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线上千里无人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长城线上千里无人区- 第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为了适应新形势的发展,中共中央北方分局于1943年7月决定,撤销中共冀东地委,建立中共冀热边特别委员会(简称冀热边特委),下设5个地委;在行政方面,也撤销第十三专署,建立冀热边行署,下设5个专署。




第六章长城南侧的“无人区”(7)



  回顾1938年中共中央派遣八路军四纵挺进敌后并在冀东发动抗日大暴动,当时的战略构想就是要在河北、热河、辽宁的结合部创建一块抗日游击根据地。一时轰轰烈烈,但当时未能实现战略目标。此后又经过5年多的艰苦斗争,在日本侵略者大搞“治安强化”和疯狂制造“无人区”的严峻形势下,在全国敌后战场都面临空前困难时期,游击区被大大压缩的形势下,地处深远敌后的冀热边地区,却能在四面受敌岌岌可危的困境中,四面出击,爆炸式地发展,实现了党中央5年前的战略目标,这是创造性地运用游击战争的战略战术的胜利。当时冀热边地区,流行的歌曲是“战斗在敌人的远后方,在祖国的最前线”,成立的剧社命名为“尖兵剧社”,办的报刊称为《尖兵报》。冀热边形成独立战区,在全国敌后战场,发挥着战略突击队的作用。
  冀热辽军区政治部尖兵剧社在抗日战争艰苦环境中,坚持为连队和地方群众演出。
  尽管日军疯狂制造长城线上“无人区”,强化其战略封锁线,然而冀热边八路军始终坚持向东北推进战略主攻方向,一直持续到最后胜利反攻阶段。这同样是冀热边地区作出的特殊贡献。




*第四部分


  日伪制造“无人区”规划制订后,从1943年2月开始,就集中兵力大“扫荡”,强迫群众修建部落,驱赶群众集家并村。刚刚组建起来的凌青绥工委、办事处,在第十二团和七区队的支持下展开了激烈的反集家斗争。十二团和七区队,曾集中兵力在青龙县杨树窝铺、龙王庙伏击日伪军,配合游击队打开三岔口、安子岭等几处日伪“义仓”粮库,把日伪军抢来的粮食还给群众。为了适应反集家斗争的需要,第十二团、七区队各抽出一部分兵力,分散成以排为单位,主动接受地方党组织的领导,组成党政军民一体化的战斗队,分配到各区去支持反集家斗争。为了保卫老岭根据地,帮助花厂峪建立起民兵爆破组、侦察组,经常出击到五道岭、娄子石、江水岭、白雀沟等地去摆设地雷阵和侦察情报,并配合七区队拔除了由老岭根据地通往关内的吴庄据点,粉碎了日伪对根据地的封锁,打通了凌青绥与关内基本区的主要通道。


第七章热辽地区全面制造“无人区”(1)



  1943年间,热中、热东、辽西抗日游击战争的迅猛发展,冀热边区战略格局的形成,中共冀热边特委和行署新体制的出现,引起伪满方面日伪的密切注视,斗争形式急剧升级。出笼于1943年的一份《对中共冀东党的战略分析及对策》文件中指出:“为形成冀热抗日根据地,是中共一贯的动向”,冀热边新体制的出现,“表现了冀热区之特性”。针锋相对提出对策,即从1943年春开始,在1942年已在长城沿线大规模制造“无人区”的基础上,又重新作出规划,猛烈扩大制造“无人区”的范围,凡是抗日游击区,全面制造“无人区”。
  在热东、辽西
  前面已经交代过,1942年间日伪在长城线上热东、辽西制造“无人区”的范围,东至青龙河岸,从凌源叨尔凳至卢龙桃林口一线。1943年春,日伪在热东、辽西制造新的“无人区”规划的范围,扩大到西迄青龙河东岸,向东至九门口(距山海关10公里);南迄长城线,北抵建昌要路沟至王宝营一线,宽约30至50公里不等,包括青龙县东部、凌源、建昌南部及绥中西部广大山区。
  日伪制造“无人区”规划制订后,从1943年2月开始,就集中兵力大“扫荡”,强迫群众修建部落,驱赶群众集家并村。刚刚组建起来的凌青绥工委、办事处,在第十二团和七区队的支持下展开了激烈的反集家斗争。十二团和七区队,曾集中兵力在青龙县杨树窝铺、龙王庙伏击日伪军,配合游击队打开三岔口、安子岭等几处日伪“义仓”粮库,把日伪军抢来的粮食还给群众。为了适应反集家斗争的需要,第十二团、七区队各抽出一部分兵力,分散成以排为单位,主动接受地方党组织的领导,组成党政军民一体化的战斗队,分配到各区去支持反集家斗争。为了保卫老岭根据地,帮助花厂峪建立起民兵爆破组、侦察组,经常出击到五道岭、娄子石、江水岭、白雀沟等地去摆设地雷阵和侦察情报,并配合七区队拔除了由老岭根据地通往关内的吴庄据点,粉碎了日伪对根据地的封锁,打通了凌青绥与关内基本区的主要通道。
  在抗日军民激烈的反抗下,日伪几次集家并村计划被粉碎,斗争持续到秋季,日伪军下了毒手。9月18日,长城内外日伪军集中5000余兵力,分10路合围老岭根据地,足足围困“扫荡”了17天,对老岭根据地的中心村花厂峪予以彻底摧毁。花厂峪党支部领导群众展开顽强斗争,坚决不下山,并且下大力搞好坚壁清野,保护好群众,掩护好公粮公物。在日伪反复“扫荡”搜索中,党支部书记米恩林、党员徐尚勤等6户,为了保障大家的安全,献出了8个小儿女的生命,并有20多名党员和骨干分子光荣牺牲,终于保住了根据地,并且获得了“铜墙铁壁花厂峪”的光荣称号。




第七章热辽地区全面制造“无人区”(2)



  日伪在疯狂摧毁老岭根据地的同时,以重兵展开全面大“扫荡”。霎时间,凌青绥新游击区里腥风血雨,烈焰冲天,村村被夷为废墟,无辜群众遭屠杀。据统计,凌青绥地区反集家斗争中有1万余群众被屠杀,仅青龙县就被杀害7200多人。已接近初冬季节,群众的食住都成了大难题,中共凌青绥工委遂决定及时转变斗争策略,在一般游击区,停止拆“人圈”反集家斗争,转入“人圈”内部隐蔽工作。而在群众基础较好,山势险峻的地区,组织群众继续坚持山地斗争。经过顽强拼搏,除坚持住以花厂峪为中心的老岭根据地外,并且在青龙县茨榆山南沟、钟响沟、黄石砬,绥中县周岭沟、塔子沟、葫芦套沟、跳石沟,凌源县吴杖子、佛爷洞、建昌县要路沟等地,建立了隐蔽的游击基地。
  在热中
  孤悬敌后的不利处境
  从日本档案资料中看到,伪满方面日伪对承平宁这块游击区异常重视,视为八路军向东北腹地推进的主要出击矛头,决心加以扼制。从1942年间,日伪沿长城线大规模制造“无人区”之际,就将都山区制造成“无人区”,从锦热路至长城线纵深百余里的游击区被摧垮,隔断了承平宁与冀东基本区的联系,陷于孤悬敌后的状态。从1943年春,日伪形成的在热辽地区全面制造“无人区”的规划,将承平宁地区列为重点,对刚刚形成局面的承平宁地区加以疯狂摧残。
  日伪在承平宁制造“无人区”,是先从摧毁光头山这块孤立于敌后的根据地下手的。从1943年春节,日伪军大举围攻光头山之后,就将光头山区划为“无住禁作地带”,持续反复“扫荡”。为了彻底摧毁根据地,在连续“扫荡”中,多次发起大“检举”,着力摧毁基层抗日组织,并同时驱赶群众集家并村。
  在审判日军战犯前承德日本宪兵队本部特高课长木村光明的罪行时,中国特别军事法庭对日军在光头山区实行大“检举”情况作过调查,取得大量材料,并经木村光明供认不讳,记录在案。摘录如下:
  “光头山南侧大逮捕:与袭击光头山我武装部队的同时,日伪军警宪300余人,自腊月30日(1943年2月4日)夜五更开始大逮捕。以开会为藉口,将大地、张家营子、马架子、九神庙、车轮窑等村男子全部集中起来,至正月初八(2月12日)为止,共逮捕现在有姓名可查者297名。
  光头山西南侧大逮捕:在圣祖庙、榆树底、三家、和家、三沟、六沟一带,据现在有姓名可查者72人。(南侧大逮捕同时进行)
  光头山西南侧二次大逮捕:同年农历6月18日(1943年7月19日)发生。日伪警宪特350余人,从和家、榆树底、严家营、龙王庙4个村捕去84人;从石凳上、东沟门、大西沟捕去20人。”




第七章热辽地区全面制造“无人区”(3)



  另外,在其他地方也不断进行搜捕,据统计,1943年上半年内,计共在光头山地区逮捕基层干部和骨干分子740多人,使光头山根据地受到严重摧残。
  艰苦卓绝的顽强斗争
  在日伪军持续疯狂的摧毁下,光头山根据地暂时难以站脚,周围的4个区也岌岌可危。承平宁工作团的党政干部遂分成两路,一路由杨雨民率领向赤峰以西及隆化县茅荆坝、围场县毛大坝等高原地区发展。另一路由周治国率领,向叶柏寿、朝阳一带发展。并先后两次派人去东北吉林等地寻找东北抗日联军。
  第三区队和地方游击队更顽强奋战,先后拔除三座店、小寺沟、头道营、驿马吐等重要据点。8月20日,在平泉盘道梁设伏,击毙伪协和会事务长仁科信夫和宪兵队长夏谷两个制造“无人区”的祸首,给制造“无人区”日伪以沉重打击。
  在三区队和地方游击队的配合下,承平宁工作团又积极恢复光头山根据地和周围的4个区,再加上新开辟的两个新区,承平宁共建6个区。遂于1943年5月,建立承平宁抗日联合县,工委书记杨雨民,办事处主任周治国,三区队和地方游击队发展到600多人。转战在塞外的军区部队,在吃炒米野菜的情况下,仍坚定的对日本侵略军作战。
  塞外山岗上的晚炊。在青纱帐期间,承平宁地区一面恢复光头山根据地和中心区,一面继续向东西扩展,又开辟出两个新区(未正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