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电力强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超级电力强国- 第5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是的。”托马斯咽了口吐沫。
  “签字?”
  “签吧……”
  “等等……”冈本铁青着脸说道,“我们不能排除他们在试验设备上做手脚……”
  “你闭嘴吧!”张逸夫突而指着冈本勃然大怒,被这个人叨唠了这么久他早就忍无可忍,“之前已经说了,看见这个结果,就给我闭嘴!”
  冈本瞪着张逸夫,喘着粗气:“我不接受。”
  “这不重要。”张逸夫望向两位iec专家,“二位,是否认同这个结果。”
  施罗德想了想还是说道:“全程我们都很注意的在看,中间没有改动过,这套试验设备我们也有过了解,足够信任,结果就是这样,没有问题。”
  二人对视点头过后,签上大名。
  “不可能!这解释不通!”冈本捂着头暴躁地说道,“再精密的装置,怎么可能做到这种地步??!99%和101%的差距实在微乎其微!而且这个响应速度,你们的元器件是哪里来的??别告诉我是中国生产的!”
  张逸夫轻哼一声:“这点没什么可说的,大多数元器件来自美国进口,但我们的软件系统,我们的算法,我们的每一个公式,都是我们的工程师一行行想出来,敲出来的,魂就在这里。”
  冈本焦头烂额地酝酿良久,才冲托马斯大爷道:“请问这份标准是否请厂商评测过,是否有美国厂商已经有这个水平了。”
  托马斯看过施罗德后摇了摇头:“这个标准我也是刚刚才知道的,你知道我不是微机保护专业的……”
  施罗德接过话茬,他的表情开始对冈本不友善了:“我可以负责的说,不管美国还是德国,在我的认知内都没有任何一个线路保护产品能达到这个标准,至少针对这一类线路距离保护,没人能超越866a。冈本,也请你停止对866a的怀疑和指责,事实已经摆在眼前,回国后我也会联系澄清这件事。”
  冈本最后那么一点点不服的火焰,就这样被施罗德一盆水浇灭了。
  iec专家亲口这么说,没任何余地了。
  施罗德则显然已经对冈本失去了耐心,转而好奇地望向张逸夫:“你是否介意分享一下866a关于距离判断的技术理论?”
  “施罗德,这个真的不方便。”张逸夫摇头道,“这是我们率先采用的新技术,经历了大量的试验计算,同时也提高了我们在硬件上的设计难度,在这里解释原理的话,其它厂商必然会拿过去用。”(未完待续。。)


678 探寻答案

  “是啊……”施罗德使劲挠了挠头,可又忍不住好奇,“可能不能稍微解释一下……”
  张逸夫叹了口气,看过常江和陈延睿后才说道:“那我就进行最最基本的解释,实际上这个解释也已经透露我们的关键技术了,施罗德,我完全是为了你才解释的。”
  张逸夫说着拍了拍施罗德,搞得他有些不好意思:“其实也不是必须……”
  张逸夫很快说道:“我们有一种特别的方法,直接、瞬时判断故障点是否在保护范围内,排除过渡电阻、分支系数等影响。”
  “哦!!”施罗德眼睛一亮,同是专业人员,立刻产生了许多联想了。
  故障是以电流、电压突变的方式,顺着线路传达给微机保护装置的。
  那么这些电气量参数中是否有一个东西,一个细微的参数能够表达故障点是否在范围内呢,是否有一种无需进行大量逻辑计算和时间采样的方式,才决断故障呢?
  在传统微机保护中,需要采样足够长的周期,分析足够多的电气量才能确定故障,这也正是限制微机保护响应时间的最大难点所在。
  标准从20ms提高到30ms,看似只有10毫秒,然而其间每1毫秒的缩短都要经过巨大的努力,恒电好像绕开了这些努力,捕捉到了一种独到有趣的方式。
  一定是的,电是以光速传播的,如果有那么一个或几个能准确判断故障距离的参数,保护肯定能在第一时间捕捉到,无须采样工频半个周期,只需要一个小小的特征。恒电一定是掌握了这样的技术与算法……只有这样,才能解释现在的结果。
  可他穷尽所思,依然想像不到线路内外电气量究竟还有什么样的特征参数。靠通信两端判断么?那肯定达不到20ms动作,再说这个拔尖试验只是单端的,并没有设置通信通道……
  可这究竟是怎样的技术啊?能同时提高保护速动性和选择性的技术!
  施罗德突然眼睛一亮,冲张逸夫这边张着嘴要蹦出一个专业名词。可还是憋回去了。张逸夫见状只微微一笑:“你应该猜对了,咱们试验结束后聊。”
  施罗德激动地点了点头:“想不到!想不到完善这个技术的竟然是中国人!”
  此时此刻,包括胡海涛在内的评测人员都是热血沸腾,他们难以想象的事情竟然真的发生了?!恒电的产品水平真的比三菱要高?!外国老爷这都跪了!
  iec专家在场证实了这一点,这实在太令人兴奋了。
  大家抑制住兴奋之情,开始进行了更多的高标准试验,更加严酷的区外转区内故障,相邻线路相继故障,振荡过程中故障。一连三项下来,高下立辨,冈本的脸也几乎变成了深紫色,他所坚信的精益求精几乎被摧毁,面对各类极端、复杂、意外的情况,恒电的响应永远是那么的准确快速,有如神助。虽然三菱也做得不错,几乎是现有技术水平的至高点。但面对无法解释的未来战士,唯有低头。
  面对这个结果。施罗德表情愈发激动,这些复杂极端的情况,都并非现在的这些成型算法能够准确解决的,一定是的,张逸夫一定是越过了那条深堑!
  托马斯虽然不是微机保护专业的,但毕竟在电力系统从业多年。总算有些了解,在试验几乎结束的时候,为难地拍了拍张逸夫:“能不能稍微解释一下,不然这家伙会苦恼几年的。”
  张逸夫尴尬一笑,看着施罗德的眼神与冈本的咒怨。思索过后还是说道:“中国很大,南方台风登陆,北方雷雨季节,都会碰到多条线路连续故障跳闸情况,所以我们考虑的问题会复杂一些。不得不说,我们的电网现阶段比美德要薄弱很多,用我们的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样说显然是满足不了他们的,张逸夫只好透露了那么一点点:“首先我们在很多地方采用了余弦算法和改进过的半波傅式算法,这样杜绝了很多原先的难题。”
  “余弦算法?怎么实现的?”施罗德眼睛发亮,“傅里叶算法又是怎么克服的滤波短板?另外仅靠这两项,就能攻破这么一系列的难关么?最关键的技术不在这里吧?”
  “喂……”托马斯咳了一声,“这么问不礼貌吧。”
  “嗷……”施罗德急得挠头,“这太神奇了……我现在只能说,希望866a尽快拿去iec认证,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个产品,张逸夫也确实该分享交流一些技术细节,这是全行业的事情!”
  “最后……”施罗德望向冈本,坚定地摇了摇头,“你之前的话真的是污蔑,恒电完全不需要借鉴任何一个产品的任何一点,至少这个866a,已经完全是下一代产品的水平了。”
  冈本在绞刑架前等待许久,终于迎来了最后灰飞烟灭的时刻,他茫然地看着施罗德,在他心中,一万个不相信中国的评测团队,但从这位德国籍iec专业委员嘴里说出来的话,却足够震慑他。
  小田切连忙挡住了不知道如何表达的冈本,尴尬地笑着:“抱歉,抱歉……”
  张逸夫眯着眼睛哼了一声,早已看透小田切的嘴脸:“不要总抱歉,能不能公开写一份抱歉书,昭告天下,表达你们的歉意?”
  “这个要请示总公司……”小田切依然是那幅不疼不痒欠揍的样子,翻译过来就是,这是不可能的。
  “你看,你们发通告污蔑我们的时候是如此的坚决迅速,要你们认错收回的时候,又是这么拖拖拉拉。”张逸夫根本无心与小田切再做争论,干脆一把拉住了施罗德:“如果有需要的话,我交流一些技术是没有问题的,只是在这之前,iec能不能帮忙澄清一下,介绍一下我们的产品,公开正式表明比三菱的要领先,绝无半点借鉴。”
  “这完全不是问题,托马斯也一起见证了这一点。”施罗德激动地握着张逸夫的手,“我回去就会做这件事,也请你之后接受我们会议的邀请,稍微分享一些,我想大家都会很高兴。诚如你说,欧美的电网很强大,这也让我们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继电保护方面的发展,中国同行就电网现状作出的奋斗与拼搏,令我们非常钦佩!”
  “没问题。”张逸夫与施罗德一拍即合,各取所需,iec发一份声明是0成本,张逸夫为了收获这个名声,也自然要透露那么一点点技术出去,这是值得的。
  施罗德的态度已经揭示了一切,胡海涛、陈延睿常江等人更是群情激昂。
  之前他们从没这么比过,根本没有自信和资本这么比。
  如今被三菱无中生有诬陷,阴差阳错一比,没想到差距这么大!反而是我们领先这么多!
  胡海涛正是最高兴的那个,如此一来,电科院将来检测进口产品,简直是太顺理成章了,我们技术已经开始领先了,你们要来我们的场子混,必须得让我们点头!
  超标准测试就在这里告一段落,余下的收尾测试已经没什么人关心,最终施罗德和托马斯几乎看都没看就签了字。
  最后分析会的时候,冈本已经不顾最起码的礼貌率先离场,只留下小田切在这里打酱油。整个分析会几乎都是歌功颂德,iec专家感叹于中方微机保护的突破性技术,并且十分希望中国也参与到国际微机保护交流之中,回去以后他们有太多工作要做,太多信息要分享了。
  消息传达到恒电试验室这边的时候,工程师们也都惊愕了。
  iec专家亲自激动地证实,恒电的微机保护产品是超水准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