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之风流才子[完本]作者:午后方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宋之风流才子[完本]作者:午后方晴- 第40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石坚张大了嘴巴,不知道怎么反驳。赵蓉这样一说,还不坐定了自己是有意而为。

    红鸢她们看到石坚吃憋,一起开心地偷偷乐。

    不过赵蓉开玩笑归开玩笑,她也知道轻重。回鹘人与汉人不一样,他们性格直爽。如果这个玉素奴香觉得委屈,闹将起来,对石坚的名声也有影响。况且她还是一个公主,还有两千回鹘兵跟在后面。因此,赵蓉还是立即就往回赶。

    此时,在河南三角川(今内蒙古自治区达拉特旗南),契丹大营。这一次,率军的主帅是上京留守耶律洪古,同行的还有耶律乌鲁幹、耶律和尚、萧韩家奴、萧特里等一干大臣和骁将。

    这一次情况紧急。石坚在石嘴子山北边修建新城的消息传到契丹上京。契丹人也有许多人精通军事,一看地图上宋军各大堡的分布。一个个都倒吸一口冷气。他们现在都明白辽兴宗的处境,这个石坚是想把二十万契丹大军活活关在银川平原,活活饿死。

    果然。想从这个石坚手上想讨便宜,可没有那么容易的事。他这是用银川平原地煤矿在做诱饵,在钓辽兴宗这条大鱼。当然他们不在前线,可不知道前线的情况,更不知道石坚的想法。石坚是想把这二十万人吞下去,可元昊没有灭掉之前,他也没有这个胆量。如果是普通人还好,因为还有一个辽兴宗。

    在许多人眼里,也许辽兴宗是一条大鱼,可真的是这么回事?如果辽兴宗被抓,契丹很有可能将耶律重元扶为新帝。那么他就会得不偿失。并且也会坏了他布下的一条更长远的计划。因为这件事看似充满了许多诱惑,可也充满了许多石坚也把握不住的变数。石坚并不想这样做。而且有一个平庸地辽兴宗在位,对他以后消灭契丹,将会有更大的帮助。并且辽国在银川平原与元昊的兵力加在一起,近五十万人。如果拼起命来,石坚也会吃力,同时损失惨重。当然,契丹人如果敢从腾格里沙漠走,那时候兵疲马惫,石坚都还真有可能,留下这二十万大军。那是最好剥削契丹兵力的时候。

    所以他还是选择了将契丹人赶往河西走廊,让他们与西夏人拼一个鱼死网破,顺便清理一下生蕃。

    实际上,无论那一种做法都是一样,消灭元昊。同时大量损伤契丹的士兵。这样一来,因为国力的削弱与士兵的减少,就是天理教与契丹联手,对宋朝的危害也变得小一些。而后一种做法,让契丹人与西夏人两虎相争,还能保存宋军的实力。石坚何乐而不为?

    可是契丹人不知道他地想法。得到这个消息,契丹一片慌乱,现在不是怎样得到银川平原,而是怎样将陛下救回来要紧。这个石坚可是比元昊还要可怕的人物。

    因此在辽兴宗还没有将圣旨下到上京时,契丹人就准备了大军。当然这时候,辽兴宗与重元的兄弟关系很好,还没有到后来,耶律重元叛变契丹的地步。

    其实这一次契丹出动的不是十万大军,而是十四万大军。其中还有一万押着大量的粮草,赶到银川。这批粮食除了供应契丹大军的外,还有支援元昊地。另外契丹还有一层用意,回来时这些空余的车辆正好装煤。这些煤卖出去,也可以保住这些粮食的开支。到这时候,契丹人也似乎尝到打仗赚钱的滋味。

    或者离赚钱还很远,但掠夺的物资可以缓解出兵带来地开支压力。

    这一支押粮队出发许多天,但因为带着物资,行走缓慢,在三角洲就被耶律洪古追上。这一路耶律洪古赶得很急。可毕竟路途这么远,道路难行,他们虽然没有石坚当初那样偷偷摸摸地行军夹山、北河套,可是也没有长翅膀。还是远水解不了近火。他们知道如果想要解救困在银川的契丹大军,就必须破掉石坚地新城。

    而相比于银川的契丹大军,他们有一条优势,那就是石坚无法利用石嘴子山地关卡。因为新城外面就是一条很小地走廊,还有广大地腾格里沙漠的余端,都属于空旷地带,宋军在新城没有修建之前,没有任何天险可守。

    因此只要石坚新城没有建成,他们还可以一拼。毕竟石坚留在新城的只有十二万大军。自己的人少了一些,但凭借契丹人的战斗力,可以弥补过来。而且因为石坚这么一弄,听说他们契丹自己也派了大军,在石嘴子山与宋军相峙。这一来,宋军两道防线中的南防线就不敢调动回来支援。可是现在这种情况下,要么等看石坚新城建成。要么就是急行军地方式,抢在石坚新城没有建成之前,赶到石嘴子山。那么到了那时候,自己的大军已经筋疲力尽,就是石坚兵力不多,也可以击败自己。

    况且石坚打仗还打得邪乎。他不得不防石坚还有其他的安排。

    并且这一路,他也听到一些风言风语。说耶律重元想造他哥哥的反。

    自己正是耶律重元的人,所以才故意这么慢腾腾的,让宋军将辽兴宗抓住。他不知道这种谣传从什么地方来的。不看到他们每天早上天一亮就出发,天很晚才休息。就是畜牲也要休息吧。他都想把这些烂舌头的人找出来砍了。

    但去年契

    ,今年二十万大军被围,可以想像,契丹现在人心惶谣言传出,也在情理之中。

    可这些谣传加重了他的压力,如果这次契丹大军真有什么三长两短,特别是石坚这一系列地设计(现在都看出来了),他可不认为石坚会有好心,把契丹大军放了。

    要是那样的话,自己等到辽兴宗冲出重围,可以想像自己的下场。除非辽兴宗死了。

    真该死,自己怎么有这种想法?

    他看着外面的月光下的树林,阴影幢幢,在自己大腿上狠狠地掐了一下。

    现在他将所有高级将领召集到一起,商议怎么办?

    萧特里想了一会儿,说道:“办法都有一条。”

    “什么办法?”耶律洪古问道。

    “洪古大人,你想过没有,当年石坚是怎样进攻西夏的黑山军司,然后再二袭兴庆府的?”

    石坚长征地种种战例已经被各国当作军事教材,指导各给军官学习其中的经验。因此石坚长征中的种种战例,这些大臣都清楚。

    耶律洪古道:“你有什么主意,直说吧。”

    现在时间紧急,可没有心思在这里猜谜。

    萧特里说道:“从西夏进入我们契丹,只有两条路。一是从石嘴子山余脉,也就是黄河边,顺着这条狭小的走廊,进入黑山军司,然后进入我们契丹。二是从毛乌素沙漠进入我们契丹的云内州。现在第二条路因为南河套划为宋朝,加上宋朝修建了五个大,外加府州、银州、夏州等宋朝地驻军。这一条路是没有办法走得通。”

    这个连三岁小孩子也知道,不是废话吗?

    耶律洪古说道:“真接说吧。我们现在必须要立即拿出一个方案来。”

    “好吧。那么就是第二条路,也就是我们的行军路线。现在宋朝还好,虽然困住了我们地大军,还没有逾越过这范围。但现在我相信还有许多宋朝探子对这一带进行监视。”

    还是废话,现在宋与契丹只隔着一条黄河,这十几万大军,能够不监视他的行踪吗?

    似乎明白耶律洪古焦急地心理,萧特里没有卖关子,直接说道:“可这是常人行走的路线。那一次石坚奇袭成功地原因就是走了一条常人不敢走的路线。他白天躲藏在深山里,晚上行军。加上天气寒冷,所以连西夏人都不知道他们地行踪。其实我们也可以学习他一下。我们现在还故意留下一部分大军沿着河套顺着正常的路线行军,将大部跨过阴山。哪里已经是我们的腹地,加上陛下留下的游骑不断地梳理,还有大山的隔阻,已经看不到宋朝的探子。”

    耶律洪古眯缝起眼睛,接道:“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你是说我们大军进入阴山北学着石坚,夜晚行军,白天隐藏休息。从阴山以北进入腾格里沙漠,然后突然杀出,进攻宋朝驻扎在石嘴子的大军。”

    萧特里点头说道:“另外还有一条也要注意。”

    “什么?”耶律洪古显然对这条计划很感兴趣。这样一来,还可以将拖累行军速度的步兵留下,那么就可以加快速度。因为出奇不意,就弥补了士兵数量的不足。而且现在是九月,腾格里沙漠里已经很冷了,可不会象石坚二次进入腾格里那样,冷得让人无法忍受。他们都是北方人,这点寒冷也是不惧。

    “我们可以先派一千急行军到达石嘴子山,对石坚提出抗议。当然这种抗议是假地,石坚既然如此布置了,就不会放弃对四周的观察与巡逻。因此恐怕也有探子在腾格里沙漠游动。我们冒然进入腾格里沙漠,就会被他们发现。那时,奇袭不成,反而会更糟糕。”

    众人点头。因为分兵,兵卒数量减少,而且因为抢在石坚没有修好新城之前就要到达,必须要加快速度。这样士兵就很累,那么一旦被宋朝士兵发现,那就是一场灾难。

    萧特里说道:“这一千士兵提前到达后,一边向石坚提出抗议,一边梳理腾格里沙漠上的宋朝探子,还可以监督宋朝的举动。想来现在我们在银川平原大军粮食还没有短缺之前,他们也不会对这一千人动手。”

    众人再次点头。一千人,太少了,不值得石坚提前发起进攻。

    “还有,因为我们一千人的驻军,宋朝也没有办法挖那种炸药。”

    众人这才色变。他们一路赶得急,都差点忘记了石坚在黄河边与元昊的半渡而战。现在石坚手上有多少炸药,如果他在新城以北埋伏了这炸药,到时候就是十万大军到达,只是他用一个火舌点上这么一下,那后果。众人都禁不住打了一个寒战。

    但是有了这一千人提前到达,可以避免此事。到时候,除了梳理腾格里沙漠上的宋朝游骑,还可以挖开地下,查看宋朝有没有布下地雷。当然只要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