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之风流才子[完本]作者:午后方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宋之风流才子[完本]作者:午后方晴- 第49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郁闷啊,狠狠地郁闷。

    而且这一次刘娥下诏,居然一个大臣也没有反对。夏~一下子弄到磁州,没有人敢在这风头上招惹石坚。品阶低的也不敢谏。品阶高地更是知道马上大事发生,还要指望着这石坚,在这时候石坚千万不能摞蹄子不干。不过也没有关系,反正过了这时间,他该干什么地还是干什么的,现在还是让他先得意一回吧。

    如果有一个人反对,石坚还能顺水推舟将这些官职卸掉一大半。

    不过石坚郁闷归郁闷,现在他从来没有得到过这么多的实权,那行起事可真方便。特别有一个都水使者,那可是掌管着都水监,官虽不大,而且让六部分了不少权利,可能正大光明地对漕运与海运插手。石坚立即调动各种资源,不打无准备之仗,大洋岛虽然看似容易,可因为路途问题,不能带多少兵力,所以还是以少胜多,必须要准备好。另外他让刘娥下令,在陕西训练的三万精兵立即飞速赶往京城,他要带他们离开宋朝。再不走,他怕走不了,一旦中原起事,朝廷还会以中原为重。

    刘娥听了也准旨,只是再一次惊讶石坚的智慧。那是几月前,朝廷还要似信非信的,他都在安排了。幸好现在他看起来还对朝廷忠心,否则这样的人真的不能留下。

    了九月末,西北的消息很好,龟兹西夏逃军终于平灭的是龟兹可汗智海,因为手下与喀拉汗士兵为宗教发生了冲突,玉素甫地手下冲进了智海的王宫,将智海杀死。玉素甫上表向朝廷请罪。

    刘娥也不怪罪,只是下旨大封智海,并且让他厚葬,然后因为龟兹现在失去可汗,并且因为这次的战乱,使得龟兹没有办法再选出可汗。于是朝廷代管,将龟兹划为龟兹路,并且抚恤此次战乱中牺牲的龟兹士兵与百姓地家属。让庞籍担任龟兹经略使,龟兹回鹘人那呼海任副经略使,两人协同经营龟兹发展。然后陆续军队开始换防。

    但是大洋岛的消息更差。大洋岛毕竟太大了,还是陆续有人逃了回来。现在大洋岛上反党有地说有一百多万,有的说两百多万,反正没有说几万几十万的。听到贼人势大,田瑜畏惧不前。这也不能怪他,凡是任何人只带了这点兵去,听到有一百多万人,谁不害怕。这仗怎么打,他也不是石坚,带着一万人就敢在西夏纵横驰骋。

    现在留在大洋岛上的宋朝百姓,要么投降大唐国,要么就击杀。并且也陆续得知,这次叛党中除了大多数土著人,还有少量汉人与契丹人,甚至还有日本人、西夏人。

    刘娥听了担心,她问石坚,你打算带多少士兵前去。

    石坚答道,除了那三万士兵,还有田大人的士兵,臣足够矣。

    刘娥再一次说道,这次叛乱的人可不少。

    石坚说道,是不少,而且现在他们在某些人带领下,已经不是一群乌合之众。可臣还是有把握将他们平灭。

    刘娥说道,可要小心。虽然防是防,可她也知道现在朝廷离不开石坚。

    石坚说,没有关系,不过臣有一个请求,臣要将家属带去。

    刘娥听了一愣,什么意思?如果他地家属不在京城,那还有什么能制付石坚的,他就是做了土皇帝,自己也无可奈何了。

    石坚说道,请想信臣。非为他而,臣只是担心会有人拿臣地家眷做文章,臣不带走他们臣不放心。

    石坚可真不是不想留人质下来,不能留。他直觉到那个幕后的人就在京城,而且地位不低。到时候一旦乱起,他不会不打自己家人地主意。平时不行,但那时候大乱了,自己家也不是皇宫,到时候他没有了忌惮,还不将自己几个妻妾掳走,以便要胁自己。况且自己也不是刘邦,掳走就掳走,无所谓。

    刘娥看了石坚半天,石坚没有办法,再次在地图上画出京城那朵大花,说臣这一弱点,敌人不会不利用的。并说请相信臣地忠心,臣以前不是贪恋官职,只想做事没有人制肘,这样臣才能将能力全部投入到使宋朝强大的上面。

    这也是石坚第一次与刘娥说这样的话。当然,刘娥那些一顶顶大官帽压在他身上,也多少使他有些感谢。不然他也不会说出。

    刘娥这才答应下来。

    然后元俨也来到石府,他是来看小雨的,不过他叫石坚将所有下人召集过来。然后元俨才向他们说:“今天本王向你们讲一件事情。”

    老王爷讲故事,众人来了精神。

    于是老王爷开讲了,他说本王你们也知道的,御下极严,也就是对家里面的下人很严厉,不象石府上下嘻嘻哈哈的一点规矩也没有,特别是灵梦两位姑娘现在来到石府是如鱼得水。但他说道,本王原先对待下人也是很宽松的。可在祥符八年发生了一件事。

    石坚知道他说的是那年起火案了。原来真宗极喜爱他这个八弟,让他居住在宫,可后来因为那件失火案元俨搬了出去。石坚好象听到是婢女做的,外面有许多传言,但都不知道究里。石坚也没有问赵蓉,毕竟是赵蓉父亲的一桩过失,石坚不能问。

    那年元俨王宫起火,大火绵延,将左藏门、朝元门、崇文院和秘阁烧成焦土,特别是崇文院,那可是真金白银修建的,其价值可抵向契丹岁币几十年,秘阁更是皇家藏书的地方,可以想像多少珍藏稀世绝本的书籍为之一空。连真宗那么大咧咧地,也说:“两朝所积,一朝尽矣,诚可惜也。”最后一查,是当时荣王侍婢韩氏所为。这个小姑娘人小鬼大,偷了几个金镯子,偷就偷吧,可她为了毁灭证据,索性放了一把火。当然她下场也很惨,让皇帝砍了手足,然后凌迟处死,这样到了阴间也没有资格戴那几个手镯子了。

    石坚听了笑了起来,这可是劳动人民反抗统治者的英勇行为。怎么文革时不将这段历史翻出来编个样板戏?

    元俨气恼地说:“你还笑,石大人,你看你手下仆人象什么样子,以前我不过问你家的事,是因为你那时候官职低,现在你位极人臣,也要对下人管教管教。”

    说着他还看向红鸢。

    红鸢心里叫冤枉,她想我想要买镯子,相公还不帮我卖,我放火神经病啊。

    当然元俨今天说的故事并不是不要他们放火,而是叫他们做事不要过份了,最后连累到石坚,自己也没有好下场。不过石坚也总算明白赵蓉,为什么要一再树家规,原来问题出在这里了。

    他只好说小婿受教了。

    石坚现在只好搪塞了,他也没有精力管家里面的事,因为三万大军已经就要到达了京城,他也要离开京城了。











    正文 第三百九十八章 扬帆

    更新时间:2010…7…7 17:03:03 本章字数:6832



    大宋之风流才子 第三百九十八章 扬帆

    月初二。陕西三万大军来到京城。

    就在这一天。石府来了一个客人。实际上就是石坚现在官拜一品。可还是闭门不出。他时间那么紧张。那有空接待客人。与他们闲谈。不过这个客人他不见也见。因为她就是邓国大长公主。也就是太宗的第四个女儿。下嫁左卫将军柴宗庆。而且性子泼辣善妒。用赵蓉的话来说就是大号的红。总是来说品行不算太坏。只是有一点妻管严罢了。除了她。在太宗七个女儿当中。最优秀的还是小公主荆国大长公主。现在真宗兄妹十几个。这个邓国大长公主是仅存的几个硕果之一了。

    见罢行过礼。邓国大长公主开门见山的问道:“大人。太后如何?”

    石坚听了一愣。什意思?他还有与这个女人‘过交道。他说道:“太后生活简朴。才华出众。博览群书。对百姓仁慈怜爱。”

    这确实是刘娥的优可刘娥的猜疑心重。手段高明。石坚敢说么?

    大长公主再问:“那么为什么太后与刘综刘烨认亲。两个人都不允?”

    石坚知道。刘家出身寒薄。也想把自家抬高身价。到处结亲。在真宗在的时候找右谏议大夫刘综结。刘综硬绑绑的说:“我家没有什么亲戚在宫中。”刘娥给他一句上不上下下。这事只好中止了。然后到她上台后。把所有姓大臣的家世拿出来看。看到龙图阁直学士刘烨家里整有十二代祖先做过大官。于是对刘烨说:“刘大人。你把你家谱拿给哀家看一下。说不定咱俩家还是亲戚。”这要换成奴才成性的满清或夏竦他们自然不高兴。偏这烨是一个清高的主。他不想媚上。于是摇头。可那刘娥正在兴头上。硬是一个精明的人没有看出刘的情。还在拼命追问。

    刘急中生智之下大叫一声啊。然后装作心脏病发作。昏倒在的。随后主动请求外调。到了这时候刘娥再不知道就是傻子。于是无奈之下将他外放。

    石坚终于知了。这个邓国大长公主阁下是来做说客的。他不好品价只是嘿嘿一笑。

    这个大长公主又再说道:“其后与你的身世相仿佛。”她的是刘娥与石坚一样。同样出自一个小官吏家庭。自幼亲人早死。然后独立。特别是刘娥嫁到刘美之后。家庭日子没有办法过了。上街敲小鼓为生。不过还好她小时候父亲教导她认了许多字。后来嫁给真宗后。再次被太宗赶出真宗府上。真宗舍不。让门人也就是现在枢密使张家中|养。在那个时间里。刘娥不愁生活。于是安心读书。这段时间的休养对她很重要她后来为真宗处理那么多朝政。也是那段时间读书学来的。所以国大长公主有这样一说。他们是同一样类型的人。虽然命运不好。但不甘坠落。更加发愤图强。最后才苦尽甘来。

    邓国大长公主又说道:“最可怜是太后生活简朴。本宫每到宫中都赏赐丰厚。可是宫的润王妃向太;讨要。太后却说我们是先帝的姐妹。可以优待。但她'|就不同了。是赵家的媳妇以要学会简朴。为天下人带一个头。并且太后与杨妃与皇帝母子情深。皇帝体质弱。不让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