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欧洲一小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欧洲一小国- 第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奥迪公司带动的一系列经济显而易见的,到现在为止德国还有将近三万人依靠着奥迪公司生存着,毕竟奥迪公司在诺德的只有组装车间,其他都在德国原址。
    到现在约瑟夫还有汽车联盟的百分之三十股份,可惜汽车联盟只剩下一个空壳,变成负责协调奥迪公司同这些零件公司的关系和合同。
    约瑟夫的目的就是解散汽车联盟,让零件公司都迁移到诺德公国即将成立的工业区(租借区域),把那里变成未来诺德公国的轻重工业中心。
    老工业区面临着拆迁,因为约瑟夫要取消中央区、北城区、南城区(原工业区),并三区合一,建设一个现代化新城市。诺德皇家第一岛屿也将改名为海外第一区,主要经济为农业,正好那里是岛屿建设港口方便、出口也容易。
    大规划摆在内阁桌面上时,内阁成员集体为约瑟夫的计划而震惊,不是内容而是其中涉及到的资金让他们不可思议,当然也可以想象,一旦完成诺德的国际地位和经济必然会到达一个新的高度。
    如果仅仅是这些也就不说什么,毕竟慢慢来就可以,但是一份关于移民的意见书摆在他们的面前时,他们终于不能继续淡定,吵吵嚷嚷的劝阻着约瑟夫。
    移民计划书为加大诺德移民的难度,但同时增加劳工在诺德公国的工作时间,并且可以享受削减过的教育、医疗福利,同时每年会给予劳工一定的移民名额,主要以道德标准、教育为主要评测对象。
    约瑟夫从没有觉得严苛的法律和道德评测标准能够一直维持下去,但这些只是一个引导的作用,一旦公民形成习惯,那么这些自然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
    内阁不满意约瑟夫做法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是他们察觉到约瑟夫做事情越来越随意,如果是刚开始没有关系,毕竟诺德根本没有一个国家的样子,但是现在……已经体会到权利美妙的他们必须为自己争取一下。
    第二则是纯粹的为国家着想,虽然教育和医疗是削减过的,但那每年也需要付出大量的资金放到教育和医疗上,这对虽然国库富裕却有很多地方等着建设的诺德公国来说,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这一段时间内阁成员的变化约瑟夫也体会到,但是他一直没有放到心上,可是今日……他明白自己不能不作出一些决定。
    “这虽然是提议,但我希望它能够执行下去,希望你们记住一句话,这里是诺德,而我是诺德的大公。”
    说完这句话约瑟夫转身离去,不知是不是幻觉,几名面面相觑的内阁成员察觉到警卫局警卫的一丝杀意,打一个哆嗦他们纷纷离去。
    最终内阁还是不敢否决约瑟夫的提议,移民计划被执行下去,对此诺德公民并没有太大的意见,因为即便劳工能够享受福利,但同他们相比也要差很多很多,保持地位的他们没有理由有怨言。
    纳税人这个词是诺德出现最少的,因为首先是约瑟夫给予他们工作,其次他们才有缴税的资格。简单来说他们同约瑟夫不仅仅是君主和臣民的关系还是董事和工人的关系,因此他们没有资格吵嚷约瑟夫花费他们的纳税钱,最主要的是,诺德有今日百分之八十的功劳是这群劳工而非他们这些原公民。
    公民没有不满意,劳工们则是争相奔走互相转告好消息,每年500的医疗报销、300的教育减免、两千移民名额(1981年)每一条都值得让他们大肆欢庆。
    其实还有一条成为诺德公民的捷径,任何参与到诺德禁卫军的成员都可以同其家属成为诺德公民,当然禁卫军可进不可出,至少十年兵役。
    诺德禁卫军是诺德唯一的军队,此时暂定人数为一千五百人,他们主要负责国防安全、城内暴乱,诺德属于永久中立国的缘故,因此并没有对外战争。
    约瑟夫对于禁卫军的人员挑选时严格的,军官以徳裔为主、士兵则以华裔、东欧人为主,军备方面则准备效仿美国,反正诺德军队的数量不多,即便每人装备价值上万美元也不过几千万而已,这些钱约瑟夫还是拿得出的。
    而就在约瑟夫准备诺德皇家禁卫军事情的时候,一件事、准确来说是一件麻烦事找上门来,西德总理即将访问诺德公国……
    来者不善、善者不来啊!诺德吞噬德国多少鲜血只有他自己清楚,其他的不说,工程师、高薪工人当中有百分之九十都是德国人。
    约瑟夫的新皇宫已经建设完成,它被约瑟夫命名为伊卡洛里王宫,新王宫比起拉格纳家族的老王宫面积大很多,位处于半山腰的它拥有很好的欣赏日出和海水的条件,游泳池、小型高尔夫场还有一些现代化东西增添其中。
    原型依然是按照古典风格建造的,富丽堂皇是进门之后给人的第一感觉,金黄|色的璧廊、琳琅满目的水晶灯、充满历史和古典美的浮雕,光是这走廊就足足花费几十万美元,不过效果也显而易见,最起码约瑟夫很满意。

第四十四章 西德总理的访问
    诺德国际机场建立于1981年7月6日,地址于诺德新城区南侧,成立之初已同巴黎、佛罗伦萨、法兰克福、伦敦、马德里、纽约建立航线。
    1981年8月5日,今日的诺德国际机场不同往日,上百名皇家禁卫军仪仗队位列两侧,内阁成员都一半都在机场等候,甚至约瑟夫也亲临现场,毫无疑问,即将到来的不是一般人。
    西德总理于七月份定下访问诺德公国的行程,今天是他到来的第一天,约瑟夫身为诺德的主人没有理由躲着不见,虽然他很想这样做。
    这一次西德总理也不是自己来,大众集团总裁、巴伐利亚机械制造公司(宝马)副总裁、奔驰公司执行董事一众汽车行业翘楚跟随,来访的目的不言而喻,必然同约瑟夫准备全盘迁移汽车联盟有关。
    二战之后德国的经济损失是巨大的,很多年轻人失去工作的机会,饥饿和贫困覆盖那一片土地,奥迪a1的销售火爆养活德国众多下游零件商,直接、间接依靠奥迪公司存活的德国家庭不少于一万。
    如果按照约瑟夫的计划,全盘否决这些下游生产商的资格,那么多少人会失业、多少人会因此吃不上饭德国政府无法想象。没有办法之下,这才有西德总理访问诺德的情况出现。
    上午九时,一架来自慕尼黑的飞机缓缓滑落,随后约瑟夫同一众诺德官员迎接上去,巴黎会议中见过的德国总理出现在眼界中。
    “欢迎来到诺德,基辛格总理。”
    “你好,约瑟夫殿下。”
    不管此时两人内心想些什么,但是在此时、在媒体面前,约瑟夫和基辛格必须保持一副很友好、和善的面孔,毕竟两国现在也是建交国家。
    诺德公国为基辛格准备的是防弹奔驰,奥迪虽然之前也是德国品牌,但现在属于诺德,不再适合成为德国总理的座驾。
    机场并没有驻留太长时间,一一介绍随行人员和简单检阅过仪仗队一行人就匆匆离去,媒体一少部分跟上,其余则回去准备今日报道的稿件,一些游客纷纷讨论着西德总理访问诺德带来的影响。
    按道理前往机场迎接西德总理的不应该有约瑟夫,而是政府代替,可是这件事关乎皇室而且杰姆斯正在访问伦敦,没有办法只能约瑟夫前往。
    虽然迎接的人是约瑟夫,但接待的地方还是政府,警车开路的情况下一行人很快就来到诺德政府办公楼,大量警卫的保护下鱼贯朝会议室而去。
    诺德公国政府接待室:
    “约瑟夫殿下,这一次我是为汽车联盟而来。”
    西德总理倒也不犹豫,一上来就直奔主题,约瑟夫和一众内阁成员明显没有想到他如此直白,不由有些不知该如何回答这句话。
    汽车联盟指的并非纯粹的汽车联盟,现在奥迪原址大部分的下游商都加盟进汽车联盟当中,可以说西德总理话中指的是依靠奥迪生活的几万德国人。
    “对不起,基辛格阁下,我有些不能理解您的意思。”
    约瑟夫的装傻基辛格并没有回应而是说起仿佛同这件事没有丝毫联系的其他事:“约瑟夫殿下,不知您怎么看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
    这是一个禁忌话题,最起码在德国很少有人提起这件事,但是今天不但有德国人提起,而且这位德国人还是西德的总理,约瑟夫不由一愣。
    虽然感觉这也许是一个陷阱,但约瑟夫还是决定回答实话:“德国的分裂不会太长时间,这不符合欧洲的利益也不符合美国的利益,合二为一是迟早的事情。”
    “那约瑟夫殿下,您认为将来的德国会在欧洲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上?”
    约瑟夫有些明白基辛格的话,不过约瑟夫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询问道:“你认为将来你成为德国总理的可能性有多高?”
    这句话一出口,会议室内的气氛开始改变,诺德政府的一名助理急忙站起身示意警卫驱逐媒体人员离开,并且强迫他们销毁影像。
    “苏联在欧洲并不得人心,他也不会是美国的对手,军事已经落伍,现在是经济时代。”
    基辛格也没有直接回答约瑟夫的话,不过答案已经很明显,西德的背后是欧洲诸国和美国,未来谁担任总理显而易见。
    “我现在回答总理阁下刚刚的问题,欧洲必须联合到一起,因为我们的敌人不是苏联而是美国,我们是一个完全自主的国度,而德国是未来欧盟中必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约瑟夫殿下,如果仅仅是美国支持,诺德成为欧盟成员国的可能性有多高?”
    虽然这个问题约瑟夫不想回答,但最后他还是说道:“不足百分之五十,欧洲人民并不喜欢美国,欧盟也不会喜欢美国扶持起来的国家。”
    “如果欧盟组建时,由德国提议诺德成为欧盟成员国之一呢?”
    “奥迪公司今年的销售很火爆,我相信汽车联盟的下游商会大赚一笔,你说呢总理阁下?”
    “自然,诺德一直都是德国都是友好联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