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末当军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回到明末当军阀- 第1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过看到四十人一水的铁甲,杨潮又放心不少,多等了十天时间,等的就是这批铁甲。
    王潇不停的催促杨潮,杨潮则不停的催促冯坚(冯匠头),终于让他在短短十多天时间打造出了四十副铁甲。
    船上除了杨潮自己人之外,还有一个何明宇的家丁,这家丁是联络人。
    关系是何明宇的,因此下家海商只认何家的人,而何明宇也相信这个下家。
    何明宇解释说,这个下家不可能出问题,因为他们跟何家是多年的老关系了,没必要为了一次货而断了交情,除非对方以后不打算做海贸了。
    可是对方也不是普通海商,背后是松江府当地巨室,走私了好多年了,不可能轻易断了衣食。
    所以上次王潇的货被抢,只能是一个意外,要么是哪个不开眼的江匪,要么就是同行使坏。
    只是具体情况,谁都不清楚,下家也在查,也一直没有查出来,怀疑几个同行也没有证据。
    何明宇说这是笔糊涂账,已经算不清楚了,既然敢做这一行,就的敢认。
    杨潮也没打算给王潇报仇,这次出航第一是帮王潇,第二也是开拓自己的生意。
    一条长江水路,如果打通了,杨潮觉得自己怎么都吃不完,也足够自己将来养兵所需了,这可是事关自己未来根基的大问题,因此亲自出马,还带上精兵强将。
    “杨大人,今晚停靠镇江吧。”
    顺风顺水,天公作美,船速比杨潮预想的要快得多,才傍晚,就到了镇江外,何家的家丁建议在镇江过夜,不然找不到下一个港口就得临时停泊,风险太大。
    考虑到今天走了一百多里地,超出了自己计划的一倍,杨潮觉得时间充裕,可以停一停。
    停了一夜,第二天大早,镇江往东江面,被湖心岛分开,江流变化,这里有山,还有礁石,过这一段区域向导要求降帆缓速。
    因此到了中午才走出去不到二十里,过了金山不远就是焦山,在焦山遇到了镇守的江防水兵。
    向导是经常跑这一段路的老水鬼了,报出字号跟水兵交涉了一番,给了几两茶水钱就放行了。
    当然如果水兵蛮不讲理,杨潮也有办法,强行闯关也无所谓,自己手里有熊明遇给的巡匠行文,打官司也不怕。
    但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这次是为了趟路打基石不是为了惹麻烦的,向导能够解决当然最好。
    镇江附近有多个水营,因为这里是漕运重地,而且地形复杂,许多地方易守难攻,后世郑成功沿江而上攻打南京的时候,就曾在这一带作战过,当时金山和焦山之间清军用铁索相连,铺设木板浮营上面架设火炮封锁江面。
    郑成功派人潜水砍断了铁索,纵船火烧了木浮营才得以继续朔流而上。
    过来焦山继续往东,又走出去四十里,有一座小山,山高比焦山高了一些,但仍然是一座小山,不超过三百米的高度,远远能看到山上有高塔,大概是某间佛寺。
    这座山叫做山,也有一座水营,却不是新江口那种大营,只是参将镇守的分营,归属于镇江大营管辖。
    不过山水营不但没有为难他们,反而安排泊位,让他们在这里休整一夜,因为山参将跟何家是故交。
    第二天从山出发,从扬中岛南边的水道经过,这一日又行了一百多里,到了江阴县利港休整。
    之后却在近在咫尺的君山和香山耽误了两天时间,因为突降暴雨,风势也很大,行船有倾覆的危险。
    第六天天气恢复正常继续出发,很快就过了沙洲,过了沙洲救过了江阴地界,进入了苏州境内,是苏州府的三丈浦和江北扬州府狼山之间水域。
    在这里遇到几艘可以的小船,跟随杨潮的战船一直行走了好几里地,杨潮已经让所有士兵披甲备战了,结果小船自行离去了。
    不敢说小船是不是江匪,但是肯定居心不良。
    虽然天色还早,但是向导还是建议到附近的福山避一避,向导说这附近常有江匪出没,因为这一带江上多无人沙洲,沙洲一到夏秋就是一片高长的芦苇,非常方便江匪藏匿。(未完待续)

第一百七十节 交货
    离开福山后,战船张满帆,在好容易来的一股顺风中疾驰。
    此时江面变得开阔,快要到了长江口了。
    杨潮沿途不断的用眉笔描画着,将一路的标志性地形记录下来,作为将来行船的依据,可惜杨潮虽然学习的建筑,懂得画建筑图,画三视图,却不太懂得画地图,只是粗略的画出可能的航线图,其中的距离等都是根据船速预估的。
    傍晚一座巨大的沙洲就出现在视野中。
    向导告诉杨潮,这沙洲是崇明沙所和崇明县城所在,沙所是一座千户所,当年防备倭寇的时候,沙兵立下过大功。
    过了沙所后,是一南一北两座并行在江中的沙洲,北边的叫做三沙,南边的叫做长沙。
    此时太阳已经落在身后的江面上,画出一片片金黄|色的鳞片,好似龙鳞,江似长龙。
    不过杨潮并没有停下来,而是在向导的带领下,继续前行,直到三沙、长沙两座沙洲东南方一座沙洲。
    这座沙洲叫做南沙,是长江入江口最后一座大沙洲了,南沙洲南边还有做无人的小沙洲。
    南沙还西北边上游几座沙洲一起,大概就是后世的崇明岛了,只是后世的崇明岛已经连成一片,此时还都是独立的沙洲。
    南沙洲上面有个小村子,人不多,都是渔民,没有驻兵。
    但是西南边江岸上,就有宝三、吴淞和刘河堡中所三个驻兵的所城。
    向导登上沙洲,渔民们热情的跟他打着招呼,看来不是第一次来了。
    渔民帮忙将杨潮的战船停在他们简陋的码头边上,但是战船还是不幸的搁浅在了沙滩上。
    杨潮拒绝了渔民邀请他们上岸的打算,所有人都留在船上。只有向导大咧咧的跑去了村子里喝酒。
    当天晚上,向导带回来一个陌生人。
    此时短小精悍,五月天海风还很凉。可是他竟然敞着怀。
    他晚上上船点了货,就匆匆离开了。
    到了第二天。才再出现。
    白天见到此人,杨潮才发现,这是一个身材不高,对比后世也就是一米五多一些,皮肤极为黝黑,有点福建、广东人的特点,但是行动矫健,灵活的就像一只猫一样。杨潮暗自比较,如果放到自己军中,绝对是一员精兵。
    此人对杨潮等人身上穿着的铁甲多看了几眼,眼神有些怪异,不知道是鄙视穿铁甲太小题大做,还是感慨杨潮这群人不好惹。
    但是此人大咧咧的上了杨潮的船,并且指挥一群渔民,用小渔船将杨潮的大船拖入了江中。
    接着跟向导一起,让船往南边行驶。
    二里地外,就有一座无人的沙洲。远远的就能看到一根高高的桅杆。
    走近了才看到是一艘三桅大帆船,无论是外形还是吃水看起来都远胜杨潮的战船。
    杨潮的战船在这大船面前,就好像小孩在大人面前一样。
    而且大船问问的坐在江面。就好像一堵墙一样,杨潮的船靠上去,根本就到不了船的半腰。
    杨潮估摸着这艘船恐怕能拉至少八千担货,换成成后世的吨位就是一千多吨,比自己的战船足足大了五倍还多。
    “这就是海船!”
    杨潮心中想到,放在江中可真大,可是放在海上,就小的跟芝麻一般。
    后世动辄数万十万吨的超级大船,放在海上也非常的不起眼。莫名其妙的面对这艘海船,杨潮竟然对大海有了一种敬畏。还有一种想要征服的豪情,突然想自己也打造一艘大海船去海上搏击风浪。
    “哎。当家的,卸货吧。”
    船上的短小汉子这时候对杨潮道,说的是官话,但是不是南京的官话更不是北京的官话,听不出是哪里的话。
    官话其实就是一种书面语言,中国人几年前历朝历代语言变迁,可是文字在秦始皇统一文字后,几乎就不在有大的变动,因此出现了一种以统一的文字为核心发展出来的语言,这就是官话。
    但是因为各地语言都不一样,又无法像信息大范围流通的后世一样进行普及某一地方言为官话,因此形成了各式各样的官话,有苏州官话,南京官话等等。
    各式各样的官话,虽然口音不同,但是因为有相同的文字为基础,因此大致都能够听懂。
    杨潮自然听懂了短小汉子的话,知道此人语气有些慵懒,没有把杨潮当回事。
    何向导此时向杨潮露出一个歉意的笑容。
    杨潮也不在乎,知道这些吃水上饭的人,目无王法,根本就不把任何人当回事。
    杨潮觉得对方似乎还是很识相的,没有贸然让他们的人上船接货。
    “赵康,带人去卸货!”
    杨潮让赵康带了十个人去卸货,但是却悄悄嘱咐李五六小心戒备。
    对方的大海船居高临下,让杨潮产生有一种危机感,如果对方居高临下发动攻击,己方的劣势很明显。
    但是当赵康带人将货物一件一件搬上来,船上的人则用索具吊上去,期间一种很平稳,没有发生任何意外。
    而船上的短小汉子则清点货物。
    生丝一百担。
    茶叶一百担。
    瓷器三百担。
    另外有纱绢锦等织品。
    各样书籍三百担。
    宣纸一百担。
    另外还有砚台、墨、笔等文房用具。
    其中生丝是最值钱的,在湖州一带五十两银子一担,卖到日本能有五六百两银子,王潇这次办的急,每担付出了六十两的高价,而卖给下家则是一百两,净赚四十两。
    而且也只收到了一百担的生丝,价值一万两。
    茶叶、瓷器等物,其实日本也有,但是日本人在步入现代之前,都非常崇尚中华风物,有钱人热衷于消费中国的物产,因此中国的茶叶、瓷器,乃至文房四宝在日本都很有市场。
    至于书籍这种东西,分量大,占的空间也大,可是价值却并不高,可是日本人就是常年进口中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