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行三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霸行三国- 第1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原因。
    其实吧,要说这解决办法,除了驱赶草原部落外,其实还有个更有效的办法,那就是向草原迁徙大批流民,彻底占据草原,但是,这个办法,也是需要有强大的军事实力作为后盾的。
    看着前不见头,后不见为的迁徙队伍,高顺心中燃起一阵阵斗志,他本是战将,但是公孙续将他和田丰安排到并州处理政务,几乎不允许并州出现战争纠纷,为了这件事,高顺没少给公孙续写信。
    其实,高顺心里也清楚,不是公孙续不敢出兵,虽然并州和幽州都需要发展,但是,出动十万以内的大军征讨草原的话,幽州和并州还是负担得起的。
    但是,就算出动大军攻打草原部落,驱逐了南匈奴后,公孙续又能怎么样呢?或许他能通过战争发点财,只是,这点战争财,根本就不够公孙续看的。
    大军出动,劳民伤财,最后打赢了肯定是要退后来的,这退回来以后呢?草原还不是拱手让给了草原部落,那些小部落很快就会在草原上放牧,被驱逐走的南匈奴也很快会回来占据草原。
    如此往而反复的话,只会让幽州和并州陷入战争的泥潭不能自拔,最后是白白消耗自己的实力。这,也是丁原担任并州刺史时一直没有出兵征讨匈奴的原因。
    要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只有一个办法。想想当初公孙续怎么敢出兵攻打鲜卑东部,关键之一就是,公孙续在打下鲜卑东部后就没有离开,他不仅在那驻扎了军队,更在内地迁徙了大量黄巾之乱时期的流民过去,彻底占据了鲜卑东部。
    还有三韩地区,公孙续也是这么做的,现在这两块地方被统治的挺好,汉人人口已经占据了优势,只要有一定的军事力量作为后盾的话,这两块地方就永远属于公孙续了。
    幽州军第一统帅徐荣就驻扎在三韩地区,幽州军中资历最老的颜良就率军镇守鲜卑东部,他们,正慢慢用军事力量彻底统治者两块被公孙续称之为大后方的占领地。
    而高顺,一直就自认为才能不下于徐荣,他早就想单独领兵证明自己。自从公孙续决定将他派到并州的时候,高顺就明白,这离自己独领一军的时间,已经不远了。
    从当初来并州到现在,高顺一直在等,他在等一个机会,一个可以让自己彻底放手出兵的机会。那么,这个机会究竟是什么样的呢?
    田丰曾提点过高顺,当初公孙续之所以敢出兵三韩和鲜卑东部,就是公孙续有把握招揽到大批流民。后来黄巾之乱正好帮了公孙续的忙,大量流民和黄巾俘虏无家可归,公孙续正好带他们去这两个地方安家。
    经过田丰这么一解释后,高顺就明白了,原来,公孙续派他到并州其实是让他等机会,只要有了大量无家可归的流民后,公孙续就必定会出兵征讨并州草原这块地区。
    高顺站在路旁看着流民从自己身前走过,他已经这样站了将近半个时辰,没有人来劝他赶紧回去或是歇歇,因为,就连高顺的亲兵都不知道高顺现在到底在想什么,所以,他们不敢轻易打扰自己的主公。
    不一会,黄忠带着几个亲兵骑马走了过来,当黄忠看见高顺屹立在路边的时候,他们都下马走了过来。
    黄忠从高顺身后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正方,看什么呢?这么入神,该不会是为这几十万流民的衣食住行担忧吧,哈哈哈,放心吧,这些事情,主公和几位军师肯定能解决好的。”
    高顺回头看了看黄忠,然后摇摇头笑道:“呵呵呵,汉升将军,我的机会快要来了。”
    “哦?”黄忠疑惑道:“什么机会啊?”
    “那里。”高顺边说边伸手指向北方草原:“河套地区,三年内我就会打下来,主公曾说过,黄河百害,唯利一套。那里可是塞上江南啊,据主公所言,那里风调雨顺,非常适合大面积耕耘。”
    黄忠听了眯起眼睛看着北方回道:“河套的确是好地方啊,我军幽州和并州地区本就不富裕,粮食一直是我们的难题,如果能攻下河套的话,那我们的粮食问题也就可以解决了,还有鲜卑东部和三韩地区,粮食就不再是我们的弱点了。
    正方,是不是看到这批流民后就动了这个心思啊,如果是这样的话,相信主公很快就会往并州调集大军了,到时候自然是要一举攻下河套的,哈哈哈,那时候,你必定是三军统帅,威震一方啊。”
    高顺听黄忠这么一说,也不好意思的笑道:“将军说笑了,我一直在等这个机会,但是,现在却还不成熟,这些流民,恐怕会有三分之一要留在并州,其余的,可能是要暂时安置在并州吧。
    据元皓军师所形容,恐怕没有个百万人,很难彻底占据河套啊,百万人,我上哪去找这百万流民啊。可惜啊,这么好的地方我们缺不能立马占据,还得眼睁睁的看着胡人每年向我们发起攻击,唉,真是可惜。”
    “正方,何必焦急呢?”黄忠抓着高顺的肩膀说道:“百万流民也只是说最后的数字,但是,如果前期迁徙个三四十万的话肯定还是可以的,所以,我敢断定,两年内,主公必定会出兵河套,到时候,你就肯定是这个统帅。
    唉,说起来,我黄忠是自叹不如啊。徐荣独领一军镇守三韩多年,颜良也为主公扫去鲜卑东部之忧,现在,正方你又即将成为幽州军中第三个真正独领一军的人物,而我,我黄忠,却仅仅还是个幽州第一战将而已啊。
    时光荏苒,岁月匆匆啊。再过几年,我也就不是什么幽州军第一战将了,到时候,我如果不能为主公开疆拓土的话,岂不是要遗憾终生吗?
    正方,你说,我是不是该晚生几年呢?呵呵呵,我可不想等我老了,天天在幽州等你们在外大败敌军的好消息啊,我黄忠,是真不想就这么老去啊,唉。”
    听着黄忠这么感叹,高顺大有一种英雄惜英雄的感觉,其实,相比较而言,高顺觉得自己还是幸运的,至少自己还年轻,还有大把大把的机会,像黄忠的话,已经四十多了,确实不在年轻了,如果这几年不能独领一军的话,恐怕黄忠将终生遗憾吧。
   

第138章 :盟军解散2
    刚进营门,公孙续就走到孙策身边问道:“二弟这是怎么了,怎么躲着我啊,难不成是有什么秘密没有告诉我啊,该不会是又从我军中偷了战马吧,呵呵。”
    孙策听了脸色更加难看,这时孙坚却抢先回道:“呵呵,骠骑将军这是哪里话,可能是我决定要回去了,策儿心里舍不得吧,这孩子,太重情义,恐怕是舍不得骠骑将军你这个大哥啊。”
    公孙续听了脸上没有什么变化,但是,他内心却有其他想法了:“现在这么急着回去,看来,玉玺确实是到手了,孙策虽然聪明,但终究还是个孩子,应该是觉得欺骗了我所以心中才会觉得有愧。唉,玉玺啊玉玺,你还真是到了孙坚手中啊,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啊,孙坚,我也帮不了你啦。”
    就在公孙续一个人想一个人的时候,众人已经到了袁绍的大帐附近,大帐里吵闹声一片,似乎很热闹。
    公孙续等人一进去,立马发现所有人都来齐了,今天所有人都来的很积极啊,原来,袁绍正在和众人讨论功劳的事情。
    看见公孙瓒,曹操这几人都来了,袁绍当即就大笑道:“好了,诸位,现在人都来齐了,我们这论功行赏的大会也该开始了,各位请就座。”
    众人依次就座后,郭图却发言道:“盟主,这论功行赏的话,是否应该让众人将抢来或是捡来的战利品拿上来分享一点啊,怎么说,这也应该是见者有份啊。”
    公孙瓒听了拿起眼前的酒杯笑道:“这位先生,你说的可是我幽州军的战利品嘛,若是想要的话,可跟我们到我营寨中去取,或者跟我儿公孙续要,没有必要在这麻烦盟主啊。”
    郭图听了连忙赔笑道:“州牧大人开玩笑了,幽州军的战利品都是一刀一枪拼来的,我们又怎么能要呢?再者说了,只要是凭真实力真功夫得来了,别人就不该要,我说的,乃是指那些不劳而获的人啊。”
    众人听了都议论纷纷,很多人都不明白郭图是什么意思。但是,这时候,孙坚脸色却有点不正常了。
    这时候,孙坚站起来向袁绍说道:“盟主,这次会盟,我麾下将士损伤惨重,很多士兵都要回去调养,而且,我本人这几天也生病了,也该回老家调养调养了。”
    说完,孙坚咳嗽两声,好似真的是身体有恙一般。
    但是,袁绍听了却没有批准的意思,他盯着孙坚,然后笑道:孙将军确实是生病了啊,而且还病的不轻啊。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孙将军生的恐怕还是玉玺病吧。
    孙坚,你好的大的胆,到现在还敢隐瞒不成。”
    袁绍这么一吼,众人立马觉得事情有点严重了。
    尤其是孙坚,他明白自己获得玉玺的事情可能是被袁绍知道了,但是,现在和情况,不管怎么说也不能承认啊。
    反正是破罐子破摔,只要孙坚不承认,袁绍也不能拿他怎么样。
    孙坚也不甘示弱的盯着袁绍回道:“盟主这是何意?我孙坚及麾下将军浴血疆场,全是为国为名。到现在,我就想让我麾下将士能有个善终而已,从头到尾,我可没有跟盟主你争过一点功劳吧。
    盟主何必如此步步紧逼,我孙坚有什么做的不对的地方,你提出就是,反正大家都在,正好都可以评评理。难不成就以为我违抗了盟主的命令去追击董卓,所以盟主就要给我定这么个罪名不成。”
    听到孙坚这么狡辩,袁绍也一下子气疯了:“好,好啊你,好你个孙坚,到现在还这么嘴硬,难道非得要我把你捡到玉玺的事情说出来不成,孙坚你究竟是何居心,自己获得了玉玺,就要私藏不成。”
    众人这下子算是热闹了,袁绍这么一说,直接接像点燃了火药桶一般,帐中众人都炸开锅了。、
    但是,这时候,孙坚却明白,袁绍肯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