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第一公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朝第一公子- 第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到底是谁家的傻子啊!如此胆大妄为,不约而同,众少年心中升起幸灾乐祸的心思,就等着圣上大怒,一声令下,把这个可气的小孩给推出去,起码也得重打几十军棍,要了你这条小命再说,弄不好还得连累家里跟着吃挂落。

“你为何见朕不跪。”

淡淡而威严之极的语气,从皇帝朱棣口中慢慢说出,一直昂然看着他神色的张灏,心中一紧,只感觉这一句话,就包含着一言九鼎的无上权威,从朱棣那酷似汉王朱高熙的长相看,倒也英气勃发,面相不俗,只是多少有些普通寻常,不过也难怪,他老子朱元璋,据说就容貌奇特,好像丑陋粗豪得很。

“此地虽是游猎之地,但大军驻扎在城外,又是圣驾所在,我等又一身戎装,就如同那将士出征,这将在外,即使面见圣上,也可随身携带刀剑,面圣不跪。”

“那你刚才为何其他人站着,你却坐着?”

“行军打仗,最重要的就是保留力气,时刻抓紧时间休息,皇上既然未吩咐我等站着迎驾,那坐在地上有何不可,万一敌军来袭,没了体力,又如何护架杀敌。”

侃侃而谈,附近所有人都已经听得呆了,没想到这个胆大之极的孩子,竟然有如此胆量,敢在圣上面前诡辩,正跪在少年中最前方的邱义,早已忍耐不住的叫道:“哗众取宠,陛下,这孩子分明是目无圣上,巧言令色,这是在欺君啊!”

皇帝朱棣饶有兴趣的没有说话,只是眼色却冷了几分,盯着张灏一眨不眨。

“哼,陛下乃是征战沙场,所向无敌的统帅,这一生经历了大大小小上百场恶战,对于军旅之事了如指掌,又是胸襟宽广的一国之君,自能分辨一切,明察秋毫。”

朱棣一时有些失笑,眼光顿时柔和下来,笑吟吟的看着张灏宁死不屈的德行,突然说道:“不用你这孩子激将于朕,朕问你,张玉是你何人?”

这下张灏真有些措手不及,其实他哪里是在哗众取宠,只是不习惯给人磕头而已,另外确实另有深意,想借此引起皇帝的注意,好由此引起朱棣的兴趣,有机会的话,唤来过去谈话。

但是这目光如炬的判断,却让他惊疑不定,只有下意识的大喊道:“本将名叫张灏,不敢提及祖父名讳,请圣上见谅。”

“本将?哈哈。”皇帝朱棣仰天大笑,笑声有说不出的欢愉,看得张灏心中暗暗诋毁,反正如今你春风得意,大权在握,所有人都匍匐在你的脚下,自是心情极度愉悦,估计是不会为难于我了。

朱棣笑了一阵,衣袖一挥,冷哼道:“平身吧。”

“谢陛下。”呼啦一下,所有少年全都站起,一个个跪了这么久,自然全都腰酸背痛,只是不敢动弹分毫,只有强忍着身体不适,表面上却精神抖擞,好似久练操场的精兵强将。

似乎今日皇帝的兴致不错,也没有理会张灏,只是背着手来回走了一圈,朗声道:“今日招你们前来,原本想查看下各自的武艺,是否有了些长进,只是如今大军刚刚出边,朕心中牵挂,也没了骑马游猎的兴致,朕就借此考校下大家,毕竟都是功勋武将的后代,对于兵事都是家学渊源,朕问你等,今次大将军邱福统帅十万大军,能否顺利击溃前朝余孽,大胜班师回朝!”

“启禀陛下,小臣父亲一生戎马生涯,英勇善战,身边还有武城侯王聪、同安侯火真为左、右副将,靖安侯王忠、安平侯李远为左、右参将,不但都是战功赫赫的名将,就是那十万精锐军士,都是百战无敌的勇士,此去北方,定能一举击败前朝余孽,大涨吾皇声威,扬我大明军威于天下四方。”

第027章 语出惊人

其实对于永乐皇帝朱棣来说,因其继承大统的方式,并非名正言顺,这一生最忌讳的,就是有人不守规矩,敢在任意方面稍有逾越,其人往往会罢官下狱,举凡面圣的大臣,就算不是在朝堂之上,也得规规矩矩的大礼参拜。

比如汉王朱高熙,就曾在靖难之役救过他父亲的命,一时激动之下,朱棣还曾经说过,‘你兄长体弱,这未来继承大统,还得由你当之’。当时真是听的朱高熙心花怒放,往后日子更是拼了老命的冲锋在前。

可是随着朱棣登基之后,对于这位无论是长相,气质,战功,还是性格都酷似他的儿子,却把当日一事抛在脑后,其中里面固然多种原因,但自古帝王家的传统,都是立长立嫡不立贤,以皇叔,皇长子身份(其时三个哥哥都已故去,朱棣排行第四,也算是皇长子)夺了侄儿皇位的朱棣,打着反叛旗号的理由,其中就有这一条,一登基更是全面恢复太祖朱元璋的国策,就是怕世人说三道四。

考虑到太子朱高炽毕竟是长子嫡子,即使其人不为他所喜,又肥胖多病,腿脚又疾,还是顾虑到规矩和名正言顺,这才没有实现当日诺言,反而历史又一次惊人的相似,跟他父亲朱元璋一样,把希望寄托在孙子朱瞻基的身上,反而对于战功卓著的儿子朱高熙,先是把封地改为云南,接着也算是变相的软禁在京城。

这自古就有刑不上大夫的说法,历朝历代都很少有大臣时刻跪着觐见皇帝,但从永乐朝开始,一直流传到清朝末年,凡是入宫见圣,或是平日撞见皇帝陛下,这跪倒连番叩首,就演变成了一种森严铁律。

不过此时情形毕竟有其特殊性,一生戎马生涯的马上皇帝,对于面前这些后辈,尤其是年少的张灏,不管是出自怜惜,念着当年张玉为其战死一事,还是其他原因,心里反而很奇怪的没有见怪。

对于张灏的辩解,但是非常赞许,确实如他所言,这行军打仗,哪有那么多的讲究,一群五大三粗的汉子,平日当着圣上面前,这口出粗言秽语的都是家常便饭,就是皇帝自身,气急了也会偶尔蹦出几句骂人的话。

威严不是靠身份得来的,尤其是统帅千军万马,这身先士卒,能让手下誓死效忠,确实是靠真刀真枪,从沙场上一点点挣回来的,打仗时偶尔来几句脏话,反而能让目不识丁的兵士,更加体会到上位者的亲和一面,反而更能增加好感,演变成崇敬亲近,最终深深的盲目崇拜。

刚才当先抢着说话的,正是征夷大将军,十万大军的统帅,总兵官淇国公邱福的嫡子邱义,此刻一本正经的说完,听得朱棣面带微笑,微微点头。

邱义不远处的朱勇忽然踏前一步,双手抱拳,神色恭敬的道:“陛下,邱福老将军虽然英勇善战,但其人性格朴实和善,为人却是忠厚长者,深为我等小字辈崇敬钦佩,但为帅却缺乏谋略,此一战,应该是连番遇敌,几经苦战,甚至是徒劳无功,即使是胜,恐怕也是惨胜。”

不管是和邱义之间起了嫌隙,想借此恶心他一下,还是真的了解兵法情势,朱勇在打仗这方面,确实家传渊源,此时分析的倒也颇有道理,听的朱棣面色虽然平静,心中却深深的叹息。

这些年来,自从靖难之役开始,朱棣能凭借北平这一隅之地,几万兵马,就打得南军将近二百万人一败涂地,其中自然是因将士勇猛,人人效死,但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却不能忽视,那就是相对于朱棣这方,麾下虽然有几十员勇猛善战,精通实战的将领,但在那时代却都算不上什么战功赫赫的名将,这明朝初年,跟随太祖朱元璋起家的那些位开国功臣,哪个不是将星闪耀,身经百战的传世名家。

只可惜,等朱棣起兵之时,那些猛将谋士都已经被杀戮殆尽,建文皇帝手下,根本没有能独当一面的统帅了,以至于成就了当时还名不见经传的燕王手下,成为新一批的开国将领。

唯一能称得上良将的,就那么寥寥几位,其中张玉陨落,朱能病故,对于朱棣的打击最大,而此时的皇帝朱棣,身边其实已经没有几个可用之人,老的老,死的死,人才渐渐凋零,真能独挡一面的,就只剩下英国公张辅,黔国公沐晟,淇国公邱福等人了,出于皇帝自身考虑,他并没有启用威名远扬的张辅和沐晟,反而开始有意识的限制他们手上兵权,最后只剩下为人老实忠厚的邱福,其实也是无奈之下的抉择。

对于朱勇的反驳之言,听得邱义心中大怒,赶紧又说道:“陛下,这些年来,那前朝余孽早就被我大军打得一败涂地,人人士气低落,如今只是一群跳梁小丑,空有几万铁骑而已,哪是我精锐之师的敌手,小臣父亲多年来,一直追随于陛下麾下,可以说是身经百战,精通兵法,而此去北方,定能设计追踪到其巢穴,一举击溃其王室所在,为陛下彻底平定北方,立下汗马功劳。”

他的这番话,别人自是听得连连点头,都能多少听出,其邱义的话中,已经带出其父亲这次出兵的深思熟虑,估计邱福将军的计划,就是侦骑四处,打探出前朝余孽的主力所在,然后一举聚而歼灭。

毕竟对手都是骑在马背上的民族,行动飘忽不定,很难正面决战,而明军则以步兵为主,骑兵为辅,以往多次北伐,就是因为在茫茫大漠中,很难找到敌军的大部队,以至于空耗粮草,几次无功而返。

就是接战,顶多是占得一些便宜,往往蒙古铁骑连番失利下,就远远避开,根本不能大量杀伤其元气,根本就追击不上,只能望着大漠草原长叹,而几次大胜,都是因为快马行军,冒着粮草耗尽的风险,大军深入大漠,追踪到其王室驻扎的地方,出其不意之下,才取得空前胜利,或者分兵几路,穿插在草原上迂回行军,一点点吃掉小股敌军,最后挤得其主力被两方包围,才能取得大胜。

比如当年大将蓝玉的成名之战,就是率十万人深入无边沙漠,途中甚至差点因为缺粮断水,导致全军覆没,结果却在最绝望之时,竟然遭遇沙尘暴而迷了路,阴差阳错下,竟然走到了元朝皇帝的行辕几里地外。

也是活该对手倒霉,早就知道蓝玉出关的消息,因不敢正面决战,而把所以部落主力聚集在沙漠深处,又因为这铺天盖地的沙尘暴,不管是皇帝大臣,还是酋长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