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伐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伐天下- 第24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谈不拢就只好打了,早就准备就绪的诸国联军迅速杀入了越南境内。本来各国国王是下令严禁扰民的,但是当初越南和各国的仇恨实在太深了,军官们对士兵私下的报复行动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便激起了越南民众的强烈反抗。

在民众自发抵抗的同时,越南的正规军也终于出动了。令其他诸国意想不到的是,原以为只有几万军队的越南,居然一下子出动了十五万大军,这令他们猝不及防。战局迅速陷入了胶着状态。原来,为了规避赵国对越南军力的限制,征侧暗中在越南推行了寓兵于民的政策,虽然时间还不长,这些民军战斗力有限。但是他们现在是保家卫国,所以士气高昂,再加上他们是本土作战,既熟悉战场地形和气候,又得到百姓的支持和拥护。所以以新兵为主的十五万越南军队,居然与相对来说训练有素的二十多万联军打成了平手。

自从吴铭走后,征侧不得不事事亲历亲为,在感慨吴铭的才能时,征侧也终于对当初赵抗所说的话产生了怀疑。以当时的局势,就算吴铭两不相帮,越南的失败只会来得更快,而如果吴铭为赵国出谋划策的话,那就更不用说了,又何必冒着偌大的风险做劳什子的内奸呢?但是赵抗当时演戏演得实在太逼真了,再加上征侧也无法解释赵抗的动机,所以征侧最后居然得出了一个只有女人才能想到的结论,“也许是赵国以保证小妹的安全为条件,逼他合作的吧,所以他便只是虚与委蛇,才对我们没造成什么影响……”

没有吴铭的协助,征侧在做很多事时都感到阻力重重,光是摆平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就够头痛的了。但是,更多的历练也使得征侧迅速成熟起来,令她从一个少女成长为合格的领袖,速度之快即使是吴铭当初也没有想到。征氏姐妹的资质本就相当不错,在实践中,征侧很快便能将当初学过的知识运用自如,尤其是其中对领导者来说最重要的所谓帝王之术。

在征侧亲信的大肆宣传和渲染下,当初向赵国投降的行为不但没被越南百姓看成是丧权辱国的劣行,反而成了为国牺牲个人名节的大仁大义之举,这使得征侧在民间的威望更胜从前。而在朝堂上,征侧采用了分化瓦解的手段与斩草除根的冷血政策,将各大家族的势力逐一拔除,原来一盘散沙的越南终于抱成一团,这令征侧对复兴越南的信心大增。

第三百八十五章 人祸(上)

当然,征侧为此做出了很大的牺牲,甚至包括她两个族叔在内的五十多个反对势力的头目全被处死,这是以前的征侧万万做不出来的。以前征侧天真地认为,越南人不能打越南人,那样做只会让外人有机可乘。但是残酷的现实教育了她,征侧终于明白,越是面临危局,越要将所有力量团结整合到一起,如果暗中内斗不休,就算人数再多,也是不堪一击的。

不知道双手开始直接沾上大量血腥的缘故,如今的征侧看上去却越来越有女王的样子了,现在即使是他的叔叔伯伯见到她时都不免战战兢兢,更别说其他人了。而征氏的族长,也即是征侧的父亲,一直在坚定地支持征侧,甚至在双方意见不合时要求征侧责罚自己以巩固威信,这可能才是征侧能迅速成长的最大原因。但令征侧心痛如绞的是,本就有病在身的父亲在受刑后病情加重,不久就过世了。悲痛欲绝的征侧能坚持到今天还没倒下,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父亲的遗言,“不论付出多大的代价,都要令越南复兴,你身为女王,便不光是为自己活着……”

从此以后,征侧的眼神中再也没有了柔情,留下的只有冷酷和果断,她已经是一个真正的女王了。这是当初吴铭最想看到的,也是他最怕看到的……

征侧如今年龄也不小了,自然很多人关心她的婚事,其中有些人是真的关心或爱戴她,有些人则是想藉此夺权。因为越南毕竟还是男尊女卑的国家,征侧一旦结婚,她的丈夫必然会分走相当一部分权力。征侧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大家的“好意”对大家的解释是“现在越南大仇未报,处境也十分艰难,怎么可能还有心思谈儿女私情?”但大部分属下都认为她其实是不愿放权。而征侧真实的想法是什么呢?

“为什么又想起他来了……明明已经是敌人了,明明再没有任何可能……”征侧如今早已变得冰寒彻骨的美目中竟然现出了些许的迷离和伤感。

“你不嫁,我嫁!”妹妹征二虽然早已远离,而且现在已经敌我难辨,可她的这句话还是如在耳边,征侧暗叹,“不知道她现在怎么样了?”

当初知道征二投降时,征侧一度很恨她,但是两人毕竟是骨肉相连的同胞姐妹,而且要不是征二舍身相救,她早就没命了。所以,冷静下来的征侧已经不再怨恨征二了。但是,如果将来在战场上相见的话,她还是绝不会手下留情的,不过到时候是不是有这个机会,那就难说了。

虽然征侧心中颇多感慨,但现在敌国大军压境,可不是想那些事情的时候。说起来征侧真的很郁闷,本来赵国遭遇大灾,越南正好有机会摆脱赵国的控制。可没想到那些没胆子的国家,不敢找赵国的麻烦,却来难为刚刚缓过一口气的越南。没办法,谁叫越南看上去更弱呢?这世界从来都是弱肉强食的,征侧知道发牢骚也没用,便将精力全都集中到应付眼前的危局上来。

南洋的混战虽然激烈,但对赵国本土影响有限,赵抗更担心的,是敌对势力对赵国的渗透。首先是各大宗教,本来赵国已经基本禁绝了宗教,但是如今赵国迭逢大灾,百姓都处在惶惑不安之中,急需精神上的寄托,而这是一个小小的武庙所无法满足的。比起祭拜英雄来,佛教等成熟宗教对百姓来说有着更大的吸引力,在如今的非常形势下,赵抗已经无法再用暴力手段进行压制了。

但是如果轻易就让步的话,那些宗教人士只会得寸进尺,进一步扩大传教范围,甚至将官府中人也卷入其中也是大有可能的。再考虑到赵国与宗教界一向势同水火,如果任其坐大是很危险的。赵抗苦思良久,终于拿出了他的解决方案。

首先,他放开各大宗教在赵国传教,但是所有信徒还是必须在官府进行登记,以利于控制。而且这样一来,宗教势力就自然得分成了强硬派和妥协派,赵抗只需集中力量对付强硬派即可,甚至还可以对妥协派进行拉拢和收买,比起一竿子打倒一片要容易得多。

然后,赵抗及各级官吏都增加了拜祭武庙的频率,以增大其影响力。要知道,君主的行为喜好对其臣民有着巨大的示范作用,正如赵抗喜欢穿素衣,淡水一带就少见染坊。有他们这些上层人物带头示范,百姓中相信武庙有灵的比例一定会不断增加的。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个举措是,赵抗将依附军队而存在的宣传队组织独立出来,成立宣传部,陆游成为第一任宣传部部长。赵抗希望依靠宣传工作来对抗宗教对民众的影响力,而且还可以引导民意,以配合赵国的各项制度举措的推行。宣传部的成立只是赵抗对内阁改革的一部分,包括宣传部在内,赵抗新设了三个小部,另外两个分别是情报部和后勤部。情报的意义就不用说了,设立情报部本来就是早晚的事。而由于敌人对破解“蝗群战术”越来越有心得,赵军对后勤的依赖也迅速加大,专设一部以加强后勤工作,是很有必要的。而且后勤部在和平时期,还同时负责境内交通运输的管理,到战时才会暂时将其移交给农工部。

在三小部设立的同时,新的内阁制度也建立起来,分为和平内阁与战时内阁两种情况。和平内阁也就是原先的内阁形式,赵抗前不久已经正式让虞允文开府,和平内阁向开府相国虞允文负责,而虞允文再向赵抗负责。六部部长有权撤换其除副职以外的其他下级官吏,而虞允文有权撤换六部的正副部长,赵抗则可以撤换相国,并授予其组阁的权力。而那三个小部则直接对赵抗负责,平时不参与内阁决策。但是一旦到了战时或者像这次的大灾难时期,战时内阁将会取代和平内阁的功能。战时内阁由三小部与六大部中的海军部、陆军部和财政部三部组成,因为外交只能起到辅助的作用,所以外交部只是按命令执行,并不参与战时内阁决策。战时内阁向总参谋部负责,而总参谋部的构成有了重大改动,由身为君王的赵抗、开府相国虞允文以及一名军方代表组成,实际上完全是控制在赵抗手中的。这也是正确的选择,战争时期玩分权,一般来说会死得很难看。

在赵抗三管齐下之后,虽然各大宗教还是成功在赵国扎下了根,但是并没有脱离赵抗的控制,总算是不幸中的万幸。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依靠着虞允文的努力,他将赵国对宗教放开的无奈之举说成是有意为之,赵抗的威望便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

第三百八十六章 人祸(下)

宗教界领袖们虽然也明白实情,但是难得有个机会,也要给赵国一个台阶下不是?在他们表示只是想要增加信徒,对世俗权力并无野心之后,赵国朝廷与宗教界的关系缓和了一些,至少赵抗不再是所谓的“佛敌”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倒是为后来攻略吐蕃诸部扫除了最大的障碍,不过此时能想到这么长远的不过寥寥数人而已。

由于日后需要更多地与宗教界人士打交道,赵抗便压下自己的厌恶,进一步研习了各大宗教的典籍。他这才发现,原来各大宗教初期的思想中,有很多暗合陆仁所说的“天道”但是为了利于宗教的推广,这些精髓都被湮没在大量具体的清规戒律之中。

而且,在这一过程中,赵抗还发现了很多令他哭笑不得的情况,比如按照佛祖释迦牟尼的思想,佛教应该是无神教才对,只是用来让人纯净心灵,脱离苦海。所以说佛只是表明一种极高的人生境界,根本就无所谓什么神通,其实是“大彻大悟的人”而已,而佛教信徒也根本不必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