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村魅影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小村魅影三- 第5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卞同志,我会尽力的,既然我愿意陪你们走一趟,一定想办法让你们见到我表哥,至于我表哥是怎么想的,我不好说,我们已经有很长时间没有见面了,也不知道他的近况如何。”
    三个人带着郑君走进朝天宫附近一家饭馆,要了六个菜,一瓶酒,热情招待了郑君,卞一鸣虽然不擅长人际交往,但最基本的人情世故还是知晓的。卞一鸣还卖了五包牡丹牌香烟,并将两包香烟硬塞进了郑君的口袋。谭晓飞酒量比较大,卞一鸣从不喝酒,待会儿,他还要开汽车。他让谭晓飞陪郑君喝干了一瓶酒,郑君是在场面上混的人,既抽烟,又喝酒。酒确实是一个好东西,有了它,两个不相识的人能在很短的时间建立起一种非常亲密的关系,尽管这种关系不很牢固,但维持一段时间,还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半斤酒下肚之后,郑君就已经和谭晓飞称兄道弟了。我们的老祖宗真是了不起,他们发明了动人心魄、无所不能的酒。

第四十六章 一鸣舍命陪君
    两点钟左右,汽车经过长江大桥。往合肥方向驶去。
    天要黑未黑的时候,汽车驶进了一个古镇。
    三个人都不知道这个古镇叫什么名字,郑君也只字未提,这个古镇的特点是牌坊多,白墙黑瓦,属于典型的徽派建筑。建筑物参差不齐,或高或低,整个古镇好像坐落在一个丘陵山区。远处是一团团黑漆漆的,连接在一起的,高低起伏的影像,那应该是山峦。
    十几分钟以后,郑君招呼卞一鸣将汽车开进一扇大门——这是一家旅社,旅社的名字叫“顺风旅社”,院子里面停着一些马车和驴车。不远处的马棚里面拴着几匹马和几头毛驴,它们一边吃草,一边打着响鼻。
    汽车刚停下,卞一个伙计迎了上来:“同志,你们要几个房间?”
    卞一鸣拔掉钥匙,跳下汽车:“三个房间。”
    “好勒,请随我来。”
    伙计的年龄在四十岁左右,四个人跟在伙计的后面走进一扇圆门,上了二楼。
    伙计推开三扇门,门上面插着钥匙:“同志,这就是你们的房间,请保管好自己的东西,钱和贵重的东西,请交给柜台照看。”
    “同志,有饭吃吗?”
    “你们锁好门,拿好钥匙,随我下楼。”
    王萍睡一个房间,郑君睡一个房间,卞一鸣和曹云清睡一个房间。
    伙计将四个人带到一楼的柜台,一个服务员小姐站了起来。
    “娟子,他们要吃饭,你开一个票。”
    “什么标准?”女服务员道。
    “最高标准是多少?”
    “两荤三素一汤,一个人十块钱。”
    “行,就按这个标准。”
    王萍打开包,拿出一沓钱,抽出四十块钱,递到服务员的手上。
    “有酒吗?”
    “酒,你们可以到对面的烟酒店去买。”
    “卞同志,酒,我看——就免了吧!”郑君道。
    “喝一点,解解乏,我今天舍命陪君子,也陪你喝一点。”
    我们都应该知道卞一鸣的目的,这此的皖南之行,能不能见到欧阳正华,全指望这个郑君了。今天中午刚刚建立起来的良好关系——或者叫“革命友谊”,是要巩固一下的——酒就是一个很好的媒介。
    伙计将四个人带进后院,走进一个饭厅:“你们在这里稍坐片刻,先喝一点茶,菜一会就上,我去给你们拿一瓶酒来。”
    王萍从包里面拿出五块钱,递给伙计。
    两分钟以后,伙计回来了,他将一瓶二锅头和找零的两块多钱放在桌子上就走开了,在两块多钱里面,还有一张发票,上面写着酒的名称和价钱:二锅头;两元三角六分。这种价位的酒,放到现在,根本就不叫酒,但在那时候,已经算是不错的酒了。
    酒足饭饱之后,郑君打着饱嗝道:“卞同志,你们到房间去休息,我去去就来。”
    “路远不远?要不要我们用车子送你?”
    “不用,你们耐心等待,我去去就回。”
    三个人目送着郑君走出旅社的门,然后回到房间,王萍先泡了三杯茶,然后倒水伺候卞一鸣和曹云清洗脸泡脚,曹云清喝了不少酒,走路都有点发飘;卞一鸣平时从不喝酒,今天硬着头皮陪郑君和曹云清喝了两三杯酒,眼圈有点发红。

第四十七章 一鸣随机应变
    三个人一直等到十一点钟,郑君还没有回来。
    难道欧阳正华的老家地处偏远地区?要么就是郑君遇到了非常特殊的情况。
    卞一鸣决定等到十二点钟,如果郑君十二点钟还不回来,大家就上床睡觉。
    一点钟左右,旅社的门突然响了:“咚——咚——咚,咚——咚——咚!”
    “谁啊?”是值班人的声音。
    “快开门,我是203号房客。”
    敲门的人是郑君,他就住在203号房间。
    卞一鸣一个鲤鱼打挺,掀开被子,穿上鞋子,冲出房间,此时,曹云清已经鼾声如雷,他喝了不少酒,头一靠枕头就开始打呼噜了。
    卞一鸣在楼梯口撞上了急匆匆的郑君。
    “郑先生,你怎么到现在才回来?”
    “表哥家有事,我被耽搁了,我怕你们着急,就赶过来跟你们说一声。”
    “欧阳正华家出什么事情了?”
    “我姑母去世了,她刚从精神病院回来不几天,今天中午午睡的时候,她偷服了过量的药,没有抢救过来。表哥家正在办丧事,真不好意思,在这种情况下,我没法提你们的事情。”
    “我明白你的意思,现在找欧阳正华谈,确实不合适,走,天不早了,快上床休息吧!”
    “不行啊!我还的赶回去,我是到镇上来买东西的,顺便来跟你们说一声。”
    卞一鸣这时候才注意到,郑君的搜上拎着一个包。
    “郑先生,你看什么时候合适呢?”
    “你们不要着急,虽然表哥家出了意外的状况,但你们的事情也很重要,我会在合适的时候,跟表哥提这件事情,后天早上出殡,我们肯定不能等到出殡以后。你们不要担心,我表哥是一个经历过大风大浪的人,现在,虽然有点消沉颓废,但他是一个明白事理的人。我这次来,正好可以帮他一把。”
    “郑先生,我们暂时可以不和欧阳正华谈,但作为客人,既然遇到了这样的事情,我们就应该出一个份子。”
    “你们是来办案子的,这合适吗?”
    “不知道此地有什么风俗?让我看看你买了什么东西,照你买的,我们也来一份。我现在就跟你过去。”
    “可我怎么跟表哥介绍您呢?”
    “你就说我是你的一个朋友,知道了欧阳家的事情,就跟着你去了。这应该是合规矩的。到适当的时候,我们再提案子的事情。什么时候提——怎么提——我们听你的。”
    “我看行。”
    “你表哥家离此地有多远?”
    “有十几里地。”
    “我们的汽车能走吗?”
    “能是里地,剩下的几里地要步行才行。”
    于是,卞一鸣返回房间,从曹云清棉衣的口到里面掏车钥匙,带上房门。刚到下楼梯,王萍推门而出:“郑先生,你回来了。卞一鸣,你们这是要到哪里去?”
    卞一鸣就把情况和自己的想法跟王萍说了。
    “一鸣,我跟你们一起去,有一个女同志么在身边,会比较好说话。”
    卞一鸣看了看郑君。
    “我看行。”

第四十八章 一鸣积极主动
    于是三个人来到旅社的后院。
    卞一鸣发动汽车。
    郑君叫醒了看院门的师傅。
    看院门的师傅披着一件衣服,手上拿着一个手电筒,他打开铁门上的链条锁,打开了院门。
    王萍和郑君上了汽车后,汽车缓缓驶出旅社的大门。
    汽车右拐行驶了几分钟以后,郑君让卞一鸣将汽车停在了一个挂着“寿”字霓虹灯的小店前面停了下来。
    卞一鸣和王萍跳下汽车。
    一分钟以后,郑君敲开了寿衣店的门。
    一个睡眼惺忪的老头伸着懒腰:“你们要买什么?唉,你不是刚来过吗?”寿衣店的老板认出了郑君。
    “大爷,再给我们来一份。”
    “还是最贵的吗?”
    “对。”
    老板从架子上拿了一张绸缎被面:“你们要不要看一看。”
    “不用看了,装起来吧!”
    “多少钱?”王萍问。
    “原价四十八块,便宜你们两块钱——你们给四十六块吧!”老板一边回答王萍的问题,一边将绸缎被面装进一个精致的纸盒子,然后在纸盒上放了四沓草纸。最后用红布带子系了两个十字。
    也许诸位看客以为四十六块钱的礼太便宜,拿不出手,但在月工资只有二三十块的年代,四十六块钱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啊!听了卞一鸣和郑君的话以后,诸位就知道四十六块钱的分量了。
    “郑先生,在你们这里面,一般人出这种分子,会买什么样的被面呢?”
    “一般人买五块钱的被面,稍微讲究一点的买十几块钱的被面,四十六块钱,算着非常厚重的礼了。
    汽车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上颠簸了将近一个小时,终于在一个庙宇跟前停了下来。
    三个下车步行了十几分钟的山路之后,走进了又一个古镇,穿过两个牌坊之后,郑君走进了一条比较窄的街道。
    卞一鸣看了看手表,时间已经是四月二十九日凌晨一点三十五分。
    步行两三分钟以后,三个人来到一个丁字路口。
    郑君右拐向西,远远便看见一户人家的院门前挂着两个灯,灯罩上蒙着白布。
    郑君走到大门跟前停止了脚步:“卞同志,就是这一家。”
    卞一鸣仰头看了看,几级石阶之上,有一个很大的红木大门,门上面有十几个铜铆钉,还有两个大铜环,在门的上方横着一块很大的匾额,但匾额里面的字已经没有了,上面留下了一些刀砍斧凿的痕迹。
    郑君走上台阶,敲了几下门环。
    不一会,门开了:“表兄弟,你回来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