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散文》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国散文- 第1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当他们全部跑过时,他就卧下来,爬进了一团浓密的茅草里。
不知停了多长时间,又过来一帮穿着比较整齐的军人,他们就是追赶红军的匪兵。这支队伍往前跑着,刚刚跑了几百米,老红军就在他们背后开枪了。他一个点射,骑在马上的一个人就跌下去了;接着又是一枪,又有人落马。
匪兵乱起来,马头相对,互相冲撞。但他们很快反应过来,回头把队伍拉成八字形往前逼近。
就在那一天,老红军突围的时候受伤了。他的鼻孔堵塞,不能够呼吸,大口大口地吐血。他以超人的毅力往前挣扎。后来他终于跑到了一个伤兵收容站,在一个婆婆妈妈的首长眼前昏了过去。
这一次老红军差点送命。他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前后被五六拨人抬过,但他都从担架上滚落下来——他坚持拄一根柳棍往前挪动。当他实在落得很远的时候,首长就让人重新把他抬起。
有一天他昏死过去。因为伤口发炎,整个脸都肿起来。大家认为他没救了。
队伍起程的时候,他一个人偷偷钻入一片丛林,他想让自己死在这儿。如果不是战友早就察觉了他的意图,两天前就收走了他的枪,一切也就简单了。他不愿给队伍带来麻烦,想等队伍走开后,再让自己静静地死去。
队伍就要起程了,首长喊破了嗓子,命令一个连四处搜索。有的女兵呜呜地哭起来,老红军躲在林子里,泪水一串串流下。他不记得以前这样哭过。听着战友呼喊的声音,心里好难受。
他们呼喊着,简直在哀求他出来。
革命队伍就要出发,时间一分一秒流逝,分分秒秒贵如黄金。他的心软了,从林子里爬出来。
他没有死去,而是成为队伍中一个专门品尝草根的人。他要把那些新采来的陌生草根一一咀嚼,试试有没有毒。他一次也没有遇到危险。当首长知道他主动分担了这个工作时,感动得不知怎样才好。他对首长说:“我已经是个废人了。”首长说:“不,队伍还需要你来打旗呢,你万万不能死去。”
老红军眼睛闪烁出幸福的泪花。他直盼着举起那面红旗。那面血迹斑斑的红旗,如今在哪里飘扬?身边的人都是另一个团的。他向他们打听。他们极力地回忆,答应把他尽快送到原来的队伍中去。
老红军以超人的毅力挨下来。后来他的伤口好了。再后来,他追上了自己的队伍。
这就是我们知道的全部战斗历史。它在我们心中永远闪耀着光辉,没有人能把它从我们心中抹掉。二十年过去了,当有人谈到“红军”两个字,我们眼前立刻会出现一面哗哗抖动的红旗,想想心目中的那个老人。他就是最严峻的历史,是一个浴血战斗的故事。他站在了这块平坦的土地上,正把自己的声音送给正在成长的后一代。三自从公路修起以后,荒原上就变得忙碌了,人们似乎再也不能容忍有了一条大动脉的荒原还在沉寂。于是一群群人涌到海上捕鱼,到荒原伐木,采药材,割草。
荒原做出了无私的奉献,好像它是取之不尽的,那么多的木材,那么多的干草,以及那么多的渔产品,源源不断地从马路上运出。
我们的学校又一次动员起来了,大家都投入了开发荒原的大潮之中。我们举着旗帜,这旗帜上就写着我们学校的名字。好像我们都在老红军的指挥下,迈入这伟大的战斗行列。
上级发出一个命令,让学校和周围的村庄一起,组成一个又一个垦荒队,把整个荒原都开发出来,建成一个粮食基地。沙滩上不但要刨去树木,除掉茅草,还要垫上厚厚的一层黑泥,改良出第一流的土壤,种植小麦和玉米。有的地方要办农场,还有的地方要种水果。
一声令下,人群在一个严寒的冬天,拉着帐篷,浩浩荡荡开往海滩。接着是放火烧荒,有了浓烈的烟味。只要北风刮起,烟味就更重。深夜,登上屋顶,就可以望见北方那一片红色的大火。火焰燎着星星,传来一阵奇怪的声音。有人说那是星星被燎疼了,星星在吱吱尖叫。
海滩上到处是被烧掉的草皮,有的地方积了厚雪,火就熄灭了。于是当太阳出来时,大地像一个野兽换掉的皮毛一样斑斑点点。帐篷里满是散发着臭味的皮靴,肮脏的衣裤;行李卷上闪着油光,旁边是马灯,碗筷和熏黑了的水壶。整个海滩就像军营一样。到了夜晚,有的地方燃起了鞭炮,还有的地方燃起了火。闭上眼睛,会误以为来到了战场。
就在我们学校开上荒原的第二天,传来一个奇怪的消息:老红军跟上面的一个大人物吵起来了。老红军怒拍膝盖,说痛恨自己没有了武器——如果有武器,非亲手把那个领导人干掉不可。
我们大家都惊奇地问,老红军为什么发火?嫌我们干得不快吗?传递消息的人连连摇头:“恰恰相反。老红军说他让人们修这条马路,不是为了让人们踏着它进来糟踏草原和树林的。他只是为了修一条通向原野和大海的马路。他让他们赶紧撤回,不准在海滩上点火,不准伐树。领导人不同意,他们就吵起来……”我们一下给弄懵了。这种雄壮的场面本应与老红军的形象连在一起呀,他怎么会反对?不久,就在荒滩上发现了他的影子。
那是一个大雪天,我们从帐篷出来,一转脸,看到从马路斜坡上下来一个手持拐杖的人,都觉得他的身影有点儿熟悉。我们往前走了几步,看出他正是老红军!他正艰难地往帐篷边上走。他掀开一个帐篷的帘子,看了看里面酣睡的人,又往另一个帐篷走去……我们跟在他的后面,悄悄地不吱一声。后来我们见他蹲在那儿,双手抖动,伸出手里的锹柄,轻轻地把那层雪幔拨开,露出了一片未燃的茅草。他伸手抚摸着,一直抚摸了五六分钟。后来他又用锹柄轻轻地覆上白雪,这样呆了一会儿,他又站起往前走。起风了,一股白雪撩开他的衣襟,冲进他的胸口那儿。他像没有看见,昂起头,四下遥望。更远的地方,透过雪雾可以望见另一片帐篷的影子。他长长叹了一声,往那儿走去。
我们这时更加迷惑了,不知老红军是什么意思——他为什么来到荒原……这之后,大约有一个多月的时间,我们的垦荒队差不多大获全胜了。视野之内,所有的茅草和树林全部被我们干掉了。新翻的土地上,无数的草根和树棵都被铁耙子拉出,汇到一起,晒得焦干之后又被烧成灰烬。
也就在我们欢庆胜利时,一个噩耗传来——老红军死了。
开始大家都不信,同学们互相眨着眼睛,愤恨地看着那个传递消息的人。
当天下午,所有帐篷里的人都集中到一起,看着一辆吉普车从马路上疾驶而来。
车上跳下一个穿着黄|色军大衣的领导,他主持召开了荒原大会。会上,他号召我们化悲痛为力量,沿着老红军指引的道路,把我们这里的事业进行到底。人们呜呜哭出了声音,凄哀的声音盖过了海潮……再也没有红军了。他让我们开出了一条通向大海之路,我们就沿着这条路走向了阔大的原野,进而又改变了这片原野。可这到底是不是老红军的意愿呢?没人知道。
二十年后的今天,我怀着无比悲凉的心情,一次又一次踏上这条路,去寻找心中唯一的红军,寻找他遗落在荒原上的声音。
举目四望,苍苍茫茫。由于失去了茅草和树林,失去了一片绿洲,多年的北风掀起的黄沙彻底毁掉了粮田,那一个个沙丘像巨大的坟墓一样,罗列在视野内。这里埋葬着老红军的愿望吗?埋葬着老红军的真正意图吗?我大声地询问。
得不到回答……□  
维纳斯3000年
《八小时以外》
陆家齐
维纳斯可以说是希腊罗马神话中最富浪漫色彩的一位女神,她的希腊名字是阿佛洛狄忒,罗马名称则为维纳斯,在同名行星里属金星,掌管爱、美和欢笑。她面貌姣好,体态丰美,所以从古希腊罗马时代起,画家和雕刻家就一直把她作为女性美的最高典范加以描画和雕塑,创作出许多震撼人心的作品。《尼多斯的维纳斯》原是古希腊雕刻家普拉克西特作于公元前4世纪中叶的一尊裸体雕像,后由罗马工匠用大理石摹制,现藏梵蒂冈美术馆。通过这尊雕像,我们可以看到古代艺术家在人体雕塑上的杰出成就,而有关维纳斯的种种传说,在希腊罗马神话里也占有很大的比重。
神奇的诞生西风起,她诞生在浪涛澎湃的大海上,从一堆美妙的泡沫中涌出;红花飘舞,水波浮动,把她载到海浪环绕的辛泰拉——她的岛。
戴着金色花圈的女神,快乐地迎接她;她们把神衣披上她的玉体,带她到众神那里。
这是古希腊盲诗人荷马赞美“美丽的金发女神”的诗句。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画家波提切利从这些诗句中受到启发,构思出一幅遐迩闻名的杰作《维纳斯的诞生》。画面上维纳斯亭亭玉立地站在一片贝壳上从海面飘来,天真无邪中似乎又含有某种迷惘和哀伤。据说在她身上带有著名美女西蒙纳塔的影子。她是大银行家,也是当时佛罗伦萨实际统治者梅迪奇家族两兄弟的亲密女友,不幸23岁时即暴病而亡。在她出殡时没有用棺椁,而是让她仰卧在灵车上的鲜花丛中,全城居民瞻仰遗容后无不深感惋惜。
不幸的婚姻郎才女貌,英雄美人,这些都是人们心目中的理想情侣,可是维纳斯这样一位美的女神,竟嫁了一个与丑八怪相去无几的跛脚的锻冶之神赫淮斯托斯。事情还得从维纳斯被送到奥林匹斯山以后说起。原来维纳斯到了奥林匹斯山以后,由于她那倾国倾城的美貌,使众神颠倒。她本可以在俊美的神和英雄中选择一个如意郎君,可是她却不珍惜自己的美貌和贞操,以自己天生的丽质诱惑神和人。她爱笑,有时甚至嘲笑那些被她略施小计所征服的人;她聪明绝顶,甚至从智者那里窃走才智;她骄傲自大,凭着自己的美貌,有时与天后赫拉也要一争高低。她的所作所为,激怒了众神之王宙斯,一气之下,他强迫她下嫁给自己的跛脚儿了锻冶之神赫淮斯托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