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败军神》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不败军神- 第34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再次折向西,希望可以在沿途劫掠俄国移民以获得补给。
    但是因为叶卡捷琳娜已经意识到了第三师团的存在,将散布在西伯利亚一带的大量移民撤过了叶塞尼河。
    于是第三师团除了无法得到补给外,因为一直找不到当地居民,在茫茫原野上迷路了,向西北一路斜插过去,居然完全没有碰到北俄政府布置在叶塞尼河的防线。
    然而此时第三师团的厄运才刚刚开始。一直处于疑虑当中的松永正敏很快病倒,并且病情迅速恶化。第三师团不得已停了下来,开始准备过冬。
    事实上此时第三师团正位于阿尔泰山脉北麓,距离叶卡捷琳娜集结重兵防守的叶塞尼河防线南端仅有二百余公里的距离,向南翻过阿尔泰山,就进入了共和国的境内。当时总参接到报告,说伊宁附近出现的日军士兵,其实是第三师团派出的搜索部队,但是因为语言不通,第三师团一直没有弄清自己所处的位置,甚至不知道伊宁就近在咫尺。
    于是整个冬天,一直在寻找第三师团的中俄两国政府都并不知道,他们苦苦寻找的目标其实已经就在眼皮底下了。
    松永正敏没有能够熬过这个冬天,同样没能熬过来的还有第三师团的三千官兵。三月的时候,仅有五千余人幸存下来,第三师团减员过半。
    精疲力竭的第三师团决定继续松永正敏生前制定的计划。他们向西沿阿尔泰山脉前进,终于进入回疆境内,但是因为一直错误估计了自己所处的位置,第三师团一直走到了克拉玛依沙漠,并沿着沙漠边缘向西进入了哈萨克人的地盘。
    在那里,第三师团与哈萨克骑兵打了几仗,并再一次确认了日本投降的消息。半年来一直在与严苛的自然环境斗争之后,疲惫不堪的第三师团已经不复当初的精锐,日军士兵被哈萨克人赶出了俄境。
    终于确定了日本战败消息后,第三师团发生了分裂,老成军官们希望结束这次毫无意义的远征,向共和国政府投降,从而换取回国的机会。
    而少壮派军官们则认为既然已经到达了共和国的西北边疆,投降的话从前历经的千辛万苦就失去了意义,所以提议武力占据回疆。
    大部分是基层军官的少壮派军官显然无法左右第三师团高级军官们的决定,于是在第三师团决定寻找共和国政府进行体面的投降后,一部分少壮派军官发动了兵变,并且在失败后带领士兵脱离了队伍,向北而去。
    分裂后的第三师团仅有两千余人,本来准备就近向伊宁进发,却在路上遇到了吉尔吉斯人的部队。
    这支部队是吉尔吉斯人从击败了第三师团的哈萨克人那里得到的消息。正与英国人勾勾搭搭的吉尔吉斯人对于英国人一直不肯兑现出兵承诺很不满意,所以希望收编这支突然出现的日本步兵,以增强本国陆军的实力。
    但是一心回家的第三师团当然不肯就范,于是两支部队发生了冲突,缺衣少弹的第三师团一路且战且退来到了这里,终于遇到了吴畏的**团,途中又发生了几次分裂,现在就只剩下这么几百号人了。
    整个过程当然不会就这么简单,起码在吴畏看来,这个故事当中就没有解释为什么第三师团的营地里有那么多的俄国女人,很显然日本人虽然填不饱肚子,但是精神生活可并没有就此放弃。
    吴畏对于日本人追求幸福的*没什么兴趣,他真正关心的是这两个家伙说的是不是真的。如果第三师团只剩下这么点人,那倒的确是意外之喜。
    刚刚吃过早饭,那两个倒霉家伙又回来了,和他们一起回来的还有一个军官。
    昨天晚上吴畏就从两个俘虏的口中得知,他们从日本出发时携带的补给早就用光了,军装都破得不成样子,再加上没有冬装,所以很多人都用各种方法给自己增加御寒能力,像这两个家伙用的羊皮还是好的,还有一些人用毯子或者破布,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整个部队里的服装五花八门,争奇斗艳,什么样的造型都有,就是没剩下多少日军的军装了。
    所以看到这个穿着一身虽然显得破旧,但是仍然很整齐的大佐军装的家伙后,吴畏觉得很是意外。
    不过他很快就看出了问题,这家伙的衣服还算合体,但是裤子明显要短一截,要么是日军的裁缝手艺不行,要么就是这家伙是和别人穿的一条裤子。
    大佐被带到吴畏的面前后,敬了一个礼,用日语说道:“我是大日本陆军第三师团高级参谋菊滕仁,请问阁下怎么称呼。”
    吴畏慢慢脱下身上披的大衣,露出身上的中将制服,很诚恳的说道:“我个人深表同情。”他说道:“你最好别让公爵碰上。”
    
   

第489章 双娶的可能
    当天下午,第三师团代理师团长武田一男在一个简单的仪式上向吴畏交出了自己的佩刀,正式宣布投降。
    整个过程能够如此顺利,还要感谢和吉尔吉斯人在一起的英国人。
    为了让武田一男等人相信日本已经投降了,英国人向他们详细通报了第三次中日战争的进程,特别描述了陆一师在房总半岛突围后,强侦营在本州岛上烧杀抢掠的暴行。
    可惜英国人没有未卜先知的本事,不然拿出一份当初刊登有顾名声揭秘文章的大公报来,那就是敲钉转脚的效果了。就算你不信日本和英国的媒体,总要相信中国记者的良心吧。
    可惜英国人太不了解日本人的脾气,武田一男等人听了这些描述后,唏嘘之余,深感战争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同时对陆一师强大的武力表现出了狂热的崇拜。
    刚才还在为没能拿出顾名声的文章而懊恼不以的英国人震惊之余,很是疑惑这帮家伙是不是拿错了剧本,这到底是脑袋生错了还是屁股坐错了?
    所以当菊藤仁听说面前这位年青的中将就是一师飞定本州,打得几十万男儿齐解甲的吴畏后,差一点直接顶礼膜拜,还没正式投降就已经开始绝对服从吴畏的命令,表现出的纪律性比张伟都好。
    按照日本人的想法,第三师团虽然如今连一个团的兵力都凑不起来,但是好歹还顶着这个番号,作为日本陆军最后投降的建制部队,双方应该举行一个盛大的仪式,但是吴畏心里还有事情,实在不愿意和日本人在这里磨蹭,所以受降仪势也就只能草草收场,既没有鲜花礼炮,自然也没有乐队和镁光灯。
    只有拉什作为国际友人旁观了整个过程,当然也少不了两位共和国的著名记者。
    武田一男交出指挥刀之后,松了一口气,向吴畏深深鞠躬说道:“鄙国与贵国多次交锋,所有大败均拜将军所赐,今天我能够荣幸的向您交出佩刀,一定是天照大神的旨意。”
    吴畏看了看手里沉重的指挥刀,随手把它交给了身边的张伟。张伟拿着军刀,在心里打着主意能不能把这玩意瞒下来,这个可是个好东西,老了以后可以给儿孙吹嘘一下,当然首要前提是他得先找到媳妇。
    可惜他眼中的好东西,放在吴畏的眼中就没什么意思了。当初日本天皇他都捉了,就算天皇身上的纸尿裤也比武田一男这种在东京一抓一大把的少将身上的佩刀有名气得多。
    他淡淡说道:“我看只是咱俩运气不好而已。”
    武田一男如果知道吴畏在心里把他的刀和其些一次性用品放到了同等的地位,不知道会不会感到荣幸。他听了吴畏的话,不解的抬头问道:“为什么这么说?”
    吴畏摆了摆手,没有说话。按照之前议定的进程,他和武田一男站在一起,看着第三师团的士兵们象征性的把各种枪支武器堆在一起表示缴械。
    吕兰清当初去日本晚了,没赶上投降仪式,想不到在这里能补上一课,兴奋的说道:“可惜不能拍照。”身边的肖媛倒是没什么表情,她是亲眼看过吴畏端着刺刀冲锋的人,对于这种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场面没什么感觉,当然武男一男的第三师团人数太少是个问题。
    大公报里当然有相机,但是吕兰清只身上路,没办法携带这么笨重的东西,这个时候就觉得惋惜了。
    吴畏笑了一下,心说要是拍出照片来看到第三师团交出的武器就这么一小堆,日后会不会被人翻出来指控自己冒功造假?
    刚才他和武田一男说“两个人都运气不好”,并不是随便说说。武田一男远征俄国,九死一生之后连俄国人的防线都没摸着,最后落得和难民一样,自然是运气不好到了极至。可是他在这里误打误撞遇到第三师团残部,也未必运气就有多好了。
    要说共和国当中,有谁会嫌自己功劳太多,那应该就非吴畏莫属了,从他擒天皇逼日本投降,再到回国后轻松挥师平宗社党叛乱,这两件事就已经足够功高不赏的了。所以在托帕尔击破首都师叛军主力后,吴畏只是简单给总参发了一份电报。要不是需要给**团的官兵们请功,他连这份电报都省了。
    共和国没有爵位,只有他现在才三十出头,要是再给个上将,那下半辈子就没什么努力的余地了。
    实际上如果吴畏愿意,他现在得的各种勋章都挂到军装上,已经需要在衣襟上标明“后背还有”了。
    叶知秋和顾雨在这个问题上跟吴畏也算心照不宣,很默契的都不提给吴畏论功行赏的话题,只是由着他在回疆胡闹了一把,杀得人头滚滚却只换来一份申斥电报,多半也是叶知秋向他表示,这就功过相抵了。
    也是国为知道自己立再大的功劳都捞不着什么好处,所以捉到载洵之后吴畏干脆直接杀了,只报个乱军中意外身亡,省了献俘的麻烦,而且他也担心载洵回去后给秀云带来麻烦,。
    没想到运气来了挡都挡不住,帮阿尔巴科日驱赶一下散兵,就捉到了俞世海,出门打个水还能遇到第三师团的残兵。吴畏都不知道自己这算是运气特别好还是特别不好,自己蓝条早就满了,老天爷你还一个劲给恢复神殿算怎么回事?换大蓝搁腰带里不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