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雷逐鹿 作者:金龙鱼》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惊雷逐鹿 作者:金龙鱼- 第8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皇帝虽然翼求长生,耽于炼丹,但在权力上一点也不糊涂,倒还保持清醒,对权力抓得很牢,虽然懒怠于上朝听政,但仍然不时过问朝廷政务,批答奏章,决定国家重大事项;或者通过司礼监传达圣旨,命内阁执行。即使他置身丹房,大臣们无法面奏,但奏章却要一件也不许少地送到丹房之中,至于皇帝是否批复,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吏部的奏请,皇帝虽然不曾允准,兵部的奏请却是批复照准,西北边防军将基本还算稳定;
  但不久,皇帝召还乔行简,又谕令乔行简精选三边四镇的边军锐卒番上宿卫,乔行简先乘驿传回京,精选的边军精锐随后由各带兵官陆续统带到京。
  陇右总督之职在乔行简离任之后,再次呈现空缺之状,无人接任,加之边军锐卒又调走近八万人番上宿卫,陕西地面三边四镇的边军精锐顿时去了大半,余者多是缺乏操练的老弱疲懒之兵,精壮能战的兵马,除两大行营合共不足五万的精骑之外,所剩无几。
  整个陕西因此居然出现了一般人难以察觉的军政两方面的权力空白——
  地方政务由于各级官员的大量空缺而瘫痪,尤其以关中地区为甚;
  而边防军务则由于甘肃、宁夏、延绥、固原四军镇的精锐士卒,被不同程度的抽调到北直隶,加上原来被抽调去北直隶番上宿卫的边军士卒,由于粮饷拖欠,行粮不足等原因致行期拖延,仍然还在陆续返回途中,尚未归还到各军镇戍所的建制中,陕西地面的帝国军队,实际上的作战能力下降到了最低谷。
  此消而彼长,帝国官府管制力量空前衰落之时,陕西北部的流民乱事却在不经意间一点点壮大,蓬勃发展起来,许多地方豪强都自行拉起了自己的民团乡勇以图自保,乱世之象重新萌发!
  而此时,黄绫加身的雷瑾已经快要抵达京师。

  帝国京师,乃天下中枢,北倚山险,南控江淮,右拥太行,左挹沧海,既得地利之便,加之城高池深,易守难攻,又有京军、边军重兵戍守,可谓固若金汤!
  蒙古鞑靼多次侵略,吉囊汗的鄂尔多斯万户(汉译或译称阿尔秃斯)、俺答汗的土默特万户,小王子的土蛮部(即蒙古左翼察哈尔万户)、辽东的女直诸部虽然屡有入掠,叩关来袭,但帝国京师凭借坚固无比的城防,令得塞外游骑虽有数十万众,数百年来也只能望城兴叹,而无可奈何,每每饱掠京畿远郊一番,就撤兵北走。
  锦衣府督主陈准挥动手中的精致马鞭,轻抽了一下跨下坐骑,他这马鞭是用细皮条巧妙编成,雕花的象牙柄非常精美,还带着白马鬃做的缨子,价值不菲。
  瞥了并鞯而行的雷瑾一眼,陈准呵呵笑着,举鞭遥指巍峨耸立的城池,向雷瑾卖弄着他的学识。
  象陈准这样的太监,其实即使他学识再精深,武技再强,权柄再大,也仍然会被上层社会的士人看不起,从骨子里透出一种鄙视。
  类似陈准这样掌握着大权的办事太监,皇帝自然当他们是奴才,而皇帝以下,即便位至公侯的勋爵,位列三公的高官,多半都是出于害怕和畏惧,当面恭谨地称他们为‘公公’或者‘督主爷’之类;不怕死的则当面骂他们为阉竖、阉狗、阉奴、阉宦,没有一句是好听的。不管其他人是因为害怕,还是因为痛恨,何尝有人会把他们当作一个普通正常人对待?
  只有雷瑾似乎全然不当回事,这一路上,居然称陈准为仁兄或者兄台,‘受宠若惊’的陈准不免更加看重和雷瑾的关系。
  雷瑾可是货真价实的功封子爵爷,又是出身雷门世家这样的世家大族,尊称他一声‘兄台’,简直快让他找不到北了,陈准因而也就越发对雷瑾亲善!
  其实即便是太监也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在求而不得时,变态也就可以想象了!一旦掌握了权柄,其畸形的残虐报复心态,对他人而言是非常可怕的!被迫害的奴隶一旦有机会作了主人,有时比原来的主人还要残忍刻毒百倍千倍。
  “贤弟,前面便是京师了,你看是不是很有龙蟠虎踞的气势?
  关山险峻,川泽流通,沧海环其东,太行拥其右,漳、卫襟带于南,居庸锁钥于北。据天下之脊,控华夏之防,幽燕形胜,实甲天下,巨势强形,可称天府!京师据此上游之势,以临驭六合,实有提衣挈裘之势!”
  雷瑾安坐雕鞍,远眺京城,颔首点头道:“陈兄之言,甚是精当!几句话就道尽了京师形胜。”
  雷瑾还是第一次到这帝国中枢,以前因为种种原因,屡次错过了到帝京的机会,连当年敕封男爵,都未曾入京,而是在南京接受的朝廷封爵!
  当然,雷瑾对帝国京师也说不上陌生,书籍的记载,他人的描述,都让他对京师有一定的认识。
  这帝国京师所在之地,在上古颛顼时代称为幽陵,唐尧时称幽都,虞舜时称幽州。
  周初武王伐纣以后,分封黄帝的后裔(或者是尧帝的后裔)于蓟,又封召公于燕,所以此地也称燕郡或蓟州。
  战国时周诸侯燕国以蓟为其都城,到秦始皇帝统一华夏中国,划分天下三十六郡,这儿便是渔阳、上谷了。
  三国时候则称涿州。唐则属范阳郡,三镇节度使安禄山叛唐,曾经在此称燕帝,以蓟为燕京。
  而与故宋帝国对峙的辽国则称此地为南京,以后还曾改南京为析津府,继辽而起的金国则称此地为中都。
  到蒙元帝国,起初称为燕京,后改称中都,扩建新城后叫做大都。
  如此形势雄壮的京师,大好的江山,不知最终会落入谁家之手?
  转着这样悖逆的念头,雷瑾杂在趾高气扬的皇家密探们中间,进入了天子脚下的京师九城。

  皇城西苑。
  太液池畔。
  皇帝炼丹求长生的丹房就在此处,其实就是将武宗时的豹房新宅加以改建而成,原本是皇族豢养虎豹等猛兽以供玩乐的地方,乃是数百年前蒙元帝国遗风,另有虎房、象房、鹰房、羊房、鹿房、天鹅房等处,还有太素殿、船坞、厢房等。
  纵情声色的武宗耗银二十四万两构建的豹房新宅并非养豹之所,其中密室极多,勾连栉列,犹如迷宫,设置着无数的帏帐、暗门、暖阁、绣榻、莆团等,并且还建有校场、佛寺等。
  豹房曾经是帝国武宗时期最为神秘,也最为朝野人士非议的所在。
  朝野人士传说在豹房内部有很多华丽豪奢的房间,每间房里都有裸卧的美人。
  房门外则有对武宗皇帝忠心耿耿的豹房武士,腰悬“随驾养豹军官勇士”关防牙牌,警惕的侍立护卫。
  当武宗皇帝带着随从、近侍、胡僧,在美女、歌僮等人簇拥下,进入豹房时,豹房就成为了秘合狂欢的处所,酗酒纵饮,通霄达旦。
  人们甚至私下传说,武宗皇帝有一次在豹房,见到一个美人脖子上围了条豹尾,身影映照在大扇纸窗上,像极了直立的豹子,就让所有的美人褪除衣裙,在粉颈上挂貂尾、獭尾、狐尾、豹尾等等,腰上系虎皮,模仿兽类爬行,互相追逐、嬉戏,甚至在兴起之时象动物一样交配。
  这些传说,到底有几分真,又有几分假,没人能说得清,而且豹房在武宗之后,便空置了很多很多年。
  当今皇帝从先皇帝手中接过帝国权柄,最初几年颇能奋发,励精图治,勤于政事,令得天下儒臣都欢欣鼓舞,道是帝国中兴有望矣。
  不曾想好景不长,皇帝近年倦勤日甚,经常沉迷长生丹道,面对大臣们涕泗交流,喋喋不休的劝谏,不胜厌烦,于是便命将那闲置多年的豹房重新翻修一新,作为皇帝炼丹求道的丹房秘室,许多朝政和重要奏折也挪到丹房批答处置,却不许大臣们到丹房打扰。这里便在成为皇帝炼丹之所的同时,也成为了帝国国政军机的主要中枢,皇城大内的宫殿,皇帝反而越来越少移驾而往了。
  一身蟒绣锦衣的陈准,在侍卫的带领下,穿过繁复、曲折、幽深的厅堂轩室,来到一处幽静的丹室。
  室中帘幕低垂,燃点着安神檀香,清逸的香气,令人杂念烦绪不知不觉间消散无踪。
  陈准恭谨地侍立着,等候着皇帝的传召接进。
  半响,才听见皇帝威严的声音:“传陈准!”
  便见宫娥出来打起了帘子,陈准连忙弯腰,快步走进内间丹室,尖尖的嗓音如吟似唱一般道:
  “奴婢陈准见驾!”
  说话间便跪了下去,行一拜三叩头的常朝礼(如果常在皇帝左右侍候,是用不着这样多礼节的)。
  “起来吧!”
  “是!”
  陈准应诺起身,仍然恭谨地躬身,听候皇帝训示。
  “唔,雷家老三现在怎么样了?”
  “启禀皇爷,奴婢遵照皇上口谕,一路好生照看,雷爵爷已经安全拘提到京,现在安置在锦衣府秘宅已有数日。因为未得皇上旨意,奴婢也不敢擅自作主让他外出。”
  “据你看来,这雷家老三可有心存不轨,意图谋叛之处?”
  “皇上,奴婢愚钝,这次前往武威办事,并未发现雷爵爷意图谋叛的异象。奴婢斗胆,愿将此次所见所闻,一一禀报,皇上英明,必能裁断!”
  “嗯,说!”
  陈准便将此行见闻,择要禀报。
  除了雷瑾这一路上与陈准议论兵阵攻防、国家形势、琴棋书画、风花雪月的言论一一上闻之外,诸如雷瑾在古浪驿干的‘好事儿’也说将出来,惹得皇帝摇头笑骂道:“身陷囹圄,犹自色胆包天!不过,听其言行,并无悖逆之处,又精熟兵法,是真的通晓军事的人才,朕当妥善任用!罢了,先留他在京师吧,日久才能见人心,再看看。寿朋公的顾虑也不能说没有道理!德懋公的大公子、二公子皆是人中豪杰,想不到连这个素称浪荡不羁的三公子也不容小视,勇悍无惧,亦是雷家之虎啊!不过嘛,既然他贪财好色又好华服美食,尚不足为虑也——”
  皇帝沉吟片刻,又问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