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幕时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银幕时代- 第7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等待着看《边境风云》评论的人,有不同种类。
    有的人,纯粹是孙宏雷粉丝,孙宏雷在《七剑》之后的第一部电影就是《边境风云》,合作的导演还是之前合作过《潜伏》的陈惜,所以他们很想看看《边境风云》评价会如何。
    有的则是属于被之前的《潜伏》吸引,对陈惜有所期待,这样的人,数量要少得多,还有其他的人,因为各种渠道,认识了《边境风云》,也想来凑凑热闹,看看这个片子的评价。
    11点左右的时候,孙宏雷贴吧里的人吵了起来。
    “电视剧好,并不代表着他会拍电影,这是相当简单的常识吧?电影和电视剧,叙事结构和很多东西,截然不同,我觉得这只是孙宏雷的演艺生涯里,一个普通的烂片罢了,真不知道你们为什么那么关注!”
    一个昵称是“n701456”的网友这么说了一句。
    下面,迎来了其他人的反驳。
    “这位谁谁谁,看你的昵称,你应该是海外某类型片制片公司的吧?(你们懂的),人家电影还没有上映,这么说没什么意思,更别提,《潜伏》就体现了陈惜的功力,这个电影,我倒是觉得未必会难看。”
    “呵呵,只有龌龊的人,才会把本来正常的昵称想到某个地方,你们就等着看影评人们的奚落吧!”
    ……这场架开始打起来,打了一两个小时,当然,他们也打不出什么结果,只能等着看到底会不会有影评人立刻就对《边境风云》开骂。
    时间在推移……
    很多人一边骂一边等着过《边境风云》的放映完成的时间,因为很多影评人,会在第一时间说出他们对看到电影的感受。
    对烂片,嬉笑怒骂,若是收了红包的软文,其实大家也看得出来,如果是对好片的歌颂,那自然也会很快出现。
    很多人一直在等着。
    到了凌晨1:35!
    著名影评人“番茄青”在自己的新蒗博客上,发布了自己的影评!
    “由陈惜执导的《边境风云》,今天晚上总算在中海大剧院得见,此前仅有电视剧《潜伏》问世的程耳,大刀阔斧、风格先行,并从创作思路到情节铺排,以及对于当下大陆华语电影套路与格局的窥视性突破方面,完成了一部极具表现力和实验性的反类型佳作……也跳出了电视剧,甚至跳出了中国电影的某些固定模式。”
    “《边境风云》作为一部国产犯罪电影,实际上在剧情上却并没有传统警匪片里夸张的枪火对决,公路追逐,建筑群爆炸等俗套的设计,而是利用叙事结构、人物刻画等方面的特殊手法制造出一种留白式的文艺犯罪风格,推进和缓的节奏,表达含蓄的故事让本片脱离了缺少内涵的血暴片范畴……”
    “电影本身的很多情节,又在让其中的男女们,在不断上演着一出被宿命调运的戏码……毫无疑问,这是我在《疯狂的石头》之后,看到过的最令人惊喜的国产电影!我很感谢能够得到一张电影票……”
    番茄青是比较知名的影评人,公信力高,很少收钱乱说话,结果现在,他的话语里,显然能够看得出他对《边境风云》的推崇。
    一时之间,那些支持《边境风云》的人们,心中大石落地!
    之前那不断对这个片子发表反对意见的家伙,现在却知道,似乎他们的想法不成立。
    到了凌晨两点的时候,不知疲倦,或者应该说是被好电影弄得兴奋的影评人们,接二连三地发布了影评。
    “《边境风云》这部透着浓浓文艺范的影片,在影片各个元素的组合拿捏上已经做到了秒杀一干伪犯罪片。影片中的任何元素,包括角色在内,做到了多一分则烦、少一分则茫。更难能可以的是,导演陈惜还利用影片结构的优势,埋下了一个又一个包袱,并通过倒叙插叙的手法,将其一个个解开……让最后得结尾更显珍贵,我不得不说,可能,咱们又要出一个宁皓了!”
    ……根本没有差评!
    好评,如同点燃了荒原的火星,慢慢带动一片火焰的燃烧,陈惜和孙宏雷的支持者们,总算能心满意足。

第一一三章 好评扩散!
    “《边境风云》获赞,孙宏雷风格抢眼”
    “王洛丹孙宏雷《边境风云》演绎‘羊爱上狼’”
    “《边境风云》杀入暑期档。”
    “《边境风云》广受赞誉,或成中海国际电影节最惊喜之作?!”
    ……中海国际电影节,《边境风云》首映之后,17日开始,关于这个电影的许多消息,就在许多媒体,尤其是网络媒体上不断发布。
    这些是有计划的炒作行动。
    “深空影视”的宣传与公关部门,开始重新整合一些资源,变得越来越规范。
    “哼……炒作罢了!这些垃圾新闻,真的挺没意思的!说了多少佳片,你真去看看,把你骗进电影院就完事儿!”
    面对这样的新闻,在键盘上指责的人真不少。
    国产片公信度下降,是国产电影面临的大问题。
    被骗的多了,观众也就对一些东西失去了希望。
    但这样的东西,只是针对烂片而言。
    于是,这种说法才刚刚出现,就遭到了人家的反驳。
    “这次不一样!那些影评人们,虽然说《边境风云》很不错,但他们的角度都不一样,从演技、电影结构、电影节奏、电影创新说这个片子好的人都有,而且也会指出不足,显然并不是宣传通稿,我觉得《边境风云》的好评是真的。”
    “别的且不说,就说赵番茄青……这个人可能会收钱,但收了钱的电影,他的好评干瘪瘪的,可是你们看他对《边境风云》的评论,角度很多,而且整篇文章看得出来仔细琢磨过,如果是一个烂片,这不可能……”
    “看来《边境风云》应该是真的不错!京城今天下午还有三场点映,我要去看一看!”
    “我也得去看看!”
    ……《边境风云》的宣传效果,现在正在一点一点实现着。
    和华宜合作的地面海报之类的,也全部进行投放……
    一切都在正常进行。
    16日晚上,除了在中海国际电影节,在中海大剧院里进行首映之外,在其他的几个城市:京城、江宁、广平、蓉城都开始点映,第一天整个中国一共有7场电影。
    提前点映的目的,是为了能够让这些提前看到电影的人把口碑传出去。
    这种做法,只有那些对自己电影拥有真正信心的人,才敢祭出。否则,如果提前点映弄巧成拙,反而将差评扩散出那就是搬石头砸自己的脚。
    第一天的晚上,上座率不高,看的人也不算特别多,7场一共只有187个观众,贡献了4000多块钱的票房。
    这个上座率虽然放在华语片之中不算低,但也决不高。
    比起影评人们对这个电影的高评价,这种上座率和观影数字显得很单薄。
    “昨天的点映,效果不算好啊!”
    第二天,陈惜他们都聚在“深空影视”的总部写字楼,叶东南有些急躁,忍不住说了出来。
    这句话也是其他人想说的。
    他们之前做的宣传那么多,而且还有《最后的晚餐》那般神来之笔,可眼下看来,电影并没有造成现象级的上座率,第一次全程参与到电影,并且为此呕心沥血,还有那么多闪光点,难道依然还会惨淡收场吗?
    “这才刚刚开始呢!好口碑,还是需要时间逐渐扩散的,怎么这一点时间都沉不住气?”陈惜对叶东南皱着眉头说了一句。
    “嗯,也是……”
    叶东南点点头,心中依然有些焦急。
    其实陈惜也远没表面上说出来那么平静,他心底里,牵涉到这第一部电影的事情,总归有那么一些无法压制的担忧,他只是不表现出来罢了。
    但眼下……该做的都做了,他自己也说了几次听天命,现在就是履行的时候。
    他们只能等。
    第二天,陈惜依然去中海国际电影节逛,可能遇到感兴趣的片子会进去看看,只是,他现在总归有些籍籍无名,在这儿走上十多圈也未必有认识他的人。
    没办法,现在一切才刚刚开始!
    17日的这一天,在商业展厅里,《边境风云》有两场展映,这两场都是花了钱的,但从剧场表现来看,《边境风云》依然得到了这些人的重视,这些片商们,有一些更是表示一定要和“深空影视”洽谈dvd版权的问题。
    不过,陈惜都告诉他们需要等到电影上映之后再聊……
    dvd版本这个事情,稍有不慎,就能在网络上提前流出,到时候的后果不堪设想。
    看到《边境风云》的口碑继续扩散,陈惜的心中也多了一些信心。
    17日这一天,在中国一共有8个城市点映《边境风云》,一共放映17场,今天的表现比16日要好了不少,17场贡献了607人次,票房也达到了1。4万元,于是,两天下来,票房总数也达到了2万。
    当然这些都只是预热而已。
    第二天的上座率与观影人数,说明《边境风云》之前的口碑扩散已经起到了作用……
    点映依然还在进行。
    19日的晚上,《边境风云》在21家点映影院里动员了717个观众,得到1。7万的票房。
    点映结束,《边境风云》的累积电影票房达到5。2万人民币……这个数字不算多,但《边境风云》的口碑,经过这么一些宣传扩散之后,总算在正式上映之前达到了巅峰!
    最开始的时候,许多影评人在自己的博克或者其他地方,力挺《边境风云》,但这掺杂着观众们的怀疑,担心又在骗钱。可是之后,许多普通的影迷通过走进电影院的方式观看了《边境风云》,证明这个片子,的确相当棒!
    一时之间,博克上,贴吧里,《边境风云》的好评一条接着一条,让这个电影在上映之前,得到了相当不错的口碑扩散。
    网络上,好评高涨,好像滚雪球一般扩大。
    陈惜这个提前点映的策略,完成得很棒,这些扩散的口碑,将会让很多观众对20日正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