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电力强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超级电力强国- 第36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电,必须要进口的技术设备。
  落得下,即同时也要建立足够规模的枢纽变电站和换流站,要把直流电再转换为交流,把高压变中、低压。
  用得上,地区供电网同样也跟上建设的步伐,让长江博大的水流资源,最终以电的形式,落到十几个省的千家万户。
  物理学是多么的神奇,长江水流的滔滔不绝,最终可以发光,可以煮饭,甚至可以看电影。
  闲聊说笑的过程中,仪器又模拟出了几次情况,试验样机反应均一切正常,大家也都渐渐放松下来,这套神奇的算法至今常江没有充分理解,但事实证明它简直太神奇了,现在还只发挥了30%。如果那些有关交直流超高压、特高压的部分全写进去,那些结合通信自动化的部分全写进去,真的不知道会发挥出怎样的效用。
  在他眼里,这简直就是中国电力史上的巨大财富,离开电科院来民企搞研发,他本来已经做好了卧薪尝胆五六年的准备,却不想几个月之间,就已经离这笔宝藏很近了。
  “那我们也算得到内部消息了。”陈延睿顺着张逸夫刚刚的发言说了下去,“既然后续要通过三溪来引进超高压直流输电,那么西电东输那些项目,肯定也要搞直流了。等咱们这个机型开发完毕,也要紧跟着研发330…500kv交流线路保护,以及直流线路保护了。”
  “不仅如此,这么大规模建设超高压直流的话,那相应规格的变压器、断路器需求也是巨大的,如果……”常江脑洞再次大开。
  “诶!那个技术还是要外国人提供。”陈延睿赶紧制止了这个苗头,“咱们先把线路保护研究透了,然后是变压器保护,发电保护,自动化系统,是这个顺序,不要跳那么远。”
  “是是……”常江挠头傻笑道,“就是突然觉得,时间完全不够用,人手也完全不够用了,可做,要做的事情太多了。”
  张逸夫感怀一笑,这太对了。
  所以才需要你们,创造出这个一本万利的黄金产品,衍生出各个不同的型号,抢先一步霸占这个市场。
  说到抢先一步,张逸夫虽然不想给他们压力,但还是不禁问道:“陈老师,如果这次模拟实验顺利的话,产品上市之前还要有什么步骤?”
  陈延睿闻言神色稍微紧了一些,回头看了看张逸夫:“逸夫,别说我给你浇冷水……这次试验成功,只能说我们软件系统和采集装置没问题,后面我们的主要工作就是在工业上包装产品,装配信号出口、人机面板、机器外壳等等,我知道你要问什么……这一系列工作最快最快,也要一个月的时间,才能出一台真正意义上的试验样机,这台试验样机距离上市,还要经历三个漫长的步骤。”
  陈延睿说着抬手比划道:“分别是动模实验、型式试验和试运行,这三个步骤都不是咱们主导做的,而是电力系统做的。动模试验类似于咱们现在做的试验,不过不是在数字仿真条件下进行,而是在真正的发电机、变压器、输电线路搭建的试验环境中进行的。型式试验则是检测产品在各种温度、湿度、振动等情况下能否正常工作,以及折损、寿命方面的试验,这都是必不可少的试验。这两项试验都要把装置送去电科院做,最后只有在这两项试验都通过了,权威部门认可了,才能投入试运行。我们需要联系电管局的领导,征求他们的同意,免费提供咱们的产品安装到电网中,试运行一年半载,如果可靠性没问题的话,再将产品试运行报告提交给机构和专家,进行综合评估,一切顺利,才能面世。”
  比起研发来,这些事才是真的麻烦啊……
  常江帮张逸夫问道:“试运行那块,陈总可以想办法的吧?”
  “嗯,我跟老常,甚至逸夫,都可以想办法的。”陈延睿点了点头,拍了拍自己的脸蛋自嘲笑道,“国家也是鼓励这样的试运行的,不然没法发展产业,至于带来的潜在风险,只能靠我们这几张老脸摆平了。”
  “前面的两次试验呢,大概耗时多久?”张逸夫紧跟着问道。
  “这个我清楚,我是电科院出来的么。”常江立刻说道,“常规的继保,一个月足矣,但咱们是首创的微机保护,电科院之前没做过这方面的试验,这恐怕是个不确定因素,同时最好也要请业内的几位权威出面,一起出个可靠性报告,电网才敢试运行。”
  “微机保护的行业标准现在有么?”张逸夫又问道。
  “有是有一个……用于规范进口微机保护的……”常江喃语道,“照这个标准来……软件系统上咱们肯定没问题,就是最后出来的这个成品……”
  “一定可以的。”张逸夫笑道,“那是咱们的最低标准,别的不敢说,微机保护和自动化,三年之内即可迎头赶上。”
  “那就这样。”张逸夫沉吸了一口气开始指点江山了,“产品的工业设计,我们经验也有限,可以找其他学校或者厂家合作,只要保证我们产品的保密性就可以了。尽量快的完成那些试验,试运行方面我也会打招呼,争取……”
  张逸夫刚要下一个时间点,随即还是摇了摇头算了,别给这种压力了,几位已经这么拼了,没必要把自己追赶时间的态度强加到他们身上,他们已经很出色了。
  “明年吧。”常江咬着牙,不知不觉他也开始追赶时间了,“明年让产品面世。”(未完待续。。)


456 又逢年关

  听到常江轻易许下承诺,陈延睿有些慌了,毕竟再过几天就是明年了,“你知道多少院校,多少年了,还停留在试验阶段么。即使咱们自己的试验表现不俗,也不代表能通过电科院的试验。”
  “陈总,别忘了我是电科院出来的。”常江说着抬了抬眼镜,“我最清楚试验过程了,能过我的试验,就一定能过电科院的试验,您还是快点去多联系几个专家和电机工程学会,准备出一份国产微机保护的权威鉴定报告吧。”
  “这小子……”陈延睿哭笑不得,这小家伙怎么一点也没有常思平那种稳当的劲儿。
  张逸夫自然也心里有数,正常来说,这种首创的微机型产品,没个五年的研发时间休想赚钱,原因不仅仅在其研发难度,还有大量的资本消耗,耗时的试验检验,以及冗繁的行政流程。
  而现在,依靠大家的江湖地位,这个时间必然是会被大大缩短的,也唯有期待更短一些,更短些。很多人的价值在于其技术,很多人的价值在于其资源,而集两者于一身的人,堪比钻石一样的财富。
  首次试验完全合格,二人也是时候歇一歇了。从次日开始进行24小时不间断试验,完全放任给机器无人监控也是不敢的,这个试验室毕竟简陋过头了,散热都要靠电风扇,必须得有人盯着。
  出了试验室,张逸夫又借机跟陈延睿谈起了岳云鹤的事情。
  老陈先是惊,后是喜,自然不可能有半分阻挠的情绪在里面,张逸夫嘴上确实总说老师老师的,但究竟有没有教过张逸夫什么东西。陈延睿自己最清楚,这不过是个面子而已,他不仅答应并且鼓励,甚至主动要求来写推荐信,陈常二人现在虽在恒电,但学校那边的很多身份是保留的。教授头衔无人敢动,这当口还真的派上了用场。
  送二人进了宿舍楼,告别过后,向晓菲才问出了一直以来想问的问题。
  “哥,这个微机保护,现在已经花了一百多万了,将来还会花更多,赚的钱可都砸进去了,包括将来省煤器会赚的钱。”向晓菲边走边问。“这个东西搞成了,到底能有多少利润?”
  “引进几十年技术了,积累几十年资本了,现在政策在变,国家在大力扶植国产。”张逸夫粗略计算了一下,“如果真的明年能完成,单这个线路保护,我想一年得到几千万的订单应该不难。”
  “几……几千万……”向晓菲刚刚适应了百万级的账目。突然就跳到了千万级的,“把我们的东西都卖了也不值这个钱吧……”
  “这个我还真查过了。”张逸夫紧跟着笑道。“全国实际运行中的微机线路保护不足5%,无论是从需求还是口风上看,更新换代的需求量都是巨大的,而且大的输电工程也在酝酿中,明年如果能完成的话,愁的不是订单。是生产能力。”
  “如果,如果稍微晚了一段时间呢?比如后年才研发完毕。”
  “那就开始有风险了,也许别人先研发出来,也许部里、局里绷不住了,大量采用进口的了。更大的可能是,我们既购买了进口设备,又购买了他们的技术,并且指定引进给几个大厂,对咱们来说,那是最差的结果。”
  “什么意思?什么叫指定技术引进?”向晓菲总觉得这是个可怕的说法。
  张逸夫解释道:“比如现在闹得沸沸扬扬的三溪工程,八成会引进进口的70万机组,同时在招标条款中规定他们要无条件提供生产技术,提供给谁呢?一定是一直致力于机组生产的国营大厂了。”
  “啊?那那些厂子不是赚大便宜了?一分钱不花还得了这么重要的技术?”
  张逸夫纠正道:“也不能这么说,那些大厂的组织关系本身就是国营企业,他们是属于国家的,相当于国家把重要技术交给重要部门。”
  “不过你说过……改制和企业这些东西……”
  “那是另一个话题了……”张逸夫笑着摇了摇头,“别想那么多了,能够由中国的厂子,在中国的土地上生产中国需要的设备,这还不够么?”
  “……”向晓菲咬牙道,“大义上来说是这样,但我没你那么高觉悟,我就是觉得咱们这么拼,冒这么大险,投入这么大人力财力去研发,去创造,而有些人,竟然坐着坐着就得到了,特别不平衡。”
  “那你还没去华尔街呢……”张逸夫笑着拍了拍向晓菲,“我换个角度说你就平衡了,就算那个大厂得到了技术,每年盈利10个亿,你以为厂长能拿到多少?”
  “多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