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电力强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超级电力强国- 第3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件事,但对咱们的成绩还是相当肯定的。”
  “明白,明白,赵局你放宽心,我真的没情绪。”
  “真的?”
  “真的。”张逸夫释然笑道。“这活儿吧,也就这样,去全国做,还是那一套,一个局一个局的盯,一个电厂一个电厂的搞。我都不知道又要得罪多少人,又要扯上多少事,不如见好就收,华北做出成绩了,咱们就把这个成绩放这儿,等真正需要咱们的时候,咱们再上。”
  “没想到啊没想到,你心态比我还好。”赵文远闻言终于轻松了一些,“的确。咱们表明有这个技术,有这个本事了,需要的事情再上么。”
  张逸夫跟着打了个哈哈,继续问出了实际问题:“那明年,我们节能办……”
  “这个……还不好说。”赵文远神色略微沉下去了一些,“我之前说过,部里也有工作变动,要你不要外传……其实比较重要的变动也就是一个。副部长分管司局调换了一下,科技司划给穆部长分管。生产司则由黄正辉领导。”
  张逸夫神色一僵。
  叫停节能工程什么的,在这件事面前根本就是毛毛雨好不好!
  这才是真正的大爆炸!
  权力的更迭,新老交替都在这一次次分工调整中露出端倪,黄正辉如日中天,穆志恒即将退居二线彰显无遗。
  这岁数没努上去,到头儿了啊。
  即便作为先锋兵的张逸夫不遗余力。华北地区节能工程却依旧是一件太小的事了。大局之中,上大机组,搞自动化,超高压输电才是三面大旗,现在看来穆志恒哪个都没靠上。
  其实这对穆志恒来说也不是什么坏事。年龄到了,放慢节奏,交给后来者,也许才是最好且最体面的归宿。
  另一方面,滑稽的是,今后如果再扯节能工程,也该黄正辉或者秦勇负责了,跟穆志恒沾不上边,弄个办公自动化之类的,也许还有他的份儿。
  此外,调度依然是穆志恒管的,因此赵文远受影响不大,尴尬的还是张逸夫,作为一个死抱大腿的人,没有什么比大腿突然动弹一下更大的地震了。
  “这事还没公布,应该是在春节后移交。”赵文远叹道,“在此之前,你可以先表达一下个人意见,看看在节能工作告一段落后,希望有什么样的变动。”
  “……”
  “没关系,大可提出来,不是穆部长负责的部门也可以。”赵文远大方笑道。
  “我这……”张逸夫喃语道,“原先一直是奔着节能去的,突然停下来,我也不知道方向了。”
  “呵呵,一般的干部,都是领导直接安排,大不了征求一下本人意见,可对你不一样。”赵文远晃了晃手指说道,“你技术全面,业务能力也强,大材小用,你自己肯定也不乐意。我看这样吧,你回去考虑考虑,有想法了再提。”
  “考虑考虑吧。”张逸夫点了点头。
  “另外。”在放张逸夫走之前,赵文远忽然来了一句,“黄部长将来分管生产工作,节能的进一步事宜,准备交接给生产司主导,有时间你跟秦司长打个招呼。”
  “嗯……”
  怀着不解的心情,张逸夫出了赵文远的办公室。
  貌似,穆志恒那边十分泄气……
  变动很明显,就是栽培黄正辉,随着北漠等大工程的上马,机组功率必将有大跨度的提高,发电量也会在几年内突飞猛涨,这功绩摆明了就是送黄正辉的,而不是接近退休年龄的穆志恒。
  穆志恒应该早有预感,只是希望再争取一下,尽力做了一些工作,却依然无法挽回局面。不怪谁,怪年龄,怪时势,怪大腿,参天大腿贾府的意思很明显了。
  赵文远最后一句话的意思,也耐人寻味。
  老穆准备歇歇了,张逸夫自己的路,则由他自己选择。
  提着包出了办公楼,张逸夫本打算去穆志恒府上拜访,但想来今晚他肯定要想很多事,没心情应付自己,大家见面说话也尴尬,只得作罢。
  张逸夫走在街上,突然觉得很释然,放下煤耗的事情对他来说完全不是放下前程与事业,好像放下了一个包袱,做得很难受的一个工作,得罪人的差事。华北局的十几个电厂尚且抓得过来,全国上千电厂怎么抓,出差出的过来么?
  揠苗助长,依靠个人的能力强行在全国推广这个大家并不关心的工作,难度之大,张逸夫想过,也思考过如何克服,如何铁腕,但其效果与效率,实在无法保障,中国太大了,不是一个京津冀那么简单。
  换个角度看,前世的煤耗怎么下去的?
  中央精神与发电企业自负盈亏双管齐下,你们发电的自己解决,省煤就是省你们自己的银子,中央只需要给下一些文件,在必要的环保指标上要求一下就够了。
  这就是制度的力量,相比于张逸夫单枪匹马搞节能,体制改革后,每个单位都会自发做起张逸夫要做的事,成千上万个张逸夫应运而生。
  那既然改制这么好,为什么不早改呢?
  这又是个有趣的现象。
  当劳动力少土地多的时候,缺人耕作,奴隶制应运而生。
  而后每块土地上都有耕作的人了,不缺人了,缺地,地是最抢手的,于是进入了封建社会。
  再后来,农业也饱和了,工业和经济出现了,金钱成为了硬通货,该资本主义了。
  与其说是制度选择环境,不如说是环境选择制度。
  在中国电力发展史中,新中国成立伊始,国内经济处于百废待兴状态,电力资源严重短缺,要走私营企业制?谁有这个资本?为了确保生产与国民经济,集权式的大跃进发展是唯一的选择,强硬的公有制得以贯彻。
  而眼下,已经到了跃进式发展的尾声,北漠电厂提出的高规格,最大最强的口号,已经指出了后续的方向,高技术,高效率,大机组。
  当电力供应完全跟上,且具有随时进行大工程能力的时候,主要矛盾就发生变化了,从产能的紧缺变成了对技术的渴望。
  电力体制改革,也就是在这样的诉求下应运而生,企业化,自负盈亏,鼓励竞争,这无疑发挥了每个电企的积极性与能动性,优化了产业结构,发动各电企自身的力量推动产业前进,而不是让集权生硬地推动。
  当省下的煤可以落到每个人钱包里的时候,也就不需要张逸夫了,当这笔钱依然只是电力部账目上一笔数字的时候,一万个张逸夫也不一定能推动多少。
  不过在这个过程中,张逸夫已经得到了他想得到的东西,这条路被领导叫停,他得以见好就收,并非坏事。
  只是后面,该往哪里走呢?
  张逸夫并未被这个问题困扰太久。
  次日一早,他准备跟秦勇通话,试探节能工程后续交接的时候,就直接被他能想到的,最可怕的事情砸中了。
  “正好要找你呢。”秦勇在电话内依然充满了阳光的正能量,“下周的工作先不要安排,腾出时间来。”
  “……啥?”
  “一个论证会,扯了几年了,到尾声了。”秦勇和蔼的笑声传来,有种笑里藏刀的感觉,“本来打算让新宇去的,他却一个劲儿地推,表示自己才疏学浅,论不过那些老专家,极力推荐你,我请示领导过后,领导也认为你更合适,既然这样,你就凑个热闹吧。”
  “等等……”张逸夫越听越觉得不对。
  论证会?
  扯几年了?
  张逸夫虎躯一震,几乎用吼的说道:“秦司长,我完全不懂水电!!!”
  “哦?”秦勇那边又是似笑非笑,“有么?没跟夏部长学习学习?”
  这话太噎人了,国强老师你学坏了。(未完待续。。)


436 临时准备

  张逸夫被气得面目通红:“这两码事啊秦司长……”
  “哈哈,你先听我说完,别有这么大压力。”秦勇和颜悦色,娓娓道来,“实际上这事,这次开会不管论证得怎么样,绝对会定的,明年铁定要展开的,论证过程跟结果基本没关系,所以你表现好表现不好,都不重要。”
  “那就让新宇去呗!”
  “你听我说完,不管怎么说,新宇说得也有道理,他认为你知识面更全更专,从咱们一直以来的经验上来看,也是你更适合对付那些专家。”秦勇不紧不慢说道,“这事儿啊,其实主要就是水利部跟他们的扯淡,跟咱们电力关系没多大,就是那帮学者专家骂的时候,老抓着咱们电力部一起骂,不过他们机会也不多了,领导的意思是,他们不是爱辩论么,咱们最后一次就派几个论得起来的去,好歹噎他们一下,让最后收官收得漂亮点。”
  “不是秦司长,我这资历,我这岁数,我拿什么论啊!你去还差不多吧?”
  “诶!就是要这个效果么!初生牛犊不怕虎,乱拳打死老师傅!前年你安全大会上论得就很好么!你放心,水利方面的事情有水利部的人去论,你着重电力行业就可以了!另外我也不瞒你,单是姚新宇推荐你肯定没人理他,关键邹世亮那边直接向领导推荐你的!说是你这人比较奇,上去肯定能好好噎那帮反对的人!”
  张逸夫就差一口血喷出来了。
  好人没好报啊……
  操着圣母的心,造出恶魔的孽!
  “还是不行……秦司长我屁股不正的,我也不支持三溪,我要去论肯定站反对派那边!”
  “可以!完全可以!你想反对你就反对么!”秦勇哈哈一笑,“那就这么定了啊。我把你和夏雪的名字报上去,下周别安排其它工作!”
  “秦司长我真的是反对的……等等……夏雪??”
  “嘟……嘟……嘟……”
  茫然地放下电话,张逸夫第一时间转头,冲秦玥投去了仇恨的目光。
  秦玥赶紧低头狂笑。
  人怕出名猪怕壮,这帮人合着伙儿的宰肥猪啊……
  当晚,张逸夫想方设法搞到了部里图书馆的钥匙。带上文天明阮湄,约上夏雪简单吃过晚餐后,紧急来到了夜晚的图书馆中,如此急茬,真的是前所未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