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婆是军阀(精校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的老婆是军阀(精校版)- 第55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随之还有黑龙江下游韩进春军团攻克数座俄国人堡垒的战报。
  战事刚刚进行了短短数日,帝国军团便再一次为帝国赢得了战无不胜的荣耀,以十几万北方熊的鲜血祭奠曾经被俄国人残杀的同胞。
  帝国民众的激动可想而知,各大城市,都发起了游行请愿活动,数以百万计的民众走上街头,高呼“皇帝万岁!”、“帝国万岁!”,甚至有一些新思想的民粹分子喊出了“打到莫斯科去!绞死卑劣的罪犯亚历山大!”的口号。
  全世界也沸腾了,突然爆发的中俄战争,就算对中国报以最乐观态度的军事分析家和政治家,也未想到中国人闪电般取得了如此辉煌的胜利,以极小的代价歼灭俄国十多万军队,其中更包括俄国人的王牌师之一第17师。
  欧洲第一大报《泰晤士报》以夸张的《不可战胜的中国巨人!》为标题,对中俄中线战事进行了详尽的报道,其设在上海的中国通讯站的记者,更向帝国军部提出了作为战事记者随军的请求。
  整个欧洲,一片哗然,上至贵族阶层,下到市民、农民,都在谈论这场远在数万里外的战争。
  甚至巴黎街头卖火柴的小姑娘也知道了中国这个神秘而强大的东方大国。
  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是,伦敦、巴黎等地由欧洲商人带回去的如中国造相机、脚踏车等商品摆脱了无人问津的局面,
  中国十几年前便成立了以国家力量支撑的光学实验室,自然硕果累累,欧洲国家,现今科技都是放任自流,私人的光学实验室也有几个,但效率也好,科研土壤也好,比之专项攻关的帝国皇家科学院光学实验室自然是天壤之别。
  很明显的事实,中国相机的质量已经超过了伦敦声誉最好的产品,用硝酸纤维做基片的柔软、可卷绕的“胶卷”也令欧洲人眼界大开。
  当化学家叶昭与帝国德裔光学家阿具一起在数年前发明了钡冕光学玻璃后,帝国的摄像镜头技术就得到飞速发展,随之出现的还有活动电影摄像机等等。
  当然,帝国光学实验室的初衷自然不是为了发展完善照相机、电影等等技术,这些都是衍生产品而已。
  不过现今东方和西方,因为交通所限,除非质量明显高出一筹而且有着广阔市场的工业品,否则运输贩卖得不偿失,所产生的利润还不及高昂的运费。
  欧洲商人携带的少量工业品也只是运输茶叶时顺带而已。
  在帝国各大报纸报道“克孜尔大捷”的当日,苏门答腊岛大亚齐海域北百多海里外,出现了浩浩荡荡的俄国人舰队。
  在印度南安达曼岛布莱尔海港经过休整补给的俄国舰队,黑压压的掠过海面。
  这枝舰队集结了俄国波罗的海等舰队的铁甲舰,除了必要的防卫力量,可以说是倾巢而出来与中国人决战。
  俄国舰队总指挥官格里戈里?伊万诺维奇?布塔科夫,海军上将,同时也是俄国汽轮装甲舰队战术的奠基人。
  九年前,他发表了《蒸汽舰队战术摘编》一书,七年前,又发表了《蒸汽舰队战术新编》,一举奠定了俄国海军装甲舰战术先驱者的地位。
  布塔科夫上将所在的旗舰彼得大帝号,排水量7000余吨,勉强可通过苏伊士运河。
  两座305mm双联前装炮塔装在桌台状的中央船楼前后中线上。铁制船体水线装甲带为厚559mm的木材,两面镶厚178mm的锻造装甲板;动力为机车型的烧煤锅炉,蒸汽机功率5250马力,两轴推进,航速13节。
  虽然听闻中国人的万吨级战列舰已经下水,但距离真正竣工应该还有一到两年。
  布塔科夫坚信,如果不趁现在给予中国海军致命的打击,那么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俄国海军将再没有在中国海一带威胁中国人的力量。
  “彼得大帝”号,本来应该设计为万吨战舰,但因为中国人现时的威胁不得不令俄国海军部加快铁甲舰生产速度,万吨计划暂时搁浅,彼得大帝号作为六千吨以上的主力舰匆匆的排上生产日程。
  战胜中国海军,深入中国海将广州刚刚下水的万吨战列舰的船体击沉,破坏中国的船厂,便是布塔科夫率领他的舰队将要执行的战略目标。
  前来中国海的舰队,除了旗舰彼得大帝号,主力舰只尚有排水4000吨的风帆蒸汽舰“奈特隆?麦雅”号和“克莱姆尔”号,都是两年前竣工的舰只,具有很强的法国风格,船体有长大的冲角和较强的舷缘内倾。
  此外还有三艘排水量三千吨的羚羊级战列舰,其中两艘从法国购买,一艘自己建造,又有英国泰晤士铁厂建造的“佩尔维茨”号等等早期铁甲舰以及武装商船、补给舰。
  不算补给舰只,整个舰队共有二十余艘军舰。
  俄国海军部对中国海军的实力一直在进行评估,基本上,认为这是一支技术先进足以抗衡英国任何一支地区性分舰队的强大力量,而且与英国海军的差距逐渐缩小。
  中国人的软肋也很明显,那就是没有多少海战经验,话说回来,进入铁甲舰时代,各国海军几乎都没经历真正的海上战争,反而是中国海军多次挑起事端,此外就是奥地利和意大利海军曾经爆发过冲突。
  布塔科夫思忖间,不由得轻轻叹口气,与中国人的较量,只怕比自己想象的还要艰难。
  “塔尼娜号报告,距离中国人的大亚齐港口一百海里!”
  指挥室里,陡然紧张起来。
  大亚齐是中国人势力范围最边缘的殖民港口,进入大亚齐海域,也代表着己方舰队开始碰触这个张牙舞爪盘踞在中国海和南洋的恶龙的触角。
  布塔科夫深深平复了一下呼吸,突然下达了命令:“左转向!驶向马六甲海峡!”
  舰队大张旗鼓的东来,中国人肯定早有准备,而且舰队在各处港口停泊,甚至报纸都可能有报道,估算时间,中国人也差不多能知道自己的舰队大概进入印度洋的时间,大亚齐,说不定已经有中国舰队集结等待着自己,有岸炮支援的中国舰队对己方的威胁将大大提升。
  布塔科夫突然放弃了攻击大亚齐的计划,准备一鼓作气,将中国人甩在后面,冲入马六甲海峡,再直袭广州,出其不意的敲掉中国人正建造的巨舰,破坏其船厂。至于沿途遇到的中国商船,他们只能自认倒霉。
  令人遗憾的是英国人虽然处处给予方便,但却不肯与自己共享情报,是以中国舰队的行踪,自己一无所知。
  长约600公里的马六甲海峡,在新嘉坡附近的最狭窄处,海峡宽度仅为两公里。
  而布塔科夫没想到的是,在新嘉坡海域,英国人的眼皮底下,马六甲的咽喉,他的舰队遭到了中国人舰队的阻截。
  比起中国人的胆大包天,反而他们如何能事先得到消息甚至清清楚楚知道自己舰队的一举一动,清楚的知道自己舰队哪一天离开布莱尔海港,倒没那么令布塔科夫惊奇。
  当行驶在最前面的轻型武装商船报告发现中国人舰队的那一刻起,俄国人舰队立刻忙碌起来,编队结阵,等待着中国人进入己方的射程。
  而此时的新嘉坡,一艘挂着英国国旗巨大无比的风帆战列舰静静的停泊在港口中。
  “阿基里斯”号,排水量9820吨的万吨级战列舰,配备8吋前装线膛炮4门和7吋前装线膛炮22门,装甲带贯穿舰体全长。
  英国人的万吨级重舰,本来只在海峡舰队和地中海舰队这两处大英帝国最核心的区域服役,但近年中国崛起,“阿基里斯”号遂被编入了印度舰队。
  参谋长匆匆进入休息室找到正浅酌的舰长同时也是印度洋舰队司令詹姆斯?何伯爵士。
  詹姆斯?何伯有个外号叫“好斗的吉米”,曾经与太平天国有过亲密的接触,而且他有个怪癖,就算进了港口,他也更喜欢逗留在自己的舰船上而不是上岸狂欢。
  参谋长一脑门怒火的讲述中国人的挑衅,大声道:“将军阁下,中国人是在露骨的蔑视大英帝国的利益,就在十几海里外,也并没有事先向我们发出警告,就开始了对俄国舰队的攻击!”
  “好斗的吉米”却表现的极为冷静,慢慢放下酒杯,道:“传令!水手紧急集合登船。”
  参谋官转身兴冲冲而去,看着他的背影,何伯不由得摇了摇头,年纪大了,眼前的世界,和这些血气方刚年青军官看到的世界就截然不同。
  中国人,不知不觉间,已经有能力挑战帝国在印度洋的利益,只是这些年青的军官不愿意承认而已。
  万吨级重舰又如何?勇士号建成还不到十年,在海军技术飞速发展的现今已经显得极为落伍,已经沦落到编为预备役的境地甚至很可能再过几年便被从海军中除籍。
  排水量9100吨的勇士级战列舰黑王子号几乎要面临和勇士号同样的遭遇。
  中国人却是厚积薄发,根据情报,中国人已经建成了流体力学船模试验水池,从词义大体上能分析出其实验室的性质,但作为中华帝国的秘密军事试验场,却从来没有外国人亲眼目睹过到底这个水池是怎生模样。
  但看着中国人雄心勃勃的在打造的万吨级战列舰,看着他近年噼里啪啦下水的各种型号的铁甲舰, 不难想象中国人的工业建设能力和军工技术已经发展到了一个相当成熟的阶段。
  承认其为列强俱乐部之一员,接纳其进入大英帝国主导的世界秩序体系才是最稳妥的作法,愈是打压,反弹愈强,马六甲海峡,可以任由中国船只通过,而其愈是依赖马六甲海峡,实则对于大英帝国来说,就等于掐住其咽喉,反而更容易控制这个崛起中的强国,如果一味的想将其圈禁在某个特定的区域,只会引发激烈的对抗。
  不过,还是祈祷俄国人能给中国人一个血淋淋的教训吧!
  何伯举起酒杯,一饮而尽。
  
  林加群岛左近海域,中国皇家海军南洋舰队与部分中国海舰队舰只蜂拥而至,与俄国舰队展开了激烈的炮战。
  中国海军编为中国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