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报信 (2673字)
容萧声音不高,但清晰坚定:“我要回平安城。”
“公子!”殷乙焦急。
“你听我说。”容萧喘口气,“我不是自不量力以为自己可以救城于万军压境。不过只是想,把消息传过去。城里的人,还在千方百计想要出城南下,却不知道南下的路已经是绝路。至少,要把这个消息告诉他们,让城里的官员看看还能不能有什么办法可以想。我不想知道了这件事,然后什么都不做就走掉。我只要把消息传过去,然后马上离开,殷乙你这么强,还有——”还有强大如斯的狐狸。她顿一下,“我保证,一旦有什么危险,就跟你离开。”
“传了消息又如何?”殷乙站直身体,眉际桃花暗淡,眼中光芒逼人,“留在城中同样是死。你为求良心安宁,却要自投死路?”
“可是一辈子带着愧疚不安,活着又有什么意思。”容萧哽咽了一下,“我不想充什么英雄,只是觉得,如果就这样走掉,实在不能安心。”
殷乙静静看她:“若是我不答应,你便宁可自己回去?”
容萧抬头:“是。”
沉默许久,殷乙浅浅一笑:“好,我随公子回去。”
容萧松口气:“要是真的危险,你要先顾自己——”
“不用再说,”殷乙打断她,“我既已决心跟随你左右,便不会弃主偷生。”
“弃主?我——”
容萧还要说话,殷乙已经转身。
“要回去,就快些。”她抬手劈开了挡在前面的大树,直直穿过去,回身等待。容萧连忙起身快步跟了上去。
很快,那段被吞噬了荆棘丛的新鲜土地重又出现在视线里,正巧,几个人影在前方一闪而过。殷乙抬手示意容萧,接着身形一晃无声追去。等容萧循了方向赶到,远远就见寺院后墙的小门边,殷乙背对这边,身前站着两人。因为之前印象深刻,容萧一眼便看出正跟殷乙说话的那个,就是之前吞食荆棘的男人。
见容萧过去,那两人神色一变,恭敬俯身朝她行礼,口中称“上神”。容萧虽然知道他们恭敬的对象是怀里的白狐,可仍旧非常不自在地顿住脚步。
“他们也要回城。”殷乙道,指着那人,“他叫子车旬。”
子车旬随即颔首,对着容萧道:“我们在城中住了许久,四邻右舍一向交好,左思右想,终究放不下,因而”顿了顿,他又道,“这位小哥,城中有我们前去示警,你便离开罢。”
看他对上自己视线,容萧一愣,转眼看看殷乙,正要说话,突然见殷乙和那子车旬同时变了脸色。殷乙一把将容萧拉到身后,退向小门。子车旬和同伴稍缓了脚步跟在后面,进了小门,同时将门紧紧合闭。
子车旬对着小门嘴里念了几句什么,然后回头:“应当能抵挡一阵。”他那同伴皱眉道:“怎么来得这么快?”子车旬道:“我们快些罢。”边说,脚下不停,沿着之前离城的路返回。他们脚步不大,频率也不是很快,可是容萧拼尽全力也无法赶上,两人很快便消失在视线之外。
殷乙就走在容萧身后半步,时刻警惕着周围。很快,越过之前推倒的屋墙,穿过空空的院落,容萧重新站在了拥挤不堪的街道上。
南城门似乎已经开启,人群正源源不断朝着城门挤去。呼喊声、惊慌害怕的表情,潮水一般挡不住地往耳中眼里涌进来。空气中充斥着一股酸臭的难闻味道,令人作呕。
殷乙将容萧护着,逆行进城。等到四周终于空阔,容萧已经气喘吁吁,几乎软倒。殷乙看看她:“稍等。”说完闪身不见。不等容萧喘息平定,她又返回,手中牵了一匹有些惊惶的马儿。
“上马罢。”她让马儿停在容萧身前。
“哎?”容萧看着那匹比自己高出许多的大马,一阵阵心跳,“我,我不会骑马。”
“无妨,”殷乙将她扶上马背,牵了缰绳就走。那马儿虽然惊惶,却不敢反抗,乖乖迈步。殷乙加快步伐,马儿也跟着跑起来。容萧一手搂着白狐,一手紧紧抓住马鞍前部,闭嘴咬牙,担心从马背上摔下,拼尽全力保持平衡。
“此刻要说服百姓,恐怕不可行。”殷乙边走边道,“先去找官府。”
容萧几乎没有余力回答,只觉得总是差着毫厘,自己便要从马背上被抛下来,摔在坚硬的地上。
北城门与南城门情形迥异,城门楼上下只剩了士兵和衙役来往,都是行色匆匆、如临大敌。也许是守卫们忙乱中无暇顾及,殷乙牵着马,竟一路无阻,径直到了城楼之下。
“城上的大人,小人有事禀报!”殷乙朝着城楼上高声喊。喊了几声,才有士兵注意到,将武器对住了两人:“什么人?”殷乙又将刚才的话说了一遍,士兵们将信将疑。这时,城上有人喊了声:“带上来。”就有士兵仍旧用武器指着,来将她们两人领上城楼。
才离开马背,容萧几乎控制不了双腿,眼看着不过两层楼高的城门阶梯,竟然上得无比艰难,还要殷乙时时伸手搀扶。
城楼上,几名身着官府制服的人站在一起,等士兵将容萧两人带过去,一齐回身来看。中间一人年纪比较大,须发斑白,身着文官袍服,另一人正值壮年,穿军服。容萧虽然看不懂服色,但看旁人态度,知道这两人应该是这里阶位最高的官员。
“见到大人,还不见礼?”旁边有人低喝。
殷乙手肘碰碰容萧,示意她跟着自己一起跪下:“草民殷乙,见过大人。”
“草民容萧,见过大人。”容萧也学着开口。
“你二人为何来此?”说话的是那文官,声音低沉苍老,“怎么不随众人离城?”
“大人,我二人方才已出城,见到魏军斥候,所以回城禀告大人提防。”殷乙指指城南方向,“魏军先锋正攻打梁子口,出城的百姓,少时必与魏军遭遇,还请大人决断。”
那官员神色沉重,半晌点头:“本官已经知晓,此刻城南大门应已关闭。”他举头遥望远方,“与其困于城内等死,不如出城一搏,或能逃生可惜——”
“大人!”他身旁一人这时扑通跪在他面前,“如今敌众我寡,下官方才提议,还请大人三思!”
“你要本官出降?”官员顿足,“那是万万不能!本官奉皇命镇守平安,岂能负君失节?今日城在人在,城亡人亡!”
“大人!”那人还要说。官员怒吼一声:“住口!把他给我拉下去。”立刻有士兵上前,将那人拖下楼去。
片刻情绪缓和,官员重又回头,视线在容萧怀里白狐身上停留片刻:“这是——?”
殷乙随他眼光看看,道:“我家少爷养来玩儿的,舍不得丢弃,所以带在身边。”
官员看看容萧,神色更是黯然,流露出悲哀痛惜,半晌,点点头:“你二人,还是快快逃命去罢。”
殷乙低头:“是,大人。”随后拉住还要问什么的容萧,转身就要离开。
“慢着!”那官员突然又道。
☆、第三十一章 战城南 (2272字)
两人回身,却见官员脸色不对,抬手指着殷乙的背,厉声道:“你们究竟是何人?平安客栈血案,与你二人可有关联?”
容萧吃惊,顺着那官员视线,看到殷乙负着自己的背包。殷乙显然也已明白那官员的态度变化缘故,侧头看着容萧,目光中带着请示的意味。
这时,几名士兵充满敌意地围上来,殷乙目光一凛,戾气顿生。
“殷乙!”容萧脱口而出。殷乙看她一眼,没有动手,任由士兵们上前将她们围在中央。
那官员指着士兵从殷乙身上夺下仍在地面的背包喝道:“这包袱是平安客栈中搜出,本官亲自过目,暂存于县衙物证库房。你二人竟敢私闯官衙,偷盗命案物证——”
话未说完,突然,隐隐地,大地震动,明明天空晴朗,却有雷声仿佛自地底传来,官员一愣,变了脸色,几步冲到墙边,往城下看去。那名军官早已看过回身,眼眶几欲迸裂:“传令!弓箭手——!”
城楼上顿时乱起来,士兵们被军官驱使,扑到城楼边,扬起手中弓箭迎战。忙乱中,有人将容萧撞得失去平衡,怀里白狐几乎脱手。殷乙一把扶住她拉在一边。因为靠近墙边,可以看到,城下远方,地平线上烟尘漫天,且来得极快,片刻之间,明显看出近了很多。
那官员扶住墙,僵立不动,口中喃喃:“天亡我也——天亡我也——”
“公子快走。”殷乙拉住容萧就往城下疾奔。下楼时,听见身后有人嘶吼:“都尉大人,魏军骑兵先至,少则五千,敌众我寡”
容萧只觉得双腿好似不是自己的,只随着殷乙的拉力机械地运动;脑中闹哄哄,满涨得好像脑子都要被挤出来。
两人双脚刚刚离开石阶踩到地面,城楼上惨叫嘶喊已经不绝于耳。头顶黑影一晃,竟是个被羽箭穿透胸膛的士兵落下城来,鲜血飞溅。随之而至,是漫天如雨的箭弩,呼啸着,越过城楼,在暖暖的夕阳下,泛着美丽而无情的光芒。
容萧仰头呆呆望着,直到殷乙将她抛上马背,朝着城内飞驰而去。
才到城南,前方渐渐传来哭喊震天,无数的人被骁勇的军队追击着仓皇逃窜。每一眨眼,便有人倒在刀枪下,其中不乏老幼妇孺,境况惨烈。
殷乙勒马转头,后方却又传来轰然巨响,隔了那么远,仿佛也能看到城门摇摇欲坠——不过是短短一刻,竟已是前不可进,后不可退。
刚一迟疑,马儿后臀被羽箭刺中,马儿嘶叫着人立,将容萧狠狠抛下后狂奔而去。殷乙接住容萧,旋身将她放在墙边,起身时,手中截住一支横飞的羽箭,扬手将羽箭往来路扔回,随即有人应声落马。又有骑士纵马越过同伴尸体,手中长枪高举,卷着腥风朝殷乙刺来。殷乙足下一点,跃上半空,迎向刺目的枪尖。就在枪尖几乎碰到身体时,她单手握住长枪,足尖触点马头,手上一挥,那骑士便连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