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间志》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凡间志- 第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夜风有些凉,容萧抱着膝头,靠坐在墙壁边,缩在一堆厚厚的干草中,安静得好似不存在。狐狸意外地没有化作狐形靠她入睡,而是半躺在木屋的另一头,夜色里,只看得到比周围更加深沉的模糊的一团人影。拒绝了殷乙拿来的干粮,只是喝了些水,容萧依旧保持原来的姿势,在逐渐静谧的夜里沉沉熟睡过去。
    次日清晨,霜露很重,能见度不过百米,但是一旦稍后霜露退去,这一天又将是艳阳高照。
    容萧被殷乙叫醒时,浓雾还没散。她看着已经没人的木屋里都似乎被雾气晕染,整个人懒懒地不想动。殷乙领她去屋后,用一个石缸里沉积多时的雨水清洗。冰凉的,泛着淡淡腥气的水捧在脸上,竟有着冬天才有的刺痛。等她回到屋里,殷乙重又递上干粮,只是,本应冷硬的食物,却冒着热气,而且酥软。
    “我烤过了。”殷乙指指屋外一堆火,“好歹吃一些。”
    “谢谢。”容萧捧着食物走到火边坐下,一口口咬着,看着火苗发呆。
    浓雾渐渐淡了些,抬头就能够看见天空里比其他地方要明亮,但是并不刺眼的太阳。狐狸不知从哪里出现,看也不看容萧,径直离去。
    “公子走罢。”殷乙轻道。
    容萧将最后一口干粮塞进嘴里,起身拿过殷乙手里的背包背上,迈步。殷乙走在最后,经过那堆火时,随意扬一扬袖,“嘭”地一声,火堆霎时熄灭,只余青烟阵阵,混入雾中不见。
    走出大概两个小时,雾气更淡,阳光的温度明显让人暖和起来。远远地,能看见南下的路上,人影渐渐密集,从偶尔一两个,到数十人,上百人,汇聚成一支队伍,朝着南方浩荡而下。许多人扶老携幼,还有人拖着自家的牛羊。人人脸上见不到笑容,有的愁云满布,有的麻木无神,有的带着伤,露出痛苦之色。
    家园在身后,可惜再不能回头。
    有孩子在哭,哭声凄厉,惹了容萧侧头。不远处。年轻的母亲坐在牛车上,怀里的孩子张大了嘴哭得伤心,哭得母亲也泪水涟涟,不住地低声抚慰,拿衣袖轻轻触碰孩子额头的青紫容萧猛然别开眼,喉间梗阻得几乎不能喘气。
    “上公子,姑娘。”一个略带欣喜的声音响起,有人穿过人群凑到面前。
    狐狸视而不见,容萧木然垂头,只有殷乙回应:“原来是你。”
    “是我。”叫子车旬的妖怪先是谦恭地朝着狐狸颔首,然后才跟殷乙说话。他怀里抱着个两三岁的幼儿。那孩子满眼盈泪,瘪着嘴,却没有哭,两手紧紧搂住他的脖子。
    “你怎么这副模样?”殷乙皱眉,似乎子车旬抱着的是个惹人生厌的怪物。
    子车旬讪讪一笑:“去得迟了,大的没救得,救了个小的,受了惊吓,怎么也脱不开手,索性带着,等找个人家收养。”
    真的要脱手,又怎么会脱不开?
    容萧抬头,看了看这个颇有缘的全然不像妖怪的妖怪,不料这一抬头,与那小孩视线相对,那小孩哇地一声哭出,双手放开子车旬,朝她伸来。
    容萧一愣,殷乙和子车旬也是一愣。那小孩哭得更加伤心,小手伸得直直的,上身前倾,要挣脱子车旬的手臂。
    子车旬为难地看着容萧:“公子”
    容萧已下意识地伸手,将小孩接过。小孩一挨近她,便死死搂住她脖子,将头埋在她胸口,抽噎几声不再哭泣。手中是软软暖暖的身体,鼻间是淡淡的|乳香,容萧抱着孩子,一时间震动莫名。
    “你带了这孩子,不是要当饭吃罢?”殷乙斜瞅着子车旬。
    “姑娘说笑。”子车旬看一眼走在前面的狐狸,“几位这是要往何处去?”
    “你想把这小东西丢给我们?”殷乙看着那小孩乖巧窝在容萧怀里,脸上表情也不再似之前厌恶。
    子车旬挠挠头憨笑:“若是能跟随几位身边,自然比寻常人家好。”
    “跟在我身边,”容萧轻声开口,“更危险,也许隔天就丢了性命。”
    “福祸相依,”子车旬正色,“要得必然有失,又怎能因畏惧失去而不敢争取?”
    容萧一震,低头不语。
    子车旬也不再说话,松了一口气似的晃晃头,甩甩手,舒展着身体。
    南下的人们就像被什么追着一样一路不停,走得累了,才稍微歇一会儿,到傍晚时,老的小的,都是怏怏无力,连成年人也是疲累不堪。
    路过一条小河,子车旬指着河边大树环抱的草地,提议停下休息。许多人见他们在河边停下,也就跟着过去,各自生火做饭,一时间人声起伏,熙攘如市,凄凉悲苦也就减淡了几分。
    子车旬哄了半天才将那孩子抱开去,容萧坐在大树边,看殷乙打开之前已接过去的背包,准备吃的东西。没过多久,周围空气里就掺杂了食物和烟熏的味道。容萧低头,捡起腿边的一片落叶,手却几乎抬不起来,且不住地发抖。她丢开落叶,双手交换着替自己按捏因为长时间抱着那孩子而麻木酸胀的手臂肌肉。
    子车旬又把那孩子送了过来,一脸无奈。小孩一落地,就紧紧抱住容萧的腿,靠坐在她身边。子车旬似乎替这孩子洗了一下脸,现在那张小脸上泪痕全无,白嫩嫩的,眉清目秀,惹人喜爱。容萧低头看着,不由就伸手,轻轻抚摸着孩子的后脑。
    “他叫什么名字?”她抬头看一眼子车旬。
    “他父姓穆,”子车旬看着小孩,“平日听他父母唤他康儿。”
    “穆康吗”容萧喃喃重复。
    小孩听见自己名字,抬起头看看,又趴回去,侧着头靠在容萧腿上,看什么看得专注。顺着他的视线看去,不远处那年轻的母亲抱了孩子在河边散步,指着花草听孩子牙牙学语。
    容萧心里一扭,往后靠在树干上,看着金红的天边出神。




☆、第三十四章  顺义 (1931字)

这样走走停停的日子持续了几天,又有一些人途中折去的别的方向,去投靠远离城镇在山中居住的亲友,继续南下的剩了二十来人,其中还有那个年轻母亲一家。因为同行数日,熟络了,她家的牛车成了同行老幼的代步工具。
    容萧也不时把小穆康放上牛车。每到这时,小穆康总是安静坐在车中,偶尔才与比他年纪还小的孩子玩上会儿,一双大眼不时地往车外看,若是看不到容萧,大眼里便盈满泪水,也不哭,只是瘪了嘴要下车。
    他这样依赖容萧,容萧自己很惊讶,殷乙皱眉,子车旬倒是很高兴。
    而狐狸,在他眼中,也许每个人都跟路边的花草一样可有可无罢
    这天中午,众人在一处山坡歇息。从坡上居高临下,能看见远远的平地,有一座城池,看上去,比平安城似乎大了一倍。
    有知道的人说,那座城,叫做顺义,是这一带郡府的所在,其兵力部署强过平安城。他们这一路走来都不见魏军,那这城也许可以让众人暂时避难。子车旬说如果他们不愿将穆康带在身边,那或许可以去顺义城中替他找个安置之所。同行的百姓大多也是要往这城,于是达成一致,休息过后,继续同行。
    傍晚时,众人来到城下。眼前城门紧闭,城上有几个士兵,歪头往城下张望,可是任由众人叫喊,始终不见城门打开。
    也许平安陷落,令这些距离不远的城池都陷入了风声鹤唳的境地。
    好一阵子,才有个人探出上身喊话,问了各人的身份,问了来顺义的目的。问到容萧几人时,子车旬出面,称几人是商人,路经平安,因魏人攻城丢了货物车马。
    正好,城上有人是那年轻母亲一家的远方表亲,认了亲,守卫们才将城门打开,放众人入城。
    进城之后,众人都觉惊讶。偌大的一个城,人却似乎不多,街道冷清萧索,许多房屋年久失修,看上去早无人居住,不过好些房屋都是两三层高,楼顶飞檐镇兽,看起来很是气派。
    那位远方表亲介绍说,很多年前,曾有一位王爷受封在此,这城一度盛极,商旅熙攘、宾客云集,可是不知从何时起慢慢衰落了,到如今,这么大的城,人口却不过两万,名为郡府,实际上是个空架子,就连郡守大人,往往也是朝中排挤下放的官员担任,是公认的“肥缺”。
    给众人指点了几处可以留宿的地方后,那人便领着亲戚一家往自己家中去了。
    殷乙找到一家仍在营业的客栈,名字很常见,叫福来。客栈客房里满是霉味,厨房里杂乱无序、冷锅冷灶,看样子也是久未接待客人。客栈老板初时开价很高,大概也是想借机捞回点成本,可惜被子车旬讲价还价,又被殷乙冷眼相逼,再看见散发着危险气场的狐狸旁若无人站在堂中,老板底气全消,败下阵去。
    收拾出几个房间,小穆康怎么也不愿离开容萧,只能带他一起,而他极是乖巧听话,即便容萧笨手笨脚替他洗澡换衣,或者放他在床上等着,他也一直安静不用人操心。
    可是有他陪着,容萧竟也觉得心里平静了许多。
    晚上,容萧正坐在床头给小穆康说着故事哄他睡觉,房门忽然被推开,狐狸径直走进,然后当着小穆康的面前,幻化成狐,跃上床,旁若无人地躺下。容萧醒过神来后,赶紧去看小穆康,怕他吓坏,却看见他睁大了眼,正转头看着她。似乎在她眼中找到了令他安心的东西,他脸上的惧色淡去,低了头,往下挪动小小的身体,钻进被窝。
    容萧看着他合上眼的小脸,出了一会儿神,不知不觉,视线落在蜷成一团的白狐身上。
    “我能不能把他留下?”容萧意识到自己在说什么时,话已经出口,在安静的房中,显得格外大声。
    白狐动也不动,似乎睡得熟了。
    容萧仰头靠在床栏上,自嘲地笑笑,胸口郁闷得像是被千斤大石压住,无法畅顺。
    隔日早上,容萧被身边的动静惊醒,睁眼看,却是小穆康自己掀了被子,反身脚先下地的爬下床,放开手时没站稳,一屁股坐在地上。他也不哭,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