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末当军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回到明末当军阀- 第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卞赛曾经从李香君这里知道不负如来不负卿等诗词,可是杨潮是口否认自己会作词,这次又听到杨潮的词曲,心中不由得怀疑起来,看这首曲子的词曲,虽然简单,却不俗,而且在坐所有人都没听过,要说不是杨潮所作,完全是扯谎。
    “送别,送别!一点都不好,太悲了!就知道你没安好心。”
    李香君的抱怨打断了卞赛的沉思。
    抬头看到李香君眼泪就在眼眶中打转,被勾动了悲伤之情。
    沙才此时叹道:“这首小调到时让我想起了西厢记中的长亭送别了。”
    众人也都心有感触。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沙才念了出来,惹得更多人落泪。
    杨潮在一旁纳闷,不就是一首歌曲吗,犯得着这么多愁善感。
    “姐妹们,哭什么,我又不是不回来了。瞧瞧你们,真不知羞,杨公子还在这里呢。”
    柳如是强装笑颜,同时来到杨潮身边,轻轻一拜:“谢过杨公子。这首词曲都极好。”
    杨潮笑道:“柳姑娘喜欢就好。”
    同时杨潮还将琴递过去:“对了,还有这把琴,送你的。”
    “哦?”
    柳如是接过,仔细看了看,自己确实没见过。
    “这是小提琴,西洋乐器,专门让人做的。姑娘可能没见过。也就图一个乐子。”
    杨潮没有宣扬西方乐器的打算,不过是出奇出新,给柳如是一个新颖的礼物罢了。
    小提琴也不比中国乐器更好。
    在钢琴出现之前,可以说中西音乐各有千秋,中国乐器还因为历史悠久,外加流传下来的名曲更多,独占鳌头呢。
    可惜杨潮没办法把钢琴做出来,不是不知道结构,而是因为工艺根本达不到,制作一架钢琴,所需要的零件,比一辆马车都要复杂的多,而且更加精细,杨潮知道以自己的水平,是没办法制作的。
    其实后世能够手工制作高级钢琴的人,全世界也没有几个。
    柳如是收起琴,也没有试着拉,她不懂的东西,是不会拿出来的,这些女人,习惯了以完美示人,献丑不如藏拙是至理名言。
    柳如是突然又问:“杨公子,字如其人、文如其人、曲如其人,这话对吗?”
    自己刚刚弹了一首曲子,曲如其人,杨潮不知道这是不是在说自己。
    直说道:“人心是最复杂的,测天测地人心难测,算卦先生都不算人心。曲如其人,也对也不对。你从背后能分清卞家姐妹谁是谁吗。秦始皇被骂做暴君,但是他修的长城护佑了中原一千多年,隋炀帝也被说昏君,要是没有大运河运送漕粮,北方不知道要饿死多少人。看人跟看东西一样,角度不一样,看到的就不一样。只从字、从文、从曲来看一个人,就偏颇了。”
    杨潮以为柳如是从自己的曲子中猜度自己的为人呢,一个复杂的人,怎么可能被一眼看透,别说看别人了,自己要看清自己,可能都很难。
    柳如是道:“那要如何看清一个人呢?”
    杨潮笑道:“日久见人心吧。”
    “日久见人心!”
    柳如是点了点头,她想的其实是钱谦益,她突然发现,她一点都不了解那个老官僚。
    “好了,你就没安好心。礼也送了,别也道了,赶紧走,赶紧走。”
    李香君嚷起来,这是她的地方,此时开始赶人了。
    丫头、小厮一个个陪着笑送客,都知道李香君的脾气不好,大概是受杨母李贞丽影响,李香君的脾气有时候极为火爆。
    杨潮走出了媚香楼,跟一个个鱼贯出来的名妓拜别,此时隐隐听到楼中有声音响起。
    “都走吧,都走吧,让我一个人老死算了!”

第五十三节 端午节
    杨潮回家后,继续安心读兵书,一字一句反复的琢磨,还不时的用一些铜钱等小玩意,摆出书中描写的阵法,幸好买来的戚继光兵书,附带图画,图文并茂,让人读起来很清晰。
    杨潮仿佛忘记了军营那边一样,既不去整治那些无用的兵丁,也不招兵买马。
    就是一心读书。
    杨潮不指望读几本兵书,就能学会打仗了,要学习打仗,只有在打仗中去学习。
    战争是“战争学”最好的,也是唯一的大学。
    杨潮安心读书,让父母很高兴,当然他们并不知道杨潮只是在读兵书。
    父亲依然希望杨潮能考一个功名,哪怕杨潮当官了,他这种想法还是没变,好像已经成了习惯一样。
    父亲仍旧日复一日的去监局做工,也不时的带些打好的刀具之类的,那是他做的私活。
    用官府作坊的工具甚至材料,做自己的活,这跟兵营里面养猪种菜如出一辙,也是借鸡生蛋。
    但不比起自家有一家铁匠铺来的自在,收入上也完全没法比,一个月能有一钱银子就不错了。
    其实现在杨家不缺钱了,杨潮还当官了,父亲之所以依旧去监局做工,完全是不想无所事事。
    尤其是自己不做工的话,每月缴纳一钱银子,让他很心疼。
    杨潮劝了两次之后,也不劝了,父亲高兴就好。
    母亲已经不帮人做针黹活了,但是依然忙着,给杨潮从里到外,一连做了三身新衣服,给妹妹做了一身襦裙,给自己也做了一件,给父亲做了两身。
    妹妹现在被要求着跟母亲学习女红,说是快要嫁人了,女红做不好夫家会不满的。杨潮则想让妹妹学着读书,恰好自己有时间,每天教她几个字,第二天大多就忘了。
    过了将近一个月,杨家门口停着一辆马车,这是杨潮新做的。
    有了上次做马车的经验,这辆马车做的很快,虽然没有上一辆马车华丽,车厢就是车厢,没有雕花,非常实用,但是还是做了不少的改进,悬挂系统上安装了锻铁板,减震效果和安全都更有保证,做起来更加舒服。
    请了一个马车夫,是附近街上一个老头,一个月给一两银子。
    马车已经做好了有几天了,除了第一天杨潮坐着出去转了转,之后就没怎么用过。父亲上工去是不肯做的,怕人说闲话。
    母亲和妹妹基本上不出门。
    今天妹妹早上起来就穿上了自己的新衣服,在杨潮面前故意转了好几圈,结果杨潮好像没看到一样,让妹妹好生失望。
    “儿啊,试试这件衣服!”
    母亲今天一大早就开始忙碌。
    将给杨潮做好那几件衣服统统拿了出来,跟妹妹一件件比对,商量着哪一件更好看。
    “不用试了,我身上的就很好。”
    杨潮依旧穿着自己的旧儒服,旧衣服穿着舒服。
    但是母亲不依不饶,两手叉腰皱眉道:“这衣服可怎么穿的出去啊。”
    杨潮不由低头看了看身上的衣服,虽然是件旧衣服,可是完好无损,连一个补丁都没有。
    过去这可是杨家最好,最体面的一件衣服,独属于身为读书人的杨潮。
    今天怎么就穿不去了。
    母亲哼道:“今天要去舅舅家,难道你忘记了。”
    杨潮恍然大悟,昨天母亲就说了,今天是端午节,惯例都是要去外公、舅舅家的。
    外公、外婆在杨潮不到十岁的时候,就去世了,但是每年端午节,杨家人还是会去母亲的娘家,就是去舅舅家。
    明白了原来是要去舅舅家才换新衣服,杨潮心中不由暗笑,母亲这是打算去摆谱去了,难怪最近给每人都做了一身新衣服,连妹妹都有一身新的襦裙,穿着像个大户人家的小姐。
    杨潮理解母亲的心思,嫁给杨家之后,每次回娘家都被数落,说是嫁错人了,这次终于可以长脸了。
    因此这次极为的积极,好多天前就开始准备,各种礼物买了不少,一人一身新衣服,连杨潮要造一辆新马车,花十几两银子买马都同意,看来这些都成了母亲在娘家人面前,摆谱的本钱了。
    杨潮老实的换了新衣服,母亲一边看着满意的笑着,说儿子长得就是一表人才,将来得娶一个大户人家的小姐。
    弄完了杨潮这边,就又跑去父亲那边,端午节兵仗局休沐,当官的都不当班,工匠也放假一天,父亲今天不用去上工了。
    往年父亲是坚决不去舅舅家的,都是母亲带着杨潮和杨月回去,今年破天荒父亲也去,大概也是因为杨潮当了官了,觉得脸上有光,该去摆摆谱了。
    可是马车车夫久等不到,母亲很快就开骂了。
    骂的对象除了车夫老张外,还有妹妹杨月。
    “你个死丫头,早早就穿上新衣服,你没穿过新衣服是不是。这还怎么去喊老张。老张这是要作死啊,这么晚还不来,他不知道孝陵卫远着吗,要天黑才让老娘回娘家吗,造孽啊,不得被人笑话死噢。”
    听着母亲的骂声,杨潮不由看了看天,太阳这才刚出来,按照后世的时间,顶多八点,坐马车去孝陵卫,最多也用不了一个时辰。
    杨潮无奈的摇了摇头。
    看到一个穿着旧衣服,但是很干净,而且还戴了顶帽子,显得不伦不类的老头走了进来。
    妹妹如释重负般的喊道:“娘,老张来了!”
    母亲的脚步声很快就到了院子里:“你还敢来,你没看看,月亮都快到头顶了。”
    老张连忙打躬作揖:“老夫人息怒,息怒。小老儿昨夜把衣服烘烤了半晌,睡晚了。”
    母亲又道:“还敢说衣服,让你穿好些,你穿成这样子像什么。”
    老张歉意道:“老夫人息怒,小老儿这就这件衣服最好了。”
    母亲不依不饶:“你这样子,我家的体面还不被你丢光了。”
    “好了,好了,赶紧去套车去。”
    这时候响起父亲的声音。
    老张如蒙大赦一般的答应,连忙跑去了后院牵马。
    父亲其实也着急,一大早,他就喂过马,然后把马车拉到门口,里里外外擦洗了一遍。
    很快老张套好马车,一家人上车,马车摇摇晃晃的朝南门驶去。

第五十四节 娘家
    老张是一个老车夫,过去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