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中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万历中兴- 第7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你们打算从轻发落?”万历问道。

    刘綎、杜松以及熊廷弼,即使穿越前的万历并不是明代历史的研究者,凭借兴趣也知道,三个人都是历史上大明军事的重要人物,最近几年,这些原本要在几年后在大明留下重重一笔的名人们,开始一个接一个的出现在万历的眼前,从开始的较为惊奇,到现在的轻松接受,万历已经见怪不怪了。

    “刘綎和杜松二人虽然违背军令,但是毕竟攻城有功,总旗熊廷弼绑架上官,公然违背军法应担严处,但是考虑最后的结果,只给予开除军籍处理。”张学颜拱手上前说道。

    也就是说三个人都不会获得处罚的意思了,万历心中想到,刘綎和杜松两人因为有战功,不仅把罪名给抵掉,还能够升职,只有熊廷弼,貌似是个秀才出身,现在就是把对方开了,只要允许科举,对方依旧能够回到自己的视线里来。

    “那就这样吧。”万历说道。

    此刻在场的众人全然不知,这个决定,给下层的军官们开了个坏头,虽然使得大明的扩张速度更为迅速,但是无疑,较长的时间内,下层的军官们开始过于相信自己的决定了。



第114章 “尽忠”还是“忠贤”

    大明封建势力的最高统治者,从来都不关心底层人民生活的疾苦,因为万历自身就站在剥削者的最高阶层,同情被削者是在消弱自己的权力,因此,实际上最令万历苦恼的问题不是那些读书人对生命的浪费,而是忍不得这些穷书生对他的利益、大明的利益的浪费。

    “改革科举的钱皇上打算从内帑”

    “这是朝廷的事,和朕的内帑没有关系。”万历直接了当地堵死了申时行接下来想要说的话,“瑶泉先生(前章打错了,申时行号瑶泉来着),朝廷开国时没钱科考才仅仅靠一个八股,如今国库充裕,自然要为我大明的教化事业贡献一份力了。”

    你祖宗当年科举只靠八股的原因绝对不是单单的没有钱,申时行心里只想骂万历的祖宗,但这种大不敬的事情,还是把嘴闭上的好,不然可是会要了自己的老命。

    把先秦诸子的那套士子制度重新拾起来,万历是在是太庆幸自己选了一个没事喜欢和稀泥、出馊主意的申时行当这个内阁首辅了,是在是出了一个太好的主意。

    把大明的任何一个人都变成一个齿轮,变成他军国主义化国家道路上的一份子,这是万历的最终目的,而申时行,正是给自己出了如何让自己眼中的废铁变成自己需要的零件的好主意,这让万历的雄心立马膨胀了起来。

    “瑶泉先生,你回去草拟一道旨意吧,以内阁的名义发出去。”万历看着申时行说道。

    以内阁的名义发出去,申时行猛烈地摇了摇头,不干,这事内阁打死他都不干,这事把自己推上火坑的事情,鬼知道那帮饱读圣贤书的热血小青年们到底会是什么样的态度,真冲到自己府上把自己揪出来打死,那可就笑话了。

    变革的事情,在华夏历来就难以成功,变法者能够得到善终的也鲜有人在,先秦时期就是变法最成功的商鞅,最终也被守旧派给车裂了,其他几国的变法者也不必说,往后说,再如汉朝的王莽,也是活生生地反例,他申时行不是这种为国舍身奉献的无私者,而是老奸巨猾的政治家,怎么可能干这种事情,就是张居正,这种事情也不会乐意干的。

    “此事事关重大,还是请皇上下旨。”申时行拱手到。

    事关重大的事情历来都是由内阁下旨的,万历鄙视地看着推脱的申时行,“朕的旨意是中旨,恐怕有人不遵啊。”

    听了万历话的申时行默然不语,确实,内阁的旨意才是能够有效命令全国所有衙门,平时谁除了武将和太监,谁在意皇帝私自传达的东西。

    你不下旨,我也不草拟,即使出这个馊主意的申时行,老狐狸也不乐意自己当这个出头鸟,万一反弹力度太大,结果可不是他能够承受的。

    “让冯公公拟旨吧。“沉默了许久,申时行抬头给干瞪眼的万历又出了一个馊主意。

    又是一个好主意,万历眼睛一亮,谁对天家最忠诚,答案不言而喻,太监。没错,不是为国捐躯的士兵,不是铁骨铮铮的文官,对天家最为忠诚的,为天家牺牲率最高的,绝对是宫里宫外的行走的太监,必要的时候,誓死效忠天家的公公们,需要前赴后继的为皇帝挡住士大夫阶级的一次又一次攻击,所以,这种容易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交给太监,交给冯保,交给司礼监是在是太合适了。

    

    “让杂家去,为什么叫杂家去!”冯保瞪着眼睛从椅子上跳了起来,这消息让正在东厂视察进行例行工作的他瞬间吓出一声冷汗,“是谁给皇上出的主意。”

    “内阁首辅申时行申阁老。”张鲸无奈地说道。

    “杂家和申汝默无冤无仇,为何这般陷害杂家。”冯保怒道。

    你和申时行或者皇帝至少去一个,申老头不去,难道让皇帝亲自发这个圣旨吗?身为太监,忠于天家,这是本分啊,张鲸给冯保指了指身后,冯保转身看去,赫然是东厂里供奉着的精忠报国的岳飞。

    “一定要杂家去?”冯保咽了口唾沫,擦了擦脑门上的汗滴说道。

    “冯公公,这正是我内廷向皇上表忠心的时候啊。”张鲸安慰道。

    “事后皇上让杂家去南京还是去凤阳?”冯保问道。

    “公公,凡是要往好处想啊。”张鲸劝慰道,“到时候说不定公公能够流芳百世呢。”

    “杂家已经往好处想了!”冯保瞪了一眼张鲸说道,要是真以司礼监的名义把这个发出去,流芳百世不好说,但是估计就真的要学岳王爷一样为国尽忠了。冯保心里晃荡地想到。

    但愿皇帝看在杂家为天家费心费力的份上,到时候能保住杂家的老命吧,什么如来佛什么太上老君统统没用,冯保此刻只能祈祷万历能够保住自己的小命。

    “李进忠!”冯保大声地喊道。

    “小的在。”虽然身材不高,年纪也不大,当了太监更显得脸上白净,但应声的小太监却显得孔武有力,不是个一般人物。

    这名字起得是在是太糟糕了,冯保看着单膝跪在地上自己器重的李进忠,心里想到,李进忠,尽忠,这不是暗示自己马上就为天家尽忠了吗?

    “听说你认了魏升当干爹?什么时候认得?”冯保问道。

    “前些时日刚认得。”李进忠不解,抬起头看了看,又低头说道。

    “哦。”冯保点了点头,随机说道:“既然认了魏朝当干爹,那就改姓魏吧,顺便连名字也改了吧。”

    这是显自己的名字不好听?李进忠低头脑袋转了起来,赶忙道:“还请冯公公赐名。”

    让自己赐名?这个小太监还有点心思,冯保看着跪着的李进忠,想了想说道:“就叫魏忠贤吧。”

    “小的魏忠贤谢公公赐名。”李进忠,不,魏忠贤低着头赶忙说道。

    “起来吧。”冯保不紧不慢地说,“随杂家回司礼监,咱们马上会一会那帮穷酸腐儒。”

    拱了拱手,冯保给张鲸做了一个告辞的手势,带着司礼监一票人马,转身离开。

    冯公公,一定要学岳王爷,和这帮混蛋士大夫们斗争到底啊,张鲸看着冯保的背影,心中想到。



第115章 打回去

    君子六艺什么的,对大明的读书人而言,实际上并不是什么大事,并且朝廷还免费提供六艺的教育,那问题就更不大了。

    但士子们在意的问题不是这个,而是那个万历险恶用心下,策划的士子必须去服役才有资格进行下一次的考试这一规定。

    凭什么啊,从来都只有读书人不用服役,科举考试中举之后不用交税的传统,现在竟然要改成科举必须服役,这是谁出的这么个馊主意啊。

    “岂有此理!”两年前高中进士二甲第一名现在在户部担任户部主事的顾宪成愤怒地拍着桌子,“朝廷怎么会下这么荒唐的旨意,我要去找阁老理论。”

    馊主意是申时行出的,申时行会搀和这件事吗?开玩笑,巴不得和这件事撇的越远越好呢,好不容易把事情推给冯保,他怎么又会重新去蹚这趟浑水。

    当怀着一颗为大明千万士子讨回公道的顾宪成到了申时行府上,满怀激动的心情向申时行说明来意之后,申时行只是不紧不慢地半眯着眼默默地听着。

    “首辅大人,朝廷怎么能下这样的命令,这是要置我等读书人于何地啊。”顾宪成忧国忧民地说道。“内阁怎么能同意通过这种旨意。”

    内阁通过什么样的旨意自然用不着一个小辈过来教他,申时行压住心中的不快,不紧不慢地说道:“内阁也有内阁的难处啊。”

    这是什么意思,顾宪成奇怪地看着说出这话的读书人的顶峰,担任着内阁首辅的申时行。

    “下这份圣旨,不是内阁的意思,老夫也无能为力啊。”申时行一副我很无辜的样子。

    不是内阁的意思?这是什么情况,这是皇上私自的决定?顾宪成好好回忆着这份圣旨的细节,随机恍然大悟,这是中旨。

    “老夫身为内阁首辅,自然要为天下读书人做个表率,只是此事已有宫中司礼监披红批准,老夫现在就是在反对,恐怕也无济于事了。”申时行摇了摇无奈地说道。

    怕什么!他冯保还能一手遮天不成,三十露头的顾宪成可没有丝毫的压力,被申时行点明之后立刻恍然,这一切原来都是皇帝身边的那些个阉竖搞得鬼,是他们想出的让他们读书人丢脸的法子。

    果然是人称“老好人”“软泥人”的内阁首辅,这么一点担当都没有,怎么还配称得上是天下读书人的表率,看着一脸无奈样的申时行,顾宪成心里鄙视地想到。

    “既如此,在下告退。”

    草草离开申时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