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村魅影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小村魅影三- 第19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按照惯例,在介入案子之前,郑峰会先仔细阅读有关卷宗,这次,郑反其道而行之。
    郑峰和李云帆一向重视案发现场的环境,犯罪分子在作案之前一定会仔细研究作案现场的环境。
    南门市部坐落在十字路口的西南角上,临街的是店堂,店堂的后面即南边是仓库,仓库的南边是办公区,在办公区和仓库之间即东边临街的地方有一个大门,这个大门是货车进出的,在大门右侧有一个露天停车场;停车场的北边有两间屋子,其中一间屋子的上面挂着一个木牌子:“货车班”;库房是一长条两层的砖木结构的老式楼房,下面是仓库,上面一层是看库房的人住的地方,这种设计非常好,看库房的人住在上面,库房里面一旦有什么异常,上面的人就能知道。在这个老式的古楼中间,有一个拱形的门,最高处有四米左右,宽也有四米左右,这个门除了走货车以外,也是连接办公区和门市部唯一的通道。拱门的东边有一个楼梯口,这是上楼的通道。
    穿过拱门,一条砖道直通门市部的后门,砖道的东边是食堂,砖道的西边有一排南北走向的房子,这里也是库房。
    郑峰和李云帆将问案的重点放在了门市部,门市部分东西两个部分,东边有大百货柜和文具柜,大百货柜在北边,文具柜在南边;西边是布柜。一个拱形的圆门将东西两个部分隔开。
    陪同郑峰一行看现场的还有两个人,他们是百货公司的聂经理和门市部的周主任。
    大家在大百货柜跟前呆的时间最长,因为四十八只进口表就是在大百货柜上被盗的。
    顾客在店堂里面来来去去,不时朝同志们打量一下。

第二章 周主任自责不已 卞一鸣闪出大门
    按照惯例,每天晚上打烊之后,手表等高档商品都是要送进库房的,但由于案发前一天下午四点钟左右,柜长高铭传父亲病重,他离开的时候又忘记关照徒弟赵小明,赵小明是一个刚分来不久的年轻人,下班以后,他直接走了。
    按照惯例,手表这种高档商品是不应该将整批货全部拿到柜台去的,一次提少量的货比较稳妥。由于当时手表等商品是凭票供应的,只要货一到,要不了多少时间,货就被抢购一空,但由于这批货是百货公司将提货的时间提前了,货品又是进口手表,持票人得临时筹钱两百多块钱,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一般人的家里是不会存放这么多钱的,所以,在通知贴出去的第一天,只卖出去两只  。没有想到给犯罪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
    四十八只进口表就是在十二月八号的夜里被盗的。
    在大百货柜台东边五米左右的地方是门市部的东大门,门有四扇,四扇大门正对着十字路口东北角的服装店,这家服装店的名字很好听,叫“红霞服装店”。
    柜台里面是一排货架,货架的高度在两点二米左右,在货架和北墙之间有一个宽为四十公分左右的空挡,周主任说,这个空挡是供布置橱窗的人进出的。临街一面,有八个橱窗,每一个橱窗之间相隔一米左右,橱窗里面摆放着一些商品,还有一些宣传画笔者估计这就是最早的广告吧!既有宣传,又有实物,糊弄不了人的;不像现在,电视广告令人眼花缭乱,真假难辨,稍不留意,就会掉入陷阱。一不小心就会把狗屎当成黄金买回家。
    在柜台的东边,在柜台和北墙之间有一个挡板,橱窗布置完毕之后,这块挡板是锁起来的。
    根据童子强和蒲森林现场勘查记录看,盗贼就是通过这个通道进入柜台的。
    “周主任,案发前,这块挡板有没有上锁呢?”
    “没有,那几天,小纪布置橱窗,一时没有布置好,挡板就没有上锁,我整天忙于工作,竟然把这件事情疏忽了。我主任当了十几年,从来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情,谁能想到”周主任的年龄在四十五岁左右。
    “是啊!我也有责任,我平时到前面来的少,我太大意了,咱们南门市部历史上都没有发生过失窃案。一定是这四十八只进口表招来了阎王殿里面的魔鬼。”聂经理自责道。聂经理年过半百,长着蛮浓的胡茬,鼻梁上架着一副眼镜。
    在郑峰和周主任、聂经理对话的过程中,卞一鸣和王萍闪出大门,走到橱窗跟前。
    在橱窗的外面是人行道,在人行道的北边是大街,路牙里面有一排香樟树,香樟树的树冠非常茂密,树冠的一部分已经延伸到门市部房子的上面。在路牙上,隔十几米就有一个电线杆,电线杆上有一盏路灯。遗憾的是,卞一鸣看了六盏路灯,只有一盏路灯上有灯泡。在橱窗的前面也有一盏路灯,但,上面没有灯泡。这也就是说,盗贼在作案的时候,橱窗应该是笼罩在黑暗之中的。

第三章 卞一鸣似有疑问 门市部疏漏不少
    卞一鸣和王萍走到橱窗跟前,一路看过去一共有八个橱窗,每一个橱窗的顶部都有一日光灯,这些灯显然是在夜幕降临之后用的。
    郑峰等人在聂经理和周主任的陪同下走出大门。
    卞一鸣迎上前去。
    郑峰知道卞一鸣有问题:“卞一鸣,有什么问题,你直接问聂经理和周主任。”郑峰道。
    “周主任,这些橱窗里面的灯夜里一直都在亮吗?”
    “不错,夜里面,橱窗里面的灯一直亮着  。不过”周主任看了看聂经理。”
    “周主任,你说话不要吞吞吐吐,有什么就说什么。”聂经理道。
    “案发当时,有三个橱窗的灯坏了。”
    “是哪三个橱窗?”
    “是中间三个橱窗,在这边请随我来。”周主任走到第四个橱窗跟前,“就是这三个橱窗。”周主任指着三个橱窗道,“我疏忽大意了,当时,灯管坏了,没有及时更换。本来想等橱窗布置好以后一并更换的。”
    “这不完全是周主任的责任,那一段时间,会议特别多,运动一个接着一个,每个人的脑子都很乱各方面的工作都收到了影响。”
    会特别多,这应该算是文化大革命的功劳之一,大概就是从文化大革命开始,各种各样的会多了起来,仿佛只要一开会,什么问题都能迎刃而解,现在,几乎所有单位星期三下午都有政治学习,这无疑是文化大革命的一大创举。
    “周主任,犯罪分子是从哪一个橱窗进去的呢?”
    “就是中间只一个橱窗是第五个橱窗。”
    这些情况,材料上有详细的记录童子强和蒲森林的调查是非常深入细致的。但看材料和走现场的效果是不一样的。先看材料,再走现场,和先走现场后看材料,效果也不一样。
    这个案子,郑峰决定反其道而行之,先走现场,熟悉环境,晚上再慢慢看材料。
    “童子强,你把当时勘查的情况说一下。”郑峰道。
    “犯罪分子所用的工具是玻璃刀,位置在这个地方”童子强用右手在玻璃窗的右下角比划出一个方框,“凶手用玻璃刀在这里划出一个方框,然后将玻璃敲开敲开的地方正好可以钻进一个人。”
    “童子强,有现场照片吗?”
    “有一共有十五张照片,都在档案材料里面。我们也对犯罪痕迹进行了认真仔细的搜寻,但犯罪分子非常老练,也十分狡猾显然有反侦察意识,现场没有留下任何痕迹。既没有留下指纹,也没有留下脚印。在掉到橱窗里面的一块玻璃上,我们倒是发现了一个脚印,但被犯罪分子波坏了所以只提取到脚印的一小部分。”
    “周主任,犯罪分子进入橱窗是不是就可以到达货架后面的通道呢?”
    “橱窗口有一个木门,布置橱窗的人进入橱窗必须打开木门上的锁,才能进入橱窗。”周主任道。
    这说明门市部在橱窗的设计上还是考虑到安全问题的。

第四章 案发后痕迹全无 郑局长详加询问
    “不错,犯罪分子进入橱窗之后,用工具撬开了木门右侧的铰链是这边的铰链。”童子强朝橱窗右边指了指,隔着橱窗的玻璃,能看见里面草绿色的木门。
    “在勘察现场的时候,我们做了一个试验,人在橱窗里面,只要有工具,撬开木板上的铰链,是一件比较容易的事情。”
    铰链和锁一样只能防君子,防不了盗贼。
    “周主任,你们有没有安排人值班呢?”
    “我们安排两班人,一里一外,店铺里面安排两个人值班,外面安排两个人巡查  。这些年,我们都是这么安排的。由于我们的疏漏,所以给犯罪分子创造了作案的条件。”
    周主任所说的疏漏,有两个方面:一,在店铺里面值班的两个人下半夜就开始睡觉了,最糟糕的是两个值班的人把睡觉的床铺在了西区,西区是买布的,因为是冬天,布柜有棉毛制品,值班的人用一些棉毛制品垫在身子下面,这样会暖和一些,这么多年来,已经形成了一种惯例。大百货柜和布柜之间的距离比较远。
    值班睡觉,这是很多年来形成的惯例,在中国,只有一种人在值班的时候是不能睡觉的,那就是站岗放哨的人民解放军。第二个疏漏的地方是,在门市部外面巡逻的两个人,不可能一直在外面转,既然是巡逻,就会有时间上的间隔,关键是看间隔的时间有多长,案发当晚,时值冬天,气候非常寒冷据当事人说,十二月八号的夜里,最低气温达零下11度,值班人员间隔的时间或许会长一些或者在外面巡逻的时间回短一些。谁也无法将间隔的时间控制在一个固定的范围之内。空档是客观存在的,既然有空档,犯罪分子就有了可乘之机。
    之后,郑峰让周主任打开橱窗和货架之间的挡板,然后和李云帆、童子强到橱窗的后面进行了仔细的勘查,在货架的上方和墙体时间,有一层很厚也和牢固的盖板,盖板下面衬着一些角铁,角铁是用膨胀螺丝固定在墙体上的,角铁的另一头和货架焊接在一起货架的边框也是角铁。童子强说,他们在勘察现场的时候,货架上的盖板完好无损,犯罪分子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