地位不应该比男人差,想的还是分庭抗礼的结果,没想到这位肖媛女士直接就是一副女王范了。
    肖媛表现得如此强势,按照道理来说,应该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才对,但是无论被她打断的王文林还是站在一边打酱油的楚白都是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丝毫没有因为肖媛的强势行为感到不悦。
    考虑到多才文人的附加属性通常是多情,所以楚白可能会是因为肖媛的美貌而对她采取了宽容的态度。但是像黄有为和王文林这样男权社会的强者还会包容肖媛的强势,那就很值得思量了,毕竟不会人人都是猪脚,见了美女一起腿软。
    王文林把大家带到自己的办公室里,等着副官送上茶来,这才向吴畏介绍了楚白和肖媛两个人的来意。
    原来总参这次和京华时报一起搞了个国防英雄的专题,头一个要写的就是吴畏,正好吴畏现在就在四九城里,所以两个人就找上门来。
    吴畏听王文林说完,目光在楚白和肖媛身上扫了一眼,发现楚白舒舒服服的坐在沙发上,端着茶杯对自己面露微笑,不像是来专访,倒想是慕名来参观一件让他感兴趣的古董。
    反倒是肖媛一脸的凝重,看着吴畏似乎心事重重的样子。
    吴畏搞不清两个人的来意,在心里就有些警惕。王文林说这是总参的项目,但是吴畏很敏锐的猜到,两个人来采访他应该和前些日子的兵变有关,不然中日战争都打完这么久了,各个部队的表彰和奖励都已经弄完了,怎么总参才想起来宣传自己?
    想到这里,他的心中一喜,心想自己在辽阳干的那些事总算是被轻轻翻过去了,感谢那些叛军,自己在冷宫里教书的日子应该是快要过去了。
    
   

第178章 家宴与谈话
    
    楚白在整个采访过程当中都不怎么说话,摆明了就是来打酱油的,只是偶尔会插科打诨,活跃一下气氛。|经|典|小|说|更|新|最|快|
    吴畏现在还记得当初黄有为说过肖媛可以信赖的话,所以虽然肖媛的问题有时候过于尖锐,吴畏仍然尽最大可能的配合,倒是楚白常常给他打掩护,似乎担心肖媛的问题让吴畏过于难堪。
    看起来肖媛对吴畏在辽阳战役当中所起到的作用非常了解,除了杀俘事件之后,甚至提到了与张云辉之间的冲突。
    吴畏听到这个问题,摇头笑道:“我和张省长之间的年纪差了一倍还多,而且我是军人,他是一省之长,对于战争有不同的理解是必然的。后来在奉天重逢,从前的分歧也就没有了,张省长还为了写了一副字,可惜被我送给人了。”
    肖媛听吴畏把那天晚上射杀张云辉保镖的事情说成是理念上的分歧,不禁深深看了吴畏一眼。
    楚白在一边插嘴道:“就是那首天下风云出我辈的诗?”
    他笑道:“吴中校战功卓著,偏偏又满腹经纶,实在让人佩服。”
    吴畏感激的看了楚白一眼,赶紧恭维楚大才子才高二石,学富一火车,两人互相吹捧,倒也其乐融融。
    肖媛对楚白打断自己的思路有些不满,不过倒也没有表现出来。她慢慢收拾起本子和钢笔,突然问道:“传说吴中校从前是满清的重犯,不得已才跑到关外去的,是真的吗?”
    吴畏哈哈一笑,向三个人说道:“如果有人想用前朝的罪名来捉本朝的官,好像也应该先去捉大总统才对。”
    肖媛一愣,没想到吴畏竟然如此无赖。身边的楚白已经大笑起来,指着吴畏说道:“用前朝的罪名来捉本朝的官,这话说得好,我得好好记下来。”
    今天一番谈话下来,吴畏对楚白的观感极佳,又有黄有为的关系,自然刻意和楚白亲近,连忙表示语言粗鄙,还要请楚老才子斧正。
    楚白对他的谦词很不以为然,向吴畏笑道:“知道你忙,不过若有闲暇,那本《天书奇谭》还是要写下去,我的报纸可是虚位以待呢。”
    楚白自己就是共和国有名的小说家,听他这样推举吴畏的东西,王文林自然要凑趣,连忙问起。楚白也不看肖媛的脸色,自己把吴畏的小说情节大概说了一下。
    吴畏抄的这书本来就是当年网络上的名作,粉丝无数,放在这个时代,自然更让人觉得题材新颖、构思巧妙。说到精妙之外,两个老男人一起抚掌赞叹。
    肖媛看出楚白是铁了心要打岔到底,拿这个老朋友也没办法,收拾东西结束了这次采访,和吴畏告辞的时候,楚白还拉着吴畏的手叮嘱他挤出时间来完本,男子汉大丈夫,宁可烂尾,无论如何不能太监。
    之后的几天,吴畏一改从不看报的习惯,每天在上班的路上遇到报童的时候都会买一份京华时报来看。
    可惜也不知道肖媛的更新速度太慢还是楚白的推荐位有限,他的那篇专访丝毫不见踪影。
    没有等来传说中的专访,他却意外的等到了叶知秋的邀请。
    “大总统请我去赴家宴?”吴畏莫名其妙的看着面前来自总统府的军官。
    那个中尉军官看起来也是吴畏的仰慕者,右手挟着公文包,保持立正姿势大声回答道:“报告中校,是的。”
    吴畏揉了揉耳朵,又问道:“还有谁吗?”
    “报告中校,我不知道。”
    “请稍息。”吴畏温和的说道:“只有我们两个人的时候,不用那么大声。”
    于是中尉很感激的大声说道:“谢谢中校。”
    吴畏开始觉得这小子是故意的了。
    听说吴畏被邀请和叶知秋一家共进晚餐,军校里的人们都很羡慕,这个时代刚刚推翻了帝制,在很多人的心目中,叶知秋这个大总统就等于从前的皇帝老儿,能和皇帝一起吃饭,那是莫大的荣耀。
    这个时代的中国,如果说有谁是从骨头里蔑视皇权的,那一定要算吴畏一个,在他穿越过来之前的时代,国家领导人的名字都是可以拿来玩笑的,只要不写进小说里,那就毫无压力。
    不过吴畏虽然并不期待叶知秋家里的饭菜,却仍然很期待这次见面。
    当初他在黄有为面前猜测肖媛是御用文人,黄有为没有否认,所以如果他猜得没错的话,这次专访是一个信号,他吴某人很可能又要大用了。
    只要有点脑子的人,就知道吴畏这个人不是坐办公室的料,在学校里偶尔教教书还算可以,要是指望他在学校里一门心思教书育人,那就有点扯蛋了,总不会有人希望吴畏将来桃李满天下。
    所以吴畏估计离他出京的日子应该是不远了。
    他在京城里孑然一身,就一个于靖还能带着一起走,当然没什么可留恋的,但是溥觉那小子还在司法部的大牢里待着,那地方可不是军史研究院,没办法养老,所以他得在自己离开京城之前把溥觉给捞出来。
    总统请客当然不会临时起意,所以叶知秋定的时间是第二天晚上。
    吴畏回办公室转了一圈后,干脆提前早退,直奔秀云的住处。
    这地方最近他也是常来常往的,连胡同口摆摊卖水果的老汉都认识他了。
    吴畏照例买了一些水果,用草编的袋子装了,往秀云的院子走去,身后老汉很不屑的想,你y想泡王府的千金,居然只买几十个大子的水果,这也太寒酸了不是?老天保佑你不能成功,然后天天到我这里来买水果。
    胡同两侧或蹲或坐了几个闲散的汉子,吴畏最近总来,已经知道这是溥觉从前在巡防营的兄弟,刘义守怕溥觉在牢里的时候有人来家里捣乱,专门安排了人每天到院子附近转悠。
    几个汉子当然认识吴畏,看到他又来了,很识相的转过身去不看他,等到吴畏叫开门进去,才凑到一块低声嘀咕。
    有人觉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