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风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盛唐风月- 第78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将军们中间;不少都在说这些年太平得筋骨都生锈了;仿佛都希望早日有一场战事打响;可说句实话;真的打仗了;咱们有什么好处?”
    “是啊;我阿爷和兄长;就是在之前那连年征战中丢了性命。我那时候也是险险逃生。能够永保太平难道不好吗?于什么非得要年年打仗?”
    “所以杜大帅上任以来;劝农垦荒;操练守备;对于上下都约束得严;而对于出兵也谨慎;真是好事也就是那些新募来的新军;其中有不少自以为是的蠢货;以为打仗了立下战功就能光宗耀祖;也不瞧瞧有多少人浑身是伤从军中退下来的时候;所得的抚恤连后半辈子过活都不够嘿;军功军功就是个屁”
    吐出这么一句粗话之后;那年纪最大的城门老卒冷笑一声;百无聊赖地擦着身上那把看上去已经用了很久的刀;动作轻柔而认真。别人都知道;他说是不想打仗;但对于随身兵器却很爱护;常对人说若真的遇到战事;那就是比什么都可靠的搭档;久而久之也就没人再就这一点打趣他。
    就在几个兵卒三三两两闲聊之际;突然那擦刀的老卒耳朵动了动;仿佛听到了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他立刻放下手头的事情猛然弹跳了起来;厉声说道:“戒备;上拒马;这至少有五六十骑人;是战马”
    谁都不会怀疑这老卒的话是否危言耸听。此人已经四十有六;在陇右从军二十余载;前后经历了几任陇右节度使;最灵敏的就是耳朵;因此大军进发时常常会被赏识他的将军用作为哨探。故而在他这一声喝之后;守卒们立刻一面往里头通报;一面命人摆出铁拒马。即便是杜士仪;事先若没有知会河州而突然带着牙兵到来;他们也会一样如此防范;这是作为边境重镇的起码守御原则。等到前方烟尘渐渐明朗;能够看到一队骑兵由远及近的时候;城门内外已是戒备严明。
    虽只几十人;却也不能马虎大意
    那一行人疾驰近前后;便有一骑人排众而出;高声叫道:“陛下钦使到河州了;快让路”
    钦使之前抵达鄯州湟水城的事;不多时便已经各州尽知;下头的军民将卒偶尔也会议论两句。可是;这毕竟距离他们太遥远了;此前那个厉声吩咐众人戒备的老卒便毫不动容地端详着来人;随即大声说道:“河州柏罕城正当边境;抵御羌戎;从多年前便有条令;但凡入城超过三十骑者;出示过所公验;否则一概不许入城”
    周遭的其他士卒都在惊讶于钦使抵达之事;根本没料到这老卒竟是在这当口还敢如此秉公办事;一时都为其捏了一把冷汗。他们都这般惊讶;那刚刚高喝让路的护卫就更加又惊又怒了。还不等他开口;后头就有一人超过了他;除却满身风尘之外;身上竟还血迹斑斑。
    “我等在路上遇到吐蕃兵马;此乃紧急军情;你一介小卒;竟敢耽误这十万火急的军情?”
    那老卒听其言;再辨这一行人的形色;虽听到身后几个袍泽都在低声提醒他不要硬抗;他却冷冷说道:“军中信使若逢紧急军情;确实可以立刻入城不受查验;然则为防敌军趁机赚城抑或是别的意外;若无公验过所;只许放不超过三人入城;若敢违此规者;按照军令;立斩不饶”
    牛仙童本以为能够顺顺利利进入柏罕城;继续自己那万无一失的计划;没想到光是在城门口便已经继续不下去了。一个护卫上前叫不开人让路;邱武义亲自上去竟也仍然被人挡了回来;一时气怒之下;他登时高喝道:“来人;将这竟敢拦阻朝中钦使的大胆狂徒斩首示众;以儆效尤”
    今次跟着牛仙童来河陇的人;全都是他暗地里在北门禁军当中千挑万选出来的;对他俯首帖耳惟命是从;因此;他这话音刚落;左右立刻有二人拍马冲出;争先恐后朝那老卒冲了过去。然而;那老卒见状几乎想都不想便吹响了胸前挂着的竹哨;刹那之间;就只见城门口一时间涌出了众多手持刀枪的兵卒;而城墙之上亦是人头攒动;一时间拉弓上箭;也不知道多少闪着寒光的锋锐箭头对准了下头的一行人。
    “若敢冲城门者;便视为敌寇”
    那两个禁卒本想在牛仙童面前显示一下自己勇武;此刻几乎是险之又险地勒马停住;脸上全都露出了惊疑不定的表情。这时候硬冲上去;不知道会不会真的成为众矢之的;而要是退回去;他们在牛仙童面前的脸就全都丢光了;于是;两人只能策马僵立在了那儿;竟是进退两难。
    面对这一架势;牛仙童只觉得后背心汗毛根都立了起来。他毫不怀疑如果再继续僵持下去;只怕真的会被人借机于掉;到时候即便杜士仪会遭到和张审素同样的下场;可自己先得把命都丢了而这时候;身后一个打扮低调的随从亦是上前低声提醒道:“钦使;好汉不吃眼前亏;待进了城接管军政大权;再作计较”
    牛仙童硬生生忍下这口气;沉着脸吩咐人拿着他那盖着京兆府鲜红大印的钦差过所上去。果然;那老卒仔仔细细验看过之后;这才淡然若定地说道:“移开拒马;让路”
    尽管那些城门守卒还是手忙脚乱地上前搬开拒马让开了通路;可是;在这区区柏罕城门就泄了锐气;牛仙童仍是不免心头震怒;因而;在被簇拥着入城的时候;他突然策马停住;冷冷盯着那老卒看了好一会儿;这才沉声问道:“很好;本钦使到鄯州湟水城时;连杜大帅都要亲自迎接;敬礼备至;却没想到在这河州柏罕城;身负紧急军情;竟是被一个区区小卒拦在外头尔可敢报上名来?”
    老卒咧嘴露出了一个无所谓的笑容;这才用和刚刚差不多的平稳声线说道:“河州镇西军;队正廖登科;钦使还请记住了”
    牛仙童竭力遏制住往其脸上甩一鞭子的冲动;冷哼一声拨马便走。等到这浩浩荡荡几十骑人进城;刚刚心惊胆战躲到一边去的其他士卒方才聚拢到了那老卒身边;一个中年老成的便有些焦躁地说道:“老廖;你怎的这般胆大?他既说是钦使;放他入城就罢了;于什么”
    还不等他说完;廖登科便恼火地说道:“他说是钦使便是钦使?你说得简单;若是不查验却放他入城;回头若有三长两短;谁能担得起这个责任?明明知道陇右地处隔断羌胡之要;却非得摆臭架子;早些把过所公验拿出来;我会非得死拦着不放?我们这些人在前头拿着性命与吐蕃相拼;这等阉奴却在宫中什么都不于;就能享受锦衣玉食;如今还人模狗样地出来当什么钦使;简直是狗屁”
    这是他今天第二次怒急说粗话了;其他人面面相觑的同时;却也有不少佩服他的胆量。刚刚开口相劝的中年士卒知道他的脾气;也不生气;但还是低声叹道:“如今咱们镇西军换了郭将军;老廖你又在这钦使面前报了名;万一郭将军扛不住要治你的罪;那岂不是冤枉?你这脾气真的得改改了;你不为自己着想;也得为你自己家里的妻儿老小想一想;你又不是光棍一个人”
    他这么一说;其他几个和廖登科交好的也少不得劝解了几句;其中颇有人劝说其到牛仙童面前去负荆请罪。然而;廖登科却耿着脖子不屑一顾地说:“大不了就是掉了脑袋。哼;我一切都是依军规行事;若是郭将军抵不住要为了那一个阉奴杀了我;河州上下有的是明眼人;到那时候将卒军民离心;他一心想要的锦绣前程也不免泡汤我行得正坐得直;用得着什么负荆请罪;你们都不用啰嗦了;本性难移;我这人就这倔脾气”
    尽管城门守卒们因为廖登科得罪了钦使而一时惶惶不安;但对于河州柏罕城内的苗延嗣和郭建;却因为这一个缓冲;少许有了些准备。尤其是郭建;得知牛仙童气势汹汹带人入城之后;立刻去了刺史署见苗延嗣;他登时生出了不妙之感。
    他是杜士仪的亲信;前时杜士仪从他这儿带走了一批军官;分到河源军安人军绥戎城等地;腾出了好些位子;然后他再次从临洮军中拉出了一些心腹来塞到镇西军;这连月以来刚刚感到能够如臂使指;却不料牛仙童就突然作为钦使驾临了;而且还是先去见他的死对头;也是杜士仪的死对头苗延嗣。这是想于什么?
    “将军;将军”
    见一个心腹裨将推门快步进来;郭建顿时心烦意乱地问道:“还有什么坏消息?”
    知道自家将军已经有所预备;那裨将很想笑一笑;但最终那笑容却比哭还难看:“将军;苗使君派人来;说是钦使宣将军入见。”
    “宣我入见?”郭建挑了挑眉;心中顿时怒气上涌。
    不过是一个阉奴;竟敢宣自己入见;简直是欺人太甚当今天子是怎么想的;大唐立国百多年来;何曾有过宦官巡边的咄咄怪事

第八百一十五章 图穷匕见
    牛仙童高踞河州刺史署正堂的主位;顾盼左右;颇有一种在宫中从未有过的居高临下感。
    这很简单;宫中最得宠的内侍;是高力士和杨思勖;一个占着最能够体察圣意;而且有过诛韦后和唐隆政变两大功劳;另一个没有前者的灵巧善媚;可却多了彪炳的战功。故而高杨二人以下;没人能够相提并论;他能做的只是和同样想要爬上去的内侍拼死争斗;期冀于能够在御前占得一个好位置。
    可是;这哪能比得上出外的风光他不像高力士杨思勖;能够睨视两京公卿权贵;至于各部郎官以及拾遗补阙这些近臣;他也等闲接触不着;可到了外头;他却是口含天宪的钦使怪不得杜士仪好好的中书舍人不当;却宁愿到边地镇守一方;想来也是看中了这起居八座一呼百诺的权威;只可惜撞在了他手里。他早就探听得知;天子在设立节度使之后;也对于赋予这些将领重兵之权有些顾虑;所以打算设立监军;倘若如此;他一定得先下手为强
    心里一下子转过千百个念头后;牛仙童扫了一眼苗延嗣;这才嘿然笑道:“苗公;这镇西军正将郭建似乎对我的召见怠慢得很啊”
    苗延嗣虽说很早就预料到;牛仙童既然到河陇巡边;很可能会来串联自己这个明面上最大的敌人;可他对于牛仙童的性格估计仍然有偏差。他当年好歹也是当过中书舍人这等高官的;和高力士杨思勖都打过交道;固然没什么交情;可至少那两位一位是笑里藏刀;看不出喜好;一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