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权相 作者:吴老狼》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宋权相 作者:吴老狼- 第1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仅能与昔日并肩做战的战友洒泪而别。
  吕文德被迫撤军的消息很快就被斥候送到蒙古军大营中,接替忽必烈掌管军队解诚和其他蒙古将领欢呼雀跃,要立即派人快马禀报正在路上地忽必烈,让忽必烈放心。黄药师却提出反对意见,“不要慌,为了谨慎起见,先探明撤退的吕文德部队详细情况再说,尤其是探明吕文德军有没有虚打旗帜,以少充多,小心别让宋人给耍了。”解诚和张柔一起称是,就连一向眼高于顶的张弘范都暗暗佩服黄药师的谨慎态度,忙又派出大量经验丰富的斥候再去打探。
  两个多时辰后,经验丰富的老斥候们纷纷带来准确消息,从吕文德军的旗帜、队伍长度、经过路面地破坏程度、夜晚行军必须地火把数量、辎重车数量乃至军队行军途中遗留的人体排泄物数量综合判断,吕文德军绝对是千真万确地两万荆襄军,并没有半点虚假。解诚等人终于松了一口气之余,忙将这个消息派专人送给忽必烈,并一起坐下来讨论主力军队撤退的步骤。
  “王爷给我们的时间是腊月三十以前撤回信阳,让汉军士兵和蒙古士兵在信阳城里过汉人年。”解诚向众将介绍道:“明天我们要与赵禥交换部分战俘,还要在青石矶耽搁一天时间,后天腊月十八拔营起程。本将的意思是,步兵、骑兵和辎重车队混杂撤退,这样速度虽然慢一些,但胜在稳妥。如果出现意外,各兵种之间可以迅速互救。不知各位将军有什么建议,尽管说来。”
  “我赞成。”经验老到的张柔点头道:“各兵种混杂撤退,速度虽慢。但十二天内从青石矶回到信阳,时间倒是勉强还够。如果过于分兵的话,只会造成各部队之间严重脱节,这可是兵家大忌。”在场的蒙古众将除黄药师外一起点头,都认为不应违反兵法常理。分兵撤离。惟有黄药师眉头紧皱,似乎在担心什么。
  “义父,你对这个计划有什么意见吗?”解诚见老谋深算地黄药师脸色不对。赶紧向黄药师问道。黄药师抱胸沉吟,盘算半天才问了一句莫名其妙的话,“诸位将军,汉人的一年之中什么节日最重要?”
  “当然是春节。”解诚等将纷纷微笑答道:“其实现在不光是汉人,蒙古入主中原以来,蒙古人和色目人也逐渐把春节当成了一年之中最重要的节日。所以王爷才要求我们必须在春节之前赶回信阳。让各族士兵在既安全又粮草充足地信阳城里过除夕,这也是王爷爱兵如子的表现,对鼓舞我军士气十分重要。”
  “不错,是这个道理。也正因为如此,贫道才万分担心。”黄药师点头道:“张柔将军刚才已经说了,各兵种混杂一起撤退的话。路程就算十分顺利,也只能是勉强在腊月三十前撤回信阳,可路程要是不顺利呢?如果在路上稍有耽搁,大军还能按时返回信阳吗?十五万大军一同撤退啊,道路和桥梁损毁、用水和取暖木材的供给,各方面的情况只要随便出一点意外,就会对我们地撤退造成重大影响。何况现在大雪封山。这些情况出现可能性更大。如果不能按时撤回信阳。违反王爷军令不说,对军队士气也是沉重打击。”
  “义父言之有理。这些情况我们不能不考虑。”解诚点头现在指挥军队的人可是他,出了意外铁定招致忽必烈不满不说,蒙古军各级将领和士兵也会怀疑他的指挥能了,对他光辉前程可大大不妙。而张柔行军经验丰富,也很清楚黄药师说这些话并非夸张,便也点头问道:“那依黄道长所看,我军该如何调整呢?”
  “分兵!”黄药师斩钉截铁地说道:“把军队分为三队,第一队全部安排骑兵,为前锋军先行前进,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整理道路供后续部队通行;第二队为辎重队,以擅长运输和防守的步兵为主,将我们所剩不多的粮草及各种军需物资保护在中间,防止军队的命根子粮草出现意外;第三队贫道建议由解诚将军亲自率领,骑步兵混杂,亲自为全军将士殿后,既可鼓舞士气,又可以预防万一宋人反悔追击我军的突发情况。”
  黄药师提出的这个撤退计划,其实就是贾似道、高达、吕文德和韩震等宋军高层替他精心研究出来地,既符合兵家常理又极具伪装性,即便是老于军事的张柔等人都看不出其中破绽。而急于建立功勋的解诚见这个计划对他在军队中树立威信有利,更是迫不及待的说道:“义父考虑周全,算无遗策,就这么办。”
  “解将军且慢,请容我再问黄道长一个问题。”张柔及时阻止住解诚,向黄药师问道:“黄道长,你的计划真的不错,但张柔有一个疑问把最精锐地骑兵放到最前方开路,中队和后队要是出现意外的话,骑兵要想折回头救援,那可就要花费很多时间,这可是一件很危险的事。”
  “张柔将军问得好,这点贫道也早想好了。”黄药师耐心解释道:“其实想要弥补这个漏洞也不难,只要严格规定三支队伍之间的距离在三十里到五十里之间,那一旦发生意外,以我蒙古铁骑的速度,即便是临时折回头救援也来得及了。”
  “黄道长果然算无遗策,张柔佩服之至,请解将军下达命令吧。”张柔再无疑问,点头承认黄药师的计划可行。张柔的儿子张弘范也站出来请令道:“解将军,张弘范请为前锋,为大军开道。”
  前锋开路十分辛苦,但同样地功劳也很大,解诚考虑到张柔家族地蒙古汉军中势力树大根深,立即便点头答应,把这个功劳让过张弘范。又与黄药师稍微商量后,解诚当即调兵遣将,“张弘范将军,本将分两万骑兵与你为前锋军,为大军开道;张柔将军,你为第二队统帅,领七万步兵与五千骑兵保护辎重队居中而行;剩下的军队由本将亲自率领,为全军殿后。切记,三队彼此之间地距离最远不得超过五十里!不得有误!”
  因为解诚有一个好干爹的缘故,蒙古军的军队部署与撤退计划,一个多时辰后便直接放到了老贼贾似道面前,见解诚果然听从黄药师的建议分兵撤退,贾似道不由乐得哈哈大笑,并将竹杆重重敲在沙盘上九谡山的位置上,狞笑道:“忽必烈,这里,就是你粮草辎重队的坟墓!”


第86章 反目(下)
  用来交换战俘的大型车船满载着蒙古军俘虏,即将驶离码头,这已经是最后一船愿意回到蒙古军队的战俘,因为贾似道对蒙古族战俘采取的屠杀政策,所以在除了被贾似道当做奴隶和苦役使用的色目人俘虏和部分彻底蒙古化从内心敌视南宋的汉兵外,大部分在战场上和俘虏营中幸存下来的汉军俘虏都担心回到蒙古军队中会遭遇不测,所以在赵禥夫妇挑选俘虏时,甚至找不出足够交换数量的三千名俘虏。最后缺少领导军队经验的赵禥夫妇迫于无奈,只得向宋军将领中对待他们夫妇态度比较温和的韩震求教,这才凑齐这三千俘虏…韩震告诉赵禥夫妇,只需要派人直接到俘虏营硬抓了六百多人,就可以凑齐这个数字了
  “多谢王爷、王妃盛情款待,小使告辞了。”蒙古军使者、张柔另一个儿子张弘时躬身行礼,感谢赵禥和全玖对他的热烈招待,又恭恭敬敬的说道:“愿我宋蒙两国永结盟好,永不相反。”赵禥傻笑,只能请他老婆全玖出面答谢,全玖还礼道:“贵使客气,贵使回去后请转达小妃与王爷对四王爷的问候,愿四王爷身体安康,长命百岁。”
  “一定,一定,也祝贵国皇帝万寿无疆,更祝王爷和王妃。”张弘时暗笑着赵禥那副傻象,客气的回答了全玖的问候。政客之间的客套永远都是那么无趣和虚伪,听得包括当事人赵禥自己都连打呵欠,直想问张弘时究竟是什么居心宋理宗要是真的万寿无疆了,那他赵禥还怎么当皇帝?终于。张弘范好不容易结束他虚伪的鬼话,一只脚踏上了船只跳板,但就在这时候,远处传来一个威严地喝声,“且慢!”
  “贾丞相!贾丞相来了。”伴随在宋军士兵此起彼伏、难以抑制的低沉欢呼声,许久没有在宋军将士面前出现的贾似道,在两名亲兵的搀扶下自远处慢慢走来。张弘时虽然也没有见过贾似道,但是光看到宋军士兵那些敬仰的眼神就猜到来人身份,赶紧收回已经踏在跳板的右脚。向贾似道鞠躬道:“小使张弘时。见过大宋贾丞相,不知丞相叫住小使,所为何事?”
  “本相问你。”贾似道指指车船上那些表情迥异的蒙古汉军俘虏,又指着张弘时的鼻子问道:“这样汉人俘虏,你带回去以后,忽必烈打算怎么处置他们?尤其是本相听说有一些俘虏不愿过江,是被你们硬抓回去的。他们又将有什么命运?”
  “当然是贾丞相,这些是我们蒙古军队地内部事务,自有王爷做主,旁人无权干涉。”张弘时本想说把这些俘虏回去以后当然是重新编入军队,但考虑到不能对贾似道太过软弱,所以临时改口答道。张弘时地话对两国官员之间的交流词汇来说无懈可击,贾似道却放声大吼道:“本相当然要权利。我身为大宋宰相,只要是汉人,本相就有权利为他们的安全负责!回去告诉忽必烈,如果他敢随意杀害一名汉人。本相就绝饶不了他!”
  “好!”听到贾似道这掷地有声的宣言,周围的宋军将士中一片叫好,掌声雷动,就连那些已经登上车船的蒙古汉军俘虏也有些后悔贾老贼人品虽然不怎么样,也曾干过屠杀蒙古俘虏的不义之事,但对待汉人俘虏还是相当不错地。而张弘时早就听说过贾似道一直在致力于离间蒙古军各族士兵之间的团结,立即拉下脸来。“贾丞相。你就不要再用离间计了,还是那句话。如何对待我军俘虏,只有王爷做主,告辞!”说罢,张弘时飞快一拱手,转身就上了车船,车船运轮如飞,转眼间就驶离了码头。
  “贾丞相,你这离间计也太粗陋露骨了吧?”全玖踮到贾似道身边,微笑着问道:“难道说,你除了离间计之外,还另有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