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山河血- 第3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作为一个后来者,没有谁比管明棠更清楚,石油在未来的重要性以及在迫在眉睫的战争中的重要性。
    “二战美国的石油淹没了德国和日本!”
    自从战争进入机械化的时代,战舰进入蒸气轮机时代,战争机器对油料的依赖性越来越严重,石油对战争的影响甚至超过了武器本身。
    没有了石油,战舰会变成浮动的棺材,飞机会变成机场上的靶子,坦克会变成一堆废铁对于二战历史的了解以及对石油重要性的充分了解,使得管明棠深切的意识到石油的重要性,当然更为重要的是建立石油工业的重要性!
    “民国二十三年液体燃料进'13060万关两,占全国进口值2。7%,其中公司进口高达612万两”
    坐在办公室中,管明棠一遍又一遍的看着那份化工研究所的金开英提交的关于建立石油冶炼工业的报告,在这份报告中,他先是列出了石油的重要性,同时还列出了石油与汽油、柴油的价格、成本对比,当然更为重要的是石油冶炼的各种副产品对化学工业的重要性。
    而之所以陷入长时间的沉思,并不仅仅只是因为这份报告,而在思索着另一件事——中原油田。
    早在管明棠出任邯彰专区前,将新区选定于邯郸的时候,他就已经盯住了“中原油田”这块肥肉,甚至还特意于后世购买了油井的经纬度坐标位置,以为开采中原油田做准备,但一直以来,尽管每年公司为购买石油产品花费大量的资金,可是管明棠却一直没有动过开采中原油田的念头。
    直到今天,可即便是今天动了这个念头,他仍然显得极为犹豫。
    在这个时代,中原油田发现的基础“陆相生油”理论并没有得出,没有理论作为支持,适合开始“中原油田”吗?而且开发中原油田会不会引发其它的负面效应呢?
    坐在办公室外,呼吸着从办公室中弥散出来的浓浓的烟味,这一夜,李直民这位毕业于俄亥俄大学物理系,后又在诺威奇大学取得军事学硕士学位秘书长,此时同样也没有回家睡觉,整宿地呆在办公室中,透过那间未掩的办公室门,看着坐在办公室中的专员一支又一支地吸着烟卷,那红红的烟火将长夜催出了黎明之光。
    “先生,都快天亮了!您回屋休息吧!明天,不,是今天了一今天上午十点您不是还要开个会议吗?您得先眯一会儿嘛!”
    尽管专员比自己小十岁,但李直民依然还是喊其先生而非职务,尊重无分年龄,在他看来,仅在过去的八个月间,管明棠造福邯彰专区四百五十万百姓的善政,就当得起“先生”之称。
    缓缓地转过脸,管明棠长时间地看着李直民
    这位自己像是“拾漏”一样在河南郑县的分公司中“拾得”秘书,管明棠沉思片刻,而后问道。
    “仲民,你是不是在诺威奇大学进修过军事学!”
    “是的,先生。”
    听着他的回答,管明棠示意他坐下来。
    “仲民,有一个问题,我希望你在军事的角度上给我一些建议!”
    当初的之所以选择李直民作为秘书,而不是那些学习政治学、市政学的硕士、博士,因为他即懂科学,又懂得军事o
    “嗯?”
    军事的角度?
    “假如,现在于专区发现一座大油田,也就是产量可达数百万吨的油田的话,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嗯,我是指军事层面!”
    之所以对开采油田,显得极为纠结、犹豫的根本原因,一是基于政治因素,二是基于军事因素,在政治上,专区发现大型油田,在使得油田成为某些人眼中的肥肉时,也会令专区进入一些人的眼中,自从出任专区专员后,为了专区的发展,管明棠可谓是操碎了心,他可不想在刚见成效时,自己就被人摘了桃子。而在军事上,则是未来的那场战争,日本有可能放过这个油田吗?
    “嗯,这个”
    在思索之余,李直民心底略带些疑惑,难道专区发现了油田?年产几百万吨?想及过去的几个月间,所目睹的专区一桩桩一件件让人兴奋不已的成就,此时他的思绪兴奋而忧虑:兴奋的是中国发现了一座大油田,从此石油再也不需要进口。但在另一方面,现在的国家外部形势,却不得不让人担忧。
    从“九一八事变”至今,直到今年,甚至这个月,李直民才终于相信,中日之间未来的战争是不可避免的,现在日本人占领了满洲,并且窥探着整个华北,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在专区发现了一座大油田,无疑等于等于在华北这个餐盘上增加了一块肥肉,只会激起日本人的贪婪之心,到那时日本人会怎么选择?
    “石油,石油”
    反复在心里念叼着这几个字,想到先生的问题,李直民便开口回答道。
    “先生,你应该知道,日本是一个石油资源极度匮乏的国家!”
    得益于在“918事变”后的“到日本去了解我们的敌人”的浪潮,在国内又一次掀起留学日本的浪潮之余,大量的与日本有关的书籍先后出版,而在报纸上也可以看到相应的文章,几乎在所有研究日本的书籍中,都日本“石油匮乏”的文字,日本本土的石油资源极为贫乏,日本本土的石油年产量只维持在20y/吨左右的水平,以及北库页岛租借地年产量约30万吨,此外台湾每年还有几万吨的产量。
    “所以,如果一个年产五百万吨左右的大油田摆在他们的面前!”
    站起身来,管明棠将手中的报告往面前的茶几上一放,而后踱着步子说道。
    “到那时,那些从地下冒出的黑乌乌的油,就会把日本人像苍蝇一样吸引过来!”
    “他们甚至会不死不休的夺取这个油田!到那时,专区便有可能成为整个华北最重要的战场!”
    在办公室中踱着步子,管明棠似忧非忧的说道。
    “到那时,我们将会吸引整个日本的注意力!”
    吸引日本的注意力,这值得担心吗?的确让人担心,但在另一方面,这同样也是管明棠有意而为之,在选择邯郸的时候,管明棠就知道,几年后,邯郸是日军南侵的必经之地,而选择将“家业”置在这里,就是为了让自己无路可退。
    无路可退!
    在这个选择的背后,管明棠有自己的用意,无路可退,意味着自己必须要死守此地,而死守此地的同时,整个战争态势,都有可能因自己的选择,而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或许不会有人能够理解这个用意,但是管明棠却知道,这里将会改变什么,甚至整个历史的态度、未来抗战的进程,都将因为这里的坚决抵抗而改变。
    其意义,甚至可能超过自己在这里创办的工业,对于日本而言,这里的工厂只是工厂,可以轰炸,可以进攻,但绝不是孤注一掷的不惜一切代价。
    而现在,假如专区开采了中原油田,那么,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呢?
    看着先生一脸凝重的神情,在李直民的心中,有一个问题他实在不明白,便又忍不住上前请教道。
    “先生,你是担心吸引日本的注意力?”
    转头向自己的秘书,管明棠先是“嗯”了一声,而后又摇了摇头。
    “我希望,在未来的战争中,日本注意到这里,但是”
    沉默片刻,管明棠又继续说道。
    “我又不希望,他们盯住这里!”
    双手环抱于臂前,看着窗外的晨曦,管明棠,用极为沉重的语气说道。
    “我们在这里,建立起来一点家当不容易,家大业大的搬不动,如果他们盯死在这里,把这里打烂了委实太让人心痛了,而且”
    而且之后,管明棠了沉默了,站在窗边沉默着。
    而且还有一个更让有担心的地方,中原油田第一口井是钻至近2700米方才出油,而这恰好又接近大庆油田的钻深,就在年前,根据经济调查局的情报显示,日本从美国引进了加利富尼亚式钻机,这种钻机可钻深超过3000米,这意味着,日本拥有了可供开采大庆油田的设备,如果没有记错的话,日本在东北勘探石油时,曾有飞行员发现过沼泽中的油迹,后钻井却没有发现油田,究其原因正是因为钻深不够。
    如果开采中原油田,会不会因其钻深而级日本一些启示,进而导致其在大庆油田的位置采用加利福尼亚式钻机呢?
    如果因为自己日本发现了大庆油田,那么未来想到未来可能产生的影响,管明棠的眉头紧皱着,一时间望着窗外,管明棠整个人都陷入了沉思之中,而嘴边却是不停的念叨着。
    “油啊!石油啊!”
    

第三百六十九章 石油之梦
    “石油啊!石油啊!”
    在地质调查所内,又一次面对着那副《中国地质地图》黄汲清的眉头紧皱着,在他的指尖,香烟的烟蒂已快烧着手指头了,可是他却像是没有任何感觉似的,只是盯视着那张地图,这张《中国地质地图》是北方公司地质调查所成立的半年间,根据以往国风外地质专家数十年考察,尤其是中央地质研究院多年的实际考察结果绘制的,这张《在中国地质地图》上,说细列出了中国的矿产资源,已开采的、已探明的、远景矿产区等等,可以说,这是中国最详尽的一副地质资源分布地图。
    而此时林林总总的资源中,石油,却是一片空白,除去陕北可怜的一点石油之外,在这张资源种类齐备的地图上,再也见不到石油的标志,可是现在中国对石油的需求从来没有向现在这么迫切。
    “兹!”
    突然,指间的灼痛让黄汲清吃痛的深吸一口气,连忙将烧到手指头的烟蒂扔在烟灰缸内。
    “所长,又走神了?”
    听着所长的吃痛声,孙建初笑着走了过来。
    “子乾!”
    在说话的时候,黄汲清的语气显得很是凝重。
    “不走神也不可能啊!”
    再一次,从铁皮烟盒中取出一根纸烟,黄汲清看着那副象征着北方公司地质调查所半年工作成就之一的《中国地质地图》,神情凝重的说道。
    “你该知道,新中汽车公司那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