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澳洲史-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有线状雕刻;公元前2820 年已使用矛尖工具;公元前1800 年已使用薄刃工
具;公元前1470 年已有专门骨器加工作业。这些资料无可辩驳地证明,澳洲
黑人大约在距今七八千年间才刚刚“进入新石器时代。乘船漂洋过海不可能
在中石器时代,当然也更不可能在旧石器时代,最多只能在新石器时代,因
此可以断言,澳洲黑人的祖先大约在八千年前来澳洲大陆的。
三、澳洲大陆黑人的来源与分布
那末,澳洲大陆黑人的祖先是怎样乘船漂流到澳洲大陆上来的呢?对此
问题,学者们进行了长时期探讨,提出了各种观点,“漂流说”和“陆桥说”
便是其中的著名的两个观点。但是我们认为具有极大说服力的是英国科学家
赫胥黎的观点。他指出,在第四纪晚期,虽然在印度尼西亚群岛和澳大利亚、
① 曼宁·克拉克:《澳大利亚简史》,中文版,第96 页。
② 
L。S。Stavrianos,The World to 1500∶A Global History ,BookⅡ,P。80—81,1970,Sydney。 

同第8 书页①。

新几内亚之间不可能有连续不断的完整陆桥,但是,个别的岛群之间有可能
存在着狭条陆地(如婆罗洲和菲律之间的巴拉望岛)或岛屿环带(如马鲁古
群岛),而这些狭条陆地和环带就有可能联结成一条通路,但是这条通路间
往往有浅水或狭窄的水域相隔。这样,黑人的祖先可乘船逐段地越过,而动
物,那怕是胎生哺乳动物亦难于越过。有的学者还注意到了印度尼西亚从西
起越往东,动物愈少,究其原因,动物为隔断陆路的水域所阻挡。由印尼可
联想澳大利亚根本不存在胎生哺乳动物的原因,同时由此来判断澳洲黑人的
祖先走什么样的路来到澳大利亚的。
结论是,澳洲黑人的祖先既走水路又走陆路,在起码距今八千年前由印
尼某岛和新几内亚来到澳大利亚,主要的路线是东线,即从新几内亚越过托
雷斯海峡而来的,而西线是以帝汶岛作为出发地。
澳洲黑人的祖先首先到达澳洲大陆北部沿海地区与西北地区,经千百年
的繁衍生息,人口逐渐增多,加之从东南亚来的移民又不断涌入,部落间争
夺渔猎和采集领地日益繁频与激烈,因而许多黑人部落纷纷南下寻找新领
地,这样在远古时代的澳洲大陆上开始了历时近万年之久的人口大流动,整
个澳洲大陆逐步被黑人移民所占领。北部炎热而无南部凉爽也是黑人南移的
重要因素。
考古学家们发现了澳洲黑人向南扩散的三条主要路线:一条从西北沿海
地区沿西海岸南下的路线,亦称西部路线,直达西南地区。第二条路线由北
部地区南下,深入大陆腹地,直达南部地区,此即中部路线。第三条路线从
东北沿海地区出发,沿东海岸南下,到达东南地区,此亦称东部路线。每条
干线又分成若干支线。在这三条大干线中,以中部干线最为重要,因为这条
干线要经过几条大河,尤其是墨累河与达令河,气候和物产条件好,因此在
这一地区黑人较多。
澳洲大陆黑人经过以万年计的繁衍,到1788 年,其人口总数达30 万人,
500 余部落,分布在大陆的各个地区。按区域划分,可分成七个部落部区域
集团。
第一个部落区域集团,居住在墨累河流域的各部落。第二个部落区域集
团,居住在达令河流域,包括今整个新南威尔士和昆士兰的南部地区。第三
个部落区域集团在今昆士兰中部和北部。埃尔湖周围广大地区,居住的是第
四个黑人部落区域集团,但由于这里土地贫瘠,物产贫乏,故人口不像上述
三地区那样多。第五个部落区域集团居住在西部沙漠地区和西南沿海地区,
这里土地亦很贫瘠,土著人数亦较好。定居在西北部和西部沿海地区的是第
六个区域部落集团;第七个部落区域集团定居在澳洲大陆北部地区,包括今
金伯利高原、阿纳姆地和约克角半岛,这是澳洲黑人祖先最早到达的地区。
四、塔斯马尼亚黑人的来源
人类学家认为居住在塔斯马尼亚岛的黑人和澳洲大陆的黑人不是同一人
种。塔斯马尼亚黑人长着毛茸茸而又卷曲的头发和稍肿的嘴唇,很像美拉尼
西亚人,尤其更像新喀里多尼亚人。我们知道美拉尼西亚人和新喀里多尼亚
人属大洋洲尼格罗种人。人类学家告诉我们,无论是非洲的尼格罗种人,或
是大洋洲的尼格罗种人都是在潮湿的热带气候条件下形成的。就大洋洲的尼
格罗种人而言,他们是在东南亚和美拉尼西亚热带森林条件下形成的。学者
们据此认定,塔斯马尼亚人属大洋洲尼格罗人种,其祖先原住在东南亚和美

拉尼西亚热带森林中。这个结论几乎是公认的。
但是,塔斯马尼亚黑人的祖先是经过什么样的路线到达塔斯马尼亚岛
的,是有分歧的,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大约在比大陆黑人较早
的某个时期由美拉尼西亚乘独木筏漂流来的,或认为从新喀里多尼亚岛来到
这里的。途中,他们绕过了澳洲大陆。大部分学者持这种看法。
另一种观点认为,他们先到达澳洲大陆,然后逐步南下,从大陆的东南
端越过巴斯海峡到达岛上来。
从各方面的资料判断,塔斯马尼亚黑人的祖先从美拉尼西亚或新喀里多
尼亚到达塔斯马尼亚的结论是可信的。在塔斯马尼亚人中保留了不少的同美
拉尼西亚相同的文化,例如,睡觉的枕头用小长凳,使用独木筏,钻木取火
的方法,等等。
同时直到今天在澳洲大陆上考古学家们没有发现任何塔斯马尼亚人的痕
迹,更没有发现他们的同种人,所有这些说明塔斯马尼亚人到来的路线,不
可能是先到大陆然后再南下的。

第二节澳洲大陆黑人的生产与生活方式
一、狩猎业、捕渔业与采集业
澳洲大陆黑人直到1788 年英国殖民者侵入时,仍过着原始社会生活方
式,以其生产工具而言,仍处于石器时代。因此,研究他们的早期历史,会
对人类原始社会历史的研究提供直接的证据。恩格斯在其名著《家庭、私有
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引用了不少有关澳洲黑人的资料。
澳洲黑人的社会经济,像其他人类在原始社会所经历的经济形态一样,
也主要是狩猎业和采集业这两大部类。大量资料说明,他们根本不知道农业
和畜牧业。在滨海地区和少数湖塘沿岸有捕鱼业。捕鱼业也是澳洲黑人的重
要经济部门。所有这些都是他们处于原始社会的重要标志。
殖民主义者未到来前,澳大利亚黑人人口只有30 万人,平均每257 平方
公里才有一人。这里野生动物和野生植物非常丰富,周围是茫茫大海,又不
易为北方的欧亚大陆上的人类侵袭。这对30 万澳洲黑人来说是一个得天独厚
的天地,是一个天然的狩猎和采集的乐园。以渔猎而言,这里能捕捉的动物
很多,如袋鼠、鸸鹋、■(袋貂)、袋熊、龟、蜥蜴、蛇和各种鸟类和鱼类。
这其中,对澳洲黑人来说,最有决定意义的是袋鼠。
据专家估计,澳洲大陆上的袋鼠经常保持在1 亿只左右。由于大陆上没
有凶猛的食肉动物,因此,这1 亿袋鼠几乎全部是30 万黑人的猎取对象,平
均每只以5 公斤计,约有5 亿公斤袋鼠肉(合50 万吨),每个黑人仅袋鼠一
项可拥有1。6 吨,可见袋鼠对他们的重要地位了。而且袋鼠繁殖率极高。
袋鼠(Kangaroo )胆小,善跳跑,速度快,灰色,在荒原和草地易隐蔽,
不易捕捉。故黑人在长期捕捉袋鼠的斗争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锻炼出高
超的捕鼠技能。他们主要采取如下方法:
第一种方法是伪装法。他们利用自己的黑皮肤和灰暗色草原环境,或用
粘土抹身,把自己伪装起来,使之难于发现,然后悄悄接近正在吃草的袋鼠,
一旦接近成功,就迅速把锐利的长矛向其掷去,百发百中,从不落空。这是
捕捉袋鼠的主要方法。
第二是两人围击法。一人设法吸引袋鼠的注意力,另一人悄悄接近,投
掷长矛捕而捉之。
第三是追捕法。他们有时全力追赶袋鼠,反复追赶,甚至追赶数日,直
到袋鼠无力再跑,再投掷长矛捕杀。
第四种方法是利用猎狗(dingo )捕捉。
第五种方法是先设陷阱,然后集体围追,使之落入陷阱而捕杀。
用网和圈套捕捉幼袋鼠是第六种方法。
正是采用了这些方法才保证了黑人获得生活资料。从这些方法上可以看
出澳洲黑人已远远超出了原始人的活动能力。
除袋鼠外,鸸鹋也是他们的重要的生活资料,因而是捕捉的主要对象之
一。鸸鹋体大善跑,有“澳洲鸵鸟”之称,跑起来象骏马那样迅捷,但不能
飞。此鸟疑心大,对一切事物好弄个究竟,它的这个弱点却成了澳洲黑人能
捕捉到它的有利条件。为捉到它,黑人常常躲在树丛中隐蔽并拿出一样惹眼
的东西向它摇晃,笨拙而又好弄个究竟的鸸鹋,往往走过来看看,它哪里知
道,瞬间长矛突然飞来,便被击中而倒下。此外,黑人有时或利用陷阱和罗
网,或利用猎狗来捕捉它。在澳大利亚北部,鸸鹋较多,那里又盛产有强烈

麻醉作用的猪笼草。他们就把猪笼草置入鸸鹋常来饮水的池塘中,麻醉后而
捕杀之。
捕捉袋貂(■)的本领是澳洲黑人独一无二的高明技艺。袋貂是在高大
的树上栖息和生活的小动物。要捕捉到它必须具有迅速爬树的本领。澳洲黑
人爬树技艺之高明,真是令人惊异,与其说他们是爬树,不如说是他们在粗
大的树干上迅走。在树上找到袋貂的洞穴后,他们就用石制工具,通常是石
斧,把它们剜出来,或者用浓烟把它们熏出来,再捕捉。
澳洲黑人的爬树本领不仅用于捉袋貂,且也用于捕捉鸟类。捕捉飞鸟也
是他们的一项重要的狩猎活动。捕捉飞鸟的主要工具是飞去来器。这种工具
是澳洲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