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近了打,先打举着指挥刀的军官!”刘锦棠大声喊道,跟着抓起一把步枪猫着腰来到了第一线阵地的坑道里。
很快敌人越跑越快,那讨厌的苏格兰风笛声音在阵地上飘扬着,上来的应该是英军的苏格兰高地兵团,他们都端着刺刀,有些畏惧的看着眼前这座残破不堪的要塞。里面还会有活人吗?这是联军士兵心头惴惴不安的想法,他们此前总是以为这次进攻不会再有活人了吧,但每次上面的太平军都会给他们惊喜。
这次的惊喜来得稍晚一些,当他们靠近到一百米距离的时候,太平军的枪声才响起,队列中的中下级军官首先遭殃,太平军每名士兵的枪法都很不错,枪枪咬肉。而且他们每分钟能够发射五到六发子弹,射速已经相当快了。然后就是一顿手雷扔了出来。该死的掷弹兵,联军士兵现在非常讨厌这些掷弹兵,他们的手雷总是能给联军士兵造成极大的伤亡和心里压力。
刘锦棠将身旁的五枚手雷全都扔了出去,等他再摸的时候,身旁已经没有了手雷,正要在找几个手雷时。只听士兵们欢呼起来:“洋鬼子又跑了,又跑了!”
刘锦棠抬起头望去,果然敌人又潮水般的退了下去,他马上大声喊道:“快点隐蔽,敌人要开炮了!”果然士兵们才躲进坑道的防炮洞不久。联军的炮火袭来,太平军阵地上又是一片硝烟弥漫。
时间又过去了两个小时,随着时间越来越久,敌人困兽犹斗的冲锋次数越来越多,太平军的弹药已经耗尽,敌人第三十次冲锋之时,剩下的数百名太平军士兵是靠着石块和刺刀将敌人打退的,但很快敌人明白过来,太平军的弹药已经耗尽,他们应该很快会再一次组织冲锋队。
刘锦棠腹部被一名英军士兵的刺刀刺中,伤势不轻,两名太平军士兵替他简单的包扎了一下,刘锦棠忍着疼痛,看着两名流泪的士兵苦笑道:“告诉大家,千万别想着投降,洋鬼子会折磨你们然后再杀死你们,反正都是一死,还不如站着死。”
话音才落,前沿阵地上有士兵大声喊道:“有敌人打着白旗上来了。”刘锦棠冷冷的说道:“让他们上来吧。”
上来的是英军摩尔斯上尉和包贝尔中尉,两人是奉命前来劝降太平军的,因为英军的将军们发现虎门要塞里的敌人已经没有弹药了,按照他们的想法似乎应该可以劝降了。
摩尔斯和包贝尔一路上来看到的都是触目惊心的死尸,各种形状的都有,很多太平军士兵的尸体都是和联军士兵的尸体纠缠在一起,摩尔斯喃喃的说道:“上帝啊,我们是在和一群疯子作战吗?”包贝尔却说道:“上尉,他们不是疯子,他们是一群坚定的军人,值得我们尊敬的军人!”
两万多人轮番进攻,又有海上舰队的炮火支援,还有两千海军陆战队的策应,但他们拿虎门要塞毫无办法,坚守这里的太平军的确值得人们尊敬。
两人被带到刘锦棠的面前,两人都惊叹于敌人指挥官的年青,年长一些的摩尔斯甚至觉得眼前这个年青人和自己远在英国的儿子年纪相仿。
向刘锦棠敬了军礼之后,两人说明了来意,摩尔斯温和的说道:“指挥官阁下,您和您的军队已经完成了一支军队应尽的义务,现在你们弹药已经耗尽,按照我们西方的惯例,你们是可以非常体面的投降了,我们保障投降士兵的安全和尊严……”
摩尔斯的话并没有说完,刘锦棠打断他的话淡淡的说道:“我们的义务还没有履行完,除非你们的军队完全退出我们的国土去,我们的义务就是战胜你们,除非你们向我们投降。”
包贝尔忍不住插嘴道:“阁下,你们已经没有抵抗能力了。”刘锦棠忽然笑了起来,他大声说道:“只要我们还活着,就会战斗到最后一息!请你们回去吧,我们在这里等候你们再次进攻!”
铿锵有力的拒绝,没有半点转圜余地,摩尔斯和包贝尔看了看周围的士兵们,他们的脸上也满是坚毅之色,并没有一个人流露出恐惧的神色。
回来的路上,包贝尔有气无力的说道:“我们或许要失败了,上尉,我感觉我们面对的是一群无法征服的人。”摩尔斯点点头说道:“我也有同感,但出于对敌人的尊敬,我们下一次的进攻将更加猛烈。”
联军在开往虎门的时候,联军的统帅们也让后卫部队进行了阻击战,但他们由于有防御纵深,于是实行的是逐层抗击的策略,西顿男爵这位陆军元帅的指挥艺术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联军从东莞后撤之后,两支后卫部队就交替着相互掩护逐节抗击后撤,林启荣和胡林翼两支太平军主力会师之后,也是不顾疲劳的一路急追下来,现在太平军和联军两军都是疲惫不堪,但他们都是在抢时间,都是在拼最后的意志力。
也就是因为联军的逐节抗击战术让太平军的脚步慢了下来,但很快他们已经突进到距离虎门炮台不足五里地的白濠村,而联军的阻击部队在这里做着最后的抵抗。双方都在咬牙坚持着,士兵们的体能已经到了极限,但还是太平军笑到了最后。
虎门阻击战爆发的第二天中午两点整,太平军的追击部队突破了白濠村联军的阻击阵地,联军后卫部队大部分被歼灭,很多人倒在地上就累得再也起不来而被俘虏,然后太平军大举南下,在虎门镇和虎门要塞之间一举击溃了联军的主力部队。
当林启荣带着士兵们赶到虎门要塞的时候,他们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整个虎门要塞内外都是密密层层的尸体,几乎再也看不到一个活人。而就是在这座不屈的要塞之前,联军逃跑的脚步被阻挡住了,最后被太平军围歼在这块狭窄的区域之内。
最后太平军从尸山血海中找到了二十六名虎门要塞守军的幸存者,他们全部都带伤,而他们团长刘锦棠的尸体也随后被找到,他身上有七处刺刀创口,最后他一只手还死死的扼住一名联军士兵的咽喉。
远处的海面上,当邓达斯看到太平军的军旗再一次竖立在虎门要塞上的时候,他知道陆军完蛋了,他怎么也想不通为什么联军在兵力、火力都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却无法冲破虎门要塞。他的这种不理解就如同后世历史上,联合国的军队将领们不理解松骨峰、上甘岭等等地方是一样的。最后联军的海军不甘心的对着虎门要塞最后放了几炮便撤离了这里,虎门战役最后以太平军大获全胜而告终。(未完待续。。)
第七百三十九章 战后余波
联军的登陆作战最终以陆军的完败而告终,几次登陆后的恶战加上此前的几次进攻炮台战役中,联军总共三万多人伤亡,三万多人被俘,其中包括了西顿男爵等一大批英法高级将帅,唯一漏网的就是一众海军的高级将领。太平军伤亡三万九千多人,特别是几座守卫炮台的部队更是几乎成建制的伤亡,沙角、大角、靖远、威远等几座炮台的部队在战后交换俘虏后,才从联军那里换回一百多名受伤被俘的守军,虎门炮台活下来二十六个人。
这一次战役的伤亡总和超过了去年太平军在全国对清军残余势力各个战场的总和,真可谓是伤亡极大。但正如萧云贵在战前所说的那样,通过这一战,起码可以保证打出十多年的和平来,而且彻底让英法等列强认清楚了太平天国的势力。
后世太祖说得对,英法等列强历来都是纸老虎,当你弱小可欺的时候,他们就是老虎,但当你强大起来的时候,他们就是一群纸老虎而已。
联军的陆军失利了,海军见救援无望,邓达斯海军上将当天就率领舰队退出了珠江口,海军也非常害怕当地那些神出鬼没的地方乡兵部队,他们会乘坐小艇在夜晚出来放置水雷。在联军海军进入珠江口的这几天里,每到晚上珠江口附近都会有可疑的小船往来,然后第二天联军海军就会发现航道上多出十多枚水雷来,联军不得不派出船只再次清理航道。清理水雷是非常危险的工作,在这几天里,因为清理水雷,联军海军伤亡了百余名水手和一些小船,令联军海军恶心不已。所以。当陆军全面失利之后,邓达斯毫无留恋的马上退出珠江口返回香港本岛去了。
联军海军回到香港岛之后,新任全权公使考灵顿爵士几乎不敢相信海军带回来的战败消息,那六万多名陆军士兵可都是英法两国精锐组成的,居然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就被人给吃了个干净,是问英法两国能有几个六万大军让人家吃的呢?
在当天召开的会议上。额尔金爵士沉痛的说道:“先生们,我们应该考虑战后问题了,国内的人应该认清楚,我们现在面对的不再是当年的满清政府,我们是在和一个拥有四亿人口的大国作战。四亿人口的国家,哪怕他们只是动员百分之一的兵员,也有四百万的军队可用,而且请注意,这四百万军队可不是满清那些拿着刀枪弓箭的土著士兵。而是列装和我们使用的武器差不多的军队!”
考灵顿爵士感觉很是不快,但不得不承认额尔金爵士说的是事实,况且加上上一次远征军战败被俘的人数,现在或许至少有差不多三万多英法联军战俘在太平军手中(考灵顿爵士还不清楚联军陆军具体战败的情况,只是推测一共有三万人做了俘虏。),其中还包括十多名元帅和将军,可以说这一次远东战争的惨败可是将脸丢到太平洋了。
但考灵顿爵士不服气的说道:“我们也可以做全国动员,法国也可以。我们只需要动员两百万的部队来到远东……”说到这里考灵顿爵士也觉得自己说的话过于异想天开了,英国本土算上殖民地动员的部队或许可以动员一百万的军队。法国也是同样如此,但要发动如此规模的远征,需要多少物资?需要多少船只?需要多少军费?这些天文数字的后勤准备是国会无论如何也不会批准的,假如巴麦尊内阁敢于提出这样愚蠢的战争动议,那么这一次就连女王都保不住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