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之风流才子[完本]作者:午后方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宋之风流才子[完本]作者:午后方晴- 第1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今天他带着两个儿子终于来到了京城。只是一路上颠簸,已经使他们身上的衣服褴褛不堪。人民还认为他们三个是要饭地,远远地就离开他们,还用手捂着鼻子。

    不过他两个儿子,十八岁的赞珠。汉名叫朱耻,十六岁的托玛,汉名叫朱恨,却是好奇地问:“阿爸,大宋这样富裕,为什么打不过党项人?”

    这是事实,同样是首都,开封比灵州不知富裕繁华了多少倍。特别是那三个屹立在河边的高炉,直插云霄。就是两个胆贼大的儿子也看呆了眼睛。

    当然朱历也知道自从进了京城后,特别是他用钱买来的这三个假路引,已经引起宋朝官兵地怀疑。他们的身后吊着几个人在注视着他们。只是连他也不知道皇宫里的大案,这些开封府的衙役还以为他们是一条大鱼。不过看到他们竟直来到了皇宫,这些尾巴也傻了眼,不知道该不该阻止。他们就看到朱历向皇宫门前的士兵说道:“我们要见皇帝陛下。”

    这些尾巴和守在皇宫门前的士兵以为他们是神经病,要知道就是官员达不到等级也休想面见圣上。他们当然对朱历不客气,用剑架在朱历地脖子上说:“你这小子找死啊。”

    然而他们眼睛一花,手上的剑就被这个疯汉子身后两个毛头小子抢去,其中一个小子还说道:“我阿爸为了大宋江山。不远万里从灵州来到京城。连阿妈也不要了,你们还这样对待我们阿爸。”

    见到手中兵器都被这两个毛头小子抢走了。这些士兵慌了,他们叫道:“有刺客。”然后对他们进行围攻。可朱耻和朱恨因为具有混血儿的血统,身体本来就很好,还经过朱历细心指导,武艺本就不弱,现在手中兵器在手,居然与这十几个士兵打得难分敌手。

    朱历头上冷汗直冒,两个傻小子不懂,可不代表着他不懂,宋朝的礼法可不是夏州的礼法。在皇宫门前闹事,这可是死罪。他连连呼喝,叫他们住手。可这两个小子打疯了,硬是不听他的话。

    眼看他不远万里返回故国,还带着那些图纸,是一件大功,现在却要闯下滔天的大祸。

    皇宫里的大臣可不知道门外发生了这件事。这些大臣死死盯着纸上这首词。这首词正是石坚昨天在元俨家写的那首。不过原版让元俨留下,这是元俨地临摹版。

    虽没有署名,可一看到这首词,他们就知道这是石坚所作。如果有人说石坚写的是武夫之词,那么这首词可以说是武夫之词中的极致。

    一干文官还要好些,那些武官包括曹利用也看呆了。虽然从文笔上来说,石坚这首词不及他初次进殿时写的那首大江东去,可这首词中词意更激烈悲昂,可以说将他的拳拳爱国之心写到了极致。这首词中每一个字每一句,都在喊,都在咆哮,都在怒吼,这天下间也只有这个就如词中所写的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从小就发奋的少年才能写出。

    石坚看到这首词心中苦笑。对于这些官员的震惊他在预料之中。这首满江红与诸葛亮的出师表,以及文天祥的正气歌被誉为华夏最激烈人心地三首文学作品,同他们地主人行为一样激励着无数的华夏儿女。可是却被自己盗窍了两首,也希望自己能改变这个朝代,让岳爷爷和文爷爷地悲剧不要发生,这也算报答自己抄袭他们的回报吧。

    事情经过他更是猜出,肯定是昨天元俨看到这首词,想在刘娥面前夸奖自己这准女婿人品,才将它送进宫。现在赵祯听到曹玮说自己,不服气,才将它拿出来。

    其实曹玮说的也是气话,他对石坚的人品是相信的,可这个机会一转就失,如果让李元昊得胜回家,并且喘过气来,那么再想收拾党项人是不可能了。他这是急了才说的气话。

    本来他就有拳拳爱国之心,加上受到这首词的刺激,忍不住泪水纵横。呜咽了一会说道:“启禀太后圣上,请两位圣上让老臣去陕西,乘着微臣现在身体还硬朗,让微臣为两位圣上夺回灵州。”

    不但是他,就是其他武臣,也纷纷请战。

    石坚一听更急了,现在谁都能走,就是这个曹玮不能走,京城局势还危险着刘娥也在帘后不满地看了赵祯一眼,似乎怪罪他不该将这首词抛出。然后她说道:“曹大人,诸位将军,你们要请战,可石侍郎不同意,可以让石侍郎解释一下原因吗?”

    是啊,这些被这首词激得热血翻滚的武官全部望着石坚。应当这个少年也明白这是一个机会,而且他词中还写着灵幽耻,犹未雪;臣子憾,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这样的大句。为什么连他也阻止?

    PS:这段时间有事,另外我听到许多建议,这些建议将彻底推翻我的大纲,我很迷茫,这是我这几天速度下降的原因。比如这一章本来写好了一万字,又被推翻重来。或者说写朝争,这样这本书将会变得阴沉;或者写YY,但进入朝堂不可能没有纷争,除非让小石做一辈子弄臣。有没有介于中间的路线?还有我这一卷将要结束了,下卷开始,将有许多内容是写战争的,也会占领许多土地,很YY,但会不会影响本书?希望各位大大提个建议。现在我很摇摆,这可不是一件好事。











    正文 第一百六十四章 烈士(中)

    更新时间:2010…6…26 8:09:20 本章字数:7369



    宫门外的打斗终于惊动了更多的人。今天当值的正是石坚所敬重的杨文广。石坚还不知道的另一件事,与小说中不一样的是杨家现在已经花开天下,当然后人中只有这个杨文广出息最大,屡立战功,在武将中仅次于狄青,只是因为宋朝对武人不重视,他才在史书上没有留下更多的事迹。同时还有他的堂弟杨宗闵,还有杨琪杨畋父子,其中杨畋不但武功高,还有文才,苏辙等皆奉之为师友。后来还有杨宗闵的孙子杨震等人。不但杨家后人在北宋多有建功,在南宋也出了不少骁将。只是他们与其祖杨业和杨廷昭相比,差距不小。唯一在正史中都书写的只有这个杨文广,特别后来广源州“蛮”族酋长侬智高叛,建南天国于德安州。狄青与杨文广大败侬智高,杨文广帅轻骑将他逼追到大理。宋朝廷命杨文广领广西路备守侬智高,令侬智高不敢出,活活在大理憋死。不过这一仗之前他的侄子杨贵征讨时生病回家,在途中被少数民族埋伏击杀。此外杨文广在征讨西夏时多有建树。这只是杨家将历史的一部分,纵观整个宋朝杨家虽然子孙多,但也有无数的子孙战死疆场。就连历史上杨文广也是在边关老死。可以说一个家族忠烈如此,整个中国历史也为之罕见。他和那些士兵不同,首先他看到这几个人象是西方的蕃子,但是这是皇宫门口,这些个蕃子胆子再大也不敢来闹事。况且那个长者模样的人不住地叫这两个少年停手。可这两少年非但没有停手,还说道:“阿爸,我们回去。”但他们手中的兵器没有停下来,他两个人竟将十几个守在皇宫门口的禁兵逼得没有还手之力。这还是这两个少年没有动杀心,否则这些禁兵恐怕已经倒下几个了。

    不管发生了什么事,他首先动了爱才之心。这样的少年只要载培一下,又是将来大宋的勇将。可看他们外表却不象中原人。嗯,问问清楚。

    他拨马过来。看到杨将军到来,这些士兵都退了下去。虽然论起武功来。杨文广不如其祖杨业,可也是一员悍将。这些武将平时比武时,很少有将领能敌得过杨文广的,这些士兵也知道。杨文广也不问话,首先拨马一枪平刺朱耻。

    当然他不是一个鲁莽的人,早看出这其中有所误会。可如果他们是蕃子,必须要杀一下他们地威风,如果是宋人,也要通过交手看一下他们的底细。还有一个原因他可不会向别人说的。他现在见猎心喜,平时到哪里找这样地好对手陪练。呵呵,他正乐着呢。朱耻开始也没有在意。其实他的身手在灵州城也是佼佼者,好几次灵州的官员动员他们兄弟入伍,可被朱历用岁数小拒绝了。

    杨文广这一枪平平淡淡地到了眼前,可这时杨文广一勒马。马猛地冲了进来,使这一枪变得势如闪电。朱耻没有办法,只好用长剑硬了这一枪。

    两个兵器交接在一起,发出当地一声脆响。杨文广感到手中一麻,心道好大的力气。要知道他这是骑在马上,本来就占了上风。还借着马的速度。同时这个少年还青涩的很,等到他长大了还了得。

    他更动了爱才的心。不过他手上没有因此而松下来,跟着又是一松刺了过来。这一枪在空中飘起无数的枪花,就是朱耻的眼力也看不清枪尖地位置。同时他比杨文广更不好受,刚才硬拼了一招,他吃的闷亏更大,虎口都在隐隐发疼。

    看到这一枪如同夜空里无数的星光,电闪而来,更不知道虚实所在。他心想:原来宋朝中也有勇士。他可不知道这个交手的人单论武力值可排在现在整个大宋的前五位。他知道遇到了硬手了。不过他没有惧怕,反而死死盯着杨文广枪尖刺来的位置。等到枪尖将要临近时,他喝了一声,举起大剑再次迎上去。杨文广更是在心中赞叹这个少年地勇猛。可是他这次没有想与这少年硬拼,枪尖在朱耻的剑尖上一抹,没有停留,却滑下去,刺向朱耻的手腕。这一招出乎了朱耻的意外,现在他除了丢下剑,否则连手腕也保不住。

    看到大哥危险。朱恨也顾不得单打独斗的规矩了。在一旁用夺下的大刀向杨文广地马腿砍来。

    杨文广不怒反笑。有意思。他这匹马可是来自西域的良马,速度快。驼力大,可是一匹宝马。他可舍不得让朱恨将它伤到。况且自己即使捉住这两个少年,可让他们伤到了自己的座骑,明天出去也不要见人了。

    他一拨马,反手一枪。这一招有一个名字叫回马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