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赵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寻赵记- 第2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可秦王诏令在墨者心中不及钜子之命也是显而易见的。或许,这便是秦国墨门迅速倾颓败落的主因。
从蒲其的言下之意看,孟胜钜子罹难前所托非人导致了墨门的分裂,然而各支派推举出的钜子的权威仍旧是不可动摇的。蒲其为代表的摒弃“非攻”、“兼爱”理念的激进派墨者,则更加深了墨门在上位者心目中的危险性。他们,却还没能领悟到这一点!
(请看下章《剖白》)

第二百二十章 剖白

一念及此,杨枫敏锐地发现,蒲其及其身后一批墨门老人大胆的设想看似绝对完全合乎道理,对于赵墨和他而言,这是一个双方都能迅速发展壮大的契机。而对目前已积蓄下一定声望,却仍没有自己的班底,手上缺乏直接掌控的实力的他来说,更是一个无法拒绝的致命诱惑。
联墨,时下潜势力依然颇大的墨门就会成为他强有力的后盾,竭尽全力协助他真正进入赵国的权力中枢。同样的,墨门也可获得相应的回报,门下的精英弟子得以进入军队,成为各级将佐,或是立身朝堂,张大势力,完成施行自己学说的理想。只是,一旦想明了秦国墨门急遽衰没背后可能的深层原因,杨枫不禁倒吸了口凉气,心里滚过了一个寒战。如若他所料未差,联墨,这表面上双赢的战略意图,将为日后埋下莫测的隐患。以墨门组织的严密,钜子对墨者如臂使指的无上权威,在双方联手,他将赵墨的势力也拢聚到身边之后,墨门钜子,定然是一团无处不在、永远横亘在他和墨者之间的巨大阴影——门户之中又自立门户。无论什么时候,只要钜子一言,便是进据卿相高位的墨者,也会毫无二话,对任何人的命令置之不理,重新回到钜子脚跟下盘旋。换言之,钜子,始终是墨者心中不变的天!
看着蒲其沉浸在自己设想中墨门复振辉煌前景的飞扬神采,杨枫的心下极为沉重。他和墨门的关系很是错综复杂,莫名地就介入并搅乱了赵墨内部事务,先是强出头斩杀严平,助元宗接掌赵墨,又眼看着元宗黯然隐退,袁逸为迫退元宗而因犯上自杀当场,如今身受墨者救命大恩,蒲其的话又说到了极处。面对墨门中人,他不无内惭愧疚,更何况,他也有着顾忌,决不愿和墨门站在对立面。
一刹那间,杨枫明白了许多以往纸上得来、自以为是的误解,然而心里愈加纷乱。他无法立时应对,他需要一点缓冲的时间,理顺矛盾的思绪。故意的,他突兀以一个不适宜的、力不能支的剧烈动作牵动伤患,中断了和蒲其的洽商。
怎么办?'小说下载网 。。' 
拒绝合作,失去墨门这一得力臂助不说,还可能树下一个潜在的强敌,甚至眼前倾吐肺腑的蒲其失望之余,会作出什么过激的举动也未可预料。
而结盟赵墨,他便能跨出从弱小到强大实质性的一大步,开拓出一个新的天地,至于伴随着这一步而来的痛苦,则完全可以先行隐忍,待实力足够强横,再施以雷霆手段一举解决——刀把子总是掌握在强势的人手里的,朱元璋不就是如此作为取得成功的吗?元末白莲教大起义,朱和尚投身韩宋红巾军,戮力经营江南,末了沉小明王韩林儿于瓜洲江中,立国后,洪武三年禁“左道”,白莲社、明尊教列名,洪武七年刊《明律》,尤严禁“妄称弥勒佛、白莲社、明尊教、白云宗等会”。利用?不错,是赤裸裸的利用。利用以树立声威,扩张实力,奠定根基,榨干了剩余价值后再过河拆桥!也许,能踏上成功坦途的枭雄都该毫不犹豫地选择这条路。
“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曹操血淋淋的话,瞬间滑过了杨枫心头,冲击着他的心扉。种种矛盾、犹豫、痛苦在他的内心上下进退,急剧地翻涌奔突,纠缠交锋。
“不!”杨枫坚定地摇摇头,迷濛的目光一下变得清明沉静,“便是因此而成不了事,那又怎么样呢!杨枫虽非腐儒,终不为朱重八之流奸枭小人。与墨门合作不成,大不了堂堂正正为敌便了。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大丈夫处世,求的是立轰轰烈烈的伟业殊勋,岂有以宵小无耻手段利用算计自己的袍泽朋友之理。时下处境艰难,却希望仍存,有多大的能力,就作多大的事。只要心底还蕴藏着一份宝贵的力量,得道多助,总会一点点强大起来,耀眼起来。为达目的而不择手段,首先倒下就是自己。”
无声地对自己笑了笑,杨枫胸有成竹,深邃的目光平静地注视着夜幕下蒲其坐于船头影影绰绰的黝黑身影,抛开了纷杂的思绪,心中异常宁定,在许久以来未曾有的平和、宁谧的心境里,慢慢进入了梦乡。
他睡得很熟,直到次日晃眼的阳光透过破敝的船篷,灼烤到他的脸上才醒来。
“杨公子醒了。”船头的蒲其淡淡地道,递进一钵熬得稀烂的小米粥。
杨枫缓缓坐起,一小口一小口啜着稀粥,沉默有顷,镇静地道:“蒲兄,昨晚谈到的与赵墨合作事宜,恕杨枫不能答应。”
“哦!”蒲其浓黑的眉毛一皱,眉心“仆仆”跳了一跳,眼中射出一道强光,口气却听不出变化,仍是淡淡的,“敢闻其详!”
杨枫脸色安祥,轻轻放下陶钵,微笑道:“蒲兄,自墨翟钜子创立墨门学说,儒墨并称显学,墨门多处逆境,数经大挫磨折,屡起屡蹶,虽自愤自激,贤者辈出,终不能与儒者抗颉。难道只是‘兼爱’、‘非攻’理念不合于今之征伐频仍乱世?若然,儒者的仁义王道又如何得以为上位者所取?”
“这;;;;;;”蒲其一怔,暗自沉吟。
杨枫神态自若,从容道:“无论军令政务,皆需调度号令统一,方可驱使灵便,无往而不利。做官为将,守律令,遵法规,未尝闻君王可容忍自辟乾坤,自行跋扈把持者;;;;;;”瞥了愕然的蒲其一眼,声音低沉下来,“听说当年墨者胜绰为官齐国,作战英勇。墨子责其违‘非攻’理论,令辞官归。胜绰乃闻命而回。蒲兄,不知此事确否?”
“确有其事。”蒲其随口答道。话一出口,骤然反应过来,身躯一幌,惊愕地瞪大了眼睛,脸色很是难看,“你是说;;;;;;”费力地吐出几个字,哆嗦的声音撕裂了。
杨枫直视着蒲其,一字一字道:“在下向视墨门为友。对朋友,杨枫只以真心相交,不行欺瞒利用之道。”

第二百二十一章 更张

蒲其眼里的亮彩倏然消失,面色惨白,原本显着刚毅年轻的脸颊一下凹陷下去,刻满了深密的皱纹。颌下漂亮的大胡子簌簌抖着。手,抑制不住地直打哆嗦,粗陶大碗里的粥水不停地荡溢出来,泼洒到身上。
一股冷彻心肺的寒流在他的心头滚动,他根本无法掩饰住内心的震恐。杨枫的提示确实昭示出一个墨者从未意识到,而又的确是至关重要的问题。
“你是说;;;;;;”眼光呆滞,目不转睛怔怔地望着杨枫的蒲其有心想说什么,又是只吐出了三个字就接不下去了。象一个患了重病的人,呆着一张几乎变了形的脸,大口大口喘着粗气,他无力地垂下手,大半碗稀粥洒溢在了舱板上。
杨枫静静看着瞬间成了个萎靡衰颓老人的蒲其,轻轻摇了摇头,微一踌躇,叹了口气,一时却也无话可说。事涉墨门钜子的权威,牵一发而动全身,一变,几乎等同于完全颠覆了自墨翟定下的墨门法度家规。近世墨者虽内讧不断,各辟门户,也根本没有人敢于念及废止钜子的权威令仪。这般行止对墨者而言直是大逆不道,稍有闪失,就将会使得墨门自己毁于一旦。作为一个外人,他只能隐讳地提点两句,而毫无置喙的余地。
煞白着脸呆坐了半晌的蒲其猛地站起身,惨然一笑,笑容里带着莫可名状的忧伤绝望,颓然道:“杨公子,在下现在心绪难宁,且,且先告退。”一踏船板,纵身跃上河岸。神不守舍下身子一晃,左足“噗”地踩进水里,溅了半身的水,淋淋滴滴拖泥带水地跳上岸去。
初秋的日光依然灼热,地面仍升腾起阵阵热气。蒲其脑子里乱哄哄的,只觉得胸中堵得慌,象燃着一团烈焰,要爆炸开来。晃眼的阳光仿佛在眼前幻成了一圈圈光晕,他太阳穴上的筋络“怦怦”急跳,站立不住似的有些眩晕。缓缓地摇着头,心里满是壮志未酬凄怆的他,伸出双手蒙住了灰暗的脸。
他们这批当年从秦国墨门中裂出的墨者,心志依然高绝,苦心孤诣地谋求墨门复振。二三十年了,黑发熬成了白首。眼见得孔孟之道逐渐大行于世,儒生在东方六国多进据卿相高位,大儒荀卿讲学稷下学宫,入楚为兰陵令,著书立说,门生行道于各国。自墨门势力遽然衰败,被剔出秦国后,秦国国策牢牢为刑名法术之学所掌控。而分崩离析的墨门,则日益衰微,每况愈下。他们不肯屈服,呕心沥血地做着种种努力,还想力挽颓局。
败了!彻底失败了!和杨枫剖心深谈结盟的失败,昭示着墨门为挽回颓势所做的最重要,或许也是最后的一次努力失败了。尤为可怖的,是杨枫言下点出的墨门难以见容于列国王侯的深层原因。出身于下层庶民的蒲其并非一个拘泥的人,深通墨学精微要义,这几十年来,奔走于各国,以“本”、“原”、“用”三表法考求如何行施墨门学说。杨枫的话,令他清醒地意识到,墨门的式微衰没,是决计难以避免的了。他们的努力,也只是枉费心血罢了!除非,墨门能彻底改弦更张,但若如是,墨门;;;;;;还成其为墨门吗?
蒲其用力喘着气,脚下一软,晕忽忽捧着头坐倒在河畔青葱的草地上,前所未有的无力感攫住了他的心。
“蒲大哥——”突然,一声大叫传了过来。
一个淡黄面皮、精瘦细长的猥琐老者披着渔蓑,用柳条儿穿着几尾鲤鱼,笑嘻嘻一路跑跳了过来。
蒲其抬起埋在两膝间的头,勉强牵牵嘴角,做出一个干涩的笑意。
老者脚下微微一顿,讶然地看着蒲其。真正现出了老态的蒲其脸色灰败,颊上却翳着邪气的红晕,直瞪瞪的双目失了神彩,唇角竟隐隐冒着白沫,纯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