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权相 作者:吴老狼》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宋权相 作者:吴老狼- 第16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晓将军,张大人,下官不敢干涉你们决策。”郑衍德万分诚恳的说道:“如果二位大人不嫌弃的话,可以在接收俘虏走沭阳北上,大都督也是王爷的臣子,你们伸手求援,大都督绝不会坐视不理。沭阳城里还有些存粮,我们也可以出动军队保护二位大人和被俘的兄弟,不会有任何危险的。”
  “妈的,打得好算盘。”张文谦是何等人,马上明白李璮是在打这批精锐士兵的主意,赶紧微笑道:“郑将军地好意提醒,在下与晓将军心领了,你的建议我们一定会慎重考虑,请郑将军代我们向大都督转达谢意,并请大都督今后慎重行事千万不要再做出疑路派兵的行动。”
  “下官明白。一定原话转达。”郑衍德似笑非笑的答应一句,起身就走。郑衍德的身影刚刚消失,张文谦就转过头来,神色凝重对晓古台说道:“晓将军,我们无论如何不能走沭阳,李璮和贾老贼都是吃人不吐骨头的豺狼饿虎,我们要是带着俘虏到了沭阳,王爷那一万五千多万贯就算是白送给贾老贼和李璮了。”
  “这个我当然知道。”晓古台点头,又为难道:“可我们不走沭阳,又该怎么办?眼下我们手里一颗粮食都没有。自己都没吃的,把俘虏接回来,拿什么喂他们?”
  “分两步走。”张文谦板着指头,神色沉重道:“第一。让骑兵吃完午饭后马上到附近乡村筹粮,管他们抢还是买,先弄到一些粮食解决目前的燃眉之急。第二步,派出四路信使,一路往临淮,看临淮还能不能再挤一点粮出来;一路北上下邳和徐州,让他们赶快押送一批粮食南下救急;一路往南给弘吉剌仙童,让他出面和宋人交涉。想办法从宋人里买一些粮食救急;另外一路到沭阳找李璮。”
  “找李璮?找他干什么?”晓古台奇怪的打断道。张文谦咬牙道:“他目前还挂着王爷臣子的名头。我们向他要粮救急,他除非公然造反。否则怎么也得吐出一点来。”晓古台盘算片刻后,长满络腮胡子地脸上总算露出些笑容,“先生妙计,这四路只要都能弄来一点粮食,不要很多,四路加起来也足够我们度过难关了。”
  张文谦的算盘打得虽好,无奈天算不如人算,首先打破美梦的是离宿迁最近的临淮守军,临淮守将兰秀鸿在回信中大发脾气,说他前几天为了供应宿迁粮草,已经是把临淮驻军手里粮食挤了又挤,把士兵伙食扣了又扣,如果还硬要他出粮食的话,那用着宋人攻打临淮,新粮征收之前,临淮驻军就得先饿死了。然后是就地征粮的骑兵队伍,眼下青黄不接民间存粮也很少,大部分百姓都已经在吃野菜充饥,这些骑兵象蝗虫一样把宿迁周围乡村一扫而空,弄出了近百条人命,所筹到的粮食还不够晓古台的八千骑兵喝一顿粥。
  筹粮极度不顺已经够郁闷了,不过最让晓古台和张文谦恼怒万分的是南宋淮南东路李庭芝派来的信使,正在楚州地李庭芝在信中先是通知晓古台等人,由于船队行驶顺利,预计后天才能到达的俘虏队伍在明天下午就能抵达楚州,要晓古台和张文谦做好移交准备。然后李庭芝在信中提到他已经知道宿迁的事情,也知道了蒙古军队筹粮的害民一事,对此李庭芝严正声明宿迁遇袭之事与南宋无关。同时严重警告晓古台和张文谦,如果他们再滥杀无辜汉人地话,李庭芝拼着安抚制置使的宝座不要,也要拿移交给晓古台和张文谦的蒙古俘虏出气,给无辜死难的汉人同胞报仇雪恨,由此引发的一切后果由李庭芝、晓古台和张文谦三人共同承担虽然李庭芝明知道贾老贼在朝廷上拼了老命也要保下他


第23章 俘虏问题的最终解决
  为了收买人心,为了自身的霸业,为了抵抗来自亲兄弟的威胁,更为了君临天下的心愿,忽必烈咬着牙把多年来抢劫所得拿出,付出了一万五千万贯的巨款,鄂州之战刚结束就开始布置,耗费了无数心血,终于在宋开庆二年四月二十五日这天结出硕果但忽必烈做梦也没想到的是,这个看似丰硕的果实却是苦涩无比
  二十五日下午,阳光普照,楚州北面的黄河河面上,六十余条大型车船满载着三万四千余名蒙古战俘、色目战俘和押送他们的宋军士兵,连同楚州水军战船在黄河南岸一字排开,连绵二十余里,声势蔚为壮观。码头上彩旗飘扬,刀枪如林,南宋淮南东路安抚制置使李庭芝亲自坐阵,等待着与蒙古军队交割俘虏。而在黄河以北码头上,两支蒙古军队却在剑拔弩张,争夺着与宋军交割俘虏的权利
  事情具体是这样的,当晓古台与张文谦闻知俘虏船队提前一天抵达楚州后,尽管没有筹到供养这批俘虏的粮食,但晓、张二人还是硬着头皮率领军队在二十五日赶到楚州,准备先把俘虏接过河再说。谁曾想晓、张二人到达位于山东东西两路最南端交界处的楚州时,却愕然发现控制着山东东路的蒙古军江淮大都督李璮亲自率领着一支军队已经抢先抵达楚州码头。也是提出要与宋军交割俘虏,率领这一批俘虏北上沭阳。大惊失色之下,晓、张二人赶紧向李璮军队提出交涉。李庭芝也面带微笑地接受了蒙古军暂时停止交割的要求,并且很大方在楚州码头上设下谈判席给两支蒙古军队谈判,坐下来欣赏两支蒙古军队之间狗咬狗的喜剧。
  因为晓古台军队与李璮军队谁也不信任谁,所以双方都接受了李庭芝地好心建议,到中立的楚州码头上谈判解决问题,李璮方面来的代表是李璮和郑衍德,晓古台军来的自然是晓古台和张文谦两人。刚一落座,张文谦就铁青着脸向对面的李璮吼道:“李大都督。你这是什么意思?王爷是派下官与晓古台将军来与宋国交割俘虏,你在中间横插一脚算什么?谁给你的权利与宋国交割俘虏?”晓古台也吼道:“李璮,你私自接收王爷赎回的俘虏,你想造反吗?”
  面对晓古台和张文谦的愤怒逼问,李璮不慌不忙,端起宋军提供地茶杯抿上一口,微笑道:“二位大人不必动怒,本都督那敢造王爷的反李大人,你这茶叶真不错,一定是寒食节那天才能采摘到的茶中极品火前茶吧?”旁边李庭芝微笑道:“大都督高明。这正是浙江的火前茶。大都督如果喜欢,一会本官可以送给大都督两斤,让大都督带回去慢慢品尝。”
  “如此就多谢了,一会李璮叫人给大都督送十坛阿胶酒过来,算是回赠。”李璮笑吟吟的答道,李庭芝微笑道谢。李璮和李庭芝这两个家门在这里一会茶叶一会阿胶,旁边的晓古台和张文谦却气得七窍生烟,晓古台一巴掌拍在桌子上,震得茶碗乱飞,咆哮道:“李璮。你少打岔!谁给你的权利和宋人交割俘虏?你要是识趣的话,就赶快带着你的军队滚蛋!否则的话,老子马上让军队进攻了!”
  “晓将军,不要动怒。不要动怒。”李璮又抿了一口茶,慢腾腾地说道:“不错,王爷是没叫本都督来与大宋交割俘虏,是本都督自作主张才来的…不过李璮可不是出自私利,而是为了王爷的千秋大业和这批被俘将士着想,这才决定为二位将军代劳的。”
  “原来李大都督接走这批精锐士兵,不是为了出自私利?”晓古台和张文谦两人长这么大了,还是第一次听到这么无耻的话。xx忍不住一起鄙夷大笑起来。李璮却笑得万分诚恳。面不改色的说道:“二位大人,李璮当然不是出自私利。而是形势所逼。试问李大人如果将这三万多名被俘将士交与二位,二位从那里找粮食来让将士们吃饱?”李璮的话直接打在晓古台和张文谦的要害上,两人无言可对,晓古台憋了半天才憋出一句,“这个不用你管!”李璮放下茶碗冷笑道:“这怎么不用我管?本官身为江淮大都督,友军在紧连我辖区的地方断粮,我岂能不伸出援手?难道要我眼睁睁看着友军的士兵饿死在我地家门前吗?无论是职责所在,还是天理人伦,本官都不得不管!”
  这时候,坐在李庭芝对面一直没说话的弘吉剌仙童开口了,插话道:“大都督,既然你有心伸出援手,那你直接调拨一批粮草给晓古台将军救急就行,何必一定要让被俘将士和你回沭阳?走沭阳北上,既绕路浪费时间,又给大都督增加麻烦还容易让人误会大都督,何苦呢?”晓古台也叫道:“对啊,你直接给我粮草不就行了,等回到任城,我一定在王爷面前为你请功。”
  “晓将军,不是我舍不得那点粮草,而是条件不允许。”李璮很严肃的说道:“被俘将士们如果走宿迁北上,那到最近的粮食补给点都得五天时间,加上粮食运输中地损耗,所需粮草数目相当巨大还有任城粮食也不甚多,根本无力支持三万四千大军的粮食所需,仍然要从沭阳调拨,沭阳城小粮少,如何能拿出这么多粮食?再说宿迁城外正有数万短粮难民,粮食运输十分不安全。但被俘将士们走沭阳路就不同了,一来补给方便,二来途中粮食补给点多。各地所承担地压力都小得多,完全能养得起这三万四千大军,三来也安全得多。”
  晓古台和张文谦都知道李璮这是在故意找借口推托。心中有气却无可辩驳李璮对自己的地盘看得极紧,沭阳究竟有多少存粮也只有李璮自己知道。弘吉剌仙童则转向李庭芝问道:“李大人,昨天小使向你提出购买粮食,你说商量一下今天再给小使答复,不知李大人可有决定?小使愿出平时粮食价格的三倍购买。”
  “弘吉剌大人,真是抱歉。”李庭芝一摊手,万分遗憾地说道:“本官查点了楚州附近的粮仓,发现这一带的粮仓也十分空袭。连一粒粮食都拿不出来。”弘吉剌仙童大失所望,又试探着问道:“李大人,你看能不能紧一紧,给我们挤那么一点点粮食,或者从民间征收一点粮食,小使可以出五倍不,出十倍地价格购买。”
  “狗鞑子,你怎么这么罗嗦?”站在李庭芝背后地一名宋军正将没好气的骂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