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凉铁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西凉铁骑- 第7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似乎看到了当年自己的境遇,那个举目无亲,四处遭人白眼的何屠户。
    就冲着这些,何进是极力的为贾荣说好话,大力举荐贾荣,何进身为大将军,执掌天下兵马,说话还是很有分量的,何进发话,不少大将军一派的官员纷纷附和。
    张温的奏折上将贾荣的事迹详细的向汉帝阐述了一遍,撇开别的不说,汉帝也十分的欣赏贾荣这个年轻的大汉将领,北地郡作为连年来羌人进攻大汉的所在,饱受战火,何不将贾荣封为北地郡太守,一来能不致手下将领寒心,二则贾荣也能帮自己抵御羌人,北地郡贫瘠,连年来都是大汉倒贴粮食,汉帝也看不上眼,三则可以分化西凉军的兵权,不愁董卓尾大不掉。
    下定决心后,汉帝才不管下面的大臣讨论的如何激烈,一锤定音,拂袖而去,留下面面相觑的大臣;贾荣成为了大汉最年轻的一位太守,地位显赫,太守职比两千石,统管一郡军政,这在汉帝没有下诏一州刺史改为州牧统管一州军政之前,太守的官职可是比刺史的职位来的更实在。
    东汉诸郡,每郡各置郡丞一人,由zhōng yāng任命,位次太守,秩六百石,负责民政事务;边郡另外置长史一人,秩六百石,负责军政事务。长史之下又有司马一人,负责具体军事指挥,不设郡都尉,以太守领兵,边郡置都尉一职;郡府的僚属有:功曹,掌管郡内一切人事;主簿,掌管文书;督邮,主管纠察属县、监管本郡官民,也称得上是一个小机构了。
    贾荣的任命在汉军大营同样掀起了轩然大波,汉军上下尽皆讨论这次汉帝封赏的官职,对贾羡慕者有之,嫉妒者有之;孙坚更是亲自上门向贾荣道喜,两人平rì就称兄道弟来着。
    自从汉军在北地郡与羌人交战以来,二人也没少交流,可以说是情深义重,孙坚更是引贾荣为知己,孙坚以后定是人中龙凤,或许还会是自己的敌人,但却丝毫没有影响二人的情谊,贾荣十分欣赏孙坚的豪迈与英勇,每次作战时,那孙坚才是真正的身先士卒,不要命的向前冲,虽常因此而受重伤,却是不改此风,属于战争猛人那一类型的。
    贾荣慷慨的将缴获的战马赠与了孙坚一百匹,别小看着一百匹,战马在中原地带是很罕见的,向贾荣这次缴获的羌人战马,那都是战马中的良品,说千金难求也不过分,而今大汉内土,战马更是缺乏,原因无他,皆被送到了边疆与羌人交战,这也导致了中原无好马的现状。
    关内无好马,就是大汉最真实的写照,汉武帝时,全国上下每家必养马匹,皇家也有专门的养马场,但是大汉承平rì久,而今的普通百姓自己还添不饱肚子,谁还会去养马。
    关内的战马用来驼驼东西还行,用作骑兵的话真是有点丢人,耐力还行,速度就太差劲儿了。
    兄弟姐妹们,为了铁骑,战起来!

第八十章:北地太守【求收求红】
    不好意思,八十章来到!
    这时羌人的战马也就是蒙古马,平均身高约为一米三,体重约三百千克,耐力好,速度快,是大汉人眼中比较好的马了。
    当然,最好的战马当属大宛马,体格高大,速度快,尤以汗血宝马为最,汉武帝曾亲自命其为天马。
    汗血马体形好、善解人意、快速、耐力好,适于长途行军,非常适合用作军马。引进了“汗血马”的汉朝骑兵,果然战斗力大增。甚至还发生了这样的故事:汉军与外军作战中,一只部队全部由汗血马上阵,敌方人数众多,刮目相看。久经训养的汗血马,认为这是表演的舞台,作起舞步表演。对方用的是矮小的蒙古马,见汗血马高大、清细、勃发,以为是一种奇特的动物,不战自退。
    孙坚大喜,不断的向贾荣道谢,这一百匹战马发挥的作用不可小视,价值同样不菲,贾荣能送给自己,足以说明二人之间的情义。
    郭汜、华雄一干原先与贾荣交好的西凉军将领纷纷来向贾荣道别,真到分别了,贾荣却是心生不舍。
    郭汜亲切的拍了拍贾荣的肩膀,劝导他一些以后注意的问题,言辞之间就像是贾荣的家人,贾荣十分的怀念这种感觉,离开父母rì久,说不思念那是不可能的,想起那含辛茹苦将自己抚养大的父母,没有了自己的消息,将会如何的悲伤,如今有一个亲人一样的大哥关心着自己,这种久违的亲情感觉充斥着贾荣的心田。
    西凉军大帐内,董卓拿着帐内的东西乱甩一气,李儒站在旁边一声不吱。
    良久,董卓的火终于发完了,“文优,你说这不是汉庭欺人太甚,屡次三番的如此行径,欺我西凉军太甚。”营帐周围的军士早就被遣散了。
    “主公何必为此发忧,既然汉庭任命贾荣为北地郡太守,我们大可以不给贾荣一兵一卒,贾荣又没有什么原部人马,看汉庭怎么办。”李儒身后的一名长着山羊胡的文士yīnyīn的说道。
    此人名叫李肃,也是一位有才之士,早年便是董卓门下,五原人,游历方归,颇有胆量谋略,与李儒号称董卓帐下二李,是董卓的左右臂,若说李儒是一条毒蛇,那么李肃就是一只蝎子。
    董卓大笑道:“此言甚的我心,哈哈…。。”
    李儒眉头深皱,上前拜道:“主公是想与贾荣决裂,彻底的划清关系?”
    董卓当即止住了笑声,满脸疑问,“文优何出此言?”
    “主公将贾荣部所有兵马征召回西凉军,贾荣也就成了光杆将军,从而也将贾荣逼上了绝路,如此不是成全了汉庭。”
    “更何况贾荣部骑兵多数皆为羌人骑兵,难以管制,恐难以调动,步兵也是从最初就跟随与他,贾荣治军颇有方法,军心归附,强取回来,是不智也。”李儒信步说道。
    董卓恍然,哪还有刚才的得意,急忙问道:“不知军师有何良策?”
    “主公只需成全贾荣即可,贾荣此人,颇重情义,主公对其有知遇之恩,来rì若是主公相招,贾荣敢不从也。”李儒自信的说道。
    话虽如此,董卓的内心还是甚为不舒服,就这样将自己的手下大将给要走了,“文优之言甚是,我险些误了大事,就以文优之见。”
    旁边李肃的脸sè并不是很好看,李儒的一番话算是全盘否决了李肃,无异于在董卓面前打了自己一巴掌,文士都是好脸面的,李肃接着劝道:“主公,若是那贾荣是忘恩负义之人,岂不是白白便宜了他。”
    董卓一听此言,大怒:“以后切莫再说此等言语,贾荣屡次救我于危难之中,实乃我之心腹。”
    李肃一味的挑拨,却是忘记了董卓对贾荣的信任,想当初连李儒也挨过一次训的。
    李儒相信,即使自己不挑明,董卓也不会真正的将贾荣部的士兵征召回来,因为李儒太了解董卓了,相反,贾荣却是自己一直都看不透的,说话与平常人不同,行事不拘一格,难以揣摩,同时李儒也很难断定贾荣一旦脱离了董卓,是否真的翻脸变成了一只白眼狼。
    这样的任命,最高兴的无非就是贾荣以及贾荣的一干部下了,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贾荣成为了名正言顺的北地郡太守,那这些老部下自然就会官升一职;贾荣也就可以顺理成章的脱离西凉军,不再受到董卓的管束,发展自己的势力,不过董卓也太委屈了,先前汉庭的一次任命自己溜走了,没想到又来了,想跑也跑不掉,何况还不想跑,这样一来,西凉军迎来了一次大裁员,如今贾荣部的骑兵有三千五百骑,步兵四千人,西凉军旦夕之间减员了一小半。
    贾荣不禁为汉帝的手段咂舌,就这么一道诏令,就分散了董卓的军权。
    高兴之余的贾荣兴高采烈的来到了李催的营中,打的自然是道别的名义,李催对贾荣是恋恋不舍,拉着贾荣说东扯西,“贾将军啊,你这一走,我可怎么办啊,我的那些士兵都是一些不争气的家伙,还等着将军来训练呢。”
    贾荣一直在利用李催打掩护,不过他发现李催的为人还是很不错的,每次对贾荣尊敬有加。
    支开李催之后,贾诩淡淡的说道:“主公是不是十分的高兴,终于脱出了董卓的帐下,成为了镇守一方的大将,也可以放心的发展自己的势力了。”
    贾荣志得意满的笑道:“知我者,文和也。”
    “如此,则主公大祸不远矣!”贾诩还是那一副淡然的模样,但在贾荣看来却不是刚才那回事了。
    “文和,此言从何说起?”贾荣不相信自己如此顺利的脱离了董卓帐下还是一件蠢事了。
    贾诩静静的盯着贾荣,那一双眼睛似乎充满了魔力,令贾荣有一种在其面前**裸的感觉,“主公,董卓在西凉成名已久,况有李儒相助,更是如虎添翼,虽说眼下主公是脱离了董卓帐下,但究其主公的一生却是西凉军之人,董卓对主公也有提拔之恩,这是其次;西凉军武勇,若是羌人再度来犯,而董卓又不率军来援,主公向孰人求救?”
    “主公目前要做的不是和西凉军分开界限,而是要与西凉军处好关系,同时暗暗的发展自身的势力,这才是上道,一点小小的胜利就沾沾自喜是为不智,董卓强行征召主公麾下将士返回西凉军,主公亦无奈也,主公如今势弱,不少地方还要仰仗董卓。”
    一番话让贾荣幡然醒悟,若是自己像这么尾巴翘上天,迟早会引来大祸事,养jīng蓄锐才是最正确的,而董卓,对自己有知遇之恩,若与西凉军划清界限,唯恐天下人耻笑,这还是小的,现在的北地郡荒芜贫瘠,完全是一个烫手山芋。
    贾荣对贾诩躬身一拜道“幸亏文和提醒,险些误了大事。”
    贾诩心中也有些感动,能遇到这样一位善于纳谏的主公,还有什么遗憾,君择臣,臣亦择君,贾荣收服自己的手段不光明,但却是实实在在的小人行径,没有半分的虚假,也是一个真xìng情之人。
    贾荣四顾左右,再次确定四周没人之后,附耳道:“告诉文和一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