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电力强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超级电力强国- 第39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部分是旁听区,随便坐。”张逸夫就此拍了拍。
  “还是坐前面一些吧……”方思绮好像并不想让两人凑这么近。
  “诶!没必要!”华长青笑着指了指台上,“你看,张逸夫本该坐到那里恒电的代表席上的,他都坐这么靠后,咱们也低调一下。”
  他说着,又瞄了眼贾峦松,只觉此子器宇不凡,但还是没放在心上,冲张逸夫问道:“小伙子是华北局的,还是恒电的?”
  好吧,华长青已经将讽刺张逸夫脚踏两只船当成了习惯,只是这次没讽刺好,把贾峦松也带了进去,你丫真嫌命长啊!
  张逸夫肯定是不能让贾峦松吃亏的,这便开始介绍:“这位是原来部里的华长青司长,现在科电自动化的老总,这位是我们处的……”
  没等说完,贾峦松笑着抢过话茬,起身握手:“华司长?久仰大名!我的名字就不值一提了。”
  “就不用提电力部的旧事了。”华长青随意握手过后,随性摇了摇头,坐在了张逸夫旁边,依然没把器宇不凡的此子当回事儿。
  方思绮心眼显然更多一些,眼珠骨碌碌一转,这便准备坐到贾峦松身旁。
  张逸夫眼疾嘴快,你丫老。婊的不要污染我的小鲜肉!
  “别别,小方坐这边吧,那里有人。”他赶紧制止了方思绮的不轨行径。
  “啊?”方思绮愣了一下,而后望向小贾,用她特有的嗲声嗲气可怜兮兮地问道,“小哥哥,这里真的有人吗?”
  小哥哥?张逸夫要吐血了。
  “这……”贾峦松也是头皮一阵酥麻,“张处长说有人,就是有人吧。”
  “讨厌……”方思绮好像瞬间转化为贱人形态,冲贾峦松一笑,而后磨磨蹭蹭老老实实坐到了另一边。
  华长青选择性无视了这一切,他眼里只有张逸夫:“逸夫,你们鉴定会搞这么大规模,看来很有把握么。”
  “嗯,产品经过了反复多次试验,肯定有把握。”张逸夫不愿在自己产品上多聊,反问道,“倒是你那边,自动化研发的如何了?”
  “还在基本框架的设计和论证阶段。”华长青轻描淡写道,“我们要求高,起点高,要搞就搞国际一流的产品,新一代的自动化产品,而不是照着国外的模板抄。”
  他说这话的时候,不望指一指台上,意思是你们的产品就是抄的吧?
  “你倒是教教我,怎么把老外的核心软件算法抄过来?”张逸夫想也不想就此反击道,“倒是我们,总要防着别人来抄,很多概念和软件设计已经基本成熟,搞不好哪个技术员跳槽的时候就偷走了。”
  华长青立刻矢口否认:“这一点你不用担心,我们对于这些信息根本没兴趣,送到眼前都不会看,太小儿科了。”
  “小儿科,至少做出了小儿科的产品。”张逸夫的目光重回台上。
  “要通过鉴定才算产品吧?”华长青也将目光定格在台上,“要我说,咱们双方各有所长,没必要争,今天小方也在,你开个价吧。”
  “又来。”张逸夫摇头道,“华兄,你总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
  “资本至上,科研至上,不就这么这么简单么?”华长青也摇头道,“是你把事情想的太复杂了,又要这个又要那个。”
  “咱还是别聊这些了,我是来看鉴定的。”张逸夫不再理会华长青,开始给旁边的贾峦松一一介绍登台的张三李四。
  方思绮悄悄拉了拉华长青:“华总,你注意下那个小伙子,别说错话。”
  “什么意思?”(未完待续。。)


491 仪式感

  “我见的人多,他肯定不简单,张逸夫也没必要带华北局的同事来这个鉴定会,这不找事儿呢么?”方思绮眯眼望着另一端的贾峦松,“再者说,他听到你质问张逸夫为什么不坐在主席台上的时候,表情也很平静。”
  “就是反应慢或者装深沉罢了,这个年龄的孩子都这样。”华长青依然不以为意,“还是关心咱们该关心的事情吧,恒电的这个产品怎样都无所谓,我们要观察学会对自动化的态度和扶植力度,毕竟我们产品的鉴定也就是早晚的事。”
  “你对这个产品就没有任何兴趣么?”方思绮又问道。
  “微机保护国外已经开始普及了,美国中学毕业的电工都会操作,没什么新鲜的。”
  “可这次是国内自主研发啊,多少院校都没搞出来呢。”
  “拭目以待,看看他们能做到什么程度。”
  聊天的功夫,主要人物已一一登台。
  主席台上最中央的,自然是那位传奇人物,中国继保的奠基人,李明和教授,他是继电保护专委会主任委员,同时也受学会委托担任本次产品鉴定评审委员会主任。李教授戴着一副黑框眼镜,头发已经所剩不多,无论是动作还是表情上,都没有邹世亮的那种老而弥坚,也没有岳云鹤的那种仙风道骨,怎么看都是一位普通的,固执的老学者。
  确实,搞不同专业的人,性格上也必然有所不同,继保专业没那么多天马行空的东西,也没那么多想象力,要的就是稳定。稳定,和稳定,就是要在对逻辑不断的梳理中一点点提升,要在一次次试验后更加稳定,巨大的计算量与枯燥的逻辑好像已经耗尽了这位老人的精力。
  位列他左右的是两位专委会的副主任委员,他们同是电力部和电科院继保方面的重要领导。再旁边才是恒电的主研人员陈延睿。
  就像张逸夫要向贾峦松介绍一样,方思绮也在不断地向华长青介绍,对于各色人等的记忆力她简直是反人类的,在介绍到陈延睿的时候强调说道:“这个人现在是恒电的老总之一,从前是北方电院的教授,原先都是他鉴定别人,现在轮到他被鉴定了。”
  “等等,他也是继保专委会的人?”
  “不是,他是电力系统自动化专委会的。曾经做过主任委员,前几年换届的时候才交给电科院的人。”方思绮不忘提点道,“搞自动化项目的鉴定,逃不过他,虽然他现在不是主任委员了,但影响力依然相当大。”
  华长青惊问道:“可以这样么?企业的人也可以当鉴定委员么?”
  一个竞争对手的人来鉴定自己的产品,在美国资本体制中浸淫多年的华长青深知这意味着什么。
  “暂时没有这方面的明确规定,毕竟这么多企业出现。也只是这两年的事情。”
  “这件事我还没听说过,也就是说如果这个规矩不变的话。”华长青的眼力和思维自然不差。很快悟到了其中的关键点,“作为企业,势必要争夺专委会里的席位了。就像美国两党争议员席位一样。”
  “这个……我还说不清,毕竟现在也没有几个企业,更别提有资历进专委会的人员了。”
  “很快,像陈延睿这种人会越来越多。我们要注意这一点。”
  “没关系,科电的班子主要是电科院的,不少人都是学会的会员。”
  “我呢?我可以进学会么?”
  “这我不知道,但你是美国什么学会的人吧?”
  “是的,我是美国电子电机工程师学会。高级会员。”
  “你可以放弃那个么?”
  “怎么可能?那个学会比这个学会高端太多了。”华长青一副难以理解的表情。
  “好吧……”方思绮叹了口气,这家伙明明很明白,却又坚持一些没有意义的东西。
  会议主持人是专委会的副主任,电科院的一位处长,高级工程师,他就此对着麦克风宣布,关于恒电epr…866a线路微机保护鉴定会,正式开始。
  项目主研陈延睿开始介绍研发过程、技术创新、产品介绍……,大家边看边听,就像贾峦松说的,这更像是一个发布会。
  “感谢电机工程学会,感谢各位领导同仁给予我们的信任,下面由我对产品进行基本的说明。”陈延睿首先冲台下挥了挥手,“为了更直观一些,辛苦我的同事将样品送上台。”
  会场最后面的两位技术员会意,就此抬起了866a的样机,一路搬到台上,缓缓放下。
  这台样机大概相当于一台20寸电视机的大小,由米色的金属外壳包装,正中央有一个不大的电子面板,显示基本参数,旁边有三个指示灯,下面有个小键盘,用于操作,对于见识过未来的张逸夫来说,它显得太笨重,太落后了,既没有小巧漂亮的外壳,也没有清爽的人机交互界面。
  但对于在场大多数人来说,它却是如此精致,难以想象这里面是怎样的芯片与软件。
  这个场景也是张逸夫刻意设计的,不要让参会者会前看见样机,不要一直讲枯燥的数据,也不要一直对着试验报告讨论,要有这么一个闪亮登场的仪式,要让大家意识到这个产品的伟大。
  “诸位,在谈产品之前,我想简单聊聊我国继电保护发展。”陈延睿完全不需要稿子,侃侃而谈,“建国后,我国继电保护学科从无到有,用了10年的时间学习,消化,吸收,掌握了这个学科,建立起了自己的队伍。之后在主任委员李明和教授的带领下,我国的继电保护事业逐渐与国际接轨,设备制造也逐渐跟上来,其中最重要的里程碑无疑是李明和教授与苏南自动化研究院的合作,我们终于在80年代达成了真正的技术突破,结束了500kv线路保护依赖进口的时代。”
  “而后在李明和教授的带领下。我们在集成电路保护方向也接连告捷,完整的系列产品逐渐开始取代传统晶体管产品,一代代的技术突破,使我国继电保护节节攀升。”
  “也就是大约十年前吧,我第一次听说了微机保护这个东西,当时我还在北方电院。是一位学校出去交流的教授提起的,他说我们还在搞集成电路的时候,国外已经开始微机化了,我就问他什么是微机保护,他解释了很久我也没法理解,最后我就记住了这么一句话——特别复杂高效的集成电路,我们可以在芯片内进行逻辑判断,而不是在电路上。”
  “我当时就纳闷,再复杂不也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