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中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万历中兴- 第16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恨自己不能早生二十年个屁啊!现在是恨自己早生了二十年才对!

    “上国皇帝可以活死人肉白骨吗?”伊达政宗指着自己右眼眶,一脸期待的问道。

    把失去了的眼睛移植,这种事情即使是后世的做不到,更何况是现在了,真把上国皇帝当做上帝了?即使伊达政宗抱有期待,结果也只能让他失望而已。

    无论倭国人如何奇怪皇帝恩赐的方式为什么是扎针,但既然最终的目的是预防天花,那就没有什么关系了。

    

    “结果直隶一带完成种痘就那么麻烦。”万历一副无奈地模样,看着户部的汇报。

    京城里的还算简单,挨家挨户地扫荡,不对,是挨家挨户地种牛痘,但是放在城市简单,放到郊外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让大明的百姓接受种痘扎针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就如同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所说的那样,大明的百姓没事谁会想到自己被针扎,特别是为了军事需要,不得扩散大明已经有了能够全民预防天花的消息。

    所以,真正实行起来,让大明全民种牛痘,比铺设铁轨还难,毕竟铁轨还有大明龙脉这种说法作为掩饰,种痘可是实打实的扎破皮肤了。

    即使在顺天府直隶一带,也有不少村庄会全村抗拒种痘,到目前为止,只有军户集团能够顺利的全体种植,一万万五千的人口,大明想要彻底预防天花,要付出的努力还多着呢。

第224章 圣天子的仁德

    “中一个牛痘竟然这么困难。”万历的手指在桌上不停地敲来敲去,民间传统的反弹是他最为感到麻烦的东西之一了,比起士大夫们的反弹起来,来自传统乡间的反弹危害反而更大。

    因为士大夫这些人是讲理的,反对的理由倘若不是因为利益冲突,那么就只要编出一套合理的说辞就能解决问题,然而百姓不一样,传统和习惯是比道理更为重要的东西,解释的再好听,只要他们觉得和习惯有冲突,那就没辙。

    异族的统治者改变民俗有非常直接的方式,刀子架在脖子上强迫人们做出改变,满清的‘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大概算是其中较为突出的例子之一。

    满清的统治者可以这么做,但是万历不行,即使他所要做的事情不过是在全民身上扎一针而已,比起剃头起来微不足道。

    可惜微不足道的事情一旦推广到全国所有人身上,那就不能被称作小事情了。

    乡间和宗族,对待外力的反弹力度不是一般的大,无论是万历还是其他人,都只能采取避让,除非皇帝真想把事情当做一场战争来处理。

    万历早在万历十年之前已经为了‘浸猪笼’这种乡间宗族的私刑和传统斗争过一次了,尽管皇权取得胜利,但代价也同样不小,甚至说是残胜也不为过,唯一取得的成就是将事情的决定权归于政府而不是地方宗族,即使不作为私刑,但却依旧需要监禁,这已经是双方做出最大让步之后的结果了。

    没有士大夫支持,做什么事情都不容易,尽管万历很无奈,但现实就是如此,士大夫作壁上观,看皇帝出丑,这样的事情不止发生过一次,也不会有最后一次。

    霸气地把不遵从者发配什么的行为,估计还达不到效果,那些效忠于自己的人也会和自己离心离德,即使知道皇权的消弱不见得是坏事,但是有些明知正确的事情,却因为权力的限制而让皇帝都束手束脚,这个时候万历还是很羡慕那些说一不二的帝王的。

    一句话能够决定人生死的权力万历可是从生下来就没体验过,不论前世还是如今,他都没有这样的权力,甚至他自己都不会确定,倘若他真的有这么大的权力,他是否会能够理智地对待,说不定把后世的所有东西都丢掉了也不一定。这点倒是要庆幸一下大明的结构,实际的情况是即使他希望拥有那份权力,制度上也已经保证了不可能。

    不能使用权力强制推行,从道理上解释清楚?

    偏偏现在大明还不能过分宣扬自己能够治疗天花的消息,尽管心态有些糟糕,但是大明的许多知情的上层人士还是希望使用战术达到一些战略目标,所以,牛痘的方式需要保密,甚至即使有些人知道扎针种痘能够治疗天花,但是却不知道用的到底是什么材料,貌似一些博学的知情者都以为是人痘呢,更何况甚至有些人连人痘是什么都不清楚。

    “种痘倒给钱呢?”万历憋着气问道。

    “给多少?”任职户部尚书的杨俊民一脸无奈地说道:“纵使一人一文钱,推广全国也要十多万两银子,况且若是只给一文,现在大明寻常人家都看不上。”

    一两银子大概维持在相当于一吊铜钱的价位上,大明能够用的上银子和宝钞的地方越来越多,铜钱的使用率越来越小,甚至因为大量的白银流入,大明百姓已经看不上铜钱了,指望一文钱就让大明百姓献出自己的胳膊,让人扎一针,也太低估他们的态度了。

    种个牛痘连给钱都不行,万历也是无语了,这也算是自作孽,打算用天花当武器,为了保密导致自己国家种痘都出现问题。

    “现在大明还有多少人没有种痘?”

    “五千万。”户部尚书杨俊民一脸无奈,即使朝廷一路支持,甚至把能给的资源都给了,还是有三分之一的的人口没有种痘,即使不是天花肆虐的年月,并不需要担心天花带来的危害,但单单是从户部完成工作的效率上来讲,他这个户部尚书也是挺丢人的。

    “那只要给这些人一人几文”万历自己都没有把话说完就停住了,倘若用钱引诱大明百姓主动种痘,那么自然必须全民都给,不患寡而患不均,倘若只给这五千万人钱的话,已经种痘的一万万人若是不感觉亏了那才怪呢。所以无论皇帝打算一次性给多少‘买痘钱’,这个数字都要乘上一亿五千万。

    “当初在军户中推行的时候就没有那么麻烦!”万历抱怨地说道。

    万历现在甚至都感觉,比起庞大的市民阶级,军户实在是太善解人意了!甚至万历都回忆不起来,自己有过什么决定各地军户是持反对态度的。

    反倒是举起两只手表决,支持朝廷支持皇帝的人多不胜数,拿出为国家奉献一切态度的人更是一大片,为啥就一个军户身份之差,态度差距怎么那么大呢!

    “军户不过千万余数。”杨俊民沉声说道。千万人和亿万人的差距不是一般的大,更何况军户还有一层军人的身份在其中,对待命令的执行力度,无疑比全体市民要顺利多了。

    “真是的,为什么每次从军户推行到全国都那么麻烦。”万历摇了摇头,一副无奈地模样,直把杨俊民的脸气的通红。

    都给皇帝说了军户人口不过千万余,而户部一统计就是一万万五,十倍多的差距怎么能够相提并论!工作量完全不是一个等级的,皇帝不给他们户部涨薪俸就得了,竟然还嘲讽!实在是太气人了。

    户部的苦,户部的泪,户部的血液和汗水,各部尚书不理解,内阁也不理解,甚至竟然连皇帝都不理解了!

    内阁一有事就催,动不动就觉得户部慢,申时行有时还会站着不腰疼地说什么杨大人还需努力呀之类的鬼话。

    现任兵部尚书王一鹗更是经常故意似得告诉他,现任有了大都督府了,总参也已经有了雏形了,兵部的工作越来越轻松,朝廷给兵部的事情太少,他这个兵部尚书真是无奈呀!

    不乐意干就滚蛋,他倒是想在兵部呆着呢,可惜没有机会,要说知兵事,他杨俊民虽然不如王一鹗,但也不是小白,要是对方乐意和他对调工作,他还巴不得呢。

    “算了,想要马儿跑,还不让马儿吃草本来就可能。”不用杨俊民自己诉苦,万历就把自己刚才的话收了回去。

    军户阶层受到的待遇就和普通市民阶级不一样,对待朝廷的要求自然也会在态度上有区别。

    连义务教育都普及的军户无疑比普通市民阶级享受的待遇要好多了,倘若不是家中有人参军就能够成为军户,军户都要变成特权阶级了。

    拥有参军的义务,那么自然有相应的权力,如果大明有个阶级叫做公民的话,那么这个阶级的范围应该不是全体的大明百姓,而是大明的军籍和匠籍这个两个阶层的和才对。

    当然,在军户中普及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全民开化,而是为了更好的为国家服务,获得更为优秀的士兵和劳动力,历史上的普鲁士就是这么干的,万历把这一套学过来使用自然不会是因为他是个好心的统治者,恰恰想法,在过去的十五年里,他顶多比剥削的彻底的地主和资本家要好上一点而已,而且也是为了自己的统治,而不是那些子虚乌有地善良。

    既然已经默认天花肆虐的时代到来,那就不要做作,万历咬了咬牙,一个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如果自己都没有办法抵挡,那就没有意义了,所以无论如何,五千万这个大明三分之一的人口数字,必须种痘,天花除了实验之外,必须在大明消失才行。

    “但凡种痘者每人可获钱十文,这笔钱内帑出七成,户部你们自己出三成,朕不想在明年听到了还有大明有人没有种痘的消息。”既然没法解决,那就用钱解决,这种事情朝廷自然不会同意出钱,但是皇室占大头的话那就另当别论了。虽然看起来是赔本买卖,但当一次这种冤大头万历也认了。

    本应该一个轻轻松松地种痘,竟然搞得和清末的剪辫子一样,也不知道是心疼自己的钱,还是感慨传统势力的庞大,万历只是一脸郁闷地叹息。

    “那大明今后的新生儿,还按照这个标准来吗?”听了万历的命令,杨俊民先是松了口气,记录下皇帝的命令之后又好奇地问道。

    种痘可不是一个人种之后后代都预防了,这可是要代代都必须预防才行,一个人送十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