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清》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毒清- 第69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可曾左二人在炮阵旁边还有枪阵,一路强攻,虽说毁去了十台投石机。可石达开付出的损伤却大的出奇。连着集贤关内损伤的人马。两日之内,安庆前线战损万余人,这是不可想象的战果啊!
  可面对洋枪、火炮、土药、投石机,石达开也是无奈,这安庆丢不得,不能迂回作战,只能硬顶着曾左二人死战了。
  洋枪,天京也不是没有。石达开将安庆难保的战报发到天京之后,也引起了杨秀清的关注,安庆丢不得,虽说不想给石达开分配火枪、火炮,但石达开是个实诚人,他说安庆守不住,那安庆就真要不保了。
  天国虽说与英商交易了一把,但所获的洋枪毕竟有限,当时英吉利还在忙着收尾克里米亚的战事,也不太想支持太平军。再次修约被拒之后,英吉利也希望这个东方的大帝国。沉浸在内战之中,这样一来,他们的机会也就大了许多。
  这次与杨秀清谈判的是英吉利公使巴夏礼,两人究竟谈了什么杨猛也不得而知,毕竟涉及到了天国的机密,杨秀清的保密工作做的不错,但三船的军火,尽入天京城中,却是瞒不过杨猛的。
  之后的一个多月,石达开驻守的安庆,不仅有了相当数量的火枪,而且还有了一批精工制作的三磅炮,虽说安庆处于战时,情报不是很及时,但影子大概的估算了一下,安庆城中洋枪不下五千条,洋炮也至少有三五十门,这样的火力配置,已经高于曾左二人的湘楚联军了。
  有了这些东西之后,安庆的战局越打越激烈,可曾左的进展却小的可怜,除了能攻破几座兵垒之外,一个多月,湘楚联军损失了两千多人手,愣是没有夺下集贤关。
  长毛贼多了大批的洋枪洋炮,这事儿左季高和曾涤生,自然不会坐视不理,折子到了京师之后,朝廷的那帮人,害怕引起纠纷,对于洋枪洋炮的来路置之不理,但对湘楚二军,朝廷算是大气,从皖赣拨了七十万两银子,用于购置洋枪洋炮。
  这七十万两银子,一分不剩的到了杨猛的手中,安庆的曾左也有了数量足以硬捍集贤关的八磅炮和二十四磅臼炮。
  七十万两银子,曾左大都用作购置火炮和开花弹了,火枪只是购置了千余条,毕竟这火枪想要大批的装备,需要的银子是以百万计的,如今曾左的财力,还不足以支撑这百万的花费。
  近五百门三磅炮、八磅炮、二十四磅臼炮,半数都留在了安庆前线,虽说石达开手中的火枪数量足够,但火炮和开花弹,却是英吉利不愿大批卖给太平军的重要军资,没有可以硬捍湘楚二军的火炮,石达开唯有死守安庆了。
  在英吉利、杨猛、朝廷三方的应对之中,安庆的局势又变成了对峙的僵局,慑于安庆城中的大量火枪,前线的左季高和曾老九也不敢强行破城打巷战,虽说前面在压着集贤关猛打,但攻陷安庆,怕是要旷日持久了。
  安庆成了僵局,江南破局点也就移到了皖赣两省,左季高留下了杜伏虎与曾老九继续合围安庆,他则是统领着楚勇的主力人马,开始准备在安徽突破了。
  江西的曾涤生,一路稳扎稳打,走得也算是顺利,有了湘楚两军,杨猛就不虞两湖战乱了,曾涤生和左季高,若是让太平军再次窜入两湖,也显得太过无能了。
  杨猛现在比较关注的还是巴夏礼入天京一事,这是一个不怎么好的苗头,意味着英吉利要对大清动手了,对于江南的战局,英吉利人,好像比朝廷了解的更为透彻。
  若不是近期的这批枪炮,石达开要稳守安庆,十分的费力,但有了五千条洋枪,曾左二人的队伍,就不敢轻易的深入安庆周边了,一个枪阵,几次齐射,就能弄死几千人,这样的损失是湘楚二军承受不起的,安庆不丢,江南的乱局依旧。
  江南乱局依旧,朝廷就要付出相当大的财力、人力来剿灭太平军,列强的军队,若是在江南撒野,朝廷大可以不管不顾,可一旦列强北上呢?
  内有太平军,外有列强的人马,朝廷该如何抉择呢?
  这个杨猛心里也是大致有数儿的,签城下之盟,先剿灭太平军再说!
  相对于列强,太平军对朝廷的威胁更大,即使列强的条约再苛刻,对朝廷来说,也是不伤国本的,与条约不同,这太平军却是乱匪,是要篡夺大清江山社稷的,这样的选择,杨猛可以轻易的想到。
  军机的那帮臣工,怕是也会做这样的抉择吧?即使军机们反对,说实话,如今的大清朝廷,也确实无力支撑与列强之间的战争。
  若要对付列强,就要与太平军停战,这对大清朝来说,比割地赔款更为丢脸,现在看来,也该给朝廷一些底气了。
  杨猛要给朝廷的底气,就在京畿之地,调走了林吉李,僧格林沁和胜保的联军,就空闲了出来,即使朝廷差僧格林沁来援江南,京畿之地,也会留下相当的兵力,这样的话,就能为杨猛动身拖延一定的时间了。(未完待续。。)


 第六百四十一章 终是成了

  就在杨猛谋划着要调出林吉李的北伐军的时候,本该主导此事的丁泰辰,却悄悄的到了九江,丁泰辰见了杨猛之后,默不作声看着杨猛屏退了左右,这才走近杨猛,轻轻的说了一句:
  “三爷,成了!”
  “唉谋划了小十年,终是成了,十几万人靠在那边,每年耗费数百万两,不成怎么成呢?”
  丁泰辰说的不是别的东西,正是杨猛日思夜想的铁甲舰,自道光年间筹划,如今已是咸丰六年初夏了,再拖自己这铁甲舰也要落后于时代了。
  现在好了终是在大战将至的前夕,广州船厂的那十艘铁甲舰完工了,造船是个技术活,当时杨猛给了广州船厂五年的时间来做这事儿,如今至少有六年了,这事儿终是成了。
  “三爷,钦州一带的军港建的也差不多了,船坞也建造了一批,这铁甲舰还要再建吗?”
  许多东西,杨家三爷只是说说嘴,真正做事儿的丁泰辰,这几年却是满肚子的苦水。云烟的获利虽大,但两广那边的开销也不小。
  云烟的获利,先要留住了铁甲舰的需求,新军、西山那边的银子也是一分不能少的,以货易货换来的东西,多半要存储,从商号那边得到的银子,也是寥寥可数,今年刚过三十的丁泰辰,鬓角已经有了白发,不操心那是假话。
  “这船试过了吗?建好了归建好了,性能才是最重要的,别到了海上散了架子。那不算是成了!”
  心里虽说欢喜。但杨猛的心里也在害怕。万一是急于求成的玩意儿,到了海里,这铁甲舰经不起风浪,那才是真正的烧钱呢!
  “试了!自两年前,第一艘铁甲舰竣工,丹尼尔和杨福良就一直在试船,如今的铁甲舰,已经是几经修改的式样了。
  开足了马力。铁甲舰的速度,远超风帆战舰,即使挂帆航行,速度也是极为可观的,虽说比不上风帆战舰,但与载重的货船还是不相上下的。
  甲板的巨炮,也已经试过了,这两年间,两艘铁甲舰在深海打了数千发炮弹,损毁火炮三门。咱们船厂的西洋技师也夸赞了铁甲舰的性能,绝对优于所有的风帆战舰。只要煤炭充足,一艘铁甲舰,起码可以应付三到五艘的风帆战舰。
  克里米亚海战之中所用的铁甲舰,性能还比不上咱们的双机铁甲舰。”
  听了丁泰辰的解说,杨猛的心,也算是定了下来,两座蒸汽机、螺旋桨动力,这都是后世的东西,西洋各国且得摸索几年呢!若是自己的铁甲舰还不如,西洋各国摸索之中的铁甲舰,那才是怪事呢!
  “咱们的技师,可以独自建造铁甲舰吗?建造还不够,能够改进吗?”
  铁甲舰可是绝对高度的机密,广州的船厂周边都有新军的封锁,进了船厂很难出得来,杨猛购置的大片土地,让广州的船厂成了一个极为闭塞的地方,无论是洋人还是大清的百姓,想靠近船厂基本是没门儿的。
  建造铁甲舰的技术,杨猛不想外传,虽说西洋的技师在造船过程之中,出了不小的气力,但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若是技术掌握了,那就该到了鸟尽弓藏的时候了。
  “很难!”
  听了杨猛的话头,丁泰辰的脸色也是微微一变,几年时间的相处,他这个杨家在广州的话事人,与许多洋人技师交上了朋友。
  一是拉拢的手段,二是有些洋人确实值得交往,人总是感性的,跟了三爷许多年,他的脾气如何,丁泰辰再清楚不过了。
  “你估计一下还得多长时间?铁甲舰的技术,至少十年之内是不能外传的,有些防范措施要做在前头。”
  造船,说的极为复杂,其实最关键的技术也就那么几项,不需要专业的技师,即使是几个无关轻重的人物,对着专业人员说上那么几个要点,造船过程之中许许多多的弯路就可以轻易的规避。
  广州的船厂,不是用了他的不少主意吗?对于造船,杨猛几乎就是一无所知,他所知道的也就是动力系统大体构造,但这个就为铁甲舰的建造,解决许多的困难。
  比工业基础,大清比欧洲差的太远太远,即使是新兴的米利坚,也远远的超过了大清,没有十几年或是几十年的缓慢发展,大清想要有欧洲那样的工业基础,也是近乎不可能的。
  杨猛发展的军工产业,看着规模不小,但终究不是可以长久存在的工业基础,可以自给自足、可以自负盈亏的产业,才叫做基础,没了资金就倒台的产业,那只是昙花一现而已。
  大清的需求不足,是制约工业基础发展的最大瓶颈,国外或许有需求,但许多东西都涉及到了战争,现在即使有庞大的市场,在没有强大武力的前提下,杨猛也绝对不会去涉足的。
  发展的步子虽说不会被阻止,但可以被减缓,与欧美拼工业基础,杨猛还没有那样的想法。工业基础赶不上人家,就只能玩敝帚自珍了,管他铁甲舰的技术优劣与否,杨猛唯一能做的就是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