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锦绣之小户千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一路锦绣之小户千金- 第1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时之间屋里更热闹起来,顾廷雅坐在最边上,垂着头咬咬嘴唇,待其他人走了,才走上前送了两对她自己用彩色绢子做的花,下面留了红线,刚好可以绑在晴儿的羊角辫上。
    敏惠见她还和小时候一样,胆小怕事,和自己格外想象,不免多了几分亲近。“五妹妹有心了,她打小就喜欢花儿。”
    顾廷雅憋红了脸,半晌才交了一声“表姐”。
    “真的非要回去不可?”吕氏看看外头的天色,离别伤情渐渐从眼底蔓延整个脸部。
    童若瑶诧异地看着敏惠,“难得来一趟,怎么不住两日就走?母亲听说你们要来,一直念着,现在好容易才来了。”
    敏惠不好意思地笑道:“如今只怕要在上京多住些日子了,随时都能来看姨妈和表嫂子。”
    吕氏都留不住,自己再多语言只怕也不顶用。童若瑶扭头给小玉打了眼色,小玉心领神会立刻转身出去。因为知道敏惠要来,所以提前就准备了东西的,黄氏和崔氏都送了那些,敏惠是大房的亲戚,总不能比她们还少。倒不是攀比,而是理应如此。
    送敏惠回去的马车,吕氏已经提前让范妈妈出去安排妥当,敏惠又暂时住在城外,必定要在城门关闭之前出城。瞧着时辰,吕氏和童若瑶陪着她过来辞别老夫人,老夫人自然也备了丰厚的见面礼,敏惠红了眼眶,千谢万谢摸着泪上了马车。
    直到马车拐个弯不见了,童若瑶才扶着吕氏往回走。吕氏情绪非常低落,一声接一声地叹息,童若瑶也不好劝。
    回到百寿堂,才禁不住喟然长叹道:“那孩子也实在可怜,从小儿就命苦,也不知到底造了什么孽?”
    童若瑶扭头看范妈妈,范妈妈也是一脸的悲伤,倒是秀珠开口劝道:“义母别伤心难过,至少如今表姐来了上京,义母时常都能见着,料定邱家也不敢把她怎样。”
    吕氏似是没听见,任旧长叹短嘘,一脸悲戚。敏惠现在的日子看起来确实不好过,可秀珠的话怎么听着安慰的成分都不多,更多的竟是感触。也不知是不是童若瑶领悟错了,秀珠说了那句话也陷入沉思。
    屋里静悄悄的,童若瑶捧着温热的茶杯,顾廷煊和敏惠的年纪恰好符合这个时代夫妻结合的年纪。据童若瑶了解,女孩儿十六岁嫁人,男子二十一二成婚。根据古代人亲上加亲的传统观念,凭着吕氏对敏惠的感情,敏惠嫁给顾廷煊完全有可能。难道,在吕氏眼里,敏惠还不及秀珠么?
    可吕氏之前应该是没有那个意思要秀珠嫁给顾廷煊,而是后来秀珠的年纪越来越大,眼看着过了年纪不好嫁了,才有了这个心思的吧?
    而秀珠现在说着这句话,细细一琢磨,未必不是说的她自己。敏惠出身尚且比她好,嫁人后却过着这样的日子。而她自身的条件尚且不及敏惠,出嫁后又会过着什么样的日子?
    不知秀珠这一句话在吕氏心里有没有产生涟漪,童若瑶静静吃了一口茶。
    吕氏终于从悲痛中回过神,抬头看着范妈妈嘱托道:“明儿你亲自去看看她住的地方怎么样。”
    范妈妈点点头,“奴婢一早就去。”
    童若瑶琢磨着,毅然抬起头,“母亲,儿媳也跟着去看看她吧。”
    吕氏勉强扯出一抹笑,“还是你有心,也好,你去了他们也有个忌惮。”
    童若瑶心里一顿,难道敏惠在婆家已经过得这般糟糕?
    “她是个可怜的孩子,小小年纪就没了母亲”吕氏只说了俩句就说不下去,眼眶微红,眸子上起了一层水雾。
    余下的不消多说,也能想象出来。她是女孩儿,母亲没了,她的娘家人如何肯给她撑腰?也根本就没人给她撑腰吧。
    秀珠任旧垂着头,神色木讷。
    屋子里的气氛悲伤而又凝重,一直持续着,晚上吕氏没吃几口就放下碗筷。因怕她忧思过虑,又不吃饭身子受不住,童若瑶和范妈妈连劝了几句,她才又吃了小半碗,就再也咽不下去任何食物。
    秀珠似乎也没什么胃口,话也不多,吃了饭略坐坐就告退出去,十分落寞的样子。童若瑶接过范妈妈递过来的薄荷水,递到吕氏手里,微笑道:“也不知母亲吃不吃得惯,只儿媳想着,茶水解乏,母亲晚上喝了只怕睡不好,才做主叫范妈妈换了。”
    吕氏端起吃了一口,温热的咽下去却觉得凉爽,味道也不错。明白童若瑶怕自己只想伤心事儿,好起来的身子又有不妥,遂笑道:“还不错,以后夏天就吃这个吧。”
    童若瑶笑了笑,“儿媳叫小玉她们在院子里种植了一些,现在蚊子越来越多,虽然有纱帘子挡着难免会钻空子飞进来一些。那些熏香固然好用,母亲又不喜欢那些味道。既然母亲喜欢这个味道,明儿就折一些放在屋里,还可以驱蚊的。”
    吕氏点点头,脸上渐露倦意,童若瑶瞧着便起身告退。
    这一夜吕氏虽然困倦,却久久难以成眠。白玉楼中的顾廷雅同样如此,躺在床上,盯着光线灰暗的上空。敏惠的模样在她脑海里一边又一边地闪过,她在这个家里日子也算过的拮据,每个月的月钱有一半交给了母亲,她不能随便出门,不能太经常和其他人交往,因为她连打赏的赏钱也拿不出来。
    小玉服侍童若瑶躺下,忽地感叹道:“表小姐也实在可怜。”
    都说女人要投胎两次,出生一次,出嫁一次。是敏惠天生命薄还天妒红颜?敏惠两次投胎都这么不幸。童若瑶深吸一口气,“与她比起来,我很幸福。”
    出生的家里虽然算不得富足,勤勤俭俭的日子过得也算舒坦,主要是心灵上得到了满足,家庭的温暖,父母、哥哥的疼爱。出嫁后,虽然也遇上了一些不愉快的事儿,但大体是幸福的。在这个时代,能有几个人有自己这样的幸运?
    小玉微微一笑,“二奶奶本来就是有福气的人。”
    “命运总是令人捉摸不透的。”不幸和幸福本来就一线之隔,不过,并非是自己不能去争取和选择的。童若绾就是个例子,想到这里,童若瑶突然想到,从二月就说要回来的童若秋,到现在还没回来,也不知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儿。
    “好了,二奶奶快歇着了吧,别想了,明儿一早要起来。现在天气热了,要出门也该早些才好。”
    童若瑶抛开纷纷杂杂的心思,笑道:“你也下去歇着吧。”
    小玉点点头,放下床幔,将床头的灯吹灭,掌着一盏灯出去。
    耳边静悄悄的,隔了一会儿才觉着有夏虫鸣叫隐隐约约传来。顾廷煊此去三月余,自从两个月前打发四儿回来一次后,就再也没有一点儿消息。而童若瑶和黄氏商议着打发去的人,也没有一点儿消息回来。
    童若瑶睁开眼,心里有些烦躁,索性把被子踢了。只是,即便半夜里凉,那个给她牵被子的人也不会在身边。
    隔日一早起来,童若瑶穿了一身颜色深的衣裳,款式也简单大方。小玉准备大展身手要给她梳个漂亮头饰。童若瑶忙制止了,“寻常发即可,别太复杂。”
    小玉不免有些失望,童若瑶从镜子里瞧着她的神情,微笑道:“我要出门,太过复杂顶着难受。”
    如此一说,小玉才释怀,自责地笑道:“是我顾虑不周全。”
    顾家富贵不假,只敏惠穿着打扮如此,自己弄得太过,反而增添疏离让敏惠以后不敢来探望吕氏。吕氏对秀珠尚且百般关怀,对敏惠可见一二了。头饰、首饰戴的也不多,和平常在家差别不大,但衣裳的颜色略深,整体看上去多了几分沉稳,也略略把自己的真实年纪掩盖了几分。
    陪吕氏吃了早饭,便紧着过来给老夫人请安,时候早了些,其他人都还没到,老夫人听说童若瑶要去看敏惠,眉头微微蹙了蹙,随即笑道:“也好,都是亲戚。既然要出门,还是早些吧,一会儿日头大了就热。”
    童若瑶点点头,老夫人又嘱托道:“身边多带几个人,要出城叫两个机灵的小子也跟着去。”
    终究还是不放心,老夫人安排了自己身边两个得力的婆子也跟着去。本来预备的是两辆马车尽够了,出门时却是四辆马车,场面有点儿壮观。
    天气也怪,出门的时候,分明瞧着是晴天,出了城天上就布满黑压压的乌云,赶车的婆子停下来,撩开帘子询问,是否继续走。童若瑶看一眼范妈妈,又撩开小帘子看了看天空,“夏天的雨来得急,也去的快,不碍事,继续走吧。”
    那婆子十分担忧,见童若瑶坚持,也只得继续赶路。
    范妈妈忧心忡忡地,“要不咱就回去吧。”
    看得出来,她也很关心敏惠,并不想回去,童若瑶摇摇头道:“已经出了城,现在又没下雨,再说这样的天气才好,不会很热。”
    范妈妈也没继续劝,由此却打开话匣子,和童若瑶说起以前的事儿来。因为并不算很远,出了城半个时辰不到就到了。范妈妈也没说多少,但起码让童若瑶了解了一些敏惠的身世。
    恍然间,童若瑶觉得,围绕着顾家的人似乎都很不幸。顾家一共三房,这三房人除了二房,另外两房说起来都很悲催。大房如此,吕氏如此,连敏惠也如此,真正应了大家族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话。
    一座拥有五六间屋子的小院,坐落在绿幽幽的田地边缘,一条宽阔的泥巴路从门前穿过,弯弯曲曲连接着另外三户人家。皆是这样格局的小院,外面有高高的围墙,相邻甚远,并非比邻而居。童若瑶遂明白,这里应该不是村庄,而是管理这些良田的佃农。
    童若瑶眉头微蹙,范妈妈收回惊愕的目光,随即朝后面的婆子吩咐道:“先去瞧瞧。”
    那婆子忙忙地去了,范妈妈转身朝童若瑶道:“二奶奶先别下来。”
    童若瑶点点头,心里明白范妈妈是叫那婆子去找谁了,好让该回避的人回避,毕竟自己是女眷。
    这样的地方突然出现几辆华贵的马车,本来就是稀罕事儿。虽然大片良田都是上京城里那些富贵人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