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真实的希拉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一个真实的希拉里- 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样。    


    但希拉里的朋友们依然担心,怕她不能够适应这座宁静的奥扎克小镇的生活。但这个受过东部精英学校教育的“律师女士”可不是一个让人费心的家伙,她不仅迅速地在费耶特维尔扎下根来,就是说她“如鱼得水”也不过分。    


    到了费耶特维尔,她还不清楚戴维斯会分派她教哪门课,直到上课前两天才得知她要教刑法和刑法程序。在她未来阿肯色大学之前,已经有许多学生知道她是美国面临宪法危机时参与核心工作的成员之一,因而他们对她充满了敬畏之感,到希拉里跨进教室的时候,他们更坚定了自己的看法。希拉里的一个学生伍迪·巴西特从看到她的第一眼起就形成了这样的印象:这是个信心十足、勇于负责的进取型女人。    


    她采取了苏格拉底式的教学法。这点与克林顿有很大的不同,比尔·克林顿的风格“更像谈话”,希拉里的则是“结算式的”。克林顿上课的自由活泼气氛的确很受学生们的欢迎,但也有些学生批评他的注意力集中在同国会议员海默施密特作政治角逐上,而不在课堂上。这种批评倒也并非空穴来风,他当时的确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国会议员的竞选中去了,只不过那个时候他还是政治舞台上的“无名小卒”,竞选失败了。    


    希拉里可不像她那“三心二意”的男朋友,她是个近乎苛刻的老师,上课总是直截了当。她对于学生的期望总是很高,当然,她给予他们的也很多,因而法学院的人们总在私下讨论说希拉里是更好的法学教授。许多女生把她看做楷模,在办公时间找她,要求她给予指导和道义上的支持。    


    在教师会上,希拉里也同样咄咄逼人。她坚持要求和同事们谈论学校涉及妇女和少数人种的政策方针。她坚持要求雇用更多有能力的妇女从事教学及辅助工作。如果她听到任何有关种族歧视的传闻,都会一再要求上级把事情调查个水落石出。她不能容忍会议没到规定的两小时就结束,她会敦促同事在没用完的几分钟内提出建设性意见。她赢得了学生的欢迎,也获取了同事们的尊重,大家都一致称赞她是热情的负责任的老师。    


    费耶特维尔这个城市的人民也很喜欢这个新来的年轻女教师,当希拉里经过街道时,几乎每个人都能指名道姓地认出她。即使她最初的激动渐渐消失,她在这个小城镇的氛围中依然干劲十足。她对《阿肯色新闻报》说:“我喜爱费耶特维尔,也喜爱阿肯色。我不知为什么,但我确实感到温暖如家。”    


    阿肯色州的落后在费耶特维尔这个城市中依然能够一目了然地反映出来:在这里,弗格森的小咖啡厅是几家可以坐着吃东西的小店之一;驱车50英里去听多利·帕顿的演唱也并非罕事;而万圣节宾客只有穿过墓地才能到达本季设宴最多的女主人家的化妆舞会。但这一切都不算什么了,最重要的是来到了比尔的身边。    


    希拉里还在法学院承担了两个重要的项目:一个是为两所地区监狱中服刑的犯人提供法律帮助,另一个是监督指导学校的法律救援训练班。训练班学法律的三年级学生中经过院长批准后,便在她的指导下上法庭处理没有争议的案例。她第一次去阿肯色时就通过了律师考试,1973年8月就已经取得了律师资格。    


    第一学年结束时,她的努力已见成果。培训班为三百多名当事人提供了服务,其中一半的出庭律师是她的学生。她曾经经办过一宗涉及强奸的案子,法官以案中会问到一些“女士不宜”的问题为理由而不让她参加协商,但希拉里向他保证自己是以一位律师的身份参与案件,而不单纯是一位女性。    


    法官最后认可了被告的辩护,然后作出了宣判。安·亨利也是费耶特维尔的一位律师,在她和希拉里的共同提议和努力下,阿肯色设立了第一条强暴热线,给当地的妇女带来很大的帮助。    


    费耶特维尔的业余生活自然无法与华盛顿相提并论,这里的人们更喜欢一种慢节奏的生活方式,但经过了华盛顿那种日日夜夜紧张的工作之后,费耶特维尔无疑给予了希拉里一个休憩的机会,并给她提供了最好的休息环境。虽然此时的希拉里与比尔过的还是很像他们在耶鲁大学的生活。当年,他们把大量时间花在与大学有关的任务上;现在,如果说他们不是把更多的时间,至少也是把这么多的时间花在业余工作上,如:比尔的竞选、希拉里的法律服务工作以及尚缺乏经验的辩护工作。    


    但夜晚与周末张开了怀抱拥抱他们。他们结交了越来越多的朋友,大家常常聚在一起,消磨时光,工作时拼命工作,休闲时尽情享用他们的青春。    


    比尔的朋友们也个个善解人意,他们知道比尔担心希拉里呆在费耶特维尔会感到厌烦和寂寞,就尽力热情地欢迎她。    


    希拉里也越来越适应周围的环境,她已在有趣的人们中间安顿下来。她和比尔是极受欢迎的一对,他们常和朋友们一起看电影、聊天、读书,他们的娱乐活动很多。打排球是周末的一件大事。如果希拉里和比尔主办晚餐,他们几乎总会玩动作字谜游戏。那是希拉里生活中格外美好的一段时光,美中不足的是由于费耶特维尔的保守,他们采取了分居的方式,因为他们还没有结婚,而这个城市对于没有正式结婚的夫妇同居是不能接受的。好在,那些比尔在竞选活动中结识的当地政界人物,以及许多法学院的教职员都给予了希拉里很多的温暖与情谊。每一个经历过那段生活的朋友都一致认为,那是生活的好地方,好时光。    


    希拉里自己则由衷地爱上了她所在的学校和周围的事,以及校园内外的环境。就像她自己所说的:“人们对我非常热情非常友好,我感到很自在。这真让我吃惊。因为我过去从没在南方或小地方生活过。它使我对生活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帮我懂得对大多数人来说生活意味着什么。”    


    无疑,费耶特维尔的教书生活是她一生中最轻松也最快乐、最幸福的时光,但此时离高潮还有那么一丁点距离,希拉里迄今还没有做出结婚的决定,而她如果要留下来,最关键的下一步便是嫁给比尔,26岁的希拉里,对于自己的终身大事似乎还有一点犹豫。    


    




第四章  小石城柔情三、喜结良缘



    希拉里在费耶特维尔生活了一年,此时,她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清楚地意识到,嫁给比尔就是嫁给阿肯色和他在那里的生活,但她还在继续探求这对他们来说是不是正确的选择。虽然她喜欢教书,但学术界变革缓慢是人所共知的。她的兴趣在于帮助制定政策,包括打官司和改变法律。    


    她需要给自己今后的生活一个正确的定位,她苦苦思索着不同的职业选择,打不定主意是干法律还是搞政治,或是做一个政治家夫人所能做到的那样两者兼顾。她是一个独立的女性,向往着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中做出一番成绩,她是一个需要用成就感来填满自己的人。至少,也该满足从小就对她充满了期待的母亲———多萝西的愿望啊。她曾希望希拉里能够成为美国第一位女法官。    


    狂热的“女权主义者”就这样浇灭自己心头的火焰,从此让自己的政治理想服从于比尔的政治理想吗?因为阿肯色州决不会有夫妇俩都当选公职的机会。在那里,她寻找不到更多的支持性的意见,彷徨不定的希拉里还需要再给自己一些时间。那么,去看望一下自己原先的老朋友怎么样呢?    


    希拉里决定:她必须外出,去了解别人对她所把握不定之事,有什么想法。于是,她乘飞机前往帕克里奇去看望自己的父母,接着又去东海岸,拜访她当年在大学和法学院时的老朋友。她去了波士顿、纽约和华盛顿。    


    从费耶特维尔到芝加哥,旅途相当漫长。即将见到久别的亲人,希拉里兴奋的心情却又夹着一丝难过。    


    她不知道这次到底是回家还是道别?小时候不知道父亲母亲的家其实只是一个起点,真正的归宿其实是在一个不可预知的方向    


    在父母家中过着宁静清闲的日子,但希拉里的心情并不平静,她有一丝留恋,又有一丝怅然,就要离开这个住了二十几年的家了,离开她的日渐苍老的父母,到一个她已经开始喜欢但又稍觉遗憾的阿肯色州生活一辈子,心中怎能不掀起一阵又一阵的波澜。    


    多萝西和休的态度与原来毫无二致,他们的确希望自己的女儿留在身边,至少到一个并不太远的城市里去,但他们同时也明白女儿的一颗心已经完全交付给了那个在阿肯色苦苦等待她的爱人。多萝西再次用她那种惯常的柔和而沉静的声音对女儿说:    


    “如果你已经想好了,就按你的意思做吧。希拉里,我们相信你的判断力。”    


    随后,她又去拜访了当时居住在纽约的卡罗琳·埃利斯。    


    希拉里对她的朋友说:“卡罗琳,你知道,你是一位很有根基的人。即使在纽约,不管你走到哪里,你都能为自己建立一个小天地。那是很重要的。”她似乎是在对卡罗琳说话,其实却是在鼓励自己。    


    埃利斯进一步鼓励她说:“如果你希望的话,你也能在阿肯色州做到这一点。”    


    希拉里还去征求另外一些朋友的意见。有一些朋友劝她下决心放弃原来的打算,回到东部来。但埃利斯坚持着自己的意见,她鼓励希拉里回到比尔身边去。    


    在这两股力量的左右下,希拉里作出了自己的决定———回到阿肯色,与比尔结婚。但是,当她乘坐的飞机在小石城的小机场降落,当她看到多沼泽的、棕色的土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