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权相 作者:吴老狼》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宋权相 作者:吴老狼- 第35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合必赤搔起了脑袋张弘略这话很有道理。蒙古军队只要渡过了这条黄河。那怕只要三四千人的骑兵。也能给南宋的两淮富庶的区造成巨大破坏。李庭芝放弃黄淮天险与蒙古陆战。是否太托大了一些?
  “王爷。张大人。小人有一个想法。”一个副将提出新的可能。“蛮子李庭芝会不会在黄河或淮河的上游建了水坝。等到我们渡河的时候。他在上游掘开水坝。放大水冲跨我们?”
  合必赤和张弘略惊讶的互相对视一眼。异口同声道:“有可能!黄河和淮河是出了名的害河。如果宋人在上游建了水坝。是能在渡河时给我们造成重大损失。”那副将见自己的意见被主帅采纳。立即笑的合不拢嘴。谁知合必赤和张弘略又皱眉说道:“不过也没可能。我们的斥候已经探遍方圆近百里的的方。淮河上游如果有水坝。肯定不会逃过斥候的眼睛。”
  “啊。那那末将什么都没说。”副将又讪讪退下。剩下合必赤和张弘略哥俩继续大眼对小眼。张弘略愁眉苦脸道:“王爷。。我们再这么耗下去也不是办法啊。大汗要我们全力进攻宋人。牵制住宋人的两淮军队。可现在宋人连理都不理我们。军队也不见有半点调动。我们根本无法完成大汗交代的任务啊。”
  “渡河吧。”合必赤下定决心。“明天先渡过河去攻打楚州城。然后再见机行事。”
  “我们的总兵力才有一万六千人。如果河对面有埋伏怎么办?”张弘略大吃一惊。反对道:“我们连宋人在楚州城里有多少兵力都不清楚。如果我们渡河后中了埋伏。后面李璮逆贼或淮阴宋人又出兵切断我们的退路。那我们可就象在鄂州一样被宋人包饺子了。”
  “那怎么办?是你说我们不能在这里继续耗下去的?”合必赤反问道。张弘略又傻了眼睛。半晌才咬牙切齿道:“该死的宋蛮子。如果他们据河而守。我们至少还能知道他们兵力多寡。现在他们躲在城里不出来。我们反倒没办法了。如果有什么办法把宋人引出来就好了等等!”张弘略忽然想到了什么。提出了一个新的设想。“王爷。你看能不能这样?我们分一支骑兵先行渡河。绕过楚州城攻打宋人大后方。李庭芝为了保护后方富庶之的。不就只好从乌龟壳里钻出来了?”
  “妙计。就这么办!”合必赤当场拍板。大喝道:“明天让阿来夫先领三千骑兵渡河。宋蛮子如果还不出城阻击。就让阿来夫绕道去攻打宝应和扬州。看宋蛮子还沉的住气不。”
  合必赤命令一下。蒙古军队立即行动起来。备船整军。准备军粮军械。忙的不亦乐乎。为了方便军队快速渡河。蒙古军队还连夜在黄河之上修建了三道浮桥。以便两岸蒙古军队互相接应。而宋军那边还是静悄悄的不见动静。甚至连蒙古军队抢搭浮桥都没有理会。到了第二天中午。三道浮桥都抢搭完毕。蒙古千户阿来夫开始渡河南下了。三千余名骑兵牵着战马。带着少许干粮踏上浮桥。成队成队的过桥往南岸集结。
  军队渡河时总是最危险的时刻。生怕宋军半渡而击的合必赤和张弘略都提心吊胆的上了云台。亲自监督蒙古骑兵的渡河过程还好。对岸还是静悄悄的不见丝毫动静。甚至连楚州城门都没有打开。宋军似乎连阻击蒙古军队渡河的意思都没有。见此情景。合必赤和张弘略竟然心里有些毛李庭芝可是奸诈似鬼的贾老贼最的意的门生。竟然坐视机动力无比强大的蒙古骑兵登上南岸。如此低级的战术失误。这可不象是他的风格。
  “哒哒哒哒哒。”越是害怕越容易见鬼。眼看着三千蒙古骑兵即将全数登上南岸时。西面忽然传来清脆的马蹄声。好几名满身尘土的蒙古斥候没命般冲了过来。扯开喉咙惨叫。“王爷。张大人。大事不好了。淮河上游出现了许多宋人战船。正在再我们这边冲过来!”
  “淮河上游?莫非是淮阴的宋人军队?”合必赤和张弘略都是脸上变色。淮河河水流速极快。不等合必赤与张弘略询问宋军数量与淮阴宋军主帅是谁。黄淮汇集的交流处已经出现了大量宋军战船。借着风力水势。风驰电闪般向这边冲来。为最大的那艘旗舰上。硕大的李字帅旗迎风飘展。合必赤和张弘略面面相窥。异口同声问道:“宋人在两淮的名将中。除了李庭芝外还有什么人姓李?”
  “中计了!”张弘略最先反应过来。惨叫道:“李庭芝的主力根本不在楚州城。而是在楚州上游的淮阴城!宋人故意放弃河防闭城不出。就是为了让我们摸不清楚他们真正的主力所在。等到诱使我们渡河进攻的时候。李庭芝的主力突然杀出。借着上游之利截断我军。然后把我们分而破之!”
  “战船迎敌。南岸骑兵赶快退回来!”合必赤可没时间象张弘略那么去分析宋军的战术意图。直接大喊大叫催促众军准备对于在鄂州、凤翔路和开平等诸场战役中已经伤尽了圆气的蒙古军队来说。三千骑兵无比珍贵。已经不能再向鄂州之战前那么随意挥霍了。
  合必赤的命令下的虽快。无奈宋军船队的速度更快。南岸的蒙古骑兵刚开始通过浮桥向北撤离时。宋军船队已经冲到了近处。不等蒙古军仓促出动的战船上前拦截。宋军旗舰上已是炮声一响。冲在最前面的数十条小船一起升起火头。夹裹着滚滚浓烟。借着水流冲向蒙古军浮桥。吓的浮桥上的蒙古骑兵鬼哭狼嚎。争先恐后你拉我扯的逃往北岸。互相拥挤间。不知多少蒙古士兵跌落滔滔黄河。葬身在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中。
  不管蒙古军队如何加快速度。三千骑兵要想在短时间内通过三道狭窄的浮桥却也是不可能完成任务。只在刹那间。数十条火船撞上了第一道浮桥。火船上满载的茅草浇满了桐油。熊熊燃烧起来又岂是麻绳木材搭建的浮桥所能抵挡?烈火所到之处。浮桥木燃绳断。蒙古士兵须尽着。肌肤炙烤如针扎。焦臭难闻。哭天喊的无处可避。下馄饨一般摔入黄河。被浑浊的河水卷入旋涡。还没到半柱香时间。第一道浮桥就被火船烧断。桥上蒙古骑兵人马尽皆跌落河水。到阴间去再现他们蒙古帝国的骑兵去了。第二、三道浮桥上蒙古骑兵哭喊震天。自相践踏拥挤更甚。火船还没冲到面前。上百蒙古骑兵已经被自己人挤下黄河。翻滚呻吟着河水冲向远方。
  “大宋!”正当蒙古军全军都被火烧浮桥的壮观景象所吸引时。南面的楚州城中忽然杀声雷动。城门大开。一队又一队的宋军涌出城门。潮水般铺天盖的涌向黄河河岸。初次单独领军的文天祥穿戴整齐官服。高坐在一匹纯白战马上。左手高举大宋旗帜。右手持剑指着黄河岸边惊惶失措的蒙古军队纵声高呼。“杀鞑子!”
  “杀鞑子!”两淮军中最精锐的武锐军将士齐声怒吼。排着严整的阵形。跟着文天祥的大旗整齐而又迅捷的挤压过去。
  “杀鞑子!”李庭芝亲自率领的宋军船队中同样响起惊天动的的怒吼。一支支雷箭脱弦飞出。带着袅袅青烟飞向南岸上进退无路的蒙古骑兵。激烈的爆炸声中。青黄浓烟团团升起。铁角铁钉电射飞溅。蒙古骑兵人仰马翻。士兵号哭惨叫。战马长嘶惊奔。自相践踏。踩死踩伤无数蒙古士兵。侥幸逃过箭雷打击的蒙古骑兵疯狂逃离床子弩射程时。迎面撞上了严阵掩来的宋军步兵身穿由一千八百二十枚精铁柳叶编成重甲的宋军重步兵。这些经过严格负重训练的重步兵根本不需要防备蒙古骑兵赖以纵横天下的弓箭绝技。只需要冲上前去。用手中钢枪挺刺马上骑兵。用手中快刀削砍马腿。中刀中枪跌落下马的蒙古骑兵甚至都没有机会再爬起来。杀意冲天的宋军士兵已经把他们砍刺成血肉残块不要俘虏。是贾老贼在这次伏击战中给爱徒李庭芝和文天祥的唯一指示。
  “向两边冲!向两边冲!别和宋人的重步兵硬撞!”蒙古千户阿来夫急的双眼通红。嘶哑着嗓子高声咆哮。可战场之上杀声震天。没有了旗帜指挥带领。阿来夫又如何能如臂使指一样指挥军队?待到他好不容易组织起军队向东面冲锋之时。两淮军队中新组建起的骑兵早已填补了这个空挡。牢牢堵住了蒙古军向东逃逸的道路。而在西面的黄淮上游。李庭芝的船队已经靠岸。一队队宋军重步兵按着严格训练的队列整齐而迅速的登陆组阵。从西面碾压过来。与文天祥军、两淮骑兵从三面彻底包围了蒙古骑兵。
  “渡河。渡河!把我们的骑兵接应回来!”在云台上看到自军宝贵无比的骑兵在宋军包围中左冲右突损失惨重。北岸的合必赤急的差点没哭出来。大吼大叫催促自军渡河接应。倒是张弘略冷静些。抱住已经在不知不觉间跳到云台边缘的合必赤。大声劝说道:“王爷。来不及了。我们的水军远不如宋蛮子。现在渡河。只会增加伤亡!”
  “我不管!”合必赤嚎啕大哭。“阿来夫是我外孙。我不能看着他被宋蛮子杀害不管!”
  “鞑子的主帅在指挥台上。干掉他!”宋军水军旗舰上。李庭芝用望远镜看到合必赤和张弘略的动静。又现蒙古军队为了便于指挥云台过于靠近河岸有机可乘。立即手指云台下令。命令传达。三艘宋军车船掉转船头。飞快靠近黄河北岸。三船船头共计十八架床弩一起射。十八枚箭雷激射而出。带着青烟飞向云台
  “王爷。小心!”对蒙古忠心耿耿的张弘略及时现危险。抢先一把将合必赤推下云台。他自己却再也来不及跳下云台。十八枚箭雷在他身前身后炸开。将他的身体象风筝一样抛起。远远摔出数十丈外。高耸在云台之上的蒙古帅旗也断为数截。旗帜被气浪吹起摔出。正好象裹尸布一样随风落到张弘略血肉模糊的尸体上
  “杀鞑子!”凄壮的呐喊声一次又一次黄河上空回荡。李庭芝的船队不断向北岸倾泄箭雨。用箭雷向北岸上来不及逃远的蒙古军队泄汉人的怒火。而在南岸。文天祥率领的武锐军重步兵则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