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电力强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超级电力强国- 第35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既然你要走,那我也走吧。”张逸夫抬头看着天花板,“你往南去,我向北走,你去断水,我去旺火。”
  “到头来,还是要唱反调啊!”夏雪自己都乐了,“我无所谓,我爸肯定不高兴了。”
  “你别不高兴就成。”张逸夫大笑道,“到时候我们相隔万里,你可别被哪个小白脸骗过去,九头鸟可不好对付!”
  “等等,你是在质疑我的忠贞么?”夏雪惊讶地指了指自己,“再怎么想,也要我先质疑你对吧?”
  “凭毛啊?”
  “你以为我不知道你和秦玥眉来眼去,和那个姓方的销售纠缠不清?”
  “嘘……我下属在呢……”
  “放心,不是怀疑你,只是告诉你,论到质疑的话,也要我先。”夏雪自豪地说道,“除了你以外。我与适龄男性可是保持着绝对为零的交往记录,连话都基本不说的!”
  “我去……这真他。妈值得自豪……”
  随着文天明与阮湄抱着一大摞资料的回归,“论前准备”正式展开,其实张逸夫也没那么大压力,自己与夏雪不过是就电力系统方面提供一些侧面意见,会场那么多专家。撕逼也撕不到自己这边,眼下的图书馆准备更像是一场消遣,几个年轻人在一起扯扯淡,度过这个冬日的夜晚。
  ……
  时至年底,这几乎是头一次,有一件事情压在了评优绩效与颁奖表彰之上,毫无疑问,这只能是三溪工程的第十次论证会,这也是最后一次。
  各种消息在业内不断地发酵。年底的重量级八卦就铺开。
  这一次,也许真的会成为历史,虽然再怎么努力也拼不过长城金字塔,但跟都江堰或者巴拿马运河比一比还是问题不大的。
  专家、学者、领导大讨论,无外乎三个方面。
  其一,某某支持,某某反对,这是知识与学术的碰撞。也是信仰与屁股的对决,这场长达数十年的撕逼与扯淡。很快将画上句点,今后再没机会撕了。
  其二,互相扯淡论才学猜时势,三溪到底能不能建,每个人都能说出自己的一套东西,大家凑在一起聊。其激烈程度完全不比论证会专家撕逼要低。
  其三,中央大领导的态度,三溪工程这种世界级奇观,肯定不是水利部电力部或者是曾经的水电部能搞定的了。掀起三溪工程建设风暴的人,必须是站在权力顶端的那位。从大导师中三先生试水,到太祖爷也踌躇不决,美周郎坚定推动,运筹帷幄,最终这么多伟人也没能搞定这事。
  这回真的是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从大导师中三先生说起,他老人家在七十年前就聊过三溪,后来某党也确实联合美帝专家,组织过勘测与研究。
  可以说中三先生真的是高瞻远睹雄才大略,也可以说他就是在瞎折腾。
  老美连著名胡佛大坝都没搞定呢,民国怎么可能把三溪整出来?
  虽然是革。命导师,但中三先生同时也是留洋知识分子,秉承了大多数留洋知识分子的思维方式——学!学!都给我可劲儿的学!
  见发达国家大力发展水电,中三先生也是想尝试的,但由于主观客观微观宏观全部条件都差太远了,这事儿最终必然不了了之,就给撂下了。
  那么下一位真正聊到三溪的,必须只能只有是太祖爷的了,不过太祖爷并非是推动的人,三溪这东西总会有无数人在推动,也会有无数人反对,即便在太祖爷面前也是这样,不过太祖爷始终没有表达态度,就让他们争去吧。直至某日他老人家感觉要跟老毛子翻脸了,才不得不暂时叫停了三溪的事情,先保江山,再聊社稷。
  美周郎则不同,他是负责全国运作生产的人,深知国家运营之难,三溪意义之重,他始终是三溪工程的绝对支持者。搞定老毛子后,美周郎眼见万事俱备,内外安康,是时候再来一波节奏了。怎奈现实永远比想象要复杂得多,美帝的胡佛大坝就落在那里,他们那么轻松就搞定了,为什么我们要费那么大劲呢……在技术、生产力、经济上都充满了问题与挑战,这些挑战,已经不是美周郎一个人忙得过来的了。
  更何况,他已经老了。
  随着美周郎的离世,太祖爷不久后也安家纪念馆,这二位虽然走了,但他留下了许多,不仅仅是那些长达万卷的勘测、研究与论证,更重要的是,他传下了这个薪火,将这个坚定的意志送给了后人,人走了,意志还在。
  时至今日,美周郎的意志已经不知道继承在了哪位大哥身上,但既然已经要展开第十次论证了,那么必然有一位大哥贯彻了这个意志,并且距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这是近一个世纪以来,最最接近三溪的一次,为此我们已经做出了无数的努力,失败过也成功过,有疮痍也有成就。
  在此刻,他不是一个人,中山太祖美周郎在此时灵魂合一,三门峡小浪底克州坝相辅相成,水利部电力部水电部傻傻分不清楚!
  试问此时此刻,即便这是错误的历史,谁能阻挡它?
  此前每一位反对者都是勇士,他们敢于闯进太祖办公室以命相谏,在他们的努力下三溪没有在不该出现的时候出现,技术经济不成熟,内忧外患的状况下硬拉三溪上马的话,那将是一场国家级的灾难。感谢他们每一个人,用良知与学识制止了这场浩劫。
  而现在,内,民强国富,技术成熟。
  外,日本危机,毛子撕逼,老美看戏。
  第十次论证,就此展开。
  这一切其实跟张逸夫没什么关系,他瞎心潮澎湃只是因为他踏在大会堂的台阶上,想不到今生竟然真的可以以开会的名义涉足这个神圣的殿堂!
  他身旁的夏雪也是十分慌的,二人又不好在这么严肃的场合下手拉手,只是走得很近罢了。
  “哎呀!这次阵仗大啊!”邹世亮从身后赶上来,大方地拍了拍张逸夫的肩膀,“别紧张,咱们只是去发输电技术会场,你们两个小年轻,可要珍惜这次机会啊!”
  “还是得先感谢您给我这个机会……”张逸夫嘴上感谢,心里已经开骂了。
  “呵呵,到时候放轻松,有想法就说好了,实际上这个小组的论证报告已经基本成型,这次搞扩大会议,就是查缺补漏,最终确定报告,签字提交上去的。”
  “我们也要签字么?”夏雪惊问道。
  “不用的,你们俩还不够签字的格儿。”老邹说完方觉欠妥,赶紧补充道,“不是说你们技术水平不够,主要是资历,这个专家签字都是要负责任的……”
  “没事儿,不用签字我就放心了。”张逸夫如释重负,这才问道,“老邹你刚才说咱们小组是啥意思?”
  “分组啊,分成十几个组的。”老邹笑着看了看周围,“你以为这么多人在一个会场讨论呢?几百个人聚在一起,那还怎么说话?讨论的时候都是分组的,各自论各自的事情,几十个人,方便交流。”
  “十几个组?都分开么?”
  “都分开。”老邹笑着做出了收声的手势,小声说道,“好多人对这种方式还有意见呢,尤其是那帮搞水文地质的,说这是强行隔绝、孤立,不客观,不全面。”
  张逸夫吐了吐舌头:“水文地质也分开?”
  “那可不?我跟你讲啊……”
  一路进会场,两位晚辈也没干别的,就听老邹介绍论证始末和构成了。
  这方面,张逸夫之前也没研究过,听完之后,只有拍案叫绝,要通过如此复杂,反对者众多,前途未卜,技术难料的堪称“史上最据争议的论证”,果然玩够了算计啊!
  此次论证在三年前就已经展开了,由水利部部长担当组长,首先要肯定的是,这位组长毫无疑问是铁杆的支持派,不然轮不到他当组长,三溪就算落成,也是十年后的事情了,这功绩八成已经跟这位部长扯不上什么关系,但他一定清楚,如果结果是不好的,千古骂名板儿上钉钉会落在他的脑袋上。
  中央领导不能有错,他们是看了你的论证才下的决策。
  下面领导也不会有错,他们是根据结论开工的。
  根据人类一贯以来推卸责任的方式,这绝对是一口盘古巨锅,从这个角度说,这位部长也是伟大的,明知会背史上最大的一口锅,仍然无所畏惧,主持到了现在,是野心是信仰还是忠诚,是被迫是自愿是作死,恐怕只有他自己知道了。(未完待续。。)


440 历史之中

  也许有人会认为这位部长是个权臣,抑或是对上层惟命是从。但从履历上看,找遍全国上下,也不可能找到更具学术名望,更具实干经验的人出来了,69岁高寿的他担当论证组长,当之无愧,没人能找出一丝反驳的理由。
  林从诫,江南名门之子,单从年龄上看,毫无疑问就是跟当今领导人一个辈分的,甚至于更高上一辈,说是跟美周郎一代的也不为过。首先他秉承了家族传统,名校毕业,自亮相以来就是绝对的高知,早年参加革命,从未留过洋,革命胜利后并未怎么去分享果实,而是回到家乡,致力于治淮、治黄等水利工作,始终专精于水利技术,从未对权力有过半分追求。
  但就是这样一个人,能力实在太强,技术实在太精,名望实在太高,即便对权力无甚渴求,却仍然被一级级提拔了上来,直至70年代著名的克州坝工程受阻,被迫叫停,之后领导人请他出来救局,重新规划后,终于将克州坝建成。
  如此大功告成之后,林从诫已经是水利部长了,他如若有想法,进军更高层简直像玩一样,但他就不,这部长一当就是十几年,继续致力于水利工程,治水抗旱。
  直至三溪论证再次提上议程,他责无旁贷,担任组长,想必这也是领导迟迟没有让他退休的原因,他退了,没人有本事主持这个大局。
  今非昔比,不是秦始皇大臂一挥就拉几万人修长城的局面,三溪论证是一个绝对要遵从科学的事情,召集而来的专家团队,也必须是国之脊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