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之风流才子[完本]作者:午后方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宋之风流才子[完本]作者:午后方晴- 第2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现在折惟忠正是担任六宅使、知府州兼麟府路都巡检使,领普州刺史。上次延州城,援兵能够迅速到达,与他的调兵遣将无不有着莫大的关系。虽然表面上看起来这些援兵没有起作用,还因为贪生怕死,被朝廷与报纸狠批。但没有这些援兵的压迫。元昊可以安心地奸灭延州城的守兵,如果让元昊占领了延州城,现在宋与西夏的边境形势将会变成两样。朱历也因为此次地功劳升为麟府路副都巡检使,折惟忠正好是他的顶头上司。

    折继祖与折继世都是折惟忠的儿子。当时朱历去。这一次行动可是很危险的,并且在很长时间里朝廷不能嘉奖功劳。就是石坚真能做到将辽国消灭,他们的事迹也没有办法公布出去。

    但是折惟忠看到石坚竟然指名道姓的叫他两个儿子主使这项任务,他乐得眉开眼笑,说道:“咦,石大人也知道我这两个小嵬子?老夫这个面子可大了。”

    这个折惟忠有几个儿子和侄子都很出众,但其中这两人最出众。

    望着这个老将军喜不胜的样子,朱历都无语了。己父子虽然被别人称为杀神可与人家相比,还是差远了。人家可是好几代都是杀将,根本不知道死亡是怎么一回事,一听有仗打就嗷嗷直叫。其实如果不是己两个儿子进了京,朱历也想己的儿子代替。这次地任务就是将士一定要会说标准的党项语和契丹语。而且长相也不能象汉人,最好象蕃子,无论那一个条件己儿子都符合。

    当然他与折惟忠都不知道石坚知道折继祖弟兄两人有本事地原因。更不知道现在石坚不但知道他们有本事,还知道他的孙子折克行、他的曾孙折可适比他们的祖先一点也不差,只是现在折克行还小,不能用。折可适还不知道在哪里。同时石坚还叫人注意种家将老祖先种世衡,也就是那个假隐士种放的侄子。不过他得知道种世衡现在担任凤州通判的职务;在地方官声不错,可还没有引起朝廷注意。但石坚也没有想放过他,这个人可以说是一个智将,很有谋略。

    朱历,他也没有说什么虚言假语。直接说道:“我再次向你们说一声,此行相当危险,而且无论如何,也不能暴露你们是宋人的身份。不过石大人说过了,此行朝廷不会忘记你们的功劳,如果你们战死了,朝廷也会善待你们地家属。你们应当相信石大人地话吧?”

    这些士兵都知道他所说地石大人就是石坚。现在西北地事务也是由石坚负责的。某些方面他呆在西北,最苦最危险,可是待遇却没有那些京城地禁军待遇高。所以他们心目中石坚的威信比朝廷还要高。至少他们知道石坚地人品,还知道一件事。他会赚钱。

    延州城一役,朱家父子身先士卒,元昊退走时,这父子三人全部成了血人,朱历身上还带着大大小小几十道伤口。而且他平时沉言寡语,但对手下士兵很好。这一点就如同丁杪一样。而这几百士兵全都是种世衡挑过来的最勇敢的士兵,特别因为参加过延州城大战,延州城的士兵占了多数。他们对这个大狼将军打从心眼里面佩服。

    因此朱历说完后,这些士兵全部拍胸脯保证。

    朱历又看着折继祖和折继世。这次的计划是石坚“蚁”行动之一。就是朱历不认识多少字,也知道千里堤岸。溃于蚁这句话。而且他也看过石坚地部份计划书,这是典型的以小博大,只要这次计划成功,辽与西夏非得翻脸不可。想想通过这一点点的代价,使两国不能联手,这将胜过了千军万马。因此这次行动很重要,而且绝对不能让西夏人与辽人觉。任务可不轻。

    折继祖和折继世也向朱历打包票。折家祖居西北,对西北的民俗语言这弟兄俩都十分地精通。而且这弟兄俩特点也鲜明。折继祖勇猛。折继世多智。朱历这才吩咐他们出。

    四天后,夹山下。

    亥时。夹山夹在祁连山与阴山之间。有黑河穿过,向南有黄河。地势也从祁连山拖延而来。一路海拨渐低,在夹山南北。有许多适宜居住的盆地和平原。这时候沙漠还没有那么严重,即使这时人口密度不高,这里也因为得天独地的地理环境,吸引了许多人来居住。特别是石坚引进了大量的旱粮和棉花,来这里定居的人更多。

    从元昊进攻宋朝之后,宋朝对西夏实行闭关政策。但西夏的资源贫困,从南边除非攀越青海地大山,才能打通交易路线,这根本不可能,更不用说蕃人对西夏政府的痛恨。那么只有选择向北。现在辽主动向西夏伸出善意之手,而宋朝却不敢得罪辽国。于是这里形成了一条新航线。无数西夏出产地货物从这城进入宋朝的太原府,然后宋朝的货物从太原府再进入辽国,从夹山这条线返回西夏。这却使得本来就动荡不安的形势越加变得错综复杂起来。

    在夹山下有一个党项人的部落,可金族。这个族群在夹山大大小小上千个族群中只是较小的一支。因此所居的环境不好,他们处在盆地的边缘地带,人们地生活贫苦。不过这两年因为大量种植旱粮,才使日子有所好转。这个族群大约有人口五百多人,其中壮年男子仅百人,其余都是老幼妇孺。

    折继祖站在山林里,手拿着望远镜,他从日暮就拿着望远镜望到现在。其实石坚也没有能力做出夜视望远镜,他现在在望远镜里什么也,而是平民。他傍晚时还看到那些帐蓬外面小孩子在无忧无虑地玩耍,青年男女在对唱着情歌。

    他有些下不了手。他在心里嘲地想:听说那个天下最有名气地少年,他还制订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这件事传开后,人们只是再一次赞叹石坚的仁慈,也让元昊笑石坚地迂阔。任谁也没有想到这个少年竟然制订出这个计划。也许那个少年制订这个计划时也很痛苦吧。

    转眼到了亥时的末尾,那个族落地人全部进入了梦乡,折继祖看了看身边这个马如龙,这次所有夜袭的部族全部是他挑选择的。目标一要符合落单,四周地形复杂。这样即好袭击,也好逃脱。第二要族群的与周边的人缘好,这样才能引起其他族群的气愤。第三族群不能太大,否则吃不下来,也不能太小,否则造成不了震动。

    象这个可金族虽然势力小,但与世无争,与其他族群,特别是党项族群关系好,族长触吐浑还有一个漂亮的女儿嫁到了几百里外一个党项人较大部族达乾尔族族长第三个儿子。然而这个老族长没有想到就因为这条,他这个族群才引起了无妄之灾。

    而这也是朱历敬重马如龙的地方,当他看到了马如龙带回来厚厚的几大本,夹山周边所有族群的资料,都将朱历惊呆了。这些资料要有多大的毅力与风险才能得到。

    马如龙看出了折继祖的犹豫不决。这种心情他能理解,当初他来到这里,亲眼看到两个族战,转眼尸横遍野,到处是断头残肢,他隐在一个林里一个劲地呕吐。

    他向折继祖说道:“折将军,下令吧。否则时间拖晚了,天一亮,让其他部族知道,我们很难脱身。”

    他指的是,这里的人虽然开始定居,但也没有放弃畜牧,家家户户都养着马。因此他们都善骑。在天亮之前,不能将这个部族消灭,其他与可金族交好的部族赶来支援,他们就很危险。因此他们袭击的时间选择在亥时。这时候人们开始入睡,没有防范,而且也有充足的时间奸灭他们,还有充足的时间逃脱。

    折继祖咬咬牙说:“杀。”

    一道怒龙冲下山去。

    八月二十八,可金族全族被匪人消灭,只有十几个年轻人动作快逃了出来,其余人全部被杀死,全族的财产也被掳掠一空。但这十几个小伙子在逃脱的过程中听到这些匪徒说的全部是契丹语。

    这引起所有党项人的抗议,他们向辽国管辖夹山的云内州知州提出要求契丹人交出凶手。但云内州知州到哪里交出,他连是那个部族人做的,都不知道。

    九月初一,另一外党项人的部族脱尔丹族全族三百人再次被屠,这次脱尔丹族连一个人也没逃脱。

    九月初四,党项人葛达翰族四百人被屠。

    这三个部族的遭遇,使夹山内所有党项人中小部族人人危,纷纷结盟保。

    可就是这样,在九月初九,党项人合坤族一百余口人再次被屠。

    这四个部族的命运,使得所有党项人都感到气愤。九月十三,在契丹高兴与嘲笑党项人时,一个契丹的部族罗嗜族六百多人被屠。而且屠杀的人还把这个部族六百多个人头全部摆在这个部族的寨门前。

    九月十五,就在契丹人为罗嗜族震惊时,党项人昆合尔族一百来人被屠。与前几次一样,财物洗劫一空。而且这一次屠杀,连帐蓬营房都烧空了。

    这使得夹山一带到处充满了猜疑和不安,也到处弥漫着一层血腥。

    九月十八,契丹人滋阔尔三百余人全部被杀,将这层厚厚的血腥化为了熊熊大火,将夹山全部点燃。

    肯定会有许多大大不喜欢,因此我在细节描写上略过。但从战术上来说,这是一条很好的办法,因为夹山对现在书中的局势重要性,以及这个地区民族的复杂性,石坚这样做是最正确的做法。还要提醒一下,石坚是好人,但更是一个民族主义,他只爱中国。呵呵。不必计较。











    正文 第二百一十章 王师

    更新时间:2010…6…26 8:09:36 本章字数:6532



    石坚问道:“她不是在庐州的吗?怎么跑到京城来了?”

    丁圃向他解释。原来从石坚走后。因为这个花小姐胆子小。怕齐家报复。现在哥哥也有了下落。于是她将家产变卖。也来到京城。与她老母亲做点小买卖。她上次让这个刘大少吓怕了。因此在石坚家不远处租了一个店铺。卖茶叶。

    因为丁杪经常在训练后回城看望老丁圃。顺便买一些东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