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幕时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银幕时代- 第5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以质量求生存,这不仅是口号,也是这些人在经过仔细考虑后,最符合自身利益的选择。
    陈惜也睁大眼睛,用心注视这些人的任何一个细节。
    “深空影视”将来的公关,一定需要,尤其是用来宣传的,更是重中之重。
    未来是一个电影无宣传不票房的年代,那些在宣传上缺衣少粮的电影往往票房也只敷衍度日。
    好片,一些时候害怕巷子深。
    一个好的公关组,显得尤为重要。
    所以,陈惜准备找到好的,挖角过来!
    摊子铺开,到处都缺人缺钱。
    这一点难以避免。
    公关、宣传、发行、拍摄……
    到处都要人。
    当然,严格而言,这并非要人,而是需要人才。
    想到这些东西,陈惜心里带着苦笑。
    他需要的除了人才,还有钱……甚至于说,一切,都维系在钱上,没有钱,这些,不过都是空谈。
    有钱,很多东西,总能得到。
    时间在推移……
    1月13日。
    《潜伏》已经放到了第二十二集。
    引人入深的剧情,让无数人入坑,沉迷其中。
    这一天……
    “孙老师,你考虑得怎么样了?”这一天,陈惜再一次联系了孙宏雷。
    严格来说,这依然是越界行为,越过经纪人找演员,有时是行业大忌。当然,朋友除外,此时,陈惜与孙宏雷,大抵已经能用这个称谓描述彼此关系。
    当然,即便不能找到孙宏雷,陈惜依然会找其他演员拍摄,只不过,那样效果毕竟大打折扣。
    复制!
    这个词,乃是此时陈惜的关键字,自行发挥,并非不行,只不过,还没到那个境界,有的事情,做得多了,并非全是好,反而容易自作聪明、弄巧成拙。
    最好,任何一个细节,一丁丁东西,都是复制原版。
    既然如此,在演员方面上,陈惜就会尽量沿用之前阵容。
    任何一个细节,都与之前一样。
    孙宏雷现在心情不错,仿佛可以通过无线电感染陈惜,让另外一个地方的陈惜,与他感同身受。
    “这些天经过仔细考虑……嗯,陈导给我开多少片酬呀?有一千万不?”
    一句话让陈惜差点破口大骂:洒家的预算也就一千万不到,你就要鲸吞那么多?
    但荒诞过后乃是诧异和恍然,孙宏雷,不过开玩笑而已。
    而且他这么说,已经证明,他已经同意。
    当下,陈惜摇头笑笑:“孙老师胃口太大,我还以为,你这是友情出演,不收费呢。”
    “那可不行,陈导那么多钱,不帮你花一些,你怎么能花下来。”
    这年头,电视剧方面,演员一集十万已算天价,再加上被经纪公司抽成,自己剩下不多,甚至许多有点名气的演员,也得为有房有车而奋斗。
    电影,中国商业片刚刚起步,国内票仓太小,电影盈利渠道单一,造成电影明星价格也低……
    所以,片酬方面,演员不得不关心。
    “你的剧本,我个人较喜欢,我也相信你能拍好,但你打算用谁来做女主角?”
    一般而言,演员,哪怕是日本的爱情动作片演员,很多时候,都不知道和自己搭戏的是谁,除非名气较大,有很不错的挑选余地,否则,那些艾薇男优,无论是白富美,抑或土肥圆,都只能上。
    之前陈惜还没有和他说。
    “王洛丹。”陈惜道:“一个新人演员,挺有灵气的。”
    既然要复制,就复制到底。
    原版《边境风云》,选择的王洛丹,更重要的是当时孙宏雷与王洛丹在拍《男人帮》,就借过来演这个戏。
    事实证明,这个选择很英明。
    王洛丹的肤色和长相本身就有些符合南云边境少数民族的设定,她本人能斯斯文文如卫子夫,可楚楚可怜如《边境风云》里的角色,能疯疯癫癫如钱小样。
    她戏路广,演技谈不上多好,但遇到适合的角色,总归能诠释出来。
    “听说过……但她。”
    “孙老师,麻烦你了,但我选她总归是有些自己的想法,到时候,你就当带带新人吧!”
    王洛丹要在今年播出的《奋斗》之后,米莱形象深入人心,自己的名气,才水涨船高,甚至一跃成“四小花旦”之一。
    现在她名气,与孙宏雷并非一个数量级。
    “好吧,既然是你说的,那就这样!”
    孙宏雷大方向上做出决定,之后便从善如流。
    事情,就这样决定下来。
    事实上,《边境风云》里许多演员,陈惜一个都不愿动,包括王洛丹、张漠、倪大宏、甚至是杨锟……
    也就是里面的邓嘉佳,现在还在读书,陈惜会重新考虑,其他角色,原封不动,这些演员,花点心思,应该也都能弄来。

第八十三章 成本
    原版演员,相对难请的,应该是倪大宏。
    倪大宏,其实人气并不算特别高,他的知名度,基本上局限于那些真正热爱电影电视剧的少数人群。
    普通的观剧人群,很难重视他,并发现这个老戏骨可贵的东西。
    倪大宏演一些角色当真入木三分,《大明王朝1566》里的严嵩,活灵活现。
    一个爱孩子的父亲、战战兢兢的首辅、左右为难的处境……尤其是对八十多岁老人老态龙钟的刻画,当真是绝了。
    中国,只有一个倪大宏。
    倪大宏的电视剧似乎不少,但如果仔细看他演过的电视剧、电影,一件事情不言自明:他拍摄的电视剧电影,评分一般不低。
    倪大宏的问题解决,其他人的问题,其实并不会太难。
    王洛丹,现在几乎还在读书,也没有什么机会,虽然《奋斗》让她人气增长了许多,但那毕竟主要是以后的事情。
    其余,张漠……
    张国利可以说是望子成龙的典范,为了儿子操碎了心,但这个儿子和房祖铭有着相似的长相,也有着相似的毛病,无论如何也难以教转。
    杨锟……
    在《中国好声音》之前,此人虽似乎有32演唱会的殊荣,但那多半源自于自我标榜,真实情况中,他的人气,在横空出世的一首《无所谓》之后再无建树。
    邀请他来做演员,他应该也会乐意。
    另外一个时空里《边境风云》中间有着不少宁皓的影子,很多演员也与宁皓有关,但这个时空,陈惜的名气,还有他给这部电影的投资,已经足够让他拥有一些殊荣。
    “怎么样?这一份投入预算。”
    陈惜将《边境风云》的投入计划摆在了叶东南和欧扬志的眼前,七百万的数字,刺目迷离。
    有了《潜伏》的教训,在做出大致投资预算的时候,陈惜吸取教训,对各种计算更加精确。
    所以,七百万的数字,最终被定下来,应和实际情景相差不大。
    “这个投资倒是不高!”此时,叶东南率先发言:“哪怕是比起《潜伏》,投资上都要差不少。”
    欧扬志此时看着陈惜,意味深长:“这一份,应该是纯粹制作成本吧?全部算下来,成本应该不止如此。”
    陈惜看着欧扬志,几丝英雄所见略同的感觉,冲上来。
    这的确仅是制作成本,真实投资,至少需算上高昂宣发,全部价值,至少超过一千万。
    这是一个相对单纯的年头,比起十年之后,一些电影,宣发费甚至是制作费的五倍、十倍……此时,大部分电影,宣发费只能占据很小的一部分。
    并非宣发费较高,就说明并非好片,但真实情况,宣发费的放纵,便是野马脱缰,很有可能,再也拴不住。
    所以,《边境风云》的投资,宣发费将要占据大头。
    电影,与电视剧并不一样。
    电影在这个年头,制片方能够分到的票房不高,而电影大盘低,上亿片子已能称神作,中小投资电影,艰难求生。
    一部电影,票房一般需要是投资的两到三倍,才能回本。
    “不行,还得压缩!”
    欧扬志冷静地说:“按照这个投资,至少需要两千七百万左右票房,才能回本,但两千七百万……你认为,这个片子有可能成为第二部《疯狂的石头》吗?”
    《疯狂的石头》乃是06奇迹,宁皓作品,三百万投资,攻下三千万票房,收入颇高。
    说着这句话,欧扬志抽过陈惜的纸张,看到上面字样,他眼睛移动,看着细节。
    所有的细枝末节,进入脑海。
    “这些拍摄,未必真需要如此!”欧扬志眼睛看着陈惜:“说实话,我们现在,需要冷静,需要计划筹算一切,电影哪怕盈利,可能会被公司新增毯子吃光,再投入电影资金不足……一些东西,需要精打细算。”
    陈惜点点头。
    他大致明白欧扬志的意思,知道他的主张。
    几段去缅甸越南的戏,的确可以删减,在南云实拍。
    “细节太精致,未必真能带来好票房。”叶东南此时,也带着几分谆谆善诱:“这个片子,从剧本和一些事物而言,几个场景足矣,最多两场枪战!若都如你一般实心眼,那其他电影,还拍不拍。”
    两人的持续轰炸,让陈惜冷静下来。
    陈希的记忆细节涌现,对一切事物,均有融合的看法。
    从他的细节来看,《边境风云》当时的票房是四千万不到,但也赚了不少,按照国产电影的定律来看,想要赚钱,,《边境风云》的成本最多不超过九百万,九百万,包括所有宣发,包括孙宏雷、王洛丹等知名演员片酬。
    那个时候,几个演员,片酬看涨不少……
    既然如此,自己为何,能够在节省胶片,减少镜头浪费,纯粹复制的情况下,还要弄出更高的成本来?
    此时是零六年,若《边境风云》票房不如原时空,也有可能,那他怎么才能回本?
    一个个问题,让陈惜额头,居然冒出几丝冷汗,大呼侥幸。
    要得到高票房,绝非自己看到新闻报道那般简单,这背后,有诸多学问,也有不少讲究。
    与此同时,陈惜脑袋里,节省成本的可能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