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真像他们所说比城墙还牢固,那可是大功一件!
桃村真是不错。这么多人,却这么和谐,不吵不争,安居乐业。听林家栋说其实要他们不吵不争很简单,就是不断的给他们找活做,有钱挣,人都忙着挣钱了,哪有时间争吵啊,就是有些家长里短的口角,睡一觉起来也没事了。现在家家户户都有余钱。与清水县城的百姓比,那是只上不下,大家丰衣足食,脾气也就平和了。
沈公子听到林家栋这番话,钦佩不已,改口称林家栋为林兄,至此后两人称兄道弟,极为要好。
后来又听到说这番道理也是那邋遢丫头提出来的。想起胡大人还说丫头辩症极为了得,下药还会下心法。胡大人对丫头的心法极为信服。对太医说过心法一事。更说丫头道天下事归根结底与瞧病辩症同一道理,就是直接找准主症。主症消除了,表症也就没了。
胡大人这席话让圣上与他老爹都沉思良久。瞧病辩症自古以来便是这个道理,但却没人想到医术与朝堂大事能联系在一起,一时间茅塞顿开。而太医们对心法一说则极有兴趣,一直不停追问。胡大人道,缘份至,心法到,天下万事万物都如此,不可强求。众太医们为了这句话。寝食难安,几乎魔怔了。
看来桃村的治理,正是找对了主症,主症就是穷山恶水出刁民,如果民众富庶,也就少了那些纷争,但又得掌握好度,得让他们一直对银子有欲望。不停的想挣,不然有了一点钱就犯懒,家宅中对财产的争斗又是没完没了。桃村啊桃村,真是风水宝地,这回来一趟实在是太值了,还带回一百多个精壮的兵,这回宁王一定高兴。回头与胡大人商量一下去,看看桃村能不能做成重伤兵治疗之地。
沈公子坐在马车上。心满意足地想着,看到林小宁给胡大人的信封上写得有些难看的毛笔字。不禁笑了,暗忖:“这个丫头实在有趣有神秘,容颜出色,却不好打扮,穿得破旧;出身低贱,有了银子,不是藏着掖着背地里发财,却广散银两修路收流民,让林兄做上了正六品安通大人;没读过书,知道修建学堂,还让女子们有一技之长,又能口出那些道理,更不要提那瞧病辩症与天下万事之说了。”
沈公子想着胡大人让他相看那丫头,那是不想肥水流入外人田啊,可是胡大人再神,却不知这丫头早被人相看上了,苏兄对那丫头,可不是一般的官员对百姓。
沈公子恶趣地笑了:“胡大人啊,这肥水到底还是流到外人田里去了。”
沈公子派随行人员提前进京报信,带着一百多号人,乐悠悠地不急不敢,十几天后才抵京。
才到城门口,宁王手下一个将就在那儿迎着,把一百多人交接完带走了。回了尚书府,卸下随车的货物,沈公子高兴的吩附人把郑老的瓶子摆到自己家老爹的书房。
沈尚书大人回府时看到郑老的瓷瓶,好生得意。连道那胡老头再也不能再自已面前得瑟了。然后又细细问了桃村的事情,最后沈公子把林小宁给胡大人的信拿出来,沈尚书一看信封的字就笑:“这是那丫头写的字?真是不太好看,我明天上朝就给老胡,你明天不要乱跑,六王爷应该会传你。”
第二天,宁王传沈公子过宁王府。
宁王书房,沈公子要行礼,宁王道:“常宇,不必客气,坐吧坐吧。”
沈公子看到大黄威风凛凛地坐在那儿,忍不住过去又摸又哄,道,“大黄真威风,不过六王爷,这次我在桃村看到二头银狼,比大黄还威风。”
“银狼?!哪来的银狼?”宁王感兴趣的问道。
沈公子笑道,“那二只银狼是桃村的林家从小就抱来养的,长大后与狗一样,和人可亲呢。我第一天喝了些酒,迷迷糊糊还认错了,以为是条白狗。清水县令苏大人告诉我不是狗,是银狼,我还以为银狼是他的名字,第二天才知道银狼就是银狼,不是狗,真是闹了个大笑话。”
宁王大笑起来。
沈公子把在桃村事情又细细述说一遍。
沈公子道:“六王爷,其它姑且不论,只说这桃村的风水如此养人,那个林家二丫头医术了得,一百多个伤兵,那般重伤,这么短时间便痊愈。在下想,能否把桃村建成一个伤兵的治疗之地,如此一来,那伤兵只要四肢齐全,就能好得与常人无异,这可是源源不断的兵力啊。”
“我昨天收到那一百一十二个兵时,就有此意,你小子先提出来了,聪明啊。”宁王道。
沈公子笑笑:“我的确是吃惊,六王爷你看看我的身体,这去桃村才住多久,你看我现在,与你有得一拼了,健得很。”
宁王一拳捶在沈公子的胸口,道:“你小子是吃了什么好的?一拳下去,都是硬的。怎么长得这么结实?”
“六王爷,胡大人吃了什么好的,我就吃了什么好的,我这样算什么,你没去桃村看看那三个老爷子,那是长得多年轻多康健啊,郑老以前是身患劳疾的,现在看模样,就如四十出头一般,另二个老爷子,林老与方老,都是四十出头一般。你再看胡大人,在清水县呆的那阵子,回京城那模样,你认得出吗?那真是个好地方,桃村实在是个风水宝地。”
“清水县,桃村,宁王一字一句的说着,又问:“照你说来,那林家二丫头长得出色,却喜欢穿得破破旧旧,不好打扮?”
“是的六王爷,那林家二丫头平日里喜欢在瓷窑与地里乱窜,衣服倒也不破,就是普通的布衣,老是灰扑扑的,看着邋遢,不过这女子确是奇女子。”
“打不打扮都是奇女子,那丫头多大年纪?”
“十三四岁的样子吧,好像说过了年就十四了。”
宁王听了沉思不语。
沈公子道:“六王爷,我这趟回来,还带回一袋子泥,是那方老的秘方所配,听他们说这泥的粘合牢固超过我朝城墙,我放在马车上的,六王爷是否试一试。”
“有这等好泥,”宁王道,“小六小七,赶紧叫人把沈少马车上的泥搬进来。”
“就去,王爷。”书房外人声应着。
沈公子走了后,宁王进了宫。
名朝天子,当今皇帝,看到宁王的大黄,又摸又逗,道:“大黄真乖。”大黄亲热的摇头摆尾,逗得皇帝呵呵直笑。
宁王道:“大哥,你只知道说这句,搞得下面的人都学会了,见面就是大黄真乖。”
皇帝道:“大黄本来就乖,救了我的六弟,哪有比他更乖的狗啊!”
“大黄是好狗。”宁王道。
“大黄是好狗,又是乖狗。”
宁王摇头笑着,然后说:“大哥,你可还记得去年秋天我遇刺那个地方?”
皇帝道:“当然记得,怎么了?”
“那个地方就离清水县不远,离桃村很近。”
“清水县,桃村?就是胡通政做县令的那个地方?”
“是的大哥,那次不止是大黄救了我,还有一个小丫头也救过我,为我包了伤口上了药。”
“六弟,这事你当初怎么不说呢,这丫头应该好好赏赐一番啊。”
“先不说当时的事,只说这丫头,你猜是谁。”
“莫不是。”
“对,大哥,我猜这丫头八成就是胡通政说的那个知音丫头,那个奇女子。”
“你如何得知?”
“大哥,桃村只有一个女子会医术,这个女子就是胡通政的知音丫头,林家的二小姐,这次的伤兵你也知道了,都是她治好的。你没看到那一百多个伤兵,那样重伤,治好后也是半个废人,可现在与常人无异,还更甚从前,大哥你说奇不奇。我为何能猜着是她,大哥,当初救我的丫头与这个林家二小姐年纪相妨,还有,都不好打扮,喜穿旧布衣。”
正文 第六十二章 宁王(2)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这个女子养了两只银狼、两只狐狸,一只是雪狐,名叫望仔。当初救我的女子,就有一只雪狐,听到她叫望仔。
“雪狐,那可是天下难寻的宝狐啊?”
“正是,大哥,这女子肯定是当初救我的那个小丫头。”
“六弟,这丫头果真是奇女子,否则怎有雪狐银狼伴身,这丫头与大黄又救了你,我一定要重重赏赐。”
“大哥,我不是为要为她讨赏,要赏我自己自然会赏,我都比你有银子。我一直没提她救我一事是因为我根本不需要她救,只要暗卫一找到我,我就没事。大黄也是她的狗,是她送了我,当时我极不喜她。但后来我的伤口好后,竟然疤痕都没留,也没有任何隐痛。世间再好的药都不能对这么重的创口不留疤痕,还没有隐痛,况且我当时的伤还拖了两天半。大哥你再想想那丫头治好的一百多个伤兵,与我如出一辙,全是一点隐痛都没有。”
“这丫头可是为你敷药包扎伤口了六弟,你为何会不喜她,听兆祥说她不是长得极标致的吗?”
“大哥,这事你别多问了,当时她的举止轻浮无礼,我与她言语极为不快。”
“你啊,六弟,那丫头猎户出身,是一个山野丫头,听兆祥说,那是敢说敢做,怎么能用举止轻浮无礼来形容。”
“大哥,你可没见过她,你就为她说上话了。”
“她与她的大黄救了你。我自然就觉得她是个好的。”
“大哥,我的事你别多过问了,当初如若不是你叫所有人欺瞒我,从小就骗说我功夫天下第一。我岂能遭刺?幸得遇害刺后我才明白,日日苦练功夫,目前勉强才能与暗卫拼个平手。”
“唉。六弟啊,你从小好武,看你那般辛苦,我哪里忍心舍得,你遇刺之后我就知道错了,六弟,别怪大哥。”
“我怎会怪大哥。这次沈常宇从桃村回来,身体结实得很。沈常宇有一个想法与我不谋而合,我们想把桃村做成一个伤兵们的治疗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