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风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南明风雨- 第4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当然他们是沿水路去的,为了保证这件事的成功,出动了大部分的海豹,并赶在这次江南之战前,就已经使用快船沿水路到达芜湖。
  不负众望的是,王昌通过卜家老铁坊的人脉连络到了各处铁工的掌柜或者师傅。结果,在海豹们使用隐秘手段将这里的近万名铁工,隐藏在马鞍山之北的慈佬山之中。
  只等船队沿江而上接他们离开就是,与此同时海豹亦对芜湖及附近的矿山、铁工坊等等铁工有关的场所进行了破坏。一时之间芜湖城内城外、山上、山下大火四起,爆炸不断。
  固然,这时也驻守了不少清军士兵,一来这里地处江南深处,防守的尽是些什么明、顺降军。再加上神州军的手段确实有些毒辣,敢于带队出巡的官员往往一夜之间,全家被杀个鸡犬不留。
  几天下来,侥幸活着的官兵们也就睁一眼,闭一眼,得过且过。每天装模做样的四处搜搜看看,看到了也权只当没看到。
  就算搜到了貌似炸弹的不良之物,硬是没人敢拆。如果说烧得、炸得都是私人之物,纯属私怨与我无关。那么官家的制炮、造弹之所被烧被炸又是两国大战,非是我等小兵可以顶得住的,只发出报急文书了事。
  至于在这雨大路滑之际何时能到南京,自然不在他们考虑之列,“干我鸟事,能做的都已经做了,等援军吧!”
  至于根本重要的是,只替知府大人守好衙门就算是完了差事。民间百姓们,却因为神州军对付这些清军、胡虏绝不留情面,况又绝不搔扰百姓。也俱是人心所向,只盼大军早早打来,还汉人一个清平天下。
  而岳效飞率领着巡洋舰编队,路过南京之时,并没有遇到什么横江铁锁之类的事情,就那么大摇大摆在夜色掩映下的长江之上的闯了过来。
  原本镇守南京燕子矶炮台的守军还打算开炮拒敌,哪知守将大人在拿千里镜装模做样的向江上瞭望了片刻,将站哨官兵大骂一通。
  “放的什么狗臭屁,哪里有什么敌军战船,哪一只狗眼看见了?”
  众军兵缩着脑袋不敢言语,更不敢说:“你看江上那一道道雪亮的灯光,却不敌军的战船么?”然而,面对守将大人的恼怒,只好一个个嘴里附和称是。
  “妈的,都去睡觉,谁在敢乱发警号扰乱军心,定斩不饶。”
  直到回到自己的住处,守将大人才抹了偷偷一把汗,嘴里喃喃骂道:“险些让这些狗才害得老子丢了性命,只求皇天菩萨保佑,敌军千万不要用大炮轰就是,只要留下一条小命,做牛做马也是愿意的。”
  也是前面几天里,“火凤级巡洋舰”的炮火齐射,已经给清军沿江的炮台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一发炮弹的发射,将带来的是几千发炮弹的齐射进行报复,而一次齐射,不管多坚固的炮对号一般就几乎没什么活人了。
  这样的消息,使清军沿江不多的几乎所有炮台的守将,似乎得到了一个默契。如果是别家战船,大炮轰将过去,说不定还可以捞回大功一件。而遇到那种没帆的战船,最好装作没看见,不然一顿齐射,能留下小命那就算是万幸了。
  因此,这次前往芜湖接回这些工匠的任务,并没有如同岳效飞最初想象的一般,要在长江之上杀开一条血路。基本是一炮没放,开着船去接人回来就是,实在是顺利的有些意乎寻常。
  而仗打到这个份上,也实在有些没意思了!
  因此,“威慑行动”历时15天的战斗宣告结束,而转运江南的行为居然达到了达一月之久,一百多万人离开江南这鱼米之乡,前往那个传说当中的天堂一一神州自由邦。
  


第六章 尊严 64节 曲终人散

  
  
  
  而在这一个多月之中,除了初期的连续而高强度作战之外,再没有发生过任何像样的战斗。
  这一段时间里,几乎所有清廷辖下的城市,全都四门紧闭加紧防守。因为没人知道神州军趁着别人都行动不便的时候,还会不会打下去,会打哪里?
  而只要他们想打,这沿海、沿江、沿河的地方就没有一个地方是安全的。而且此时的太湖基地,已经颇成为清军的问题,要知道湖里是万万下不得的,但湖里的人可是随时都出得来,这不禁要了沿湖各城官员们的老命。
  而无锡一仗,在神州军及胜武军的联合进攻之下,外加山上炮台失陷、战舰临门、援兵受阻。虽经固山额真图赖的拼死抵抗,然而终于是激战半天而陷落。三万守军全军覆灭,图赖自刎成仁。
  而博洛心痛的最要命的是,他的粮食及其他各项物资的储备彻底完了,这还倒在其次,主要是那些工匠甚至连同打铁炉也被人家搬了个干干净净。他的补给尤其是武备方面的补给几乎完全中断,无奈之下他也只好加紧守城并以飞飞鸽传书急报朝廷得知。
  这样做的另一个恶果是,几乎整个江南都由于这场“震慑行动”误了水稻的播种时间,当然不是赶不上,而是要晚许多。至于够不够吃,那是多尔衮的问题,而让不让清军吃才是岳效飞的问题。
  当然,神州军在这次行动之中,由于没有战车的支援,战斗相比以往要艰苦得多,伤亡将近一千余人,加上胜武军的伤亡共计三千余人。
  更令岳效飞痛心的是,吕方则在此战中的阵亡,则成为神州军建军以来除郑肇基之外,阵亡的最高级将领。直到沿江沿海的百姓们安全转移之后,这一次震慑行动也就告一了段落。
  此战当中,歼敌数量并不很多大约不到十万人。可是这一次行动,给清廷造成的困惑显然是短期之内难以解决的事,同时也给了神州自由邦一定的时间来消化吞下的人口。
  吴胜兆最终在候方域及张明振的劝说之下,带着胜武军全军投入了神州自由邦的情报,施琅则率部回到了温州开始整顿部队。同时令神州自由邦的光头们喜出望外的是,另一次的征兵开始了。
  实际神州军不会再打下去,因为现在神州自由邦百姓关心的不在是发展时劳动力的问题,现在该关心吃饭的问题了。猛然之间多出了一百万人口,尤其是距离较近在舟山岛及温州城一时之间人满为患。
  好在对于这种情况,早有预案在先,包括舟山岛上的海军基地及温州城、中华明月湾船坞的扩建以及各项耗资巨大的各项工程开建,缓解了部分压力。而从黄斌卿的老巢之可抄来的金银及粮食恰好可以用在这儿。
  虽然如此,但却依然存在这样或是那样的问题。
  例如运输就是一个问题。仅仅除了海军的战舰之外,其余例如“明月号”“鲸级两栖攻击舰”及其他大部分船支全部参加了运输,甚至驶往温州城去的缴自莱莫海军中将的荷兰舰队,每艘战舰一次就被塞了两千人之多。仅仅这五艘战舰一次运走就达将近一万余人,尽管如此运输的压力仍然非常之大。
  另外就是舟山岛上的粮食仍然日渐紧张,虽然在神州军士兵组成的宪兵们分发下保证了公平。可是,预先的屯积及缴自江南清军的粮食,数量依然不足。毕竟自古以来在中国,种粮的时节就会为吃粮而发愁。
  这使得岳效飞有些担心,突然给神州自由邦“引进”将近一百多万人口,是不是一件好事呢?
  从长远来看,自然是一件好事,几个城市的建设以及要进一步扩大的军火及造船工业都需要大量的人口。然而这些人来到这儿,适应生活学习技能还需要一定时日,而这一段时日应该是政府最为困难的时节。
  银子倒不是很缺,现在缺得又成了物资和粮食了。虽然扶桑的战斗依然在不停的进行,每打下一个城市,就会有大量存在那些大名手中的粮食及其他物资运向神州自由邦。朝鲜的粮食、物资也为了他们军队的装备一个劲的再向这儿运,可那都需要时间不是。
  而眼下,他就需要粮食,因为神州自由邦的粮食存量已经到了仅够五个月这么低的限度了,虽然靠大陆,可在这青黄不接的时候,大家都缺粮啊!这是个难题,怎么办呢?
  好在给他解除困难的人很快就到了,而且是他没有想到的人。
  “哈哈,护民官阁下……”有什么办法呢,“大人”这个词早已经被神州自由邦的高速发展而被尘封多时,所以徐震寰的这种称呼多少让岳效飞有些不适。
  还被舟山岛上的粮食问题头痛的得有些愁眉苦脸的岳效飞,忙站起来迎接,嘴里道:“徐老伯您一向可好啊!快请坐!”
  徐震寰对于岳效飞打断他的话倒也不以为意,知道他不喜欢听这种官面上的称呼。所以他一边坐下,一边嘴里客气应着:“还好、还好!”
  只不过他倒是有些奇怪岳效飞的表情,一向以来他都挺乐观的。今天怎么回事,打了这么大的胜仗怎么还是一付苦相呢?
  “徐老伯,您今个来不是告诉我咱们神州自由邦没粮了吧!”
  “啊,我知道了,你小子是为了这事发愁呢!”
  徐震寰一向对于岳效飞的好感就没多少,虽然有时私下也挺佩服他。凭他一家之力硬是搞起这么大的神州自由邦来,可终究对于他那种时常没个皇帝相的举动,颇为不满。
  “哈哈,这件事不愁,我们的远洋货运刚刚自南洋那边回来,运回来别得不多,尽是些粮食之类的东西。这一次远洋货运可是没少挣啊,要不我都在想,我们家老三那个官也不必当了,回家一块搞这个,挣得可比你那军官多得多了!”
  岳效飞为之语塞,这一向是他和徐震寰抬扛的地方之所在,而一直占上风的他,这一次吃瘪了。
  


第六章 尊严 65节 远洋货运

  
  可不,他岳效飞这一次不吃瘪也不可能了。前面咱们说过,徐家由于家财雄厚,早在神州城时代就开始搞远洋渔业及远洋货运。
  也得怪岳效飞自己,当时只顾着和徐烈钧吹,结果这些想法就全都到了徐家老爷子徐震寰的耳中。做了一辈子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