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全记录第四卷-风卷残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解放战争全记录第四卷-风卷残云- 第10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月25日,第12军一部攻占南川,切断了国民党军西退綦江的道路,主力在和顺场、九里漕等地重创罗广文第108 军第241 、242 师。经数天激战,至26日宋希濂集团主力被歼灭于南川以北地区,解放军俘虏3 万余人,罗广文兵团被压迫于冷水场、龙潭地区。
  鉴于北线形势发展迅速,罗广文兵团西逃已不可能,二野刘邓首长遂改变了等待第16、10、18军迂回到宜宾一带后北线部队再渡江北进的原议,决定北线部队于长江南岸歼灭罗广文兵团后提早北渡长江,包围或相机占领重庆。
  为此,刘邓于11月26日致电第3 兵团首长,并告四野林彪、谭政:我12军已于11月25日解放南川,并向綦江追击中,敌罗广文部之主力,现被我11军、47军压迫于南川以北之冷水场、龙潭场地区,正向重庆、木洞镇逐步撤退中。宋希濂部已溃不成军。为了歼灭罗广文三个军于长江南岸,提早完成渡江包围或相机占领重庆之目的,特作如下部署:回。第12军应速向綦江前进,捕歼陈春霖第二军,尔后直起江场,准备渡江,迂回重庆。2。第11军、第47军(陈谢转令)速协力捕歼冷水场、龙潭场地区及向重庆、木洞逃窜之罗部主力。尔后,第11军即以一部出老厂,监视重庆之敌,主力出渔洞镇准备渡江,协同12军,相机解放重庆。第47军即准备由木洞镇东西及长寿段渡江。3。请林谭即令第50军向涪陵急进,并令第150 、第155 师及独立第1 师迫近丰都。涪陵段,准备同时渡江。
  解放军进逼重庆,二野进军川黔作战进入最后阶段。战局如何演变,直接关系到此后整个西南地区的作战进程。
  27日,毛泽东致电刘伯承、邓小平:“据报蒋介石令胡宗南以汽车八百辆运其第三军到重庆,请注意。(一)是否能吸引更多的胡宗南部到重庆。(二)我向重庆方面攻击之各军是否有必要稍为迟缓其行动,以利吸引较多之敌军据守重庆,而后聚歼之,因为蒋介石自己在重庆,可能打一个聚歼汤恩伯于上海那样的好仗。”
  此时,在二野司令部里,刘、邓首长正在研究下一步作战部署。
  不一会儿,二野参谋长李达手中拿着一份电报走了进来。见到刘、邓,李达举了一下电报说:“军委来电,毛主席要我们缓攻重庆。”
  二野前委当即召开会议,讨论军委的电报指示。
  刘伯承仔细看过电报后,首先发言:“毛主席的意图,是要暂时留下重庆作为诱饵,让蒋介石集中主力于重庆及其周围地区,以便我聚而歼之。但是,蒋介石在我两路大军的打击下,大概没有在重庆地区与我决战的决心。他目前的一些部署都是临时性的,一看形势不对,他十有八九还是要溜。”
  邓小平说:“能够聚歼国民党军于重庆,当然更好。但是,就目前形势而言,蒋介石已经做好了撤退的准备。据重庆党组织报告,敌人已经在市内各重要目标附近,放置了炸药,随时准备炸毁这些宝贵设施。如果我们行动耽搁过久,可能会造成无可挽回的巨大损失。因此,我认为攻取重庆不宜过迟。”
  二野前委一致认为,还是早日攻取重庆为有利。当天,刘伯承、邓小平即将前委的意见和决心报告军委和毛泽东:1。蒋调第3 军援重庆,系建筑在罗广文能守住南岸綦江。南川地区,孙震能守住由涪陵迄万县江防的前提上,如果我在南岸能基本歼灭了罗广文,而孙震兵力又感单薄的情况下,蒋又可能改变其计划。
  2。我12军及11军主力,明28日可能占领秦江及其以北之龙岗场。敌第3 军22日始由汉中南开,车运亦难赶到,即使赶到,如没有后续亦无大作为,蒋胡之持久战似亦不致加调兵力置于此绝地。
  3。我西路三个军至迟12月10日可达沪州、合江江边,如我迅速渡江并控制沪州、松山之线,即胡宗南退滇之一条公路线即被截断,因此敌一经发现我进到叙永、赤水,即将考虑加强川西与康东之沿线。
  4。我如能在江南歼罗,则重庆较易夺取,早点夺取重庆,使工业不受大破坏,则我可早日依托重庆供给大军经营全川。
  5。重庆地势险要,如较多兵固守攻取费时。
  6。在敌薄弱时,至少在一段早点争取渡过长江、跨江南北机动较为有利。
  因此,我们意见仍以尽可能提前渡江,并视情况注意或夺取重庆为较妥当。是否有当清核示。
  二野前委的建议,当即得到了军委和毛泽东的同意。
  28日,毛泽东致电刘邓:“我所顾虑者,是怕重庆敌人利用我西路三个军尚要12月10号才能占领沪州,我11、12军向重庆进得太早,不敢据守,向上游或向成都逃掉。但如你们认为罗广文被歼后,重庆已无多兵防守,势必早日逃走,不如迅速占领重庆较为有利,则你们早日夺取重庆的计划是适当的。如重庆敌人并无逃走之意,则11、12军于歼灭罗广文后于重庆上游渡江,占领江北一段,然后看情形再定攻城计划,似较适宜。请依情况发展酌定之。”
  这样,二野正式确定了加紧北渡长江、相机占领重庆的作战计划。
  随即,刘伯承、邓小平电令第3 兵团速歼长江南岸之国民党军,相机占领重庆。
  重庆,是西南地区最大的工业城市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抗日战争时期曾作为蒋介石政府的“陪都”,此时又是他企图割据西南的“堡垒”。重庆依山傍水,有长江、嘉陵江两道天堑。由于地理位置优越,蒋介石在此并未布置重兵把守。当解放军数十万大兵发起猛烈攻势,直逼重庆时,蒋介石手中几无可调之兵。于是,一面匆忙令胡宗南部以两个军车运重庆,一面急令罗广文第15兵团残部开往川东之南川地区布防,增援溃逃的宋希濂集团,阻止解放军西进。但由于罗广文兵团在近两个月内往来奔波,又遭解放军不断打击,实际能开往南川布防的只有第108 军三个师和第110 军一个师。
  11月下旬,罗广文将第108 军布防于南川以东之白马山及其以北迄长江南岸之线,在二野第3 兵团第11军的攻击下,或被歼,或阵前起义,很快就成溃散之势。28日,罗广文奉蒋之命,率残部撤往重庆。但此时,解放军已进至重庆外围,蒋介石已丧失固守重庆的信心,即令罗广文收容残部,向川东北方向转进。这样,蒋介石手中惟—一个机动兵团“护卫重庆”的计划宣告破产。
  此时,重庆市内已经乱作一团。惊恐万状的国民党政府各机关、西南军政长官公署等,纷纷迁往成都。在伪国防部保密局的指挥下,军统西南特区的特务们已经抢先动手,对囚禁在歌乐山“中美合作所”监狱内的共产党员和爱国人士进行了灭绝人寰的大屠杀,并对市内一些重要目标进行爆破。而担负重庆守卫的,仅有刚刚调来的胡宗南集团的第1 军,其中,以第1 师守重庆,以第167 师沿长江南岸于海棠溪至南温泉布防,以第78师沿长江北岸于江津至重庆布防。
  “陷落”前的重庆呈现出一片末日景象,蒋介石不忍卒睹。若干年之后,蒋经国以难以名状的心情,记述蒋介石逃离重庆时的情景:11月29日,行政院迁往成都,重庆市内人心惶惶,社会秩序大乱。父亲乃决心于明晚撤守沿江北岸之指挥部署。午间召开军事会议,决定新的作战计划,对第1 军之后撤准备亦有详细指示。但前方已传匪部在江津上游20里之处渡江。
  前方战况猛烈,情势危急,重庆已受包围。而父亲迟迟不肯离渝下午10时,林国后面已枪声大作,我只好向父亲报告实情,希望早离此危险地区。同时,罗广文自前线回来报告,知其军力已被匪部击散。而周围之兵工厂爆炸之声又四起,连续不绝。此时,山洞林国前,汽车拥挤,路不通行,混乱吵杂,前所未有。故不能再稽延,乃决定赴机场宿营。途中为车辆阻塞者三次,无法前进。父亲不得已,乃下车步行,通过后改乘吉普车前进,午夜始达机场,即登上中美号专机夜宿。据说:当恢复恩驾驶的“中美”号专机临空之际,由江口过江的解放军,距白市驿机场仅10公里,战时陪都,半小时后失陷。
  29日,第3 兵团司令员陈锡联,向所属各军下达了攻击命令。
  为渡江北进,第12军于27日,解放綦江,歼灭陈春霖第44军一部。第47军于干丰场、木洞场击溃罗广文第110 军第111 师。罗广文残部逃向温泉,又遭到第n 军的痛击,遂渡江向嘉陵江之线逃跑。解放军进抵长江南岸。
  29日,第11、12、47军按照统一部署,从西起江津东至木洞百余公里宽的战线上,发起渡江作战,分数路向重庆进击。
  跑在最前面的是第二军第31师。29日下午3 时,第11军参谋长杨国宇和第31师副师长胡鹏飞率第91团抵达长江南岸之南温泉。此时,江对岸的九龙坡、王家坪一带浓烟滚滚,爆炸声不断。
  第g1团团长陶怀德带领突击排,乘三只小船首先渡过长江。接着,杨国宇、胡鹏飞率部突过长江,直插市区。
  当晚9 时许,第91团攻占全市最高点浮图关,俘敌国防部警卫第2 团1600余人。
  30日下午,第47军先头部队第141 师第423 团,在团长梁青山、政委李钦哲率领下,乘三艘小火轮从广阳坝直驶江北的青草坝,迅速分数路向市区猛插,并迫使国民党军海军江防舰队少将司令叶裕和率五艘军舰宣布起义,这五艘军舰是“民权号”、“永平号”、“常德号”、“英德号”和“英山号”。
  国民党重庆卫戍司令杨森见重庆不保,于30日下令胡宗南第1 军向壁山撤退。当日,重庆宣告解放。12月1 日,解放军举行了入城仪式。
  3 日,重庆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成立,第二野战军副政治委员张际春为主任,第3 兵团司令员陈锡联为副主任。
  8 日,刘伯承、邓小平率第二野战军领导机关进驻重庆市。
  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