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中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万历中兴- 第20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征服思路,要想办法让他们哭着喊着要被大明兼并才行,武力什么的,还是对付距离大明偏远的地方好了。

    至于现在保持这些藩国并且允许奴隶贸易的危害,有什么关系?至少现阶段这么做是能够产生利益并且有利的,至于以后如何,那么只要把事情引导到良性的方向去就好了。

    虽然按照正常的发展思路会让人想到美利坚的南北战争,但那是因为南方奴隶种植园制度与北方农民以及资产阶级都起了冲突,而大明需要的不是农奴而是奴仆,这点无疑有些区别。而且只要控制得当,朝鲜显然会向后世菲律宾那样搞出盛产佣人的方向去发展,这点万历倒是没有太多的担心。

    毕竟这种制度的弊端还没有辽东土地上的女真农奴制度威胁性要大呢,比起大明温和的奴隶甚至说是奴仆贸易,山海关外那帮大地主们的农奴无疑才更像是帝国未来的毒瘤,迟早要被废除掉才对。

    “李如松到京城了吗?”万历问道。

    “已经在京城呆了段时间了。”王家屏说道。

    点了点头,万历身体不动,对张鲸说道:“朕明天要见他,告诉他,朕决定让他带九边兵到碎叶去。”

    “是。”张鲸回应道。

    刚刚从鲜卑利亚调回来就又调到碎叶,这是有什么打算?王家屏心里奇怪地琢磨着万历的意图。

    “努尔哈赤也命人遣他回来了,有别的地方要用它。”万历说完看了看地图,感叹一声说道:“瓦剌不如女真啊!”

    “皇上打算调女真军去碎叶?”王家屏试探地问道。既然提到女真和瓦剌,那么显然和碎叶有关系。

    万历没有回应王家屏,反而沉默地思考着瓦剌和女真的事情。历史上瓦剌可是把哈萨克的其中一支并入其中的,但是现在不知为何,即使跟着大明也没有显现出这种本事来,和哥萨克只能进行互有胜负的战斗。难道因为他们那个所谓的英主葛二蛋没有出生?但是战斗力应该和他们的民族习惯有关系,应该不是靠葛尔丹一个人的能力才对啊!

    想不通有大明支持的瓦剌为何不如历史上强劲,万历只得寻找其他能够利用的民族,无疑又把目光转到自己的“亲信”努尔哈赤身上。

    碎叶无疑是大明最难以掌控的一个战场,民族和宗教是那里非常麻烦的因素,大明需要在那里一直站稳,无疑需要足够的精力,而辽东那些被大地主剥削的女真族劳力,无疑是可以利用的额外精力,所以倘若是浪费了,那就实在太可惜了。

    况且正如万历希望的,辽东的土地适合耕种,万历更希望那些大地主们使用大明的佃户进行耕种而不是扑捉和购买通古斯野人来劳作,即使这样可以让更多的人口投入到手工业甚至已经冒头的工业上,但是比起这东西难以割除时再想办法解决,万历无疑更希望现在就把大地主阶级的落后生产方式处理掉。

    “土地应该给大明提供资源,而不是单单给你们获利。”万历默默地说道。沙俄的农奴制度的落后以及美利坚南方的黑奴种植园,显然都在告诉着万历辽东使用野人耕种土地的方式在未来是多么不可取。特别是大明的蒸汽机已经能够在钢轨上跑起来的时候,如果不出意外,只要朝正确的方向上研究,蒸汽播种机等产品很快就改变大明的生活了。

第276章 利用价值

    即使让朝鲜人自己评价,也不可能夸张地说出身着大红色军装的大明王师一眼忘不到边的那种傻话。

    现在已经不流行百万大军这一套夸大自己震慑敌人的说辞了,改正精简自己,夸大地方数量的方式了。

    倭国军百万,大明兵一万余,然天朝自有神威,天兵强余敌人十倍有余,以一当百尚可战之,所到之处势如破竹,所向披靡,这才是朝鲜人的评价。毕竟要论吹牛皮,东西方各大国也赶不上这个半岛,至少在运用夸张手法上,他们半岛尤其是半岛南部,肯定是职业的。

    事情肯定不会和朝鲜人所吹嘘的一样夸张,但是努尔哈赤推倭国下海的速度确实很快无疑是很明确的,这其中军队的素质占有很大的因素。

    倭国全国动员二十万,大明真正意义上的动员不过是辽东的女真,其中有建州左卫的的番兵,还有辽东大地主们狠心放出来的农奴。

    农奴是怎么来的?当然是辽东大地主们贡献出来的,而且还是他们咬牙切齿地骂着倭国逆贼贡献出来的。

    倭国逆贼丰臣秀吉欺人太甚,他们这些大地主都已经从皇室手里抢过倭国的利益还给对方了,对方不感恩戴德好好替大明朝廷办事,替他们办事,竟然敢大胆包天地打朝鲜,这让原本计划好的一切都给毁在倭国手上了。

    现在不是多年以前什么事情都由他们说的算的时候了,因为利益分配不均匀的关系,已经开始觉醒的中下层地主们对他们的不满正如他们对皇帝限制他们肆无忌惮地赚钱他们产生的不满一样,出点差错就爆发了。

    被他们逼得只得退让的万历通过中小地主对扩张的需求重新回到台前,而他们却被彻底地轰下去,在过去十多年里所聚集的财富上苟延残喘。

    他们显然不会明白,国家任由他们搞下去,结果除了革命就是造反,大官僚始在国家制度健康发展中始终上不了台面,历史给了铁一般的论证。

    倭国必须付出代价,哪怕把他们搞下去的实际上是大明的政治,但打乱他们计划的确实是倭岛上的猴子不错,所以这次虽然平倭是朝廷的事情,也是他们大官僚泄愤的事情。

    通古斯野人是历史上满人的兵员之一,但所谓的生女真虽然悍勇,可在一个需要纪律的正规军队中,无疑不能成为主流。

    努尔哈赤的女真帝协军为何那么善战?辽东使用的有理想有信念的女真农奴们才是真正的军队骨干。

    识汉字,懂汉话,唯一糟糕的一点就是身份是女真,这点要么等朝廷逐渐蚕食兼并,要么就用战功把自己归化入大明,后者要流血丢性命,但是却是快捷的,女真农奴们自然不会放弃。

    现在大地主们既然也不反对他们这些农奴出去打仗了,那么事情就变得更简单了,只要跟着大家的楷模努尔哈赤,前程岂不是一片美好?

    前程自然美好,只要活到时候有命拿,甚至死了也没有关系,家里人一样可以拿得到,到时候就不用过着子孙世世代代为女真的生活了,而是以后子孙皆是大明百姓的光明未来。

    辽东大地主为了报复丰臣秀吉卖力,但是他们显然不知道自己再次被万历注意,并且想要在私人农奴制度上给对方一刀。

    “朕听说辽东李家因为身处辽东,圈地的时候也比别人早,现在替他们种地的农奴更是有八千壮丁之多。”仿佛和自己没有关系一样,万历说道:“如今看来这些农奴实力也确实不错。”

    新的军队制度使得原本历史上的那套私人家丁制度没有扩展的太大,李成梁不像历史上那样拥有八千家丁,但是却拥有了八千女真农奴,这无疑不是什么好消息。

    虽然女真兵和历史上有所不同,因为军队形式的改变,他们显然没法和明军正规军相比,但是从朝鲜战场上的表现来看,在大明帝协军中,他们无疑还是比较有能力的。

    不能让大地主们继续掌握着这支农奴,不用万历继续提点,王家屏的脑袋就飞速地转起来,现在不是大地主们当家做主的时候了,规则要按他们这些执政人员的想法来,无疑,女真农奴制度这种对朝廷不利的制度必须处理掉。

    “农奴所得三成归农奴主,五年后农奴获得自由,只和大明朝廷享有雇佣关系。”王家屏一回文渊阁就着手执行万历的命令。

    这决定辽东的那帮大地主铁定是吃亏,但是没有一次性取缔掉他们的农奴制度就已经算是便宜他们了,三成的农奴所得上交给了农奴主使得他们拥有五年最后压榨这帮农奴的机会,反正就是朝廷强行接触他们的农奴制度,只在关外有点势力的他们也没有办法翻出点什么大浪来。

    况且他们手上所持有的农奴在这件事上到底站在哪一边也是显而易见的事情,大明现在可没有到人们竞相为奴的地步。

    当然还没有到那种地步,更何况女真农奴对于战功换归化简直已经到了痴狂的地步了。

    朝鲜釜山。

    这里是倭国侵略朝鲜的重要的重要据点,但是这个重要的港口,倭国前前后后占据的时间不过只有四、五个月而已。

    努尔哈赤接到的是三个月平定朝鲜的命令,就严格按照这个命令来完成任务。

    所以在甲板上的沈有容通过望眼镜看到的釜山无疑是高挂着等同于大明国旗的日月星三辰旗。

    “大虾们的速度挺快。”本想在朝鲜战场上露脸的沈有容遗憾地说道。清理朝鲜境内的日军,整个过程中就没有他们海军什么事情,历史上第二次倭国入侵,被倭国称为庆长之役朝鲜称为丁酉再乱的战争中尚且还有几次海战可打,第一次所谓的壬辰倭乱历史上没有,现在同样没有,而且因为历史的不同,第二次所谓的丁酉再乱要是能够再次发生才真的奇怪了。

    由于历史的不同,第一次壬辰倭乱本该是倭国入侵大明调停的过程,但是现在由于努尔哈赤带着的板甲步兵实在是刀枪不入,只有大筒可伤,所以整个战争的过程就是倭国入侵朝鲜到努尔哈赤进入朝鲜后倭国一路撤兵的过程。

    等到沈有容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除了伶仃的运输船,倭国海军已经彻底龟缩回本国去了,甚至连成建制的部队他都见不到。

    “咱们来这里难道是为了载着这帮大虾们到倭国去?”副官和参谋们无疑都一脸的怪异,他们难道只能当运兵舰使用,那也太丢人了。

    “进攻倭国是我们海军的事情,和他们陆军无关。”沈有容的话无疑让手下的士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