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村魅影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小村魅影三- 第36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得,他们曾经出售过杨大顺所描述的黄颜色的网状塑料凉鞋。
    常宝兰还记得,这种凉鞋销售的时间是在一九六九年五月,他还从账册上找到了进货单,进货单上有进货数量、进货价格,进货时间。
    进货的时间是一九六九年四月二十九号,常宝兰清楚地记得,这批货是在五月一号上柜销售的。
    这个时间和案发时间是吻合的。
    这批货很受顾客的欢迎,上柜一个星期就销售完了。
    找到黄颜色的塑料凉鞋,这使郑峰和大家欣喜若狂,只要找到鞋子的出处,就一定能找到鞋子。
    功夫不负有心人,库房里面虽然没有黄颜色塑料凉鞋,但常宝兰在自己的记忆里面找到了一点有价值的信息:常宝兰曾经给自己的侄女儿买了一双鞋子——黄颜色的、网状塑料凉鞋。
    这真是无巧不成书。
    当常宝兰知道同志们的来意之后,立即冲出店门,她走出店门之前扔给五个人一句话:“你们稍等片刻,我顶多一刻钟就回来了。”
    商店里面一位姓刘的同志们把大家请进柜台里面一间办公室坐等,并且给每人倒了一杯水。
    常宝兰果然在十四分钟左右回来了,她的手里拎着一个包,包里面放着一个有棱有角的盒子。
    “你们等急了吧!”常宝兰气喘吁吁,脚步匆匆,她的额头上全是汗,棉衣的扣子完全解开了。
    常宝兰人还没有进店门,就从包里面拿出一个纸盒子,同时将纸盒子打开:“你们——看看——是不是——这——这种塑料凉鞋?”
    “杨大顺,你快过来看看。”郑峰道。
    杨大顺走到郑峰和常宝兰的跟前。
    “郑局长,就——就是这种鞋子——就是这种鞋子,不会有错——绝不会有错。”杨大顺显得非常激动,他说话的声调都变了。
    “杨大顺,你确定吗?”
    “郑局长,绝不会有错,就是这种鞋子,我记得真真的,就是这种鞋子——这只鞋子在我眼前闪了三次。”应该那只鞋子在杨大顺的眼前闪了三次。
    杨大顺说得没错,别说杨大顺过目不忘,同志们看过以后,也有一种眼前一亮的感觉,无论是它的颜色,还是款式,包括它的鞋后跟,都是不可多见的。你不想记住它都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鞋帮的前半部分成网状,米黄|色,鞋后跟高约一点五公分左右——这么高鞋跟的塑料凉鞋,乡下女人更不会穿的;鞋扣是一个直径和一分硬币差不多大小的圆环,材料是铝质的。这种鞋子无论是颜色,还是款式,都比较时髦。
    常宝兰特别强调,这种鞋子的价格是六块五毛八,一般人是舍不得买这种鞋子的。
    常宝兰还拿出账册,进货单上的价格确实是六块五毛八分。

第一百零七章 确定范围
    常宝兰非常爽快地将塑料凉鞋借给了郑峰。
    在分手之前,郑峰又多问了一句:“大姐,这种凉鞋,除了你们商店销售之外,还有没有其它商店出售呢?”
    “这——你们要到县商业局去问一问,这批鞋子是商业局批给我们的。哪些商店卖过这种凉鞋,他们有底根。”
    这就是计划供应的好处,所有商品都是按计划供应,所以,就得有一个专门的机构。郑峰希望商业局的底根还在。
    五个人告别常宝兰走出商店大门的时候,常宝兰追了出来:“郑局长,你们等一下。”
    五个人停住脚步。
    “郑局长,你们到商业局找物资供应科的谭科长,当时,他是副科长。”
    五个人驱车去了伍洪县商业局。
    十分钟以后,在刘长松的指点下,汽车在一个古老的门头前停了下来,之所以说古老的门头,是因为在大门两侧蹲着两个缺胳膊少腿的石狮子。
    刘长松和门卫师傅低语了几句之后,五个人径直朝里面走去。
    走上一个仄仄的楼梯,二楼右边第二至第四个门框上都挂着供应科的牌子。
    刘长松在第二个门上敲了三下:“咚——咚——咚”
    “请进。”
    刘长松推开门,里面坐着两个女同志,其中一个女人道:“你们找谁?”
    “我们找谭科长。”
    女人站起身:“谭科长在旁边办公室,请随我来。”
    女人走到第三个门跟前,敲了三下门。
    “进来。”里面传出一个男人的声音。
    女人推开门,朝办公室里面慢声细语道:“谭科长,有人找您。”
    不一会,一个五十几岁、带着眼睛的男人出现在办公室的门口:“这不是刘公安吗?”
    “谭科长,您认识我?”刘长松上前一步。
    “你不认是我,但我认识你,快请进——快请进。小薛,倒五杯茶来。”
    “知道了,我马上就送过来。”小薛走出办公室,然后掩上办公室的门。”
    谭科长将大家引到里间的沙发上坐下。
    “谭科长,这位是地区公安局的郑局长。”
    郑峰站起身。
    谭科长握住了郑峰的手:“只知其名,未曾谋面。幸会——幸会。郑局长请坐。”
    小薛和另外一个女人端着五杯茶推门而入,放下茶杯以后,轻手轻脚退出办公室。
    “郑局长,你们找我有什么事情?”
    刘长松从包里面拿出鞋盒,打开盒盖,拿出塑料凉鞋。
    “我们从顺风鞋店来,在一九六九年五月,顺风洗点曾经销售过这种鞋子,我们想知道,这种鞋子除了顺风鞋店销售以外,还有没有其它商店经营过这种鞋子?”
    “行,我派人查一下底根就知道了。郑局长,请稍等片刻。”谭科长拿起一只鞋子,很有礼貌地点点头,然后走出办公室:“小薛,你过来一下。”
    “来了。”小薛走出办公室。
    “小薛,你和小万查一下底根,一九六九年,看看这种鞋子,我们批给了那些单位。”
    “知道了。”
    “越快越好。”
    “知道了。”

第一百零八章 底根清楚
    五分钟左右,小薛推门而入,她的手上拿着一张已经发黄的纸。
    谭科长站起身:“结果怎么样?”
    “派货单上只有顺风鞋店一家。您看。”小薛将派货单递给了谭科长。
    谭科长在派货单上扫了一眼,然后将派货单递给了郑峰。
    派货单上有八个内容:
    1,分配单位,顺风顺风鞋店。
    2,货品,燕飞牌塑料凉鞋。
    3,颜色,黄|色。
    4,数量,80双。
    5,货号,1610。
    ,时间,1969。4。28。
    7,规定零售价,6。58元。
    8,审批人,谭文泉。
    看到自己的名字,谭科长终于想起来了:“这批货是我经手的,地区供销合作总社只拨给我们80双,因为数量有限,我们就拨给了顺风,二是因为这种款式的鞋子,在农村几乎没有市场。”
    这也就是说,杨大顺在案发当晚看到的脚穿1610号凉鞋的女人就在八十个顾客之中——准确一点说是在八十双鞋子的主人之中。
    既然案子发生在谢家庄,那么,就以谢家庄——或者谢家集为中心点,然后向谢家集外围逐渐扩大调查范围,主要调查对象是两类人:一类是和谢家财夫妇的生活环境有密切关系的人;另一类是和谢家关系比较紧密的人。第二类人比较好调查,所以,第二类人不是调查的重点,第一类人应该是点调查的对象,这类人的范围很大。
    郑峰和李云帆首先想到的是谢家集,刘长松和张鹏也是这么想的,既然农村女人买1610号鞋子的可能性比较小,那就把调查的重点放在谢家集。谢家集虽然是谢家集公社党政机关所在地,但它毕竟是伍洪县最大的集镇,俗话说得好,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谢家集是虽然是一个集镇,但商店,邮局,医院,学校,信用社,农技站,供销社,食品站,粮库,应有尽有,县城里面有些人在县城里面找不到工作,就到县城下面的集镇来找一份工作。所以,郑峰和李云帆商量后决定,先到谢家集所有单位去寻觅黄颜色塑料凉鞋的主人——即杨大顺所见到的那只鞋子的主人。
    汽车驶进谢家集的时候,时间是下午三点半钟左右,郑峰一行从街东到街西,一个单位一个单位地问。还真让刘长松和张鹏说对了,很多单位的大部分职工,都是县城人。
    在谢家集的东头,有一家农业信用社。
    五个人走了进去。
    信用社里面有一个长长的柜台,里面坐着三个女人,其中一个女人有四十岁左右,另外两个人有二十几岁。
    四十岁左右的女人仰起头:“请问你们是取钱还是存钱?”
    “我们有一件事情想麻烦你们。”张鹏道。
    “这你不是张所长吗?”从里面的办公室里面走出一个年过半百的男人,“你可是从来不到我们信用社来的哦。”
    “徐主任,你怎么在这里啊?”
    “我刚调到这里来。不知道我们能为你们做些什么?”

第一百零九章 小露踪迹
    张鹏示意刘长松从包里面拿出塑料凉鞋。
    张鹏从刘长松的手上接过鞋子,放在柜台上:“徐主任,请你们的同志看看,她们有没有见谁穿过这种鞋子?”
    “来,陈敏,你们三个人过来看一看。”
    三个人女人站起身,走到柜台跟前,一一拿起鞋子看了看。
    两个年轻的女人摇摇头。
    大家都把目光聚焦到四十岁左右的女人身上,她就是陈敏。
    陈敏又拿起鞋子看了看:“我看到人穿过这种鞋子。”
    “这个人是谁?”郑峰道。
    “我不认识。”
    “你是在什么地方看见的呢?”
    “就在谢家集。”
    “就在谢家集?什么时候?”
    “有些年头了,大概有五六年了吧!”
    这个时间和案发时间是吻合的。
    “这种鞋子很显眼,在我们这里,穿这种鞋子的人很少。”
    “你仔细想一想。”
    “时间太久。”
    “此人长什么样?是乡下人还是镇上的人?”
    “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