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温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汉末温侯- 第40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王允听了,也深感有理,更何况是那处世未深的刘和。
眼见荀彧口舌如簧,王允与刘和在此时居然是面有异色,袁绍便就急忙反驳道:“怕是曹孟德大权在握之时,便是汉室名存实亡之际。”
不想此时的荀彧却不像是一个文士,居然大怒骂道:“袁绍你保藏祸心,擅自挑起战端,使内外不合。现孟德尚在陈留抵挡吕布之兵,若是我等不能齐心合力共敌之,且不说那吕布如何,你可知那西凉的马腾已经准备随时攻打洛阳吗?难道你还想再重复一次董卓入京的事吗?”
董卓,皇室永远的痛,汉臣永远的恨。
听到这里,刘和与王允终于醒悟过来,惭愧不已。
刘虞也道:“简直可诛。”
“啊”袁绍再也忍受不住二人的冷嘲热讽,拔出宝剑道:“我袁绍‘四世三公’之后,难道还要听命与那宦官之子吗?我不服,我不服”
刘虞大惊道:“袁绍,你要干什么”
王允急道:“本初,不可鲁莽,快快放下宝剑啊。”
荀彧见此,厉声道:“袁本初,天子面前,岂能容你如此大逆不道?”
“天子?天子?”多日来的压力,多年来的委屈终于使袁绍爆发出来。袁绍已经管不得这些了,大笑道:“这个天下不是他们姓刘的打下来的,我们袁家也有份,为什么就他们是皇帝,而我们却只是过着提心吊胆,阿谀奉承的日子?”
看着躲在众人身后的刘和,袁绍笑道:“只要你死了,我就可以当皇帝了,当皇帝”
“快走,袁绍疯了。”
因为先前刘和有令,不得让人擅自进入,因而里面只有这五人。
虽然荀彧已经大叫起来,但是当卫士急忙进来的时候,袁绍亦挥舞着宝剑杀向刘和。
护子心切的刘虞,不惧身为将军的袁绍,与其斗在一起。
可惜实力的悬殊,很快就让刘虞被袁绍砍中要害,倒在地上。
正当袁绍要取刘和项上人头之时,卫士们终于赶到,把袁绍逼退,连连进招之间,也是身负几处伤,血流不止。
见杀不得刘和,又被众侍卫逼近,袁绍只好一直退到龙座坐下,方才癜笑道:“你们谁也杀不了我,谁也杀不了我”
“丝”
望着那近在咫尺的天子宝座,袁绍勉力上前,便就坐下,继而用自己的宝剑自刎在龙椅之上,也算是了了他一个心愿。
“父亲,父亲”另一边的刘和则是不断呼喊着刘虞。
刘虞艰难的张开眼睛,看着自己的儿子嘱咐道:“人总有一死,我儿何必伤心。”
“父亲”
“为父唯一担心的就是汉室江山会断在你我之一辈上,如果真是这样,我就算死也死不瞑目啊”
“父亲”,刘和坚定的说道:“孩儿一定完成父亲心愿。”
“我虽为汉室宗亲,本该留在洛阳,但老夫的根却始终在幽州之地,孩儿啊,你若是有心,待我亡去,便就派魏攸,田畴二人送我的尸身前往幽州,也好一解我心中思念”
眼见刘虞难以支持,刘和不忍弗了他这最后的心愿,落泪答应。
“好好,那我也放心了”刘虞含笑而去
“父亲?父亲”
公元二零四十二月,原幽州牧刘虞去世,幽州百姓闻讯,无不落泪。
他,一位皇家贵族,出身高贵。
他,一个清官,公正、仁和,政绩显著。
他,民族问题专家,深受其他民族敬仰,他死后,连这些外邦异族都要为他报仇。
他,一位忠臣,一生为国,从不背叛。
如果,他真的做了皇帝,三国的混乱局面也许就不会发生,“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惨状也就不会出现了。
他,就是后汉三国前期最杰出的政治家—刘虞。
刘虞,字伯安,东海郯县人,虽然和袁氏兄弟、刘璋等人一样同属高干子弟,却没有倚靠祖辈的荫蔽,而是从基层做起,早年举孝廉,担任户曹吏之类的小官,任内“治身奉职”。后来又当过博平令,“治正推平,高尚纯朴,境内无盗贼,灾害不生”。当时甚至出现过这样的传说:时邻县接壤,蝗虫为害,至博平界,飞过不入。这个传说虽然不足为信,但也足以说明刘虞的杰出才能已经是广为流传。由于政绩显著,后累升至幽州刺史、甘陵相,汉灵帝时历升尚书令、光禄勋、宗正等要职,灵帝末年,以宗正复任幽州牧。董卓专权时期,董卓对刘虞也是极力拉拢刘虞,拜大司马,进封襄贲侯。初平元年,又代袁隗为太傅。位居三公之列。但由于当时的交通等方面的原因,远在幽州的刘虞并没有接到这项任命。以刘虞的生平情况看,就算接到,他也必定不会理睬。
“虽为上公,天性节约,敝衣绳履,食无兼肉”,与当时东汉官僚穷奢极欲的腐朽作风截然不同,因此对幽州风气的改变起了很大作用,“远近豪俊夙僭奢者,莫不改操而归心焉”,在后汉末年具有很罕见的人格魅力,深受百姓、士人爱戴。刘虞在任期间“务存宽政,劝督农植,开上谷胡市之利,通渔阳盐铁之饶”,重点发展农业、养蚕业,利用上谷郡与匈奴、扶余、鲜卑等民族进行边境贸易,开采渔阳郡丰富的盐、铁资源,按现在流行的话说,就是自我挖潜,脱贫致富。经过刘虞的有管理,幽州成为当时最为富裕的地区之一。从青州、徐州过来定居的百姓竟有百万之众,说刘虞是个出色的内政高手一点也不过分。
汉朝的外邦异族问题一直困扰了当权者几百年,一直没有解决好。东汉末年,战乱频生,这些外邦异族也乘机进行入侵。危害了政权的稳定。灵帝中平四年,前中山太守张纯投靠乌桓辽西部大人丘力居等人发动叛乱,并自号弥天安定王,为三郡乌桓元帅,抢劫青、徐、幽、冀四州,杀略吏民,扩充地盘。面对复杂的形势,刘虞立即派遣使臣到丘力居处晓以利害,成功瓦解了叛乱,避免发生民族之间的更大纠纷,并成功镇压了这场多民族参与的叛乱。在民族问题的处理方面,刘虞主张安抚,和平相处。他任内“民夷感其德化,自鲜卑、乌桓、夫余、秽貊之辈,皆随时朝贡,无敢扰边者,百姓歌悦之”,在各民族之中享有崇高威望。
初平二年春,袁绍、韩馥等诸侯欲拥立刘虞为帝,遭到刘虞的严词拒绝。刘虞厉色叱之曰:“今天下崩乱,主上蒙尘。吾被重恩,未能清雪国耻。诸君各据州郡,宜共暞力,尽心王室,而反造逆谋,以相垢误邪”作为大汉王朝的忠臣,刘虞心中想的只有尽心王室,重振朝纲。不仅如此,当汉献帝想还都洛阳,派刘虞之子刘和去找刘虞,让刘虞率兵迎接之时,刘虞也是毫不犹豫,立即执行。
其后汉献帝暴毙,刘虞率军协子入京,终是放弃幽州大权,立子为帝,一振朝纲。
然后苍天无言,却让刘虞死在洛阳内斗之中,至此,汉末最为贤明的刘氏宗亲逝去。

第三五三章:一石三鸟谋三地,四通八达立霸业(十三)

“四世三公”的袁家最后的希望——袁绍,被汉玄帝削首示众,其全家三十余口无一幸免。
汉大司徒王允辞官归乡,不问朝事。
次年一月,曹操因为久攻不下,粮草不继,只得率军回撤洛阳再做打算。而曹操因为内外交加的战事,使自己的实力再次受带损害,不得不放过汝南的袁术,选择休养生息。
二月,刘虞的灵柩在名士魏攸,田畴等人的扶持下送往幽州安葬。
四月,幽州百姓出冀州等地,跪迎刘虞的到来。
吕布闻讯也是从徐州赶回,从冀州开始一路护送,将刘虞的尸身送往幽州蓟县安葬。因为刘虞在幽州百姓中的特殊地位,吕布不敢怠慢,三军肃穆。
六月,因为刘虞的意外死亡,吕布起兵十五万正式向曹操宣战,兵发陈留。
因为寿春的地势多为洼地,善于步战,同时也是为了照顾公孙葳与甘宁的新婚之期,故而调任甘宁为寿春太守,而颜良则是率其部从三万人回到吕布的帐下。
自,吕布为大帅,颜良为先锋大将,沮授,田丰为军师,高柔,辛评等人为谋士,魏续,徐晃,高顺等为副将,大将高览守冀州,赵云守徐州。
曹操听闻吕布亲率十五万大军前来,不由暗自悔恨,本以为一番策划下可以消灭袁绍等人,为其内部消除隐患,但是想不到是那刘虞居然意外的被袁绍所害。诚然这次的计划很成功,袁绍被杀,王允下台,加上刘虞的死,现在洛阳乃至整个朝廷的势力都是一面倒向曹操,再无过往的牵制,可算是如鱼得水,可是接下来的却是吕布的不宣而战。
曹操自然不会知道当年吕布与刘虞之间的约定,若他知道了,只怕当时一定要好生护卫刘虞才是,只可惜如今事情都已经发生,这也是没办法了。
得闻吕布来袭,首当其冲的便是陈留。
大将徐荣为将,兵四万驻守陈留。
对于徐荣,曹操的信心还是很大的,虽然他曾经为董卓的部从,但是他的军事才能绝对不容小视,为此在收服徐荣之后也是大力重用。
因为王允的下台,一大批有才之士也是加入了曹操的阵营中,比如钟繇,比如荀攸。
荀攸的才智不在荀彧之下,而且单论谋略的话,似乎还是他高一些,因为荀彧更加善于内政的把握。
荀攸对曹操建议道:“陈留一带皆是主公的人马,而且因为张邈大人的死,百姓对吕布深怀痛恨,因而虽然兵少却不会为敌轻易占取,现在我军要做的就是多多联合外部势力,比如荆州的刘表,比如那宛城的张辽。”
曹操也认为要如此,但却言道:“那荆州离洛阳甚远,远水怕是救不了近火,至于那张辽素来与我没有什么矫情,说起来他还是吕布的同乡,如何愿意助我?”
荀攸言道:“刘表虽远,但却为吕布忌惮,故而对他我们是借用他的名望来震慑吕布,而我们所要的真正外援则是张辽。张辽虽为吕布同乡,但更是一方诸侯,因为刘表等人的牵制只是盘踞在宛城一带,但他还是朝廷授予的将军职位,可令天下下诏令其出兵,主公也可派善言之人前去说服张辽,承明厉害。”
曹操甚为同意,又是问道:“那可派何人前去?”
“张既,张德容可为使臣。”
“为何选中此人?”
荀攸言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