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事(完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掌事(完结)- 第4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说:“御医们只道,皇上得了一种怪病,身体忽冷忽热,气虚无力,还需进一步确诊。”

  消息凉在元澄的笔尖。他正写字,十分从容不迫。

  墨紫在一旁看书,闻言放下书本,“昨天还好好的,今天就病了,还查不出病因,有点奇怪。”

  “我也觉得过于巧合了。”萧维峰眉成崖,“昨日皇后害辰妃娘娘落水,引起了皇上的反感,今天一早皇上就病得不轻,实在蹊跷。”

  “你可曾见到皇上?”元澄问。

  “我想探视,皇后不允,说皇上需要静养。”萧维说罢,冷哼一声。

  “这就把皇上软禁了?”墨紫声音微扬,“皇后能掌握御医院,要给皇帝下药易如反掌。”

  “她不至于那么明目张胆。毒害天子,她还想把持朝政么?再者,要实施软禁,就必须控制千牛卫。就我们所知,庚我将军还是对皇帝忠心耿耿的,他所率左卫,不会听命于皇后。”元澄很熟悉大周宫中人事,“当务之急,萧将军最好能见皇上一面,确认他的安危。”

  萧维觉得元澄说得不错,“这次我不会让皇后发现。”

  萧维走后,从屋梁上翻下来一个人。  

  
 
   第505章 听风有雨

  笑嘻嘻的,满头白发,但两眼炯炯有神,身手敏捷,正是雷震门门主雷廷。

  “如司空大人所料,皇后果然被逼急了想动手,当夜就带补药上御书房向皇帝讨饶。此女很会扮良善,要不是小老头借刘宁转移了她的视线,让皇帝装着喝掉她的药,皇帝这会儿就已经没气了。”他奉元澄之命,在和谈期间,暗中保护皇帝。

  “皇后真敢毒杀皇帝?”不怕被查出来么?墨紫吃惊。

  “有人替她顶罪,她自然不怕。”元澄写了个灏字。

  “司空大人想念小公子了?”雷廷老感动,“听落英说你对小公子冷淡,小老头还想,好歹是父子,冷淡也不过是严父之貌,为小公子好。”

  墨紫笑一声,“他喜欢挑复杂的字来练笔,和想不想念儿子没有关系,雷老不必夸他。”

  雷廷哈哈大笑,“既然如此,等小公子过了五岁,司空大人把他给了小老头吧。我带个七八年,练练他的身子骨。这孩子将来是要担大事的,可不能没有自保的能力。”

  元澄看墨紫,她脸上明显不舍,所以就打算婉拒。

  但墨紫抢了开口,“要是前辈不嫌弃,是元宝的福气。”不管小家伙将来要做什么,有雷廷这样的高手教他习武,在人命如草芥的时空,就多一份生存的机会。

  元澄略沉吟,“七八年有些长,我还想教他识字读书。不若这样,半年跟前辈,半年在家中,两边不耽误,可好?”

  雷廷爽快答应。

  墨紫感激地看了看元澄,继续刚才的话题,“皇后会找谁当替死鬼?”

  元澄指指自己。

  墨紫还不知道他有什么打算,“这实在荒谬。皇帝在宫里生了病。与我们何干?”

  “你忘了昨日宴上有加菜?”元澄说一半。

  “不就是几尾鲜鱼——”墨紫睁大了眼,“难不成皇后会说鱼有问题?可是,这鱼是行宫的湖里捉的,也就是皇帝自己的地方。御膳房可不是谁给食材就给做菜,都是经过严格把关的。鱼到皇帝嘴里,还要经过公公的试吃。再说,昨天吃过鱼的又不止皇上一人,你。乌延朅,皇后,英妃和我都吃了。”

  “人若要栽赃,只要有一个借口就够了。这鱼。是我们献的。”这一点,就可以让人百口莫辩。

  “这岂不是怀壁其罪,无中生有吗?”墨紫气愤。

  “要不要打个赌?午膳之前,宫里就会有动作,将元府团团围住,并有证据证人说我宋人毒害大周天子,要我们伏诛认罪。”伪证很容易。找个厨子,说被他们买通了,在给皇上的那盘鱼中放了毒药。因为是慢性奇毒,银针试不出来。而试毒的小太监估计这时也已经被弄死了,但尸体会抬出来作证。

  “皇后栽赃给我们,是要撇清她自己的嫌疑,同时杀了我们,让宋地大乱,大周大求联合出兵瓜分。”墨紫眼眸陡然晶亮。“我知道皇后要做什么了?她害死皇帝,大周登基的,只能是那个小皇子。他年纪小,什么都不懂,自然要交给皇太后处理朝廷之事。垂帘听政!这是皇后的野心,或者说是第一步。今后,像武则天称女帝,王家就会成为皇族。大周将改朝换代。”

  “此时看起来,似乎如此。”元澄又对雷廷道,“雷老,麻烦你一定要保护皇上。”

  雷廷嘿应,出门踩影,无声无息而去。

  墨紫来回踱步。“我应该早想到的。王阳说灭顶之灾,但我看王鹤那文官的架势,瞧不出有野心,还有王家单氏白氏,顶多就是自以为是,骄横了一些。唯有王皇后,离天子一步之遥,有王家作后盾,和大求相勾结,养废了太子,害死了皇帝,才可以挟小皇帝以令群臣。想不到,真想不到,同样是王阳的女儿,我母亲为爱隐居,只种花草,王皇后野心勃勃,要得到帝位。”

  “只能说,她们都是非常聪明的女子,但凡决意的,就不会回头,一路走到底。”元澄总结两人的共性。

  “那我们要如何做?”墨紫问。皇帝没中毒,仍谎称重病,显然是针对皇后。

  “我们不是大周人,而是宋人。皇后即便能伪造出证据来陷害我们,也不能立刻将我们下牢狱,而是暂时把我们困在此处,等皇帝驾崩新帝登基再处理。她多半料不到皇帝为何奄奄一息却没有立即死亡的原因,所以这时也只能等。她等她的,我们做我们的,互不干扰。”元澄的目光瞥过墨紫的小腹,“等一会儿兵士来围府,你继续犯晕不舒服,我继续写儿子的名字。”

  “还装?”墨紫苦笑。

  元澄却笑得很欢,低头把灏字写得龙飞凤舞,似乎很有意气之争。

  不到晌午,宫里果然派来大批千牛卫,将元府围了个水泄不通。

  大公公在门口宣读皇后谕旨:“经仔细查证,重阳当日,宋地元司空及其夫人宋氏买通御膳房的厨子,在所献鲜鱼中下毒,蓄意谋害大周皇帝,此罪已确立。本应立刻关押,但因元司空和宋氏并非大周百姓,皇帝曾昭告天下会安然送返,本宫暂将其拘禁在原处,待皇帝康复后再行处置。”

  下午,皇后又向百官宣旨,“皇帝病重,天下哀痛,然朝政一日不可拖延,由二皇子暂时监国,李仁王鹤为监国辅宰,六部向其禀报国事。”

  第二日早朝,王鹤李仁率百官上书,说皇子幼小,恐难当监国大任,请皇后带子上金銮殿,协同议政。

  皇后不允。

  小皇子亲自去中宫殿跪求母后。

  皇后才千呼万唤始出来,于第三日起,坐在金銮殿龙椅旁,小皇子身后,正式指点江山。

  小衣去坊市间逛了一圈,回来说给墨紫听,“元司空派人传出去的话现在在大街小巷流传,百姓显然对皇后议政持有怀疑态度,尤其是那些读书人。”

  元澄让人派了两段话。第一,重阳节放灯船上,皇后将辰妃挥落水中。第二,皇后当晚去御书房给皇帝送汤药,却把皇帝病重的罪名扣到了宋人身上。还发放了记录帝王言行的一份手抄本,在坊市间秘密流传,增加皇后送药皇帝遭软禁这件事的真实性。

  没过几日,传言愈演愈烈,已经将皇后描述成为一个心思歹毒的妇人,而将事情激化的,就是上都五百学子上联名折,请求取消皇后的议政权,搬出当年武元帝所立,后宫女子不得干政的皇命。

  皇后怒,说有人暗中预谋不轨,派都护军捉拿领头上书的学子十九人,打入天牢。

  学子们更怒,再上联名折,指皇后贪权,意图恢复女帝制,所以才恼羞成怒抓人。自大周以来,学子联名折一向只用不赏,只责不罚两种处理方式,皇帝要么就采纳谏言但对学子不会封赏,要么就说两句不好但对学子不会惩罚,以此鼓励他们积极参政,但又不会有特殊当官的管道,还是要好好参加科举。

  皇后是女人,还是刚尝到管理天下这种权力滋味的女人,难免有些得意忘形,管它什么惯例,学子闹得越厉害,她就越要打压,到最后竟然在领头的十七人中,挑了三个最硬的脑袋出来,午门斩首了。

  这下,上都读书人自危。

  皇后洋洋得意还是强硬的手腕好办事时,她不知道自己在百姓中的人望已经荡然无存。大多数人亲眼亲耳见闻之后,对于两段流言深信不疑。

  这夜,元澄随雷廷潜入皇帝的寝殿。皇后议政后,几日功夫就给宫廷大换血,其中就有不少北域神宗的人。也正是因为这个机会,混进来一批表面效忠皇后,实质却忠于皇帝的人。所以,元澄进宫不是不可能任务。

  皇帝躺在龙床上,元澄站在帐幔的阴影下,悄声对话。

  “皇上的病明天开始,应该好起来了。”元澄道。

  皇帝不语。

  元澄当然不会以为他睡着了,“皇上可是伤心?”

  “怎能不伤心?朕一直以为皇后是朕的贤内助,谁想到她居然是个毒蝎妇人,不但不让妃嫔们生子,还故意宠溺太子,将他逼上了绝路。如今,更是把持朝政,把自己当成了女皇帝。朕还没死呢!”不是没话说,而是憋了太多。

  轮到元澄静静地听。

  “是朕的错。父皇在世时,就曾告诫朕不要太轻信他人的话,当帝王,一定要下得了狠心绝得了情。但朕自始自终做不到。如今,不但自己的兄弟反朕,连我的妻子都反朕,朕自认不是无道昏君,为何会落得众叛亲离的下场?”皇帝痛苦,“元卿,你很聪明,一定知道原因。”

  元澄垂眸,墨紫说强者无仁心,这位却是仁者无强心。太仁慈,太温和,就容易滋生**黑暗,容易勾起强者乘虚而入的野心。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