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中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农业中华- 第2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要看怎么看,各种果实成熟的季节是一定的,其实也不算麻烦。”
  九月成熟的柑橘、柿子、苹果、大枣、核桃数量还是非常多。林场的工人从山里背下来一篓篓的果实,堆满了林场的分拣和包装车间。其中还有一些看起来绝对不能食用的坚果。比如橡子。松子,冬青子等等。
  数量之庞大,种类之繁多,让这些专家瞠目结舌。
  而这还是取二留三的结果。林场的人说,森林里还有很多鸟类和动物需要这些果实越冬。所以取二留三是规矩,当然,人类是取走了最好的。
  林场除了这些果实以外。还有各种菌类,蛋类,肉食类。一个林场的规模非常大。林场的工人分工也很细。从管理山林到采摘,到分拣,包装都有,林场有专门的铁路,有货场和车站。
  “这些还是以山林的产出为主,人工引进的挂果很少。比如这柿子,现在只能用来制果糖,果核太大了。当然果核也有用处。我们在管理山林的时候,会采用嫁接的办法进行改良。过几年会好很多。”
  “森林的管理可不仅是利用。”丽质忍不住提醒了一句。
  林场的场长笑着说:“先生,这几年我们引入了一些国外的树种,比如这松子,本地松子没有这么大。我们不会忘了森林的本身的特性和进化。陕西的森林才刚刚开始,谈不上森林,单讲树冠的层级,就很少。都是次生林和大规模的人造林。因为大树很少。我们能够采集这么多果实,就是因为他们太矮了。”
  “北方与南方不同,这些树木生长时间要短几个月,而且生长慢。但是反而挂果还要早些。果实的品质也不错。当然这几年情况还是有些细微的变化。随着林下植物的增多,土壤肥力和墒情变好。树木的生长在加快。再就是大面积的森林导致蒸腾量变大。陕西雨量在增加。树木生长快,树冠层级结构就会增加。当然我们的采摘难度就变大了。”
  张春点头道:“不要急功近利。不要只看眼前利益,不然你们会吃苦头的。现在的森林还不叫森林,只不过叫树林。你们现在的产出不算多,而是少。这么厚的森林和这么厚的森林,产出是决然不同的。”
  张春用手比试了一下森林树冠的厚度。
  林场也采用了沼气发电,他们处理果实后的很多残渣都进了沼气池,由于树林的恢复,一些山间,沟底的农田居然种起了水稻。水是从黄河里抽到沟渠,然后流过来的。一个工人正在把树林里的喷灌管道拆下来,因为它们的使命已经完成了。而且冬天要到了,管道会结冰。
  “林场的工人不少。”孙传芳问。
  “不少,今年林业工会会从农业工会里分离出来,能占原来农业工会的三成左右。”
  吴佩孚惊讶地道:“这么多人?”
  林场场长笑了:“因为我们管的国土面积大啊。所有的山,所有的道路两侧,我们都管了。我们从人均管理国土面积来说,那人数一点都不多。”
  “分出这么多人,粮食够吃吗?”
  吴佩孚问的是张春。
  张春笑道:“林场自己也有农田,而且他们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淀粉、肉食,以及水果和干果。现在老百姓的膳食结构,主粮占的比例再减少。只是这需要一个过程,陕西刚刚摆脱粮食进口。甘肃、绥远包括阴山和阿尔泰地区都需要补贴粮食。好在这几年我们进口了大量的低价粮食。才能够支撑。”
  张春说的支撑,是陆续往这些地区的移民。两年下来,这一地区的移民已经达到了两百多万。湖北的移民已经不多了,因为湖北的人口不能再少了。移民中四川河南湖南居多。江西人口本身也不太多。
  陕西的人口也在增加,现在陕西的地盘包括了绥远在黄河以南的地区以及整个宁夏。从九百多万人口猛增到了一千四百万人口。而这些增加的人在1831年几乎都是靠粮食输入。直到1932年夏粮收获才打平。
  甘肃人口从不到六百万,也到了七百万人。而且这个速度还在增加,因为祁连山和敦煌的人口增加很快。
  绥远人口人口增加不多,主要是包头和阴山地区,增加了近五十万人,达到了近三百万。阿尔泰完全是抢过来的,那里从一个定居人口没有,现在已经到了近三十万人。这还不包括两个军的六万人在里面。
  这种人口大迁徙,是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的,特别是在交通系统完善后,这种流动似乎并没有引起人们太大的波动。
  四川人口有四千万左右,没有统计甘孜阿坝。河南近三千万人
  湖北只有一千八百多万人。湖南人口多一些,两千六百多万,江西比湖北还要少,一千三百多万。
  山东和陇海还没有来得及统计
  整个控制区人口总数约两亿人。而军队,算上军工企业,也不过一百万人。这也是张春敢让其他几家比照自己裁军的原因。战斗部队不算空军和海军,只有十个军加一个独立师,三十多万人。
  当然这也不算警察、预备役和民兵。


 第十一章 蜀道难

  前来刺杀张春的人是蒙古人,但是却是金壁辉派来的。
  暗月的人有些生气了,要派人去干掉这个女人。张春说算了,保证辖区的安全,比杀一个女人重要。
  由于出现了刺杀事件,所以徐本善和贞绪禅师各自回山去了。
  治黄委员会参观了洛川地区,就直接回了西安。
  张春夫妇则和柳慧一起和一只骑兵秘密进了毛乌素沙地。因为此时的毛乌素已经算不上沙漠了。它被一条条绿色的长廊锁死了。失去了流动性。
  一些有水的地方已经有人定居,这些人主要是护林的工人。
  他们饲养了一定的羊群,一般三四百人居住在一起,但是粮食是要靠外面供应的,自己并不能自给自足。他们的任务就是养护湖泊和交通系统的树林和草场。
  路边的沙丘上已经长了一些骆驼刺,张春居然看到一个沙丘上有一些仙人掌,仙人球等,不过显然不成功,这里昼夜温差大,晚上会结冰,热带植物是很难存活的。它们都大死去了,但是沙地上也有一些很小的小仙人掌和仙人球长出来。只是不知道能不能够度过这个冬天。
  工人们已经在上面改种了沙柳等植物。只是这些植物都不高,不到齐腰深。沙地的风很大,一些沙丘就算是埋入了大量的方格型秸秆,也还是有移动的现象。只是已经不像以前那么快速了。一些路段仍然被沙毁了。工人们正在改线,好在这些地方不敢修铁路。只是简单的公路。
  张春在鄂托克旗换了另一只骑兵。原来的那只骑兵一直去了包头。
  而张春转向了银川。
  鹿钟麟对德王采取了报复行动,骑兵杀到了苏尼特和二连浩特。虽然并没有占领这两个地方。但是蒙古各王爷的骑兵没有敢硬碰,而且德王也并没有使各王爷的意见统一。
  一些王爷纷纷反对内蒙自治。
  而人民革命军的行动,让担任蒙古畜牧农业部部长的巴乔山十分紧张。人民革命军占领阿尔泰和阴山,并且直接在达兰扎德嘎德驻军。人民革命军能从百灵庙一直杀到二连浩特,就能够杀到库伦。
  要是知道,武汉政府是中国政府中最强硬的一支力量,虽然同样称为**,但是**和蒙古**并没有什么交流。反而**与苏共的关系非常差。俨然有自成一派的架势。
  银川全部是军管,进出的人都需要盘查。只是这里的建设不是那么容易。
  弹药所分出来的燃料所在这里,弹体与火箭发动机也在这里。唯有导航系统还在荆门,连云港也会建成一部分研究所。跨黄河的大桥正在修建,通向延安的铁路基本修通了。到巴彦淖尔和包头的道路也已经修通,铁路正在铺轨。到白银矿区的道路慢一些。
  贺兰山的植被情况比较好,银川平原的农业也在进行调整。不过银川平原还是以农业为主。只是交通系统是沿着黄河修建。形成了沿河的绿色长廊。
  张春在这段路程很少与百姓接触,都是跟着骑兵在新军。和叶挺也只是在一个小帐篷里见了一面。然后直奔兰州。
  兰州正在做进入青海的战前准备。刘英,刘伯承都到了。
  为了减少马步芳的警觉性,他们都很低调。所以张春也不给他们添麻烦。直接坐火车到了汉中。换乘了成都的列车。不过这次又是记者,又是宣传。这种造势一直到了攀枝花。报纸上也早早地报到了行程。
  攀枝花的建设速度也不快,这里主要是学校、交通、电力等系统。除了一些煤矿、发电厂在建设以外,完全看不出要建工业城的样子,反而像是教育城。
  只是城市规划非常大气。
  邓希贤也不知道为什么张春这么高调来攀枝花。
  云南王龙云也派卢汉到了攀枝花等着张春,滇军和叶剑英打了几仗,每一次都损失惨重。如果不是叶剑英似乎没有进攻云南的心思。云南能不能保住还两说。所以龙云主动和叶剑英修好,并开通了到四川的商路。
  由于攀枝花正在大兴教育,所以很多云南子弟都跑到攀枝花上学。
  在成都的时候,刘湘和秦邦宪、王若飞、王稼祥也上车了。不过他们已经知道了人民军要对马步芳动手的消息。很配合地在成都车站举行了大型的欢迎仪式。
  新民报,武汉晚报,四川日报等辖区各大报纸都大篇幅登载张春视察四川教育系统的消息。
  武汉建起三个巨大的电视墙。先是播放文字新闻,隔了一天。影像新闻也有了。还是彩色的。
  这种公开播放影像的技术与英国和美国显像技术有些不同。它是通过计算机对数字化影像扫描复原而成。表面上看有些类似于放大版英国约翰。洛奇。贝尔德根据“尼普科夫圆盘”发明的机械扫描式电视摄像机和接收机。
  在武汉的外国人都认为这是落后的技术。
  因为俄裔美国科学家兹沃里金申请到光电显像管、电视发射器及电视接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