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村魅影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小村魅影三- 第15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是不是有伤?”
    “郑局长,您说对了,这里有一道这么长的血痕。”杨成功又用右手的食指和大拇指比划了一下,根据他比划的长度,伤口的长度在三公分左右。
    这个细节对同志们来讲太重要了。如果汪小霞的失踪和杨树理有关联的话,那么,极有可能是杨树理欲行不轨的时候,被奋力挣扎的汪小霞抓破了手。
    “伤口深不深呢?”如果伤口比较深的话就一定会留下疤痕来。
    “我看蛮深的。”
    “现在,杨树理这里有疤痕吗?”
    “我没有在意,我估猜应该留下疤痕你们见到杨树理的时候,看一眼就知道了。“
    “您当时问他了吗?”
    “问了。”
    “杨树理是怎么说的?”
    “他说是在抓一条大青鱼的时候,被鱼鳍划伤的。”
    “大爷,请您再认真回忆一下,您见到杨树理的情形当时的情形。”
    杨成功抽了一口烟,微闭眼睛,眉头紧蹙,他在回忆。
    同志们耐心地等待着。
    大狼狗趴在草上,像是睡着了,大家能听到它均匀的呼吸声,瘪瘪的肚皮一起一落地蠕动着。
    “我拎着马灯走上河堤的时候,杨树理喊了一声‘谁’?”
    “是你的出现吓着了杨树理?”
    “是他吓着了我。”
    “他是不是有点紧张?”
    “他以为我是偷鱼的。”
    “偷鱼的?”
    “他在码头附近养了一些鱼。”
    “他的鱼不是每天下午拿到镇上去卖的吗?”
    “他养了一些鲫鱼,附近几个村子生过孩子的女人要喝鱼汤下奶,都到杨树理家去拿,他每次打到鲫鱼都把他们养起来。回来以后,就放到码头上养起来。”
    柳队长证实了杨成功的说法。他还说,大小沙河里面的鲫鱼下奶最好。
    “杨树理在喊‘谁’的时候,他的渔船在什么地方?”
    “正准备靠岸。”
    “之后呢?”
    “我说‘是我成功’,我还问他‘今天怎么这么迟?’”

第七十四章 工作中似有疏漏 郑局长设法补救
    “他怎么说?”
    “他说,有一些鱼没有卖掉,就拎到街上去一家一家跑,所以迟了。”
    “大爷,您再回忆一下,您答应不跟旁人说汪小霞搭杨树理便船的事情是在什么时候是在汪小霞出事前,还是在出事之后呢?”
    这一点显得很重要,如果是在汪小霞出事以后,那一定是怕童子强和蒲森林找到杨成功这种可能性是很大的,小刘庄和杨庄靠在一起,杨树理担心杨成功一不留神说漏了嘴  。
    “是在汪小霞出事以后不错,是汪小霞出事以后,当时,张所长他们正在小刘庄找人了解情况。”
    三点钟左右,郑峰一行告别柳队长和杨成功,离开杨成功家的码头。
    雪虽然在吃中饭的时候就停了,但天气似乎很差,霜前冷,雪后寒,如果雪后太阳躲在云层里面不出来,那就更冷了,老天爷阴沉着脸,幸好没有风,否则,会更冷。
    渔网上的雪不是化掉的,而是自己掉下去的,渔网的线太细,支撑不了雪的重量,雪便放弃了对渔网的攀附和依赖。
    告别杨成功的时候,郑峰想到了第二步棋,到崔村要做三件事情,一,张贴布告,请生产队的干部帮助动员群众;二,了解崔家松的渔船在一九七二年三月十六号下午的活动情况;三,找柳队长的小舅子陈大龙了解杨树理三月十六号晚上在柳队长家喝酒的情况。
    想到第二步,郑峰突然意识到前面工作中的失误,先前,应该再跟曹德民确认一下,汪小霞和夏清莲有没有搭过崔家松家的船,船和汽车的交通规则应该是一样的,都是靠右行驶,虽然大沙河比较宽,但船一般不会在和中央行驶,因为河中央的水最深,汪小霞从娘家回小刘庄和夏清莲回娘家,如果搭便船的话,那么,船应该是靠着西岸行驶的,这样,船就会从曹德民的渔网旁边越过。所以,曹德民应该能看见。
    四点半钟左右,大家赶到了崔村,上岸之后,柳队长将郑峰一行带进了一户人家的院门,。
    接待大家的是一个四十几岁的中年男人,他就是柳队长的小舅子陈大龙。
    同志们在陈大龙家坐了半个小时左右,时间虽然不长,但却陈大龙的陈述中得到了两个重要的情况。
    第一个重要情况,杨成功已经提过了,陈大龙的叙述进一步证实了杨成功的说法,一九七二年三月十六号的晚上,杨树理的手腕上确实有伤痕,柳队长说的没错,陈大龙果然是一个观察力很强的人,在姐夫家喝酒的时候,陈大龙坐在杨树理的对面,在杨树理敬酒的时候,陈大龙不止一次看到杨树理手腕上的伤口,陈大龙还看到了杨树理衣袖上的血,而柳队长坐在杨树理的右手,所以,他没有看见。

第七十五章 崔家松排除在外 交汇处碰到一船
    第二个重要情况,在杨树理左手的食指上中间一节的背面也有一个条状伤口,像是被什么东西刮下了一块皮,这是陈大龙在给杨树理点烟的时候,无意中看见的,事后,他都没有往汪小霞的案子上想,因为杨树理在杏花湾打了四条大青鱼,杨树理手上的伤很自然的会让人想到大青鱼的身上去。
    告别陈大龙之后,张云鹏喊来了崔村的生产队会计崔有根,跟他交代了几句之后,将五张布告的张贴工作交给了他  。
    由于杨树理的出现,对崔家松的调查就比较简单了。崔家松平时正常在生产队务农,下班之后或者农闲的时候到附近的河塘里面去打渔,在崔村,郑峰还了解到一个情况,和崔家松一同打渔的还有他的妹妹崔家芳,兄妹俩出去打渔形影不离,生产队队长崔正根也证实了这一点。
    姚大海划着船行驶到大小沙河交汇处的时候,天已经非常阴沉了,眼看天就要黑了。
    船在曹德民家的码头上停了第三次。
    曹德民正站在小茅屋的门口,他的手中端着一个碗。
    看到船停在他家的码头上,曹德民端着碗走了过来。
    “张所长,你们是不是又想起了什么?”
    张云鹏和大家跳下船。
    “这么早就吃晚饭了?”张云鹏走到曹德民跟前。
    “吃了晚饭就可以上床睡觉了,用不着点灯烧油了。”
    “您很节省啊?”
    “节省是一方面,主要是这煤油太精贵,每次都限量供应,只能买半斤,不省着点用不行啊!”
    此时,一条船正从小沙河划过来,这是一只带蓬的船。船上站着一个人,手上拿着一支很长的船篙,天已经上黑影子了,看不清此人的脸。
    但曹德民认得此人:“有忠啊!这么晚才回来啊!”
    “大兄弟,吃饭了。”
    “可不是吗?瞧这鬼天气,连人的咯吱窝丢冻裂了,早点上床捂被窝。”
    “走了明儿见。”
    “明儿见。”
    乌篷船朝状元村的方向驶去。
    “大爷,这是谁的船?”郑峰望着乌篷船远去的影子问。
    “是唐有忠的船,刚才和我说话的就是唐有忠。张所长,我烧了一大锅鱼汤,要不让同志们喝一碗暖暖身子?”
    “不用了,我们还想请教您几个问题?”
    “啥问题?”
    “大爷,您除了看见汪小霞搭过杨树理的渔船之外,有没有看到汪小霞搭过谁的船呢?”
    “没有从来没有。”
    “你再仔细回忆一下,汪小霞还搭过谁的船,还有夏清莲。”
    “汪小霞搭杨树理的船是图方便,夏清莲就没有这个必要了。”

第七十六章 夏老师家教甚严 李云帆汇报情况
    “这是为什么?”
    “夏清莲走沙河镇比走水路近,她犯不着放着近路不走绕远。”
    曹德民说的似乎有道理,这从童子强和蒲森林绘制的那张草图上也能看出来:沙河渡口,大小沙河交汇处和沙河桥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从沙河渡口到沙河桥,就是这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
    “除非夏清莲带了很多的东西  。”曹德民又补充了一句,“在我的印象中,我没有看见夏清莲搭过谁的船,那夏家在咱们这一带家教最严,夏清莲和夏老师一样行事谨慎,她从来不和男人搭茬,所以,她不大会搭别人的船,即使有人主动提出带她一段路,她也不会答应。”
    “曹大爷,您对夏家很熟吗?”
    “在咱们沙河,没有人家不认识夏老师,夏老师教了多少年的书,教过很多孩子。只可惜”
    “可惜什么?”
    “夏老师几年前生了重病,辛辛苦苦大半辈子,没有转正也就罢了,最后,连民办教师都当不成了;要不是生了一场大病,他现在还教着书呢?说不定,夏清莲也不会嫁到谢木匠家去。没想到,清莲姑娘跟他爹一样,心比天高,命比纸薄,也是一个苦命人啊!”
    同志们上船告别曹德民的时候,时间是六点四十五分。
    一天的工作就这样结束了,船抵达沙河渡口的时候,时间是七点十分。
    远远看去,牌坊下站着几个人。
    卞一鸣打开手电筒给大家开路的时候,原先站在牌坊下的几个人朝码头跑来,走在最前面的是王萍和边计划。
    王主任正在食堂里面招呼师傅上菜,摆放碗筷。
    灯光下,每个人的脸都冻的乌紫。热气腾腾的饭菜刚上桌,大家抓起筷子就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同志们的肚子早就饿了。
    王主任亲自动手,在每个人的旁边放了一大碗鱼汤,他让师傅在汤里面放了足够多的生姜和葱花,屋子里面瓢散着一股浓郁的鱼香味。鱼汤熬得很稠,上面漂着一层油花,那年月,人家缺的就是油,过来人都知道,到菜场卖肉,凭的是票,限量供应,卖肉的师傅在切肉的时候,人们总希望多切一点肥的。凭票供应的油太少,就用猪肉上的肥膘炼油,这样可以抵挡一阵子。
    闲话少叙,言归正传。
    在大家的肚子里面有了一些食物,身子也暖和起来以后,李云帆将下午了解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